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训练7.5.2.1.6动机培养——帮助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 当学生设定了一个目标而没有达到时,往往会灰心丧气,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当达到目标时,则会欢天喜地,信心十足。在这些情况下都应教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积极的归因即将失败归结为对学生心理有利的一面的原因,而不是归结为真正的原因。如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能有很多原因,如自已在这一学科上的能力低、自己本阶段的努力程度不足、学习方法不当、试题太难、运气不好等等。而积极的归因则归为学习方法不当或努力程度不足,或试题太难。这样可使以后的学习注意改善学习方法,多下功夫。 但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归结为努力不够,因为有时候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却仍不理想,反而会降低自我效能,降低学习动机。因此,在学生失败时,教师千万不能说:“你真笨!”这样是最扼杀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里有爱迪生。” 在成功时,积极的归因可将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学习方法得当、努力等等有利于保持自我效能的原因。而归结为试题简单则不会增强自我效能,增强学习动机。 对于学生要培养他们积极归因的能力,尤其是在学业失败时更是重要。同时也应养成归因的习惯,而不是一失败就丧失信心,也不分清是什么原因,盲目地沮丧,很不利提高学习动机。 练习1:阅读下面材料,分析文中各人是怎样归因的,哪种归因是积极的归因。 四个学生急切地拿到老师批阅后刚发下来的作文卷。 “小辉,你写的作文怎样?”小颖问。 “糟透了,还是不及格。”不辉无精打采的回答说,“我不会写作文,我不知道该怎样去写他要求的那种文章。” “我也没写好,只得了及格。”小颖说,“但我知道我不是不能写好,只是我最近学习不够努力。考作文前我就知道这次要出麻烦了。” “看我的,”小明得意地说,“我本以为这次一定写砸了,结果却得了个良好。我想他一定没认真读我的作文。” 小红则说:“我想我肯定会得到优,因为我妈妈教我写作文的方法我感到很好,以后,我仍用这种方法练,并且再找一些其它的方法。”
练习2:一个学生认为自己的语文考试成绩不好,是自己智力低,因此不愿意学语文,你该如何劝他?(可帮助他分析,你数学成绩好,说明你智力不低。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学习语文的方法,看什么样的方法适合你,只要找到适合你的方法,语文成绩一定会上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