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新编》的基本内容
(一)、体例及成书过程
《故事新编》一共有8篇,写作时间从1922年起至1935年止,历时13年。其中
《补天》
(原名《不周山》)
《奔月》《铸剑》
3篇写于1922-1926年,属于鲁迅前期的作品,
《理水》《采薇》《出关》《起死》《非攻》
比较集中地写于1934-1935
年,是其后期的作品。1936年1月,鲁迅将这8篇合在一起成了一共集子加以出版,命名为《故事新编》。《故事新编》贯穿了鲁迅文学生涯的始终,为了凑成八篇,其中的四篇《理水》、《采薇》、《出关》、《起死》是他在一个月之内赶写出来的,从而使其基本成了一个系统。在《故事新编》中,鲁迅运用强大的艺术创造力和活跃的想象力,打破了他在《呐喊》、《彷徨》中为中国现代小说所建立的规范,有意识地在这部作品中系统地整理了他长期以来对中国古代思想的独特思考。
(二)、内容分类
《故事新编》中的八篇小说可以分为两类三组:
第一组包括《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取材于神话传说,情节带有明显的虚构性,同时融入了鲁迅自己的主观想象和感情体验。《补天》写的是中华民族创世者的悲剧,《奔月》写的是中国古代英雄人物的悲剧,《铸剑》写的是一个动人的复仇故事。用艺术家的眼光探讨了中国精神的源头。
第二组包括《采薇》、《出关》、《起死》,主要表现中国古代各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倾向和它们代表人物的精神特征。如《采薇》批判的是伯夷、叔齐的消极避世态度;《出关》批判的是老子的"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无为"哲学;《起死》批判的是庄子的无是非观。在30年代的思想文化斗争中,反动统治者和他们的御用文人拼命鼓吹孔孟思想和老庄哲学,宣传"王道"政治和无是非观,主张逃避现实,借以麻痹青年,软化他们的斗志,为此,鲁迅创作了这三篇以揭露历史亡灵为主的作品,目的是为了"刨一下那些坏种的祖坟"。
第三组包括《非攻》和《理水》,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拯世救民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的奋斗精神。墨子和大禹都是鲁迅所崇尚的"实干家",不尚空谈,不务虚名,不为名教所束缚,是鲁迅心目中的"民族的脊梁",借此讽刺了那些在"九一八"之后鼓吹"民气"的空谈家。
第二组和第三组都是鲁迅对真实历史人物或真实历史事件的艺术表现,不象第一组那样带有明显的虚构性。
《故事新编》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两部分,一是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一是对古代亡灵的批判。但无论是歌颂或批判,都紧密地联系着当时的现实斗争。
(三)、作品分析
1、前期:《补天》《奔月》《铸剑》。
《补天》和《奔月》这两篇小说,取材于上古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的故事,并加以了现代的改造,用艺术家的眼光探索了中国精神的源头。
《补天》(1922)原名《不周山》,是中华民族创世者的悲剧。取材于女娲开天辟地、以黄土抟人,炼石补天的神话故事。小说细致地描写了女娲当初用黄土创造了人类,尔后人类互相残杀将天柱撞断,自己只得再炼石补天、苦心经营地修补世界、最后劳累而死的过程。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作者着重描绘了女娲进行创造工作时的辛苦与喜悦,借助女娲这个形象,热情赞颂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创造精神和创造毅力。但是在整体结构上小说也凸现了女娲和人的对立,本能创造和历史文化的矛盾。女娲创造了世界万物,但是后来却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创造的竟是一群只知道互相伤害,连话都不好好说的丑陋的"人类",从而倒吸了一口凉气,感到了从来也没有过的无聊。鲁迅特意在女娲胯下安排了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来暗示"伟大的创造"总是和"无耻的破坏"相共生的,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奔月》
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嫦娥奔月的神话,以传说中的一个善射的英雄羿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出了中国古代英雄人物的悲剧。传说尧舜的时候,羿射九日,拯救了陷于水火荒旱中的人民和世界,鲁迅据此题材,对羿这个人物进行了在创造,一方面表现了他惊人的射箭本领和英雄气概,另一方面则描绘了他在功成名就之后的寂寞和潦倒。小说突出的不是羿的成功,而是他在完成了历史功绩后的落魄的遭遇,作为游牧时代的英雄,落到了农耕时代,他处处失败,纠缠于琐屑的日常生活,走到了末路。
小说还塑造了羿的对立面形象:一个贪图享乐的妻子嫦娥和一个忘恩负义,"干着剪径的玩意儿"
的学生逢蒙。嫦娥偷吃了他的长生不老药飞到了月亮上去,逢蒙却用从后羿那儿学来的本领反过来加害于他,使后羿处于绝望、愤怒而又无可奈何的处境之中。然而作品突出的是后羿的勇敢豪迈的性格,虽然寂寞和孤独,但是却并不悲观,并且时刻渴望战斗。在主人公的身上却明显地倾注了鲁迅在现实中的切身体验和心情,特别是后羿不动摇、不退却、识破了阴谋,制服了小人,这种在艰难环境中表现出来的顽强不屈的意志,正是鲁迅自身的写照。
《奔月》、《补天》两篇寓示着人的历史,当神话时代结束之后也就即告衰亡,进化也就是退化,奠定了全书幽愤嘲讽的基调。
《铸剑》和《奔月》一样,均写于1926年底,是鲁迅在经历了"女师大学潮"和"三.一八惨案"之后,离京南下,在厦门和广州时写的。小说取材于古代一个动人的复仇故事,以古代的传说"干将铸剑"为题材,写干将之子"眉间尺"替父亲报仇的故事,情节独特,想象力丰富,诡奇壮丽,具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眉间尺"的父亲是一个有名的铸剑手,奉命为大王铸剑,在任务完成之日,被多疑而残忍的大王杀害。因为在死前有所预见,所以他只给了大王一把雌剑,而把雄剑留给了儿子让其替父报仇。在报仇的过程中,,眉间尺得到了一个黑衣义士宴之敖的舍命相助,向国王讨还了血债,与统治者一起同归于尽。
文章中塑造了两个复仇者的形象,一个是眉间尺,另一个就是"宴之敖者"。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复仇者形象:眉间尺是为父报仇,所以他有报仇的强烈意志和愿望,毫不犹疑地把头颅交给了宴之敖者,但是因为他的性格优柔,缺乏那种复仇者必须具有的决绝的气概,所以只能借助于宴之敖者;小说着力刻画了宴之敖者令人战栗的冷峻,他是一个历经沧桑的斗士,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就是要为一切遭受苦难的人民复仇。实际上,鲁迅正是与《铸剑》中"黑面人"相似的一个绝望的、向黑暗世界反抗的复仇者形象。文章的最后,宴之敖者刎颈自杀,帮助眉间尺的头颅在鼎中和国王的头颅搏斗,实现了复仇的愿望,但是,三个人的头颅也烂在了一起,增加了文章的悲剧色彩。
作品对复仇精神的描写,是紧紧联系着现实斗争的,在女师大事件、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中,鲁迅目睹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凶残和暴虐,激起了极大的愤怒,认为应该"抽刃而起,以血偿血",这种精神就体现在了作品中。以上三篇属于鲁迅前期的创作。
2、后期创作:《非攻》《理水》《采薇》《起死》《出关》。
这5篇作品写于1934-1935年间,距离《补天》等作品已有七、八年。这些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都和前期所作有较大不同。
3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出于他们各自的政治利益的需要,一唱一和地大搞尊孔祭圣的活动,《非攻》、《理水》等历史题材的小说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是鲁迅以现代思想和社会感受来处理古代题材的杰作。
《非攻》和《理水》是两篇歌颂古代英雄伟大精神面貌的小说,体现了鲁迅后期历史唯物主义的鲜明思想。
在东北三省失守,榆关失陷,华北告急之时,鲁迅选取了墨子止楚伐宋的故事,创作了《非攻》。历史上的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非攻,反对以强凌弱,提倡兼爱,其思想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而《非攻》中的墨子,则是一个机智、善辩、反对侵略、反抗强暴的古代思想家的形象。为了于民有利,他不惜长途跋涉,同楚王、公输般以及公孙高辩论、斗智,同时积极布置宋国作好战斗准备。由于墨子的远见卓识和随机应变,在与公输般斗云梯中取得了胜利,制止了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他是鲁迅在当时民族斗争形势下塑造的一位反侵略斗争的英雄人物。
《理水》是《非攻》的姊妹篇,主人公禹,也是一位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中的伟大英雄人物,但是与墨子不同。墨子是依靠智慧与人斗,大禹却是凭借辛苦踏实和大自然斗。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样子平常、面目黑瘦象乞丐的大禹的形象,表现了他善于倾听百姓意见,总结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坚持改"湮"为"导"的机智和胆略。大禹在论战中力排众议,大胆革新的精神和那些官员们的昏愦顽固、墨守成规成为了鲜明的对比。
这两个人都是鲁迅所崇尚的实干家:不尚空谈,不务虚名,不被名教所束缚,是理想化的英雄人物,也是鲁迅心目中的"中国的脊梁",并由此讽刺了那些在"九一八"以后鼓吹"民气"的"空谈家"。 《故事新编》中的《采薇》、《起死》、《出关》,是30年代鲁迅为批判反动文化思想而创作的。
在当时的思想文化斗争中,反动统治者和他们的一些御用文人,拼命鼓吹孔孟思想、老庄哲学,宣传"王道"政治,主张逃避现实、鼓吹"无是非观",用来麻痹青年软化斗志。针对这些行为,鲁迅创作了这三篇以揭露批判历史亡灵为主要内容的作品,为的是"刨一下""那些坏种"的祖坟。
《采薇》取材于武王伐纣的历史记载,通过对武王伐纣的描写,揭露了王道的虚伪性,通过伯夷、叔奇"不食周粟"、想隐逸而不能、饿死在首阳山的历史故事,揭露了逃避现实者的走投无路。伯夷、叔奇历来是知识分子所赞扬的忠臣义士,但是鲁迅却不赞成他们这种消极避世的态度,认为在这种避世的行为中隐含着不自觉的虚伪的成分。尽管如此,鲁迅却不是把他们当作欺世盗名的伪君子来表现的,而只是强调了他们的可笑,从而批判讽刺了30年代现实生活中那些想要超然于政治斗争之外的人。
《出关》写的是孔子和老子相争,老子失败后西出函谷关的故事,小说对于孔子、老子所持的都是批判的态度,但是作品更突出的是对老子"无为哲学"的批判,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作为社会人,想完全无为是不可能的而只能是自欺欺人。鲁迅通过对老子的描写,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那些以"隐士"自居,主张"逸世"的说大话的空谈家。
《起死》,取材于《庄子.至乐》篇中的一个寓言故事,用庄子和骷髅的消极出世和积极入世的矛盾冲突,批判了庄子的无是非观。庄子不承认现实中有矛盾和是非,所以不需要逃避现实,这是一种和伯夷、叔奇做法不同,但是却同样有害的哲学。要求老百姓"无是非",实际上是愚弄群众,培养奴才顺民,鲁迅对此是非常痛恨的。这篇作品采用了讽刺短剧的形式,鲁迅抓住了一系列的喜剧性矛盾冲突,无情地揭穿了30年代某些文人宣扬"无是非观"的欺骗性。
二、《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
《故事新编》是非常具有独创性的历史小说,最主要的特色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 融今人今事于历史故事中,以达到社会批判的目的。
为了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鲁迅采用了古今贯通的写作手法,从史书上选取类似的古人古事"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既以历史来批判现实,又用历史人物寄托理想,构成了"历史-现实-未来"的动态结合,为恰切地参与现实斗争找到了一个新的支点。
在某种意义上,整本《故事新编》都是鲁迅对记载在古代神话、传说史实中的古人进行的新的阐释和激活,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女娲、后弈、庄子等都有典籍的记载,来源于人们所熟知的有名的神话故事、古代传说和历史故事,那些次要的喜剧性的穿插人物,如《理水》中文化山上的学者和水利局大员、《补天》中女娲胯下的古衣冠的小丈夫、《起死》中的现代巡警、《采薇》中的华山大王小穷哥和文学家小丙君等人,都是为了讽喻现实而设,同时掺杂了大量的今人今事,以及不肯轻易流露的作者本人的遭遇和心绪。如《奔月》中的后羿和他的徒弟逢蒙之间的传授和背叛的关系,就暗示了鲁迅和他的学生高长虹之间的关系。小说中对这类现实事件的插入都是通过与此事件有关的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现代词语影射出来的,如《奔月》中的一些对话就是摘取高长虹攻击鲁迅的话略加改动而成的,如"我去年就有四十五岁了"、 "你真是白来了一百多回"、"若以老人自居,是思想的堕落"等。这类词语强化了作品的现实针对性和讽刺性,在鲁迅《故事新编》中的每一篇小说中都存在。这种不管年代地打成一片,融今于古,古今贯通的写法,大大增强了历史小说的现实感,同时也加强了小说的荒诞色彩和喜剧性。无论写古人还是写今人,鲁迅的目的都是为了要写出中国人普遍的官魂、学魂、匪魂和民魂,让它以寓言的形式完全呈现出来。
(二) 将古人写活。
《故事新编》着重于对古人性格、精神和心理状态的深入开掘与扩展,并用"画眼睛"的手法加以渲染和强调,在细节描写和人物塑造方面,他不求精致,但求神似,从现实生活出发,寻找古人、今人思想感情上的相通之处,并加以推想和发展,甚至不惜采用夸张的手法使人物的某些特征凸现出来,把古人写活了。《补天》中女娲气度宏伟的创造精神,《奔月》中羿创业之后的寂寞感和被欺骗之后的愤怒之火,《铸剑》中黑衣人的冷峻和刚毅,《理水》中大禹的实干和苦干精神,以及《出关》中老子的迂腐、《起死》中庄子的狼狈在《故事新编》中都得到了栩栩如生的刻画。
(三)、庄严与荒诞相结合。
在《故事新编》中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语调进行了相互补充、渗透与消解,如《补天》,一开篇是女娲"造人"、"补天"的非常宏大、壮丽的场景,渐渐地在女娲胯间开始出现了穿古衣冠的小丈夫,文章的最后,又出现了后人打着"女娲的嫡派"的旗号,在女娲肚皮上扎寨的荒诞场景,情节越来越悲凉。《非攻》也是这样一部小说,墨子在完成了止楚伐宋的历史业绩之后,并没有成为英雄,却在他竭力加以保护的宋国遇到了一系列的倒霉事。类似这样的情节在《故事新编》中还有很多。
(四)、采用"油滑"的手段,为"借古讽今"
服务,讽刺的艺术功能更加丰富。
如何看待《故事新编》中的"油滑",是有关该小说集的争议和讨论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鲁迅在《故事新编.自序》中说,由于《补天》中穿插了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陷入了"油滑"的开端,还说"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于自己很不满,但是从开始直到13年后的《采薇》中的婢女阿金,《起死》中的汉子和巡警等等,这种"油滑"的手段不但没有去掉,反倒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些穿插性的喜剧人物,有时满口现代生活的语言,如"OK""古貌林"啦等等,油腔滑调,很像是戏剧舞台上丑角的插科打诨,有点类似鲁迅故乡浙东戏剧中的"二丑艺术",可以把这种"油滑"看作是鲁迅吸取戏曲艺术的历史经验而作的一种尝试与创造。这种写法不仅可以对社会现实起到揭露和讽刺的作用,为"借古讽今"服务,而且也可以引导读者对历史人物作出相应的对比和评价,鲁迅采用这种手法进行创作其实也是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只是他所考虑的不是它是否符合"文学概论"中关于历史小说得到规定,而是这种写法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果。
(五)、风格从容、充裕、幽默与洒脱。
尽管《故事新编》中的5篇都是写在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处在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面临着死亡的威胁,骨子里含着刻骨的悲凉,但是文章的总体风格却比以往都更加从容、幽默和洒脱,这说明鲁迅的思想和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具有了某种超前性。
《故事新编》语言狂放象杂文,想象奇诡不下于《野草》,再加上作者特有的风趣幽默,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又因为这是一部实验性的作品,所以也决定了它在艺术上存在某种不成熟性,这一点,因为作者的早逝,就成为了艺术上的永久的遗憾。
[思考题]
(1)鲁迅杂文(连同鲁迅)历来多遭受否定以致辱骂,从当年的"刀笔吏"("现代评论派的君子"语)、"睚眦必报"("创造社的才子"语)、"不满于现状的批评家"("新月派的绅士"语),到当今"鲁迅好骂人"之类,从未停息。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结合对鲁迅杂文批
判性、异质性的评析,说明你的看法。
(2)试评鲁迅杂文"砭锢弊常取类型"的特征。
(3)试评鲁迅《故事新编》中"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及其审美效果。
[必读作品与文献]
《灯下漫笔》
《这个与那个》
《"友邦惊诧"论》
《二丑艺术》
《捣鬼心传》
《奇怪》
《病后杂谈》
[评论必读]
画室(冯雪峰):《革命与知识阶级》
何凝(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刘再复:《文学的反思》
王瑶:《鲁迅〈故事新编〉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