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的战歌--抗战初期的诗歌
1、概况 :抗战初期的诗坛洋溢着普遍的乐观情绪和昂扬的战斗热情,为民族解放而歌是诗人们的共同心愿,富于时代性、战斗性的诗风盛极一时,街头诗、朗诵诗蔚然成风。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诗歌创作也进入了一个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时期,但是,战斗的歌唱始终是抗战诗坛上最嘹亮最雄壮的主旋律。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战斗诗人,不少在战前即已知名的资深诗人也成为抗战的歌手。
2、田间的诗作 。田间在抗战前即已出版《未明集》、《中国牧歌》和《中国农村的故事》等诗集,表现出进步的思想倾向和对农村现实的深切关怀。抗战爆发后,田间紧紧把握着民族的战斗意志和时代的战斗节奏,创作了一系列鼓点式的战斗诗篇,结集为《给战斗者》和《抗战诗抄》等,被誉为"时代的鼓手"。《义勇军》、《给饲养员》等短诗描写了抗战军民在战斗中成长的风姿,表现了作为抗战主力军的劳动人民及其子弟兵的精神风貌和战斗要求。《给战斗者》充分体现了田间诗作爱憎鲜明、富于战斗热情的特点。在艺术上,简短有力的诗句往往连续反复出现,造成一种急促的节奏和雄壮的气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民族的战斗热情和时代的战斗节奏,给读者以有力的鼓动和强烈的感染。稍后,田间还创作了长篇叙事诗《戎冠秀》、《赶车传》(第一部)等,艺术个性已大为减弱。
3、光未然等其他诗人的创作 :光未然以写作朗诵诗和歌词见长。他的《黄河大合唱》组诗,是名副其实的民族史诗。民族的形象、民族的命运和民族的感情与意志在其中得到了强有力的表现;全诗形象生动,气势雄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高兰是本时期国统区诗歌朗诵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和主要作者。此外,中国诗歌会的资深诗人王亚平和蒲风等在本时期的创作也有较大进展。
蒙古族青年诗人纳·赛音朝克图从1938年开始创作,有诗集《知己的心》等。他的诗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民族富强的渴望,在蒙族人民中较有影响。 维吾尔族青年诗人黎·穆塔里夫 在抗战时期也写有不少诗作。这些诗是他用血泪和生命凝结成的。《中国》、《祖国至上,人民至上》等充满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决心为祖国自由解放而战斗的激情。《给岁月的答复》是对神圣的抗日战争的崇高礼赞,抒发了战斗的幸福感。他还有四幕诗剧《战斗的姑娘》,歌颂了抗日游击队的战斗业绩。这些诗虽然不够凝练,却具有澎湃的热情和高昂的格调。
二.沉思的诗--抗战中期的诗歌创作: 1、诗歌风格的变化 :民族生死存亡的战斗年代,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不容人们从容思索而又特别值得深思的时代。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诗歌创作中的沉思因素渐渐增强了,并出现了一些以沉思著称的诗人和诗作。冯至是这一创作倾向的主要代表。 2、冯至的诗 :冯至早在20年代就是有成就的诗人,写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早年抒情诗的最大特色与优点,是处处表现出艺术的节制;将内向的、孤寂诚挚的个性渗透于诗的内容与形式中;语言明净、大致押韵,节奏舒缓,富有整饬、幽婉的风格美。《蛇》与《雨夜》是代表作。他的叙事诗《帷幔》、《蚕马》及《吹萧人的故事》,当时也"堪称独步"。写在抗战时期的《十四行集》,在充满生死考验的时代背景下,深沉地思考着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人类的前途,并在存在的自我承担和生命的相互关怀中找到了肯定的答案,极富生命一存在哲学的深度和宽广的人文情怀,如《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有多少面容,多少语声》等诗作。《我们来到郊外》、《几只出生的小狗》等篇,则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机的警醒和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景的坚定信念。冯至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诗,体味到精微的哲理,并熟练地运用十四行这种具有起承转合、回环往复结构特点的诗体,使之得到了恰切的表达。这表明中国现代新诗人的感受力、表现力和消化外来艺术营养的能力,都已达到了成熟的境界。 3、力扬的诗: 年轻的力扬,也写出了具有沉思风度的长诗《射虎者及其家族》。作品以一个家族的遭遇作为民族命运的象征,在历史的深刻反省中,严肃地探索着民族的出路,因而颇具深度。作品形象丰满,感情深挚,语言沉实有力,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冯雪峰在皖南事变后被国民党政府投入上饶集中营。坚贞不屈的灵魂的歌唱,凝聚为慷慨沉郁的诗集《真实之歌》。"湖畔"时期探索人生的稚嫩的"歌笑"和"歌哭",经过人生炼狱的磨难,升华为探索生命本真意义的哲学沉思(《审美》、《雷击死者》)。《灵山歌》歌颂革命战士的铮铮硬骨和坚定的信念,《雪的歌》、《爱,一个接界?》礼赞深广博大的爱,《孤独》、《醒后》解剖身陷囹圄的自我心灵搏斗的严峻历程;这些诗作都站在共产主义人生哲学的高度,曲折、象征地抒发了他对人生和生命的多侧面的思考,见出"思想家型的诗人"和'"诗人型的思想家'相互结合的鲜明特点。此外,老诗人陆志苇的组诗《杂样的五拍诗》和罗大同的组诗《诗料》等,也都以思理深湛见长。
三.讽刺的诗--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的诗歌创作
1、讽刺诗概况 :讽刺诗是国统区讽刺暴露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着重针对国统区的社会政治弊端而发,并随着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而达到高潮。袁水拍、臧克家是最有影响的讽刺诗人。 2、袁水拍的讽刺诗: 袁水拍在40年代后期用马凡陀的笔名,发表了《抓住这匹野马》、《主人要辞职》、《一只猫》、《这个世界倒了颠》、《发票贴在印花上》、《万税》等大量讽刺诗作,结集为《马凡陀的山歌》。他的讽刺诗作善于从国统区城市居民朝不保夕的生活处境和天怒人怨的政治危机中,抓取典型事例和典型情绪,并将其提高到反帝、反腐败、反专制的高度,表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强烈的战斗性。在艺术上,他巧妙地运用漫画式的夸张、怪诞的反讽等技巧,并创造性地融入了杂文出奇制胜的笔法,配之以通俗的民间语汇和歌谣形式,因而雅俗共赏。 3、臧克家的讽刺诗 :30年代的著名诗人臧克家,在40年代创作了《胜利风》、《人民是什么》、《枪筒子还在发烧》、《宝贝儿》、《谢谢了"国大代表们"!》、《"警员"向老百姓说》等讽刺诗作,辛辣地嘲讽了国统区的丑恶现实,愤怒地谴责了国民党当局祸国殃民的罪行。与《马凡陀的山歌》重叙事性不同,减克家的讽刺诗更带抒情性。减克家在抗战时期还写了不少抒情诗和长篇叙事诗。《泥土的歌》是他继《烙印》之后的又一部成功的抒情诗集。 4.叙事长诗: 40年代出版的长篇叙事诗1000行以上者约30部,其中斯因的《伊兰布伦》(1940)、老舍的《剑北篇》(1942)、臧克家的《古树的花朵》(1942)、玉杲的《大渡河支流》(1947)唐湜的《英雄的草原》(1948)、李洪辛的《奴隶王国的来客》(1948)等各有特色。
四、艾青的诗歌创作
1.艾青的创作历程及其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从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的创作道路。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他死在第二次》、《旷野》、《火把》、《献给乡村的诗》、《反法西斯》等多部。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面对着新诗创作已形成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而现代主义方兴未艾的局面,艾青担负起了创造性地综合这一新诗发展的历史使命,从而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发挥了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他是继郭沫若之后的又一位大诗人,并以自己的创作和理论对同时和后起的诗人们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艾青诗歌的主导语象和基本主题。
艾青的诗以视野开阔、题材多样、感情深厚、意象丰富著称:从古老中国乡村的衰敝和农民的苦难生活,到现代西方的都市风情和畸型人生,都被他形诸歌咏;他的诗笔既有力地传达了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专制、反侵略的民主、民族意识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时代强音,也恳切地表现了出身于旧家庭的知识分子追求进步的艰苦历程和复杂情怀;他的诗固然以抚时感事;雄浑强健、大声镗鞑之作为多,但也不乏精微深湛的哲理抒情以及意象朦胧、情味隽永的象征之作(如《树》、《桥》、《Orange》等)。
在艾青所创造的这个庞大复杂的诗的世界中,"土地"和"太阳"以及与此相关的语象,是贯穿始终的主导语象。《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著名诗篇即是有代表性的例证。在频频出现的"土地"和"太阳"语象中,诗人最关心的主题得到了充分而深切的表达。"土地"类语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深广忧愤;"太阳"类语象则寄托了艾青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和不息追求。这二者的完美融合,既意味着现实与理想的交汇,也意味着民族群体意志和个人主体意识的统一。 3.忧郁的情调和崇高的风度--艾青诗歌的美感特征 。
艾青的诗中一再回荡着忧郁的调子,不仅《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等诗郁积着深深的忧伤,甚至在歌颂光明的诗如《向太阳》等作品中,也总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这种抒情基调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和人民悲苦命运的回应。但艾青的诗并不因此而给人消极悲观之感,相反,他的忧郁悲怆的诗情总是无一例外地将人引向一种庄严、崇高的境界,蕴涵着振奋人心,催人奋发的巨大力量。这在《吹号者》和《他死在第二次》等诗中表现得尤为强烈。因此,艾青诗的忧郁之情和崇高之美,既是对民族悲剧性境遇的反映,又是它的升华和超越。 4.现代的现实主义--艾青诗歌的艺术成就。
艾青在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进行创造性综合的过程中,以兼具理想精神的革命现实主义为底色,而在感受和表现方式上,则较多地借鉴了现代主义,从而形成了一种可称为现代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达到了现实性、理想性和现代性的有机统一。具体到诗艺上,艾青追求感受力的统一,即感觉、情绪、想象和思想(理性)的综合。在他的诗中,诗情、诗思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被丰富敏锐的生活感觉所充实。反过来,他诗中的感觉、情绪和想象又总是被深湛的思索所深化和净化,从而被升华到一个更崇高的境界。艾青在处理诗的整体情理架构和局部肌质的关系上也相当成功:他多用铺陈手法和戏剧性的场景转换技巧,井然有序地推动着诗情逐步展开,给人清晰晓畅的印象,同时又多具体入微的细节描写和特写镜头,颇为耐人寻味。艾青还努力在散文化的自由奔放和诗歌艺术所必需的规范约束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努力将绘画的光彩和音乐的律动融汇到诗歌这种高度精微的语言艺术中。这一切都丰富和提高了现代诗歌艺术。自由体诗在艾青手中真正成熟了。
五、"七月派"与"九叶派"的诗 1."七月派"诗。 "七月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阵地而形成的文学群体。除丘东平和路翎以小说创作为主外,其余成员大多是诗人。强烈的革命激情,鲜明的政治倾向和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是"七月派"创作的基本特征。 "七月派" 诗人 :主要有鲁藜、绿原、冀汸、阿垅、曾卓、芦甸、孙钿、化铁、方然和牛汉等。 总体特色 :"七月派"诗人既是战斗的民族诗人,又是革命的政治诗人。因此,发掘并歌颂民族的生命强力和倾向鲜明的政治抒情,是他们创作的主要内容;而不论是在民族颂歌还是在政治抒情中,他们都注意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群体的统一,以具有鲜明个性的歌唱,表达普遍的时代情绪和人民群众的心声。这使他们的抒情诗有一种史诗般的悲壮与力度。"七月派"追随艾青,倾向于散文化,对自由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绿原 是"七月派"成就较大的诗人。从充满浪漫憧憬的《童话》集,到振聋发聩的《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等政治抒情诗,既显示出他在政治上的成长,也标志着他在诗艺上的进步。《终点,又是起点》、《伽利略在真理面前》、《你是谁》都是传诵一时的名篇。这些诗视野开阔,感情激越,形象繁复,富于现实主义的战斗精神。 鲁藜有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等。他的诗大多是朴实而清新的短诗,抒写了诗人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鲜感受。《泥土》是表现新的人生哲学的名篇。其他如阿垅的《纤夫》、冀汸的《跳动的夜》、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和化铁的《暴雷雨岸然轰然而至》,都是充满力度和激情,足以显示"七月派"风格的代表作。阿垅从人、诗、现实相互关联的视野中系统地阐述了"七月派"的诗学主张。 2."九叶派"的诗 定义 :除了辛笛和陈敬容在抗战前就已开始创作外,"九叶派"的其他诗人杜运燮、穆旦、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和袁可嘉,大都是战时西南联大或西北联大的学生。作为一个诗歌群体,"九叶派"崛起于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新诗》等刊物是他们的主要阵地,故又被称为"《中国新诗》派"。 诗歌主张 :处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九叶"诗人,感受到现代新文学诞生以来各种思潮的交汇和西方最新文学思潮的冲击,因而他们的文学观念更具综合性和现代性。他们主张、"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他们既反对逃避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在诗歌艺术上,他们坚决反对浪漫主义诗风,而致力于新诗的"现代化"建设和"感受力的革命",旨在使诗成为现实、象征和玄学的融汇。这样一种诗学追求,显然是以现代主义为主导的,但它同时又吸取了现实主义以至于古典主义的成份。 艺术特点 :作为上述诗学理想的实践,"九叶派"诗在内容和艺术上呈现出复杂多重的综合性,因而也更具现代性:既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甚至政治内容,又富于超越性的形而上的沉思;既有丰富的感觉意象,又表现出鲜明的知性特征;深切的个人感受往往通过非个人性的客观化的方式表现;语言清晰准确,而诗意朦胧含蓄。这一切对于提高中国现代新诗的思想艺术水平,是不无意义的。 穆旦 是"九叶派"最具特色的诗人,有诗集《探险队》、《旗》和《穆旦诗集》等。他自觉地将现代主义者的追求和强烈的民族意识融为一体,因而现代主义者所关心的人本困境问题和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希冀,在他的诗作中交错出现。前者如《诗八首》、《隐显》等,后者如《在寒冷的腊月的冬里》、《赞美》等。这二者的交织,使他的诗以痛苦的丰富和感情的严峻著称。 其他诗人 :也各擅胜场。郑敏和陈敬容都把抒情与沉思结合起来,但郑敏偏爱在静的描写中体会生命情趣,如《金黄的稻束》;陈敬容则长于在动态描写中推进思想,故而流水的意象和行进的姿态常常出现在她的诗中。杭约赫的《复活的土地》、唐祈的《时间与旗》,都是富于现代意识的抒情长诗。杜运燮的《滇缅公路》颂扬坚韧的民族精神。辛笛的《布谷》倾诉着人民的苦难。袁可嘉的诗论则系统地阐述了"九叶派"同人对新诗现代化的理论主张。唐提的诗评亦颇具情采。
十、解放区的诗歌创作 1.新秧歌剧和传统戏曲改 革。群众性的新秧歌运动广泛展开,产生了新型的秧歌剧《兄妹开荒》等。新秧歌剧运动促进了民族歌剧的探索与发展。传统戏曲的改革在解放区取得突破。平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和新秦腔《血泪仇》等。 2.《白毛女》与其他新歌剧 。新歌剧的崛起与繁荣,是解放区文艺的光辉一页。《白毛女》、《王秀鸾》、《刘胡兰》和《赤叶河》是最著名的几部。它们是在广泛吸收和融汇了秧歌剧及其他地方戏曲和西洋歌剧的优长的基础上,综合创造而成的新型现代民族歌剧。 《白毛女》 是新歌剧的代表作。剧本通过"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故事,对比鲜明地揭示了新旧社会的本质区别,为受苦受压迫的广大农民指明了翻身解放的道路。
《白毛女》成功地塑造了杨白劳和喜儿等典型形象。老一代农民杨白劳的悲惨遭遇,连同他的善良与懦弱,是颇有代表性的。主人公喜儿的性格以反抗性为主导,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她的性格和命运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意义。
《白毛女》的艺术基调是浪漫主义的。这既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表现在情节的安排以及抒情歌唱上。但《白毛女》的浪漫主义并不违背生活的逻辑,与现实主义也不矛盾。作品一开始从写实出发,随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的演变而逐步加强了理想、传奇因素。作品既反映了生活的本质真实,又表达了人民的理想。 《赤叶河》 描写了农民王禾子一家被地主欺凌的悲惨遭遇以及土地改革中对地主罪恶的清算。作品唱词和道白高度地"诗化"和"歌化"了,相当优美动听,是仅次于《白毛女》的优秀新歌剧。 3.话剧创作。
解放区的话剧受到部队作家的青睐和前线官兵的喜爱,后来也活跃在工厂区域,出现了独幕剧《把眼光放远一点》,多幕剧《抓壮丁》、《同志,你走错了路》、《战斗里成长》、《红旗歌》等优秀剧作。这些剧作及时反映了现实斗争和某些重大的政治、思想问题。《同志,你走错了路》突破了军队题材的一般程式,展现了人民军队内部两种思想、两种作风的激烈斗争,而处理的分寸掌握得当。《战斗里成长》揭示了人民群众与革命事业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展现了人民与革命相互促进、不断成长壮大的历程,具有较为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