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实践指导
案例分析
参考书目
图片库
案例库
相关网站
拓展阅读
心理学家
测试练习
模拟考试
试题库
电子辞典
工具下载

首页 

课程学习 综合实践 学习资源 测试练习 答疑讨论 学习工具  
  您现在位于:案例库  
 课程导航

第一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及其意义

第二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操作模式

第三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技巧

第四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方法模式

第五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的诊断模式

第六章
 小学生适应性心理问题的调适

第七章
 小学生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训练
 
 

案例6.6.2不合群

[案例]

小明智力发育和学习十分正常,但是课间同学们都到室外活动去了,可他却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他不愿和同学们一起玩,渐渐对周围的环境没了兴趣,对周围的人和事不予理睬。而且同学主动与他交往也得不到回报。渐渐地,根本就没有人和他一起玩了,大家都说他是个“不合群”的孩子。

[分析]

不合群的情况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对于与人交往根本就不感兴趣或因为焦虑、担忧等原因而不能与人交朋友,被称为交往退缩,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交往心理障碍。另一种情况是学生不被同伴所喜爱,与他人交往时遭到了拒绝,有时学校恐怖症的患者就是因为不知如何与其他同学交往。

不合群的原因是多种的,针对具体问题有所不同,综合以来有如下几种:

1.婴儿早期与同伴隔绝导致以后的适应问题,曾有研究表明这一观点。婴儿从出生后的后半年即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交行为,16—18个月是婴儿交往能力发展的转折点,为以后的交往奠定基础。可有的孩子,由于在婴儿早期缺乏这种必要的同伴交往,有可能导致不合群。

2.由于身边没有同龄伙伴和朋友,在家里主要同父母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与能给自己保护和支持和成年人能很好相处(如教师),而不会处理与同龄人的关系。

3.家长的过分保护,不让孩子与其他“坏孩子”来往,怕孩子受欺负,这种情况下教育出的孩子往往或是急躁、自我控制能力差,或是胆小、懦弱,不受同伴的欢迎。

4.曾在交往中遇到过挫折,失去信心,不愿交往。如有的孩子可能在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尿裤子而遭到同伴们的哄笑,于是就产生逃避集体场面的心理和行为。

5.个性原因。有些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呆板、不爱活动的性格,因此不容易与大家交上朋友。

6.儿童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这类儿童根本对交往不感兴趣,也易引发其它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弄清儿童不合群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及时发现这类儿童,送到有关医疗部门进行治疗,不要耽误治疗的最佳期。

[方法]

对于不合群的儿童,首先做的就应该是查找原因,根据其具体表现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定不同的矫治重点。针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儿童应寻求专家的帮助。

1.区分不合群的儿童究竟是受到忽视,还是遭到拒绝。对于遭到拒绝的儿童给予交往技巧和原则上的指导。而对于受到忽视的同学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查找原因。区别这两种情况可利用提名测验,让每个同学写出班上三个最想交往和三个最不想交往的同学,那些两种情况都未被提名的往往就是被忽视的儿童,教师也往往忽视他们,对他们实施行为改变计划。

2.行为强化法

鼓励儿童主动交往,教师给予相应的强化,如表扬、注意等等,在家庭也争取得到相应的帮助。

3.认知重建法

交往障碍常常源于不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有正确的自我评价。

4.教学——指导技术

包括指导、提供榜样、练习、强化等环节。如教会儿童问问题、提建议,给他们提供社会技能较高的同伴做榜样,再给予同伴的支持和帮助,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5.交往能力训练。

6.多组织集体活动,创造交往的机会。

返回 

了解心理咨询,守候小学生的心灵家园,运用心理咨询,促进小学生的精神成长
版权©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