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的思想和艺术
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是“现代小品文的最初成册的书”。全书主旨是“生本不乐”,表现了作者早期受宗教思想影响而流露的迷惘、矛盾。人生哲理的玄想,夫妇感情的抒写,是作品基本内容和组成部分,都有“教义”影响其间。《落花生》是对平民主义的礼赞,是全书最积极的内容,强调“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艺术上多数以“空”、“灵”为特点。
|
简析王统照早期短篇小说的思想和艺术。
王统照的早期短篇小说,在思想内容上是对“爱”与“美”的追求,艺术上多运用象征手法。代表作有《沉思》等。《沉思》中的女伶琼逸,便是“爱”与“美”的化身。她为了名画家创造“爱”和“美”的艺术需要,自愿当模特儿,这种献身艺术的衷愿却得不到人们理解。老官吏要占她为已有,追求她的青年记者从此不理她,连画家也由情热代替了“美”的艺术创造。最后,她只能带着她所遭遇的疑问独自沉思。小说所表现的,实际上是在这丑恶庸俗世界中对“爱”与“美”的追求的幻灭,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是带有象征性的。早期小说中的《湖畔儿语》则表现了对底层人民悲惨境遇的深切同情,表现王统照小说创作的某种过渡迹象:从对“爱”与“美”的人生意义的玄想、探求到目光注向悲惨的现实世界,手法也增强了写实成份。
|
简析王统照的长篇小说《山雨》的思想。
《山雨》是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后期代表作品。小说以30年代北方农村为背景,以农民奚大有一家的生活遭遇为线索,描写安分、憨直的奚大有迭遭打击,不得不离乡背井流人城市谋生,并逐步走上觉醒反抗的道路,揭示了农村崩溃的现实。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对农民心态的体察与表现细腻真切,具有浓郁的齐鲁地方色彩,并具有某种象征意味。
|
简答王统照小说创作的风格。
王统照小说的艺术风格是有发展变化的,一是从感伤的抒情到齐鲁大地严峻现实的写实;二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几乎贯串于他的小说创作,但从早期的幽玄到后期的写实与象征的较为融洽的结合,如后期《山雨》所描写的广阔生活画面,正是中国现实“山雨欲来”的象征;三是诗意始终流贯于诗人王统照的小说创作之中。
|
简析冰心的“问题小说”的发展。
冰心的“问题小说”创作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初,以《斯人独憔悴》为代表,揭露“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斯人独憔悴》写兄弟两人因参加学生运动被顽固守旧的父亲责令停止上学待在家中不得离家外出,真实反映了“五四”时期较为普遍的父子两代人的思想矛盾与冲突,表达了青年广代被旧家庭束缚的苦闷心理。这一阶段的冰心小说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社会意义。第二阶段是20年代前期,以《超人》为代表,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爱”的哲学的药方。《超人》是冰心讴歌母爱的代表作,主人公何冰是冷心肠的青年,他信奉尼采超人哲学,对一切都没有感情,但终于为学徒禄儿的行为和一封信所感动,在“母爱”与童心的驱使下,转而相信“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这一类作品还有《烦闷》、《悟》,构成冰心“爱的三部曲”。母爱、童心是一种纯真的感情,但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药方,是不行的。第三阶段是30年代初,以《分》为代表作品,《分》具有童话色彩,写教授与屠夫的两个婴儿由于出身的不同,虽出自同一医院,但将会有不同的前途,透露了冰心对“爱”的哲学已有所超拔,开始萌生某种阶级观念。《分》划出了冰心小说创作的一个新阶段。
|
简析诗集《繁星》、《春水》的思想和形式。
《繁星》、《春水》是冰心的两本小诗集。其内容主要是对母爱、童真与大自然的讴歌。如《春水·一o五》:“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母爱、童真与自然之美融于一体。她歌颂母爱的伟大,歌颂童真之美善以反衬社会之丑恶,她礼赞大自然的“母爱”。此外,《繁星》、《春水》也有不少对人生意义的哲理感悟和思索。在形式上,《繁星》、《春水》是小诗体,以一至四行的体式为多,抒写个人即时感兴,这是受印度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艺术上,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常以哲理人诗,但颇有诗意,语言简洁清丽,如“弱小的草啊!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文学革命后,周作人介绍日本的短歌和俳句,以及受泰戈尔小诗的影响,小诗体写作颇盛,以《繁星》、《春水》影响最大。作为自由体白话诗的一种,丰富了新诗体式。
|
简析《寄小读者》的思想和艺术。
《寄小读者》是冰心著名的通讯体散文集,也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内容是叙写她赴美留学旅途中及在美国的生活,贯串的是对母爱、童真、大自然的礼赞和热爱眷念祖国的感情。她身处异国,又曾因病住医院,更思念母亲、亲人,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的深情,回忆母亲讲述她婴儿、幼儿时期的事,咀嚼、回味母爱的甜味。她以一片爱心给小读者娓娓谈心,陶冶小朋友的优美情操。她描绘和讴歌大海、湖景,把大海比作母亲,把湖比作朋友。除这“三爱”之外,爱祖国是《寄小读者》的重要内容。她于旅途中参观日本东京,见到“中日战争纪念品和壁上的战争的图画”(指中日甲午战争),“周视之下,我心中军人之血,如泉怒沸”;她虽然对美国的湖光山色、乡野风景赞叹不已,但这只是加深她对祖国的思念,她对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故国,“有一种‘仰首欲攀低首拜’之思,可爱可敬的五千年的古国啊!”她在文中记诵了许多古代的诗句,以抒发她当时当地的心情。她是祖国河山和悠久文化熏陶出来的中华儿女。爱国主义把她诗文中的“三爱”升华到更高的层次。郁达夫评论说:“冰心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对父母的爱,对小弟弟小朋友之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同病者的爱,使她的笔底有了像温泉水似的柔情”。这是《寄小读者》等冰心散文的独特艺术风格。 《寄小读者》满贮诗情,写景如画,艺术上具有抒情诗、风景画的特色。
|
简答朱自清散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的思想和艺术。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是朱自清反映现实、富有社会意义的散文,表现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这类散文在艺术上善于以小见大,从一十生活断片、一件小事深入开掘出重大深刻的主题。如《白种人一上帝的骄子》从电车上一个小西洋人对作者的怒视,感受到 “这是袭击,也是侮蔑”, “他的脸上便缩印着一部中国的外交史’’;感受到连西洋孩子也被这种对华人“骄傲与践踏”的“传统所埋葬”。最后以“最要紧的还是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 谁也是上帝之骄子”作结,表现了民族尊严、志气与自强不息的精神。
|
简析朱自清以事传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以事传情类散文指《背影》、《给亡妇》等篇。这类散文以至情感人。《背影》写父子至情,《给亡妇》写夫妻深情。艺术上的特点是用笔朴实平淡,没有华丽的词藻;事件也都是生活中的琐事,写父亲为儿子送行、买桔子等。但文淡而情深,琐事见真情。《背影》选取父亲为儿子过铁路买桔子的“背影”为全文抒情的“泉眼”,谋篇布局、行文遣笔的中心,可谓平中见巧,正是这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背影”,一般人不甚经意的“背影”,一经作者描写,产生极大的艺术冲击力,引起千百万读者的感情共鸣。在艺术构思上可谓另辟蹊径:不同于一般构思的弃平取巧,而是弃巧取平。当然,这是由情感体验决定的,正是这“背影”使作者感受最深切。文章结构缜密,剪裁得当,浓淡相宜,反复点题,在淡淡的笔触中营造浓浓的情意。这类文章历久传诵,感人至深,李广田说是“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杨振声说是“风华从朴素来”、“腴厚从平淡来”,都说出了这类文章的风格特点:在简单朴素平淡的艺术形式中寓真情、风华、腴厚。
|
简析朱自清借景抒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朱自清的借景抒情类散文,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①文中有画。是意境幽美、各具风韵的工笔画,景物描写细致而有神韵,清华园的月下荷塘,秦淮河的灯影波光,梅雨潭醉人的绿,都使人可感可触,如身临其境。②画中有诗,情景交融。似诗如画的美景中,流露出作者的复杂情思。月下荷塘的美景,透露出作者追求刹那宁静的心境,反衬出作者因现实烦恼而产生的不宁静心情。秦淮河的旖旎风光,使作者神往于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历史艳迹,反衬出现实中的枯涩心田和充满幻灭的情思。③文字优美清丽,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多样。比喻新鲜生动,《荷塘月色》中对荷叶、荷花,运用了舞女的裙,星星,明珠,出浴的美人作比喻;并用通感手法,以远处歌声写荷花清香,以梵婀玲奏着的名曲写月光月影,都新颖传神。善用叠字,加强节奏感与韵律美,选用各种色彩的词语,呈现绘画美。郁达夫说:“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之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主要是指这类借景抒情的散文。
|
|
简评朱自清对现代散文的贡献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美文”数量不多,而精品不少。尤其是像以至情为特色的《背影》等,以诗情画意为特色的《荷塘月色》等,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名篇,历久传诵,感人至深。这些美文,奠定了他作为现代散文大师的地位。“五四”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学,朱自清以自己的散文创作实践,证明白话文也能写出漂亮的“美文”,巩固了文学革命的胜利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