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际政治学的具体研究路径
在方法论上,西方学者比较早地将其他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经济科学的方法和研究路径引入国际政治学研究,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西方学者在研究国际政治时,提出了许多新的方法,有所谓传统的方法、行为主义的方法、后行为主义的方法,或称之为方法论上的革命。
第一,传统的研究方法,即传统现实主义或传统主义的研究方法。从方法论上看,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有四个基本特点:(1)“国家中心论”,即将主权国家、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体系作为研究的起点、主体、核心。现实主义最主要的三个基本理论假设,主权国家是唯一的行为体、主权国家是统一的行为体、主权国家的对外行为是理性行为,无不与“国家中心论”的研究方法密切相关。(2)“权力——利益中心论”,即把权力和利益及其相互关系作为国际政治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将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看做是一种权力斗争、强权之争。(3)“对外政策中心论”,即国际政治学研究的政策取向,强调其与国家对外政策的密切关联性,强调个案研究和对策研究,注重国际政治研究的价值取向。(4)注重历史研究,包括国际关系史、外交史、战争史、政治思想史、法律思想史的研究,以史为鉴、以史为证。
第二,科学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国际政治学中的“行为主义革命”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流行于60年代,并与传统主义方法进行了公开论战。科学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与传统主义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1)强调国际政治学理论的抽象化、系统化、一般化,即国际政治学理论的纯理论化和价值中立,主张以理论取向代替政策取向。(2)注重将现代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方法引入国际政治学研究。如系统论、控制论、博弈论等。(3)强调国际政治的分层研究,即打破“国家中心论”的束缚,注重研究各种非国家、超国家、跨国家的行为体,甚至个人。(4)强调国际政治理论的量化研究和计算机模拟,认为只有能够量化的,才可能是科学的,只有首先定量,才能正确的定性。
第三,后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西方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出现了所谓“第二次方法论革命”,即“后行为主义”。后行为主义反对行为主义的所谓“纯理论”和“纯粹价值中立”说,认为行为科学倡导的是一种经验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强调国际政治学家既是社会科学家,又是政治行为者,其战斗口号是关联性和行动,而且应当是未来取向的,即对未来和社会负有责任感。后行为主义主张将过去各种有用的研究方法兼容并蓄、相互补充。科学方法的进步不在于传统方法还是科学方法,而在于传统方法和科学方法;不在于对一种方法褒而对另一种方法贬,而在于使一种方法为另一种方法服务。在后行为主义的推动下,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在70年代以后,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理论取向和政策取向、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日趋调和与合流,从而使这一新兴学科向着更加成熟、繁荣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