动机的理论
在现代心理学中关于行为的动机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在不断地演变。主要的动机理论有精神分析论、内驱力理论和认知论。
(一)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大类本能。一种是生的本能他称之为里比多(Iibido),并用里比多这个词来概括一系列行为和动机现象。像饮食、性、自爱、他爱等个人所从事的任何愉快的活动,都是生的本能。另一种是死的本能,他称之为萨那托斯(thanatos,即希腊神话中的死神),像仇恨、侵犯和自杀等都是死的本能。由于这两种本能在现实生活中都不能自由发展,常常受到压抑而进入无意识领域,并在无意识中并立共存,驱使我们的行动。人的每一种动机都是无意识的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混合物。他把心理比做冰山,露出在水面的小部分为意识领域,水下的大部分为无意识领域。这个无意识的大部分是冲动,被压抑的愿望和情感。因此要了解人类行为背后潜藏的动机,如果只分析意识领域是不充分的,也是不恰当的。于是,弗洛伊德采用自由联想,释梦等方法来揭示无意识的动机过程。
在第一章中,我们已述及,弗洛伊德把人格看作由伊特(Id),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伊特是心理体系中最原始的,即冲动、欲望等,是人格的主动力。自我占据着人格的中心部分进行知觉、学习、记忆、推理等。超我在人格中最后形成,反映着社会的各项准则,一般称为道德、良心和理想等。伊特根据快乐原则仅指向使其本能得到满足。自我是由伊特的一部分分离出来的,协调外界、超我和伊特的各自要求。自我承受着由"外界"、"超我"和"伊特"三方面的压力。在正常人的情况下,伊特、自我和超我不能分为相互对立的三个领域,是作为一个单位活动的整体,也就是说,人类的行为是伊特、自我超我三个组织相互作用的产物。
人们有意识地压抑自己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但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决不能消除,也不能完全加以控制,常以梦、失言、笔误等以及许多神经症状而显现出现,也会以升华或其他文饰方式表现出来。因此,人类的行为是很复杂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后由阿德勒(A.
Adler, 1870-1937)荣格(C.
G. Jung, 1875-1961)和霍妮(K.
Horney, 1885-1952)等加以修正和发展。尽管他们的观点虽然各不相同,但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动机是无意识的,这一点却是相同的。
(二)内驱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C.
L。 Hull, 1884-1952)是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他认为,机体的需要产生的内驱力。内驱力激动有机体的行为。内驱力是一种中间变量,其力量大小可以根据剥夺时间的长短或引起行为的强度或能量消耗,从经验上加以确定。但他认为,剥夺的持续时间是一个相当不完善的指标,因而强调用行为的力量来衡量。在赫尔的理论中,内驱力是一种中间变量,其力量大小可以根据剥夺时间的长短或引起行为的强度或能量消耗,从经验上加以确定。但他认为,剥夺的持续时间是一个相当不完善的指标,因而强调用行为的力量来衡量。在赫尔的理论中,内驱力主要有两种: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原始性内驱力同生物性需要状态相伴随,并与有机体的生存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内驱力产生于机体组织的需要状态,如饥、渴、空气、体温调节、大小便、睡眠、活动、性交、回避痛苦等。继发性内驱力是指情境(或环境中的其他刺激)而言,这种情境伴随着原始性内驱力的降低,结果就成了一种内驱力。也就是说,以前的中性刺激由于能够引起类似于由原始性内驱力所引起的反应,而具有内驱力的性质。
赫尔认为,要形成学习行为,必须降低需要或由需要而产生的内驱力;为了使被强化的习惯产生行动,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诱因,而且必须引起内驱力。因此,产生某种行为的反应潜能(sER)等于内驱力(D)、诱因(K)和习惯强度(sHR)的乘积。这样,赫尔的理论体系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sER=D×K×sER
这个公式表明,反应潜能是由内驱力、诱因、习惯强度的多元的乘积决定的。如果D=0或K=0,则sER也等于零而不发生反应。同时,不论驱力水平有多高,驱力水平低,反应潜能也低。由此,可以看出,赫尔的动机理论主要有两点:(1)有机体的活动在于降低或消除内驱力。(2)内驱力降低的同时,活动受到强化,因而是促使提高学习概率的基本条件。赫尔的动机理论也称为内驱力降低理论。
(三)认知论的动机理论
认知论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类的动机行为是以一系列的预期、判断、选择,并朝向目标的认知为基础的。主张认知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是托尔曼(E.C.Tolman,
1886-1959)和勒温。托尔曼通过对动物的实验提出行为的目的性,即行为的动机是期望得到某些东西,或企图避开某些讨厌的东西。这就是期望理论的原始形态。期望理论必须解决动机的两个问题:期望什么,即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目的的价值如何?弗罗姆(V.
H. Vroom, 1964)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用效价(valence,
简写为V)、期望(expectancy,
简写为E)和力(force, 简写为F)构成人类的动机作用模式。
费洛姆所说的效价是指个人对特定结果的情绪指向,即对特定结果的爱好强度。效价有正负之分。个人对于各种结果,具有喜欢欲得其所未得到的为正效价;如果个人漠视其结果,则为零值;如果不喜欢其可得的结果,则为负效价。弗洛姆曾举出用各种方法来测定结果的效价。例如,可以根据行为的选择方向进行推测,假如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X结果和Y结果的任一个时,在相等的条件,如果选择X,即表示X比Y具有正效价;如果选择Y,则表示Y比X具有正效价。也可以根据观察到的需求完成行为来推测。例如,吃喝的数量可以表明需求完成的情况,如果吃得多、吃得快,说明食品具有正效价。效价值(V)可以从最喜爱的+1,经过漠视的0,到最不喜爱的-1之间。
弗洛姆所说的期望是指个人预测特定行为在达到特定结果时的主观认知,而不是客观实在的。期望可以用言语报告、实际选择和决定来推测。期望值(E)就是如果进行某种行为必要定会达到某种结果的主观概率,其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行为的努力强度以是由效价和期望相结合所决定的,其数值以由+1到-1来表示。由于效价与主观期望概率成反比,因此,主观期望概率等于0.5是最优的。一个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就采取难度适中的目标。
弗洛姆把期望达到的结果,分为二个层次,由特定的努力导致特定的第一层次结果;从第二层次产生第二层次结果。管理者从这种动机过程可以了解工人的生产标准,以改善管理。例如从组织目标(第一层次结果如生产标准),达到个人目标(第二层次结果如薪资、安全、认可),及预测努力和能力以完成组织目标。如果生产低于标准,则可能工人没有看到第二层次结果的价值或不认为第一层次结果为第二层次结果的工具;或工人可能认为其努力未能达到第一层次结果,这些主观概率都会导致低动机。
期满望理论可以解释个人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那么期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归因理论对此做出了解释。海德(F.Heider,
1958)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因果概念并不是来自逻辑推理,而是来自对复杂现象简单化、笼统化的常识理解。例如,一个人工作成功了,他可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失败了则归因于工作难度或运气。因此,归因的控制点可分为内部的(如能力和努力)和外部的(如工作难度和运气)。内外部归因,还可以分为稳定的与不稳定的两种。同为内部的,能力属于稳定的归因,而努力则属于不稳定的归因。例如,一个人把失败归因于不努力,另一个人归因于能力,这样就会形成两种结果不同的动机。归因于不努力的便会振奋起来挽回失败;归因于能力的便不愿再努力了。这里也有个别差异。高成就动机者倾向于把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与不努力。低成就动机者则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工作难度和运气。所以,归因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因,只是主观上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它规定着人们对工作的期望。
费斯廷格(L.
Festinger)的认知失调论把认知失调作为一种动机。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彼此互相矛盾的认知,从而产生不愉快的体验。这种不愉快的体验驱命名个体设法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有关的态度与行为的认知变得协调起来,因而具有动机作用。例如,一个人知道了吸烟会导致肺癌,可是他的行为却一天吸一包烟,就会使他产生不舒服的认知失调,因而有可能驱使他戒烟。
人类的动机是很复杂的。心理学家对动机的理论探索也是多侧面的。上述各种动机理论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不能解释所有的动机现象,而都有其局限性。现代动机的理论研究已不再醉心于解释各种动机现象的大理论,而侧重于探索各种活动领域中的动机作用规律,根据观察实验材料,建立各种小型的动机理论。例如,弗洛姆的效价-期望理论就是一种工作动机的理论。
相关链接:
动机
动机理论
需要转化为动机的心理机制
动机概念
论动机与学习
动机系统初探
动机与人格
学习、动机和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