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录

| 旧网首页 | 新网首页 | 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民歌

 

主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钱 茸 教授

 

 

 

第三讲  西南民歌简述

 

西南地区包括云、贵、川、陕南、鄂西和广西的一小部分(汉族地区)。

西南地区除汉中、四川两个外流盆地外,大多是高原和山地延绵不断。当地民谚有“地无三尺平”之说,这点与西北地区相似,但风光景物却大不相同。这里有着长江的各种大小支流,降雨量大得多,因此植被茂密。这里的地理条件极其丰富,有连绵的山势,有巍耸的崖壁,有云雾缭绕的丘陵,也有群山环裹的平原,长江各支流构成的水上网络……这种水土哺育了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与杜甫;哺育了“诗意的人民”。

西南地区通行我国北方方言的另一次方言~西南官话(或称上江官话)。西南文化是以四川文化为重心的,也就是说,西南文化基本上是四川文化的辐射。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其文化特点有人称“盆地文化”,小国统一,丰饶富庶,万事不求人,自成体系。这里的地域性格最突出点是自信。

四川民歌里有一种山歌歌种,当地称作“神歌”或“晨歌”,流传在川南以宜宾、重庆为中心的低山丘陵地区,节奏自由、曲调飘逸,经常使用LAMI的呼应,推动旋律的展开;歌词多为爱情主题,且格调轻松,生活情趣盎然。

请听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 

附歌词:

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

手把栏杆(啥)望郎来(哟喂),

娘问女儿呀,

你望啥子(哟喂)?

(哎),

我望槐花(啥)几时开哟喂。 

这首歌曲无论在音乐上还是在歌词上,都显示了一种含蓄美。含蓄是直畅、浅露的对立面,它不是灼灼烈焰、浩荡狂风,也不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它无逼人之势,也无撩人之情;它是隔岸观花、雾里藏情,它引而不发,却尽收观赏者探究的热情。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尤其是文人社会历来把含蓄美当作最高审美境界来追求。即便是在民间也不乏含蓄美的妙用。(请参阅本人所著《古国乐魂~中国音乐文化》第三章“犹抱琵琶半遮面”)

川剧高腔的总体风格是“声高调锐,一泄而尽”。在一些四川民歌里,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川剧高腔的味道。可以想见,它们与川剧高腔音乐的潜在关系。川剧的基本乐汇是DOLAREDOLA以及DOLASOLDOLA

请听四川民歌《妹儿爱的是勤快人》(此歌因大量叠用衬词“溜”,也有人称“溜溜山歌”) 

附歌词:

哎呜溜溜溜溜溜溜哎),

太阳出来一点红,

照在山中密树林(哪),

白鹤爱的是长江水(哟喂)

妹儿爱的是勤快人。 

四川民歌里也包括一些节奏规整的小调,它们常常用作灯调,如《黄杨扁担》,它的衬词,川味特别浓。

附歌词:

            《黄杨扁担》 

黄杨扁担软溜溜(来么)(姐哥呀哈里呀),

挑一担白米下酉州(喂),

(姐呀姐呀)下酉州(喂)(哥呀哈里呀);

(姐呀姐呀)下酉州(喂)(哥呀哈里呀);  

人说酉州的姑娘好(来么)(姐哥呀哈里呀),

酉州的姑娘会梳头(喂),

(姐呀姐呀)会梳头( 喂)(哥呀哈里呀);

(姐呀姐呀)会梳头( 喂)(哥呀哈里呀);  

大姐梳一个盘龙卷(啦)(姐哥呀哈里呀),

二姐梳一个插花纽(喂),

(姐呀姐呀)插花纽(喂)(哥呀哈里呀);

(姐呀姐呀)插花纽(喂)(哥呀哈里呀); 

只有三姐(才)梳的巧(哇)(姐哥呀哈里呀),

梳一个狮子滚绣球(喂),

(姐呀姐呀)滚绣球(喂)(哥呀哈里呀)。

(姐呀姐呀)滚绣球(喂)(哥呀哈里呀)。    

靠近四川的陕南,从行政区划上属陕西省,语言却与陕北大相径庭,与四川话却极相近,因此这一带的民歌自然也就是西南风格的了。

云南有“小天府”之称,贵州则山多石头多,相对贫困一些。云贵两地的汉民,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四川,这两个地域使用的西南官话,是以四川话为基础的,因此,这两个地域的汉族文化中,四川文化的影响很大,彼此又略有不同。

云、贵地区居住了许多少数民族,因此这两地的汉文化,特别是音乐文化,必然呈现了文化交融的形态。比如,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歌有歌舞化的倾向,而汉族的《放马山歌》便也节奏频密,颇有歌舞化的趋势;这一带许多汉族民歌在字尾带较长的下滑音,歌曲头、歌曲中、歌曲尾尽可能加入野性的呼唤;还有对假声效果的追求,往往有着某种异族风味。这里山多路险,交通不便,主要靠马帮跑运输,因此,不但山歌多,其中“赶马调”更多。(请听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毛风细雨》)

附歌词:

          《放马山歌》 

正月放马(呜噜噜的)正月(尼)正(哟),

赶起马来登路(尼)程,

大马赶在(呜噜噜的)山头(尼)上(哟),

小妹赶来随后(尼)跟。   

二月放马(呜噜噜的)百草(尼)发(哟),

 小马吃草顺山(尼)爬,

马无青草(呜噜噜的)不会胖(哟),

草无露水不会(尼)发。  

         《毛风细雨》  

毛风细雨顺呀顺山来(哟)顺呀顺山来,

打湿小妹绣花鞋(哟)绣花鞋;

打湿小妹花(呀)花飘带(哟)花呀花飘带,

千针万线做不来(哟)做不来。 

毛风细雨顺呀顺山飘(哟)顺呀顺山飘,

千针万线做不来(哟)做不来;

打湿小妹花(呀)花围腰(哟)花呀花围腰,

千针万线也难挑(哟)也难挑。     

思考问题:

1、四川民歌《妹儿爱的是勤快人》与哪种地方戏有内在联系?表现在什麽方面?

2、四川民歌与西南其他地域民歌的关系?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