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①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天狗、炉中煤、女神(《女神之再生》)、屈原(《湘累》)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向往、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这使《女神》成为一部具有充分浪漫主义精神的作品。②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女神》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如火山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槃》、《天狗》等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表达特点。③想象方式上的想落天外的奇特想象和极度夸张。如从民间把日蚀、月蚀说成是天狗吞日、吞月,想象为天狗把一切星球、全宇宙都吞了,进而想象为这“天狗”会“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如大海一样地狂叫”、“如电气一样地飞跑”,甚至会“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确是想象奇特,但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却能最充分地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破坏精神。又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者面对“滚滚的洪涛”,会想象是“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地球,我的母亲》中,说雷霆是地球呼吸的声威,雪雨是地球血液的沸腾,缥缈的天球,是地球化妆的明镜,都是富有诗意的奇特想象。④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充满昂奋腾越的音调,浓烈瑰丽的色彩。恢宏勇猛的形象,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⑤语言方面,有一公用语特点,即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在一些描写自然的语句中,染上了诗人当时的主观感觉,赋予了自然以新鲜活泼的生命。上述五点,构成《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是积极浪漫主义、或称革命浪漫主义。
|
简答庐隐小说题材和思想特点。
庐隐小说题材特点是多为知识女性婚恋题材,触及到男女情爱的各个侧面,从纯真的女大学生对爱情的追求憧憬到建立家庭,有了孩子以后的男女感情、家庭生活,其思想、情感基调是感伤哀怨。和冰心“爱”的哲学人生观不同,她服膺的是叔本华的“人生一苦海”的格言。她的创作是一种苦恼而又坚执的探求。这种探求深人社会、历史,与社会心理、道德相连,因而突破了单纯男女情爱的意义。
|
分析评价《女神》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郭沫若的《女神》是新一代诗风的新诗集。这就是它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首先在于《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女神》中彻巍反帝反封建和反抗、破坏一切旧事物旧势力旧传统的革命精神;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新中国的渴望、追求和创造精神,对于人的力量的自信,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等等,是最充分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在当时的新诗人中,觅人企及。胡适第一个写白话新诗,出版了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较多诗篇也体现了“五四”精神,在新诗发展史上有其开拓者的贡献;但《女神》自有其不同凡响处,它的破旧创新、反抗叛逆的精神,似火山爆发,洪水决堤,具有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闻一多评价说: “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诗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甚远,最主要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精神。《女神》用海涛的音调,雷霆的声音,替当时的中国青年,替中国人民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女神》不愧是时代的肖子”。这是极有见解的确评,说明了《女神》的意义和地位。
在艺术上,《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第一个高蜂;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 “文学革命”后《新青年》上的白话新诗,文学研究会的新诗,多数以现实主义为特色。郭抹若的《女神》,以鲜明的浪漫主义独树一帜。《女神》浓烈的感情,伟美的艺术形象,丰富的想象,瑰丽的色彩,磅礴的气势,激昂的音调,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发生重要影响。在诗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 《女神》完全冲破了旧诗格律的束缚,由内在感情波澜自由支配诗行。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格式。创造了与内在感情和谐一致的多样的诗形:自由诗、小诗、剧诗,还有近似新格律诗的《炉中煤》等。较之胡适的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女神》是更远离旧诗词的自由体新诗。
|
简答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几个阶段。
郁达夫小说创作大致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初在日本留学期间,有小说集《沉沦》。《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这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以感伤的抒情为特色的小说集,代表作《沉沦》着重写现代知识青年“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并具有鲜明的反帝爱国思想。第二阶段为20年代前期从日本回国后,代表作有《茑萝行》、《春风沉醉的 晚上》、《薄奠》,历史小说《采石矶》等,倾诉了怀才不遇、谋生艰难、贫困潦倒的苦楚,从着重抒写“性的苦闷”向诉说“生的苦闷”转移,有些作品以深厚的同情描写了下层劳动者的痛苦生活和高贵品质。第三阶段为1927年以后至抗日战争前。这时期,一方面作者力图扩展现实生活的容量,如《她是一个弱女子》;甚至描绘时代的风云,革命的波澜,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但有概念化的缺失,如《出奔》;另一方面,30年代写作的《迟桂花》等篇,则赞颂乡村儿女,流露出避离俗世的隐逸思想,而艺术则更趋成熟。
|
分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作的基本思想。
郭沫若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剧基本思想是:①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鞭挞卖国求荣的民族罪人。《棠棣之花》叙述的是战国时义士聂政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侠累怂恿三家分晋,又阴谋分裂六国抗强秦的合纵大局,和秦国勾结称臣,想借秦国力量攻打兄弟之邦魏国,使自己当上魏国国君。聂政受严仲子之请在秦、韩东孟会上刺杀卖国求荣的侠累和昏庸的韩哀侯。这样,聂政形象就超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范式而升华为雪家国“公仇”而舍身报国的崇高行为了。《屈原》中,屈原代表的是联齐抗秦、.团结爱国的政治路线,郑袖、靳尚代表的是为私利而媚秦分裂的卖国路线,屈原为此受尽迫害而始终坚持斗争。《南冠草》一剧中少年诗人夏完淳在明王朝最后覆灭之际,起兵抗清复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在清廷上怒斥大汉奸洪承畴卖国求荣,最后慷慨就义,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是一个舍身报国的少年民族英雄形象。②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鞭挞了暴君的黑暗暴政。《虎符》一剧中魏王对秦国取妥协苟安国策,信陵君为魏国安危而窃符救赵反抗强秦,而担任窃符的是魏王宠妃如姬夫人。如姬夫人所以舍身窃符,一是为救赵国和赵国人民免遭虎狼之秦屠戮;二是有感于信陵君“宽厚爱人”和抗秦救赵主张;三是痛恨魏王的冷酷残暴,视百姓如草芥,任意屠戮,虽宠爱她却只是把她当做玩物,丝毫不尊重她的人格。如姬窃符后为不玷污信陵君名声而自戕身亡。整个剧本贯穿着“把人当做人”的主题思想。《高渐离》一剧歌颂了义士高渐离为反抗暴政行刺秦王不惜牺牲个人性命的英雄气概,他是为“普天下受苦受难受奴役的人”除害,宣扬了“除掉暴君”的思想。郭沫若抗战时期的这些历史剧,都有借喻暗射之意.富有现实战斗意义。
|
简析《沉沦》的思想。
《沉沦》是郁达夫最为知名的代表作。小说表现了鲜明的反帝爱国思想。主人公是一个留日学生。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的歧视、凌辱,他精神上极其痛苦。日本人当时称中国人为支那人,这是一种轻视和侮辱性的称呼,比骂为“贱贼”还难听。因此,当日本侍女问“我”是什么地方人时,主人公痛苦得像站在断头台上一样,心里想着“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他有着年轻人对爱情的渴望,但得不到正当的满足,因为他是一个受歧视的弱国子民。他不堪忍受异族欺凌,在苦闷绝望中最后投海自尽。在投海前他遥望故国,喊出“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体现了“五四”反帝爱国的时代精神。《沉沦》另一重要思想内容是描写“性的苦闷”,以大胆的自我暴露的方式,表现了由于爱情的渴求不能得到正常满足而产生的变态性心理,这种描写具有追求个性解放的反封建意义,是对于封建礼教虚伪道德的“暴风雨式的闪击”。
|
分析郭沫若历史剧的悲剧精神。
郭沫若抗战时期的历史剧,充满历史的与时代的悲剧精神;其悲剧精神表现在:①爱国、正义、进步力量面对强大的卖国;邪恶、反动力量所进行的对比悬殊的抗争及其过程中身历的磨难、痛苦甚至毁灭。如屈原面对的是昏庸的楚怀王、阴险狠毒的魏南后郑袖及上官大夫靳尚等贵族官僚集团;高渐离面对的是暴,霜秦始皇;信陵君、如姬面对的是冷酷残暴的魏王;夏完淳面对的是铁蹄踏平明王朝统治的清王朝;聂政面对的是掌握韩国实权的奸相侠累。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抗争,从而形成浓郁的悲剧情景:抗争或遭受最严酷的迫害而失败,如屈原;或毁灭,如高渐离:如姬、夏完淳、聂政的死亡。但他们被毁灭,或是“与汝偕露”,式的同归于尽,如聂政刺杀侠累后自戕;或解救了被强秦围困的赵国及其人民后自杀,如如姬;或虽未成功而浩气长存,如夏完淳、高渐离。因为主人公都是为国家、为老百姓、为社会进步而与暴虐势力抗争,其失败或毁灭虽使人悲苦,但绝不意味消沉。他们在斗争中显示的人格美、道义美,他们的爱国精神与浩熬正气,他们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激励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斗争。这些历史剧充满悲壮情绪,呈现一种崇高美。②严艘韵两难处境。如聂嫈在扬弟英名与自取灭亡上的矛盾。聂政为恐自己刺杀侠累、韩哀侯会祸及姐姐,就自毁面容后自杀。聂嫈为扬弟弟英名而认尸自杀,使剧情更显悲壮。两难处境更复杂的是《孔雀胆》中主人公阿盖公主在“父命”与“夫爱”之间的冲突。梁王中奸人毒计,要阿盖公主毒杀丈夫段功。阿盖公主内心嫈冲突激烈痛苦,最后拒绝父王意旨,但段功仍被杀害。阿盖设计查明元凶,为夫复仇,最后饮“孔雀胆”毒酒自杀。两难处境使正义与邪恶的冲突更具复杂性,人物性格挖掘更深,悲剧情景更浓烈。阿盖公主成为郭沫若历史剧创造的最感人的妇女形象。
郭沫若深刻挖掘了历史的悲剧精神。由于这种悲剧精神与抗战时的现实有其相似之处,所以也表现了时代的悲剧精神。《屈原》作为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其主题则是富有现实战斗性的。因为抗战时期的现实,和屈原时代的历史有着惊人相似之处。郭沫若说:“我写这个剧本是1942年1月,……我的眼前看见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时代悲剧。无数的爱国青年、革命同志失踪了,被关进了集中营,代表人民力量的中国共产党的陕北遭受封锁,而在江南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最有功劳的中共所领导的新四军,遭受了反动派的围剿而受到很大的损失。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到愤怒,因而我便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因此,《屈原》剧作中屈原坚持齐楚联盟团结抗秦, 反对对强秦妥协的精神,具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现实意义。剧作中屈原、婵娟对张仪、南后的痛斥,也表达了人民对那些卖国求荣、私利误国的汉奸、官僚的愤慨。楚怀王等把说出真理和真相的屈原污蔑为是“疯子”,说要“封锁住疯子们的嘴,免得他们胡说八道,扰乱人心”,“我要绝对禁止文章家谈政事!假使有人要谈,我一定 要把他抓起来关在东皇太一庙里”。这些细节,无不闪烁着对国民党专制黑暗统治的强烈讽刺光芒。屈原的诅咒黑暗、呼唤光明的“雷电颂”,更是喊出了国统区人民的心声,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应和效果。
|
简评闻一多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闻一多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一是他的爱国主义诗篇,他被朱自清誉为“五四”时期“惟一的爱国诗人”。他写得最多,他的爱国主义诗篇具有反帝反封建憎恶黑暗现实、期盼祖国新生的丰富内容,具有火一样炽烈的热情和优美的艺术,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珍品。二是他对新诗格律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他提出新诗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主张,他主编《诗镌》,和一批诗人进行格律诗创作。他自己创作的格律诗,如《死水》、《忆菊》、《发现》、《洗衣歌》、《一句话》等等,既有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又有他提倡的“三美”的艺术形式,想象丰富,构思奇巧,比喻新鲜,注意炼意、炼句、炼字,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这对于纠正白话新诗创作中态度不够严肃、粗糙不注意艺术质量、过于散文化的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闻一多是继郭沫若之后又一位对新诗成熟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大诗人。
|
简析徐志摩后期诗集的思想。
徐志摩后期诗篇,指《猛虎集》、《云游》集中的诗。其中有思想内容较好的,如《拜献》、《在不知名的道旁(印度)》,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但总体来说,由于中国革命的深入,中国社会发展趋势与他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想之间的距离愈来愈大,也由于他爱情婚姻生活的理想的破灭,他的苦闷更深,诗篇中表现了浓厚的消极悲观倾向。《再别康桥》中的寻梦和幻灭感;《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面吹》中哀叹着“在梦的悲哀里心碎”、严黯淡是梦里的光辉”。《生活》一诗简直表现出绝望的情绪:“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此外,还有着《西窗》、《秋虫》这样对革命抱有恐惧、 敌视倾向的诗篇。后期诗篇总体而言在艺术技巧上则更趋圆熟。茅盾评论徐志摩是资产阶级“开山”诗人,同时又是资产阶级“末代的诗人”。“末代”应是就他的后期诗篇思想倾向而言的。
|
筒析冯文炳小说的思想特色。
冯文炳(废名)的小说多描写农村乡野生活,表现农村古朴静寂之美,人情乡情之美,在乡土文学中开辟了田园抒情体小说的别一支流。小说多描写乡村小人物,赞美他们纯朴的人性 之美和古朴的生活方式,对与此相背的旧制度、旧礼教和现实环境流露不满,表现出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浣衣母》中的李妈具有博大的仁爱之心,只因她违拗传统与人搭帮过日子,因而不能见容于现实环境;《河上柳》中的民间艺人陈老爹自足自乐,颇具古风,但衙门一纸禁令使他失去生活依托。《桃园》中的阿毛姑娘充满童真的爱与美的追求,寄寓着作者的理想,但与严峻的现实矛盾。《竹林的故事》中的种菜卖菜的三姑娘是纯朴自然美的化身,是描写古朴乡野乡情魅力的佳作。作者在写乡村人物古朴自然之美的同时,也着力表现乡村田园山水之美,两者相得益彰,构成废名小说的重要特色,也使他的小说具有一种隐逸倾向。这种隐逸倾向在他后期小说《桥》中加浓了。《桥》中的人物、环境、爱情故事,都写得脱俗空灵,超然于现实环境。但诗意悠远,是一部诗化小说。
|
|
简析冯文炳小说的艺术特色。
冯文炳的小说是一种诗化的小说,抒情小说,具有浪漫主义气息。意境冲淡而诗情浓郁是他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他把小说当作诗、当成绝句来写,追求诗的独特意境与神韵。他以平淡朴讷的文字抒写田园牧歌式的人物和景色,人与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成为一种象征,表现隐逸、闲适之美,纯朴、自然之美,形成一种冲淡而富有诗意的艺术境界,犹如文人画派的写意水墨画,于古朴无华中显示淡雅秀逸。虽有对现实不满或不安,但调子微温,笔墨含蓄,绝不剑拔弩张,疾言厉色,超越、破坏冲淡之意境。在结构上,冯文炳的小说大多属于散文化的小说结构,不重情节而重情绪、意境的渲染。行文颇具古典诗词含蓄而富有跳跃性的特点,简练跳脱,故时有艰涩之处。在现代乡土小说中冯文炳独树一帜,在现代抒情体小说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后起的小说大家沈从文也有直接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