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学习指导 >> 小说 [回首页]  [当代部分]
 
  第一个十年小说学习指导


    一、鲁迅的《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


    1.鲁迅的生平、思想发展与创作概况。

    

2.《呐喊》、《彷徨》小说集。以生活体验的深切、表现格式的特别与艺术上富有独创性著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
    《呐喊》、《彷徨》以表现人物"内面"精神的性格塑造为结构中心,标志着传统的"情节中心"叙事模式的现代化转变;成功地从思想革命与社会变革的视角开掘中国近代历史,把人物放到广阔的民族文化背景中去刻画;侧重于作品反映生活的思想深度和表达叛逆于封建文化传统的现代意识。浸透在《呐喊》、《彷徨》中的沉重的压迫感,根源于当时的现实。    

3.《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充满了尖锐而深刻的理性批判精神。它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也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志在改造社会和人生的革命人道主义情怀。《狂人日记》不仅是"五四"新文学彻底反封建的战斗"宣言",也是鲁迅此后小说创作的总"序言"。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创新,扩大了小说的审美张力,从不同的思路解读"狂人"形象,可以得出不同的认识。
    这些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调整、更新了我国传统的创作思维和审美习惯,具有为现代文学奠基的价值和划时代的意义。

  4.《阿Q正传》--改良民族灵魂的代表作。

    人物形象经过长期孕育的独特创作过程。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具有严重病态心理的流浪农民的艺术典型。他对自己的失败命运、奴隶地位采取辩护、粉饰和盲目自尊的态度;惯于以"忘却"或向更弱者(如小尼姑)泄愤来转嫁屈辱,求得自我满足。他自轻自贱,自甘落后与被奴役的地位;或者自欺欺人,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的失败为精神上虚幻的胜利。
    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一定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产物,也体现着苟活状态下人类的某种普遍弱点。"未庄"世界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封建纲常名教占绝对支配地位;农村经济的破产和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些都为阿Q性格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晚清统治阶级中,"精神胜利法"非常流行,这种病态心理会像瘟疫一样传染给下层人民。而小农本身的严重弱点,也是产生阿Q性格的温床。
    《阿Q正传》的高度思想性,并非仅仅在于批评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而是从更新国民"魂灵"出发,总结中国农民革命的历史教训,呼唤具有"坚信的主义"的真正革命者,提出了如何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的问题。
    《阿Q正传》的基调是悲喜剧相结合与出色的讽刺艺术。其喜剧因素由夸张、幽默、滑稽、讥嘲、反语等多种表现手法构成。讽刺艺术主要分两类:对赵太爷等重在揭露其贪婪阴毒的丑恶灵魂;对阿Q则是含泪的鞭挞,重在显示其虚妄、健忘和耻辱。
    现实主义的严峻性与表现主义带来的"间离效果"在小说中同时并存。    

5.《祝福》:通过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与封建夫权、族权相结合的神权对穷苦妇女造成的精神痛苦和毒害。《故乡》中的闰土形象;"老爷"声中显示的精神麻木。《离婚》中爱姑由最初的幻想到慑于七大人的威仪而终于屈服妥协,展示了小生产者的软弱本性与阶级局限。
    鲁迅农村题材小说超越同类题材(如一般乡土小说、"为人生"的写实小说)的可贵之处是:深刻地表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势力的强大;不仅仅以人道主义的同情,而且以平等友善、感同身受的真诚来反映农民疾苦;不仅仅从"社会一政治"的视角,而且从民族文化的深处揭示封建宗法思想对农民的严重毒害;清醒而沉痛地表现并批评了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自身愚昧、狭隘等弱点。    

6.《伤逝》:表现了"五四"知识青年脱离社会解放,局限于小家庭的安宁与幸福,其爱情婚姻容易毁于社会经济压迫的历史悲剧。《在酒楼上》、《孤独者》写辛亥革命后知识分子彷徨、颠簸以至没落的过程。鲁迅通过吕纬甫、魏连殳形象的塑造,既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历史进步作用,更着重揭示出由于黑暗旧势力的特别强大,决定了他们的心灵痛苦和自身的精神危机。魏连殳只能在"胜利"的喧笑中独自咀嚼着"失败"的悲哀,寂寞地死去。《孔乙己》、《白光》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识分子的精神摧残。鲁迅笔下一系列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张扬个性的可贵,以及个人奋斗的最终脆弱无力,揭示了社会解放、经济解放对个性自由、妇女解放及婚姻家庭幸福的制约。同时,也挖掘了四铭、高尔础一类旧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伪善和卑污(《肥皂》、《高老夫子》),反映了新型知识分子反省民族文化与自我解剖的时代新风貌(如《故乡》、《社戏》、《一件小事》中的"我")。    

7.《故事新编》:取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作为根据,由此"随意点染"而成的《故事新编》,创作时间跨度长达13年。《补天》借弗洛伊德学说解释创造的缘起,表现创造者的苦闷;《奔月》写神话中的射日英雄所处的困难境遇及其孤寂心态;《铸剑》通过荒诞情节刻画古代义士形象,突现其与暴君誓不两立的复仇精神。前期的这些短篇中,较多地呼应并寄托了作者当时特定的心境。后期的《理水》、《非攻》,则塑造了大禹、墨子等信念坚定、埋头苦干的中华民族"脊梁"的形象;而结尾等处的某些保留,又显示出作者对世情的深刻洞察。《采薇》、《出关》、《起死》诸篇表现了古人某些极微妙的心态,既有所寄寓或有所讽喻,也带有"复调小说"的若干特点。
    《故事新编》创造了"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小说主要人物的言行、性格大致依据典籍记载,某些虚构的情节也遵循历史真实性原则;次要的喜剧性穿插人物则多为虚构,并插入大量的现代语言、情节与细节。这样,在阅读接受中产生一种间离效应,形成远古与现实、庄严与滑稽的鲜明对比,导向关于人类命运和社会现状的历史沉思,使作品获得更为深广的意蕴。鲁迅后来的小说创作更加重视"意"的贯注与表达。他不赞成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等同起来,主张"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怎么写》)。中国传统戏曲本有相当重的"表意"成份,"丑角"艺术尤其具有独特丰富的表现手段。鲁迅借鉴了这些并在小说中予以创新,使《故事新编》具有浓重的表现主义色彩。

 8.鲁迅小说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贡献。
    改良人生而又坚持艺术特征的新的小说观;作品中新的题材、人物与新的思想主题。
    广泛吸收与借鉴从果戈理、契诃夫、安特列夫、尼采、显克微支到夏目漱石等外国作家的思想艺术养分,与本民族艺术传统相融合,以现实主义为主,兼用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技巧,使多种创作方法结合并用,开辟了现代小说创作的广阔道路。
    以人物性格塑造为中心的结构方式;深刻揭示人物灵魂所带来的强烈震撼力;借鉴传统戏剧和绘画艺术的白描手法;重在"神似"、"诗意"的美学追求;多方吸收其他文体样式的长处,丰富小说的思想容量和艺术表现力。这一切,构成了鲁迅小说的现代化独特成就。
    创造了与现代思维相适应的富有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张力的新文学语言,形成了"洗炼、峭拔而又幽默"的个人风格(茅盾语)。
    鲁迅小说对许多作家和多种现代文学流派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    

二、叶绍钧和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小说    

1.概况:从《狂人日记》发表到1919年夏,只有鲁迅和《新潮》作者少数几人创作现代白话小说。不久,北京、上海等地的很多报刊陆续刊载现代白话小说,创作空气开始浓厚。特别是1921年以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先后成立并展开活动,更多的专门性新文学刊物相继创办,小说创作趋于兴盛,并接连形成"问题小说"、"自叙传"小说和乡土小说等创作潮流,标志着中国现代中、短篇小说的初步丰收和渐趋成熟。    

2.《新潮》和《晨报·副刊》上的小说。目的几乎都在于提出问题,进行思想启蒙。汪敬熙的《一个勤学的学生》,俞平伯的《花匠》,杨振声的《渔家》、《贞女》,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即《一生》)以及《晨报·副刊》上冰心的小说,都显示了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它们都是"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的兴盛,是新的文学思潮的产物。这是借鉴外国问题文学的结果(如俄国的问题小说,泰戈尔的哲理小说,易卜生的"问题剧"等),同时也与周作人、胡适的理论倡导有关。    

3.问题小说:冰心是问题小说的重要作家。《两个家庭》提出妇女受教育问题。《斯人独憔悴》提出封建家庭父子两代冲突问题。《去国》在当时即被作为"研究人材问题的一个引子"。《超人》提出了"人生究竟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冷心肠"青年何彬的转变,倡导"爱的哲学"。冰心早期小说的特点与局限。《相片》是冰心转向从现实生活发掘内在意蕴后创作的优秀短篇。抗战期间署名"男士"发表于重庆《星期评论》的小说散文集《关于女人》,以中年男性的视角察人论世,探究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妇女的地位及命运,文笔简劲诙谐,诚实地刻画了人物多层次的性格构成和复杂化的思想感情,是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收获。
    庐隐也是问题小说作家,但观察点与答案则和冰心不同。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日记》和中篇《海滨故人》。哀伤与苦闷的基调。稍后的《象牙戒指》和庐隐小说的特点。
    王统照早年"爱"与"美"的哲理玄想颇似冰心。短篇小说《沉思》、《微笑》是这方面的代表。《湖畔儿语》、《沉船》等则显示了关注现实的倾向。30年代的《山雨》标志着作者现实主义的重要进展。
    许地山的《命命鸟》和《缀网劳蛛》。宗教思辨色彩与扎实的人生态度。后来创作的名篇《春桃》与《铁鱼的鳃》。    

4.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叶绍钧的生平和创作概况。他的小说代表着文学研究会作家从"问题小说"起步而走向乡土写实的共同创作历程。
    描写小市民知识分子灰色人生的《隔膜》集和《火灾》集。着重揭示知识分子的精神病态。《潘先生在难中》、《校长》等篇的人物形象分析;"不动声色"的嘲讽艺术。华盛顿·欧文与契诃夫的影响。
    《城中》、《未厌集》和《四三集》显示出思想深度和艺术技巧达到了新的水平。《抗争》、《夜》、《多收了三五斗》等篇的思想主旨与结构艺术。
    "扛鼎之作"、第一部反映"五四"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的现代长篇小说《倪焕之》主人公由"教育救国"走向社会革命的艰难道路。其他人物金佩璋、王乐山、蒋冰如等的分析。《倪焕之》的意义及后半部的缺陷。
    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童话创作《稻草人》与稍后的《古代英雄的石像》。
    叶绍钧小说的创作风格:朴实、冷峻、自然。特征是:不刻意追求情节的新奇,致力于再现生活实貌和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有较多的乡土味;描写细致真切,很少主观感兴,把见解"寄托在不著文字的处所";短篇结构谨严,讲究点题、布局和含蓄;语言洗练朴素,善于使用确切而富有表现力的方言俗语。    

5.乡土文学:鲁迅、叶绍钧之后,文学研究会以及语丝社、未名社还涌现了一批写乡土文学的青年作者。他们都是进入大城市、接受新文化洗礼后,带着复杂的感情来回顾故乡农村的。其中来自浙东者居多,也有原籍湖南、贵州、安徽等地的作者。在鲁迅小说的示范和周作人"乡土艺术"理论的倡导之下,他们创作了一批乡土小说,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这些小说不再热衷于人生问题的玄想,而是切实地写出作者熟悉的乡间村镇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乡土文学的蔚然成风,标志着20年代中期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初步成熟。
    较早出现的乡土小说有潘训的《乡心》、王思玷的《偏枯》、徐玉诺的《祖父的故事》、许杰的《惨雾》等。许杰还有描述浙东典妻陋习的《赌徒吉顺》,以及《台下的喜剧》、《隐匿》。这类作品中,许钦文的《疯妇》、《石宕》,蹇先艾的《水葬》,写得颇为感人。黎锦明的《出阁》,则颇具生活情趣。他1927年出版的中篇《尘影》,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重压"。
    乡土小说作家中,鲁彦、彭家煌、台静农是成就比较突出的三位。
    鲁彦简介。《黄金》、《菊英的出嫁》等篇评析。生动的风俗画。时带谐谑夸张的笔调。20年代末以后的新拓展:《屋顶下》、《桥上》、《童年的悲哀》等短篇对人间悲哀的体验。长篇《野火》反映农村阶级冲突,写了华生、葛生两种不同性格的农民。
    彭家煌简介。《怂恿》、《活鬼》、《美的戏剧》评析。稍后《喜讯》集。特点:活泼的方言土语,浓厚的乡土气息,严谨的艺术构思、多样的体式追求,诙谐的笔墨情趣。
    未名社的台静农有《地之子》与《建塔者》两个短篇集。《拜堂》、《新坟》、《红灯》、《天二哥》诸篇为其代表作。特点:揭示精神病苦,讲究剪裁布局,勤于状写乡情,颇有意境。
    台湾乡土小说受"五四"新文学的影响,带有激进的民族民主意识。赖和的《斗闹热》、《一杆"称仔"》,在风土习俗的纯朴抒写中,显示出反压迫的主题。稍后,赖和的小说主要写台湾被侮辱、被压迫人民的苦难和抗争(《浪漫外纪》)、暴露替日本统治者操持基层权力的巡警的恶行(《不如意的过年》),严峻地批判社会现实。《善讼人的故事》写民间传说,带有传奇色彩,意在隐喻现实。赖和善讽刺,风格朴质本色。    

6、20年代乡土小说的贡献及其后来的发展流变
    第一次提供了中国农村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的题材宽广、真实而多彩的生活图画,成为了解当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状况的最宝贵的形象史料,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在不依附于故事的前提下,自觉地将风俗民情作为独立的小说审美领域加以开拓,促进了新文学民族风格的形成,其圆熟之作富有意境美;最大限度地打破了全知叙述角度,作家隐退,让画面和细节直接在读者面前显现,语言的个性化程度和地方色彩大大增强。
    乡土文学是在近代民主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思潮传播的条件下得以兴盛的。20年代是中国乡土文学形成的时期。30年代乡土小说已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创作倾向(如京派小说、社会剖析派等),其成就多集中于中、长篇。40年代以后的乡土小说,朝向具有区域性特点的流派发展。    

三、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的小说    

1.兴起原因:"异军突起"的创造社作家,受18、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也受后起的自我扩张哲学思潮、弗洛伊德学说和德国表现派、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日本"私小说"同样对创造社作家有所浸染。不同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为人生的主张,创造社作家力主艺术要忠于自己的内心要求。他们的小说,有浓重的主观抒情或表现的色彩,很少客观生活的冷静描绘与深入剖析。在题材上,他们多写经济苦闷和爱情苦闷,表现出强烈的反抗心理,有时也陷入病态的感情宣泄。就这些方面而言,创造社作家的小说,可以称作"自我小说"。
    1921年10月《沉沦》集的出版,标志着创造社自我小说的兴起。异乎寻常的激烈反响吸引了许多模仿者,逐渐形成为创作风气,盛极于20年代前、中期,延续到20年代末。
    2.郁达夫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郁达夫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自叙传"的创作态度。他的小说人物,大多具有作家自己的气质。这些作品,以其主人公敢于真诚袒露自己生活隐秘和内心隐秘,成为"五四"文学中个性主义与表现自我的强音。
    《沉沦》集是现代文学第一部小说集。《沉沦》篇中的"他",是一个留学日本的青年,渴望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的爱情,却因"弱国子民"而备受轻侮与嘲弄,由此变相自戕,不甘沉沦竟又无力自拔。作品借惊世骇俗的自我暴露,不仅向虚伪的封建礼教挑战,而且直接控诉了恃强凌弱的黑暗社会;结尾处则发出热望祖国强盛的呼声。
    真挚感人的《茑萝行》与诗情洋溢的《采石矶》。
     "零余者"不但是郁达夫一篇小说的题目,而且可以说是他许多小说主人公的共名。他们愤世嫉俗,感伤忧郁,内向而又敏感,孤傲复又自卑,构成了共有的气质。《茑萝行》的主人公称自己是"一个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的零余者"。《银灰色的死》中的Y君苦于封建家庭关系和祖国的贫弱而酗酒致命,《南迁》中的"伊人"所追求的三大理想无不破灭,自暴自弃而倍受凌辱。《茫茫夜》、《风铃》、《秋柳》中的"于质夫"满怀愤懑,报国无门,纵情酒色以致心理变态,是《沉沦》主人公形象的延续。他们都不容于社会,或为社会所遗弃,显示出小说的锋芒所向。
    《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篇,把抒写"零余者"的穷愁苦闷明显而充分地扩展为关切、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把知识者个人的真切感受渐次转化为具有社会意义的情感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个性解放要求和社会解放要求的统一,"多少也带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郁达夫语)。趋于圆熟的文笔。
    郁达夫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辨析:侧重自我表现,突出主观抒情;自然景物的描绘主要用来渲染所感受的气氛;人物塑造与"自叙"中的夸张和想象;对忧郁、感伤的"零余者"形象的赞赏情态;等等。此外,郁达夫也写过表现主义小说,如《青烟》
     20年代中期起,郁达夫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成份逐渐增多,主观抒情倾向有所节制,但仍保持了自己固有的风格。后期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简介。技巧圆熟的《迟桂花》。具有社会写实倾向的《出奔》。    

3.其他创造社作家的创作:冯沅君的《卷葹》集。《隔绝》、《旅行》等篇简析。以抒情独白大胆地袒露内心。王以仁的中篇小说《孤雁》评介;郁达夫风格的"直接的传代者",却并非创造社成员。倪贻德的《玄武湖之秋》、《东海之滨》、《百合集》等小说集简介。郭沫若的《牧羊哀话》、《未央》、《喀尔美萝姑娘》、《漂流三部曲》等早期小说。这些小说也都有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的色彩。《Lobenicht的塔》、《残春》、《叶罗提之墓》则明显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影响,有的还有意识流的成份。抒情性强。
    创造社中风格较为不同的张资平,是"五四" 后最早的长篇《冲积期的化石》的作者。多写男女爱情,有《木马》等不少短篇和20多部长篇。有些小说也有自叙传成份,却绝少主观感兴。早期作品人道主义色彩较重,后来则走上模式化地专写变态生活的歧途。    

4.创造社作家群"自叙传"抒情性小说的特点。热烈的直抒胸臆,坦率的自我暴露,主要表现作家自身的生活感受与心境,不重视小说结构的设计;不注意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于作家心态,包括私生活、肉欲、苦恼及变态性心理的描绘,并借以向旧道德宣战;以浪漫主义为主,兼用现代派技巧的创作方法;等等。后期创造社小说风格的转变及"革命小说"的萌生。
     5.与创造社倾向相似的其他社团的小说创作

"浅草一沉钟"社的小说呈现出浪漫主义格调,但并非纯粹"为艺术",而是痛感人世恶浊,以艺术的美与人世的丑相对立;同时又深觉艺术之无力,在抗击社会的控诉声中时时透露幻灭的悲音。林如稷的《将过去》写知识青年的精神心态,时空错乱,语气支离多变,采用了意识流手法,成功地表现了主人公惶愁不宁的心绪和寂寥难耐的不安。陈翔鹤前期小说中郁达夫式的感伤情调,《茫然》与《西风吹到了枕边》介绍。陈炜谟的小说则较深沉,有乡土写实色彩;《狼筅将军》介绍。 [返回]

 
  第二个十年小说学习指导
 

    一.蒋光赤和"革命小说"
    

1、蒋光赤的创作:蒋光赤执著地描写革命斗争,以诗人的敏感反映革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初期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短篇集《鸭绿江上》带有浪漫色彩。大革命高潮中的《短裤党》,及时描写上海工人起义的重大革命题材,但革命者形象较单薄。大革命失败后的中篇《野祭》、《菊芬》、《最后的微笑》、《丽莎的哀怨》等,或写狂热复仇,或写白俄流亡贵族的没落,思想情绪均激愤而低沉消极。长篇《冲出云围的月亮》标志着他思想的转变。《咆哮了的土地》描写农村土地革命斗争,革命者李杰的人生道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的情感冲突写得较为细致。《咆哮了的土地》是蒋光赤最好的作品。    

2、其他作家的创作:与蒋光赤创作倾向接近的还有阳翰笙的《地泉》、洪灵菲的《流亡》以及刘一梦、钱杏邨、戴平万、楼适夷等作家的作品,形成了初期的"革命小说"流派。    

3、"革命小说"的特点与不足:浪漫主义的抒情气质和"革命的浪漫蒂克"并存;写"群像"与人物公式化、概念化交织。    

二、左联五烈士的创作    

1、 柔石的创作:柔石早期有短篇集《疯人》、长篇《旧时代之死》和中篇《三姊妹》。代表作长篇小说《二月》塑造了一个徘徊于大时代革命潮流岸边的苦闷矛盾的知识青年的典型。小说对人道主义和个人奋斗的思考,体现着作者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诗意的抒情,技巧圆熟。优秀短篇《为奴隶的母亲》,控诉了罪恶的典妻制度,比许杰的《赌徒吉顺》有更深的感人力量。    

2、胡也频的创作:胡也频早期创作涉足诗歌、戏剧、小说等领域。长篇小说《到莫斯科去》和《光明在我们的前面》标志着他创作道路的发展变化。两部小说都通过爱情纠葛写知识女性的思想转变和走上革命道路。前者政治热情未能同艺术描写有机结合,共产党人形象单薄;后者渐趋具体切实,力求写出人物思想转变的过程。两部小说都见出作者注意人物心理描写和抒情气氛浓重的特点。    

三、丁玲、张天翼的小说创作    

1、丁玲的小说创作:早年短篇集《在黑暗中》、《自杀日记》等,多写富于叛逆精神而又苦闷彷徨的知识女性。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在恋爱纠葛中披露个性主义的知识女性反抗社会环境的心灵痛苦和矛盾冲突,创造出带点病态反抗色彩的时代女性的典型。小说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
    长篇《韦护》和短篇《一九三○年春上海》等小说转向恋爱与革命的关系,注意人物性格描写,避免了公式化、脸谱化的通病。
    短篇《水》写农民苦难,塑造人物群像,表现革命主题。《田家冲》通过农村生活写地主家庭出身的女革命者形象。努力克服"革命加恋爱"的公式主义倾向。
    长篇《母亲》通过家庭日常生活,描写历史时代的变迁和辛亥年代的进步女性,细腻而亲切,现实主义艺术颇为成熟。
    丁玲开拓意识极强,前期创作就有三次显著的突破。描写反抗和革命的主题,创造从莎菲、梦珂开始的倔强孤傲的女性形象系列,细腻越轨的心理描写,又一以贯之。    

2、张天翼的小说创作。   

意义:以写实讽刺小说为结束文坛流行的感伤主义和"革命加恋爱"的公式化作品作出贡献。早年写过滑稽、侦探小说,艺术上作过多种尝试。    

作品及主题:小说题材广泛,贯穿着反虚伪、反庸俗、反彷徨的讽刺主题。多写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和小知识分子的庸俗虚伪(《包氏父子》、《陆宝田》、《移行》、《欢迎会》,地主官僚的恶德恶行(《笑》、《三太爷和桂生》、《砥柱》、《中秋》、《清明时节》)。也写到城乡劳动者的不幸和逐渐觉醒(《同乡们》、《善女人》、《儿女们》、《二十一个》、《仇恨》)。    

特点:俯视讽刺对象,泼辣锋利、漫画式夸张、意旨浮露的讽刺艺术,见出与鲁迅、老舍、沙汀、钱钟书等作家的不同。淡化故事情节,依靠喜剧性细节和矛盾来结构小说,见出速写性、片断性强的特长。
    四、 艾芜、吴组缃、叶紫等左翼作家的小说
 

1.艾芜的早期小说:
    小说集及主题:短篇集《南行记》、《南国之夜》等,以受过新文化洗礼的知识者的眼光,审视南国边地、异域的底层生活和自然风物。主要写了两种人物及其特点:"我"的顽强的生存意志,坚韧不拔的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人生态度;被抛出正常生活轨道的野性男女的生存挣扎,从锈蚀的灵魂中淘洗出人性美的真金(《人生哲学的第一课》、《山峡中》、《松岭上》、《茅草地》、《芭蕉谷》)。也写到殖民统治者的肆虐和被压迫人民自发的抗争(《洋官与鸡》、《我诅咒你那么一笑》;《南国之夜》、《欧洲的风》)。
    艺术特点:忧郁的浪漫抒情小说;创造了抒情、写景、叙事糅为一体的现代抒情小说的新范型。    

2.吴组缃的小说创作:
    小说集及内容:收入《西柳集》、《饭余集》中的《官官的补品》、《黄昏》、《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樊家铺》以及《某日》等短篇小说,用科学的社会理论,从经济和时代潮流变动的角度,剖析了皖南农村破产,反映了农民的崛起和抗争。对农村破产中乡镇失业店员的系列描写,是其独特之处。透视妇女悲剧命运(《菉竹山房》、《卍字金银花》),则化为诗意的抒情。抗战期间,有短篇《铁闷子》和长篇《鸭嘴崂》。前者化腐朽为神奇,写人恶不毁功,憎而知其善;后者为抗战期间的山乡民魂写真,发掘民族伟大力量的深厚源泉。
    艺术特点:艺术精致。长于刻画人物,结构严谨,笔法活泼,叙述角度多变化。具有较高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    

3.叶紫的小说创作
    小说集及其特点:叶紫的短篇《丰收》、《电网外》、《山村一夜》等小说,反映了大革命前后湖南农村激烈的阶级斗争,时代特色鲜明深刻,创造了云普、王伯伯、立秋、文汉生等农民形象。其后中篇《星》写大革命中农村妇女的生活命运与人生选择,注重心理分析,增强抒情色彩,作出新的探索。情志外溢,是其小说创作的特点,也是弱点。
    其他左翼作家的创作:此外,魏金枝有《奶妈》、《白旗手》,蒋牧良有《赈米》、《夜工》、《懒捐》、《集成四公》,周文有《在白森镇》、《烟苗季》等小说,都各具特色。本时期创作有成就的"左联"小说家还有沙汀、丘东平、葛琴、草明、欧阳山、荒煤、奚如、彭柏山、孙席珍等,共同构成了"左联"小说主潮。
    五.萧军、萧红和"东北作家群"。
    

1、定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罗峰、白朗、李辉英等流亡关内的东北作家,仇恨敌伪,眷恋乡土,反映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惯称"东北作家群"。    

2、萧军创作:萧军的长篇《八月的乡村》,写一支抗日游击队的成长;受法捷耶夫《毁灭》的影响;短篇连缀的结构。长篇《第三代》写清末民初东北农民从农村到城市;从自发反抗到有组织的斗争,人物众多,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史诗性地反映了东北人民的生活和反抗斗争,是其成熟之作。    

3、萧红创作:萧红的中篇《生死场》,写东北农村人民在沉滞闭塞生活中的挣扎,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他们的苦难与走向斗争。短篇代表作《小城三月》。长篇《呼兰河传》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特点:以抒情笔调写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无完整的故事情节,然而韵味深长。

 4、端木蕻良的短篇《鸶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长篇《科尔沁旗草原》等,均为优秀之作。探索用电影剪接法结构小说。风格粗犷有力。    

5、舒群有名篇《没有祖国的孩子》。


    六、茅盾的小说创作
  

1.茅盾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2. 《蚀》与《虹》:《蚀》是茅盾经验人生之后,在精神痛苦压抑中的创作。描写了一部分知识青年在大革命失败前后的生活经历与精神面貌,真实地展现了大革命时期的某些历史图景和社会心理情绪。
    《虹》是茅盾精神复苏过程中的作品。通过梅行素这样一位具有"往前冲"性格特征的"时代女性",描写了被"五四"新文化思潮唤醒的知识青年从个人主义走向集体主义的艰难历程。
    艺术发展:《蚀》与《虹》表明,茅盾具有高度的社会敏感,善于选择具有时代性的题材和主题,在时代的矛盾漩涡中刻画人物,创造出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梅行素等"时代女性"形象系列。《蚀》的三个中篇由单线直进,到双线并行,到多线纠结的结构方式,《虹》由情节中段倒叙加"单元"组合的结构方式,说明茅盾从创作初始就是一位自觉的长篇小说艺术家。

 3.长篇小说《子夜》
 内容: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斗争为主线,辅以吴荪甫与城乡工农运动及中小资本家的冲突,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社会的全貌。这是茅盾运用科学的社会理论,着重从社会经济分析入手,并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和家庭生活的分析相结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作出的艺术的"定性"分析。茅盾是具有社会科学家气质的小说艺术家。    

人物形象:吴荪甫是个复杂、充满矛盾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他的悲剧来自社会各种经济、政治和阶级力量相互抗衡而产生的合力。茅盾先后创造了吴荪甫、何耀先、严仲平、林永清、王伯申等民族资本家的形象系列,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道路及其总体特点。这是茅盾继"时代女性"之后,对现代小说人物创造的又一突出贡献。屠维岳、赵伯韬、冯云卿、李玉亭、范博文、林佩瑶等人物形象分析。个别人物有某种理念化的倾向。    

结构特点:《子夜》是现代小说史上第一部具有宏大而复杂的现代结构的长篇小说。它多条线索并行发展,多重矛盾交错展示,节奏快速多变,情节进展采用相对集中的"单元"或"板块"方式,形成蛛网式的密集结构。
    它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基本,同时也吸收了心理分析和象征隐喻的艺术手法。茅盾的现实主义方法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4.《林家铺子》、《春蚕》等短篇小说。
    短篇概述:茅盾在30年代还创作了大量短篇小说。其中,描写乡镇和农村生活的《林家铺子》、《春蚕》是茅盾短篇小说的代表,它们是《子夜》大规模分析中国社会的扩展。《林家铺子》对精明能干而又自私懦弱的林老板形象的成功刻画。《春蚕》、《秋收》、《残冬》"农村三部曲"简析。
    艺术成就:《林家铺子》等小说截取社会生活的横断面,运用典型的情节和细节推进故事的发展和刻画人物形象,改变了茅盾早期短篇小说多是中篇压缩体的不足,表明茅盾的短篇小说艺术趋向成熟。    

5.《腐蚀》与《霜叶红似二月花》。
    思想内容:《腐蚀》把政治小说与心理小说熔为一炉,是茅盾长篇的又一代表作。它主要是从抗战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方面反映社会时代。以"皖南事变"前后或明或暗的政治动向为背景,刻画女特务赵惠明的典型形象,集中抨击了法西斯特务统治制度的罪恶。小说通过主人公赵惠明的自讼、自嘲、自辩的一束日记,写了她的受骗、犯罪而又不甘于堕落,并走上自新之路的过程,既是她的灵魂痛苦史,也是她追求新生的忏悔书。她走上自新之路,是其性格逻辑发展的必然。
    艺术特点:《腐蚀》结构紧凑,布局严密,充分显示出茅盾对长篇小说不同体式的纯熟运用。《腐蚀》荟萃了茅盾运用心理分析方法的各种技巧和手段,集中地反映了作家在明显的理性导向下,运用这种方法描写社会现实的杰出才能。
    思想内容:《霜叶红似二月花》是作者计划描写"五四"到大革命时期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的第一部。小说描写"五四"前夕惠利轮船公司经理王伯申为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同封建地主阶级守旧派赵守义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具有改良主义色彩的地主青年知识分子钱良材周旋于二者之间的故事。结局是王、赵相互妥协,改良主张碰壁,农民受害。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阶级关系中,揭示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过程,反映了"五四"前夕的时代特点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作家关注文化意蕴的深层开掘,在家庭生活细故、伦理道德、风俗人情的氛围中,委婉纡徐地写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变动。
    人物形象:小说人物形象中,精明强于、会做人、善理家的张婉卿,清末维新人物朱行键,以及钱良材、王伯申等,都写得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但小说没有完成,所以未能显示这些人物性格的充分发展。
    艺术特点:《霜叶红似二月花》突出地表现了茅盾为长篇小说艺术民族化而作出的可贵探索。小说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日常生活、给人物以故事等手法刻画人物性格,以家庭的故事作为安排情节"单元"的基础和埋设伏线的结构布局等等,都见出作家对中国古典小说优秀传统的继承与融化。    

七、老舍的小说    

1.老舍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2.从《老张的哲学》到《离婚》
    最初的三部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写于英国。它们都或隐或显地在中西文化对照比较的背景下,揭发中国社会的弊端,分析国民性格的弱点,探寻理想的国民人格。这些小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戏谑过度、幽默失控的缺点;但同时也显露出老舍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一些重要特征:善于以幽默的笔调和喜剧性的手法反映市民社会平凡日常的生活,运用纯熟的北京话,侧重从文化风俗和世态人情方面反映社会现实。
    《猫城记》的主旨是在探索古老民族性格、命运的救治方案。作家舍幽默而趋冷嘲,放弃自己熟悉市民生活和风俗文化的特长,驾驭他所隔膜的政治和革命运动的题材。其中充满忧愤的民族情感,也不乏对文化弊病的深刻揭发;但全书的情调悲观,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认识糊涂。
    《离婚》在取材上返归老舍驾轻就熟的市民生活和世态人情,透过北平财政所一群公务员的灰色无聊的生活图景,批判了市民性格中的自私庸俗、因循苟且的人生哲学,依旧是国民性批判的主题。它在艺术上返归幽默,控制有度,布局匀称,主要人物如张大哥、老李等,都写得鲜活如生,显示出老舍在题材、风格方面开始确立了"自我"。其后的长篇《牛天赐传》等见出同一风格。    

3.《月牙儿》、《断魂枪》等短篇小说
    老舍的短篇小说构成他所创造的"市民世界"的重要部分。它们或描绘城市底层贫民生活的悲惨(如《柳家大院》),或鞭挞恶势力的为非作歹(如《柳屯的》、《上任》),更多的则是对文化蜕变时代的古老文化风俗和伦理道德的反思(如《老字号》、《黑白李》、《牺牲》、《新时代的旧悲剧》等),蕴涵着作家探求民族文化前途的复杂情感。其中,《月牙儿》、《断魂枪》和《微神》等堪称代表作。
    《月牙儿》是老舍立意用散文诗写小说的优秀之作。作者运用回环复沓的韵律,象征性的抒情对象,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控诉力量。
    《断魂枪》以传奇的笔致写现实人物故事。作家在"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的时移世变中,思考着、探寻着古老文化的命运,流露出对传统文化兴衰的眷恋之情和悲凉之感。结构精心,手法老到,场面生动,氛围强烈,通过行动和语言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见出老舍短篇的艺术成就。    

4.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思想内容:老舍长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反映城市贫民生活的最杰出的作品。通过祥子追求"拉上自己的车"而三起三落的悲剧故事,描绘了北京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人物形象:祥子由破产农民进入城市底层。他善良纯朴、勤苦耐劳,不懈地追求一份独立自主的生活。但是乱兵的抢掠,侦探的敲诈,虎妞的纠缠与难产而死,使他一再受挫。当他追求的小福子吊死之后,他彻底绝望、堕落。黑暗的社会制度毁灭了一个善良美好的心灵,祥子由人变成走兽。
    虎妞性格复杂。她大胆泼辣,有些心理变态;有剥削者的某些特征,又有追求自身幸福的合理愿望;蔑视宗法道德,又屈从礼俗人情。这是一个挣扎、周旋于不同层次文化之间的具有多向意义的悲剧性人物。   

风格演变及艺术特征:《骆驼祥子》反映了老舍30年代中期小说内容和风格的某些变化。城市贫民生活和风俗人情更多地进人他的创作视野,后来的中篇《我这一辈子》等小说沿续了这一道路。他由"半笑半恨"渐趋于激愤,幽默带上了严峻的色彩,成为"含泪的笑"。《骆驼祥子》运用地道的北京大白话,同时又创造性地融化欧化句法,形成一种自然朴实、俗而能雅的小说语言,较为典型地代表了老舍的俗白的文体风格。
    5.《四世同堂》

    文化反思巨著:从一个特定的视角,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的历史,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和汉奸走狗的卑污德行,更写出了北平市民不可征服的坚强意志。老舍在这部长篇中,把民族文化和国民性格无所规避地放到日伪统治的刺刀尖下捶打检验,使民族文化精神中的病态和美德都得到较为充分的揭示。长篇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老舍这位文化伦理型的小说家反思民族文化传统的新发展。
    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义:长篇中的人物并非只是文化载体或某种抽象的德行品性的符号。因循苟且者如祁老人、祁天佑,苦闷徘徊者如祁瑞宣,英勇反抗复仇者如祁瑞全、钱墨吟,坚强不屈者如李四爷、小崔等城市贫民,奴颜卑膝、为虎作怅者如冠晓荷、大赤包、祁瑞丰等,其中多数人物都有其特定的生活境遇和性格发展的逻辑。祁老人作为北京市民文化性格的化身,从因循苟安,回避一切纷争,处处讲究北京市民特有的"礼节",到勇敢捍卫民族的尊严,这一性格的发展,在作家创作的老马、牛老者、张大哥等"老派市民"形象系列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而那个性格矛盾、复杂,摇摆挣扎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公民意识与侍亲尽孝之间的祁家长子瑞宣,则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内容。
    艺术特征:《四世同堂》以祁家三兄弟的人生道路为支干,以冠、钱两家的主要人物及其命运为枝条,带动小羊圈胡同十几个家庭和众多人物,多条线索交错并进,骨架宏大,结构匀称。这种通过家庭生活反映时代历史的艺术构思,也反映了40年代长篇小说民族化探索的某种趋向.

    八、巴金的小说创作  

1.巴金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2.《灭亡》和《爱情三部曲》
    巴金前期小说主要写两类题材,即通过恋爱婚姻的纠葛描写知识青年的社会革和家庭革命。《灭亡》等小说属于前者。
    《灭亡》是未完成的"革命三部曲"的首篇。小说描写了病态革命家杜大心从事暗杀活动的悲剧故事。其续篇《新生》,以日记的形式,叙述了李冷摆脱个人虚无主义,投身工人运动,并坦然迎接死亡。
    《爱情的三部曲》包括《雾》、《雨》、《电》三个连续性的中篇。小说通过爱情纠葛,分别写了三种性格:优柔寡断的周如水,热情而浮躁的吴仁民,近乎健全的革命者李佩珠。
    这些中篇所写的革命,是一种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的巴金式的无政府主义革命。这些革命者的形象大多具有无政府主义者和俄国民粹党人的某些精神特征,带有作者主观的浪漫的理想色彩。他们所从事的革命活动,既与无产阶级革命有质的区别,又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相一致。这些小说在反映中国革命的复杂性方面,具有独特意义。
    这些小说同早期"普罗小说"一样,都写了革命加恋爱的题材,反映了30年代初期文学的某些共同特征,但巴金善于把握特定时代知识青年的情绪,以昂扬的反抗激情和热烈晓畅的文字,表现知识青年热切关注并为之激动的理想与现实、恋爱与革命、生与死、爱与憎等诸种社会人生问题。他的小说成为青春的颂歌。    

3.《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连续性的长篇。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是巴金的代表作。
    《激流三部曲》主要从"五四"新文化思潮与封建家族制度剧烈冲突的角度,描写青年反抗家庭的革命,控诉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小说多侧面地暴露了宗法家庭统治者的顽固和专制,以及"长子继承制"的内在矛盾,揭示了封建家庭父辈人物伦理道德的虚伪和沦丧;歌颂了受新文化思想激荡的子辈人物的叛逆行动,表现了青年女性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的觉醒与抗争。《激流三部曲》在现代长篇大家庭衰败史小说中占有显著位置。
    小说写了高老太爷、克明、克安、克定、周伯涛、觉新、觉民、琴、梅、瑞珏、鸣凤、淑英、淑华等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其中,觉慧是封建宗法伦理文化的幼稚而大胆的叛徒,是"五四"文化思潮培育的大家庭逆子的新典型。觉新是三部曲中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他是宗法制大家庭溃败过程中的"长子"典型,性格复杂,徘徊挣扎于多重人事矛盾和精神冲突的漩涡之中,负载着极为深刻的时代的和历史的文化内涵。高老太爷是大家庭衰败过程中的封建专制家长。他的威权受到来自"败家子"和"叛逆者"两方面的挑战。他在内心矛盾痛苦中死去,象征着一种制度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这些都与现代文学中的同类人物(如曾皓、蒋捷三等)见出不同。
    《激流三部曲》把现代小说自郭沫若《漂流三部曲》开始的"三部曲"形式推向成熟,为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家》以抒情笔调,运用心理分析和内心独白等多种艺术手法,成功地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扩展了现代小说人物创造的"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的审美思想。《春》和《秋》中,家庭日常平凡琐细的生活描写,逐渐取代了单纯直露的情绪抒发,预示着巴金艺术风格的转变。
    4.《憩园》与《寒夜》。

    《憩园》借一座公馆把享用祖宗遗产的两个家庭的离合悲欢联结到一起,在展现公馆新主人姚国栋的家庭生活故事时,叙述了公馆旧主人--败家子杨梦痴人生堕落的历程。题材内容是《激流三部曲》的补充与扩展。作者控诉传产不传德的封建制度,揭示宗法家庭福荫后世的财产,不过是给不肖子孙提供枷锁和死亡。
    小说的艺术设计颇类戏剧的"回溯"式结构,现在的故事与过去的故事交织并行。用"草蛇灰线法"写杨梦痴,悬念屡设,层层剥笋。抒情纡徐曲折,细腻蕴藉,艺术上相当圆熟。
    《寒夜》是巴金长篇小说的又一高峰。小说通过性格悲剧和家庭悲剧写社会时代的悲剧,控诉黑暗社会制度毁灭人的罪恶,替小人物,特别是那些平凡的知识面分子喊出痛苦的确呼声。
    汪文宣忠厚老实、安分守己、谨慎勤苦。上司的刻薄,家庭的不睦,他都一概忍辱负重。结果上司解聘他,妻子背弃他,他自己马在抗战胜利的日子走完悲剧的人生道路。曾树生的性格较为复杂。她爱虚荣,追求活得自由痛快,经不住生活的磨难;他她爱丈夫,不乏善良温柔。她背夫弃子,只求救出自己是另一形态的软弱无能。汪母自私迷信,顽固地保守着封建家庭伦理观念疼爱儿子,却苛待媳妇。她与曾树生的冲突,是两途中不同文化教养的伦理观、人生价值观的冲突。他们三人都是"好人",但黑暗的社会制度和战时苦难的生活,毁灭了他们曾有的理想和抱负,扭曲了他们的性格,导致他们相互伤害。在性格悲剧、家庭悲剧的背后,实际是一出社会悲剧。
    《寒夜》寓悲愤之情于人、事、景,注重客观的心理写实,细节描写真实细致,首尾照应,结构自然完整,结局含蓄不尽,意境阴冷悲凉。
    从浪漫的理想的英雄革命,到平淡琐屑的凡人小事;从单纯直接地倾吐热情,到抒情写意的客观化。巴金前后期小说艺术风格的变化,标志着小说艺术的成熟。    

九、 沈从文与"湘西系列"小说    

1、沈从文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2、乡野与都市对立的小说世界。
    沈从文的创作疏政治而亲人性,以其独特的"生命哲学" 和追求"自然人性"的审美选择,糅合写实、浪漫、象征、精神分析、意识流等多种艺术方法,构建起自己的小说世界。主体部分由湘西边民社会生活和都市上流社会生活这两个对立的世界构成。
    湘西边民社会生活的描写,贯穿着沈从文对不同人生形式和生命形态的表现和探求。《萧萧》、《柏子》、《丈夫》、《灯》、《会明》、《夫妇》、《虎雏》等小说,从社会现实生活出发,描绘了"乡下人"的形象系列。作家既赞美"乡下人"独有的德行品性,又表现他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形态的冲击下,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的痛苦和忧伤。为了探求人生命运的理想形态,沈从文在《神巫之爱》、《龙朱》、《阿黑小史》等湘西民间传奇故事中,在《月下小景》等佛经故事中,追寻那种浪漫的野性的原始生命的活力。在《边城》、《长河》等交织着湘西边民生活的现实与历史的小说中,试图保留那种正在逝去的生命的正直和热情。他希望通过这种"追寻"和"保留",为湘西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注入美德与新的活力,为民族文化精神和国民人性、人格精神的重构寻找道路。
    沈从文以"乡下人"的眼光和"自然人性"的尺度观照都市上流社会。作为湘西社会的对照,他描写的都市人生,是一个患有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病的人生世界,是一个人性扭曲变态的衣冠社会。《八骏图》、《绅士的太太太》、《来客》、《自杀》等小说,为都市上流社会的"文明病"留有一面镜子。《如蕤》、《都市一妇人》、《一个女剧员的生活》等小说,写出都市人生泥淖中的人性挣扎。    

3.《边城》与《长河》。
    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柱石。
    《边城》以20年代湘川边境上的小山城茶峒及其附近的乡村为背景,描写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当地掌水码头船总的两个儿子之间的曲折的爱情悲剧故事。
    人性美和人情美是作家描绘的重点,它在传神的风景画和风俗画中得到全力以赴的表现。小说人物性格单纯,主要人物翠翠的纯真专一,二老傩送的热情正直,老船工的慈爱善良,船总顺顺的宽厚大度等等,都只是作为一种美好道德品性的象征。作家孜孜以求的,是画出一幅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图画,但理想的人生形式无力抗拒唯实唯利的人生形式和人生命运中诸多"偶然"、"误会"的冲击,因而,小说也浸透着人们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忧伤。
    《边城》中的人生形式和自然人性的图画,既非湘西生活的如实再现,也不是作家心造的幻影。它是作家用理想之光照见的湘西人生历史图景。《边城》所写本是人生悲剧的题材,但沈从文无意开掘悲剧的情节内容和雕塑悲剧性格,而是创造出一支优美的牧歌,一首忧郁的田园诗,一部浪漫的抒情写意小说。
    《边城》重在理想、静态的人生形式之"常",《长河》(未完成)重在现实的、动态的人生形式之"变"。《长河》写于抗战期间,时代感、历史感、文化意蕴都有所加重。"新生活运动"和外来统治者政令的强制推行,保安队长之类的为非作歹,在这里成为可怕的现实。小说人物中,老水手的愚憨和人生智慧,三黑子的雄强和不屈,夭夭的活泼和从容,不仅见出鲜明性格,也见出乡野素朴的人性面对生活剧变时的不同应对形式。乐观的氛围和有意作成的"乡村幽默"的笔致中,隐含有作家沉痛的感慨。    

4.意境与文体。
    沈从文承续并弘扬了中国古代抒情艺术传统,用故事抒情作诗,成为现代抒情写意小说的代表作家。
    沈从文的小说创造了独特的审美意境,为现代小说提供了与典型并立的审美范畴。他的湘西乡土题材小说,取材具有某种原始的神秘性,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构设人事场景,以青绿为底色摹绘自然风物图画,主观情意的抒发采用情景交融或隐喻象征的手法等等,都为抒情写意小说的意境创造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沈从文是杰出的小说文体家。他的小说体式多样,并且善于综合运用,真正做到了"文备众体"。他的小说结构布局多变化,不拘常例常规,依据表现的内容和情意的抒发而赋形定制。情节安排,尤重开头和结尾的设计。他的小说语言以湘西地方口语为母体,杂糅古典文学语言,少虚词,多方言和比喻,句式短峭简练,语汇丰富而带地方色彩,形成一种古朴厚实、简洁凝练而又清新活泼的风格。    

十、 "京派"小说与"海派"小说    

1."京派"小说。
    主要作家除沈从文外,有废名、凌叔华、萧乾、林徽因及稍后的汪曾祺等。
    废名早期的短篇集《竹林的故事》,多写乡土,尝试多种手法,具有田园牧歌风味。后转向诗化小说,用唐人写绝句的方法来做小说。多写自然风物,蕴涵禅趣,追求平淡古奥、朴讷静美的审美意境。他往往直接从古代抒情诗文中获得诗意的灵感,构成小说意蕴的核心。文字简省,富于弹性,能够表现较为丰富的内容。他精心锤炼每一单句的完美,联想和想象瞬息多变,却不指示抒情意象之间的联络路径,语言跳荡,趋向生辣晦涩。短篇《桃园》、《菱荡》,长篇《桥》可为代表。
    凌叔华早年作品《酒后》、《绣枕》等多写绅士家庭的生活情趣和中等人家女儿的梦,长于心理描写。其后的《小哥儿俩》、《花之寺》、《疯了的诗人》、《倪云林》等小说,礼赞童心,吟咏自然风物,神往于古代的高人雅士,融诗、画艺术于小说之中,具备传统写意画的神韵。
    萧乾以忧郁的儿童的眼光,描写人间的不平和世态炎凉(《篱下》、《放逐》、《雨夕》);以"乡下人"的眼光,发现劳动者的苦难和人性的美(《印子车的命运》、《花子与老黄》、《邓山东》);从民族意识揭露宗教、教会的虚伪(《栗子》、《皈依》、《鹏程》)等等,都带有人生、人性忧郁的色彩。长篇《梦之谷》通过爱情悲剧控诉金钱社会和黑暗势力;抑郁缠绵的情感抒发,笼罩了南国山光水色的明丽,成为感伤的抒情诗。    

"京派"的特点:人道主义为根基的为人生的创作思想;由文化层面探讨人性、人生和国民性。多写自然风物、纯真爱情、童心、原始纯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时或对都市上流社会发出讥刺。艺术上化"古"纳"洋",熔写实、浪漫、记"梦"、象征于一炉,把现代抒情写意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2."海派"小说。
    与"京派"对立并曾论争的,有在上海的"现代派"作家。这个流派的主要小说家有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等,当时称为"新感觉派"。
    施蛰存早年的短篇集《上元灯》中的小说,颇有诗的意味,但并不采用现代主义方法。《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等短篇集,运用弗洛伊德学说,转向较为典型的心理分析,有时略带神怪、魔幻色彩(《将军底头》、《魔道》等篇)。写城镇中青年女性性苦闷的《春阳》、《雾》,折射着性爱意识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文明的冲突。其后的《小珍集》、用心理分析方法写社会现实生活的怪现状,则有回归现实主义的趋向。
    穆时英早期的短篇集《南北极》,写到阶级对立、又宣泄破坏、占有一切的情绪,具有流氓无产者气味。此后转向感觉主义、印象主义方法,表现爱情和死亡(《公墓》),都市的战栗和肉的沉醉(《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黑牡丹》),展览"十里洋场"的畸形"风景"。写出人物在"快乐面具"后的悲哀,是穆的一大成就。
    刘呐鸥短篇集《都市风景线》,多写大都市病态和糜烂。
    "现代派"的特色与倾向: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形与病态,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对人的"精神内海"的表现,有新的开掘。醉心于表现二重人格;有某种悲观绝望、颓废色情的倾向。    

十一、李劼人等作家的小说    

1.李劼人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代表作"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反映了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期间四川社会的世态人情、文化风俗,呈现了袍哥和教民两股势力的消长,在"三部曲"中,艺术上最为圆熟。蔡大嫂是一个性格矛盾复杂的典型。她由农家女儿到天回镇杂货铺的掌柜娘,到袍哥首领的情妇,最终嫁给"吃洋教"的土粮户顾天成。这一人生道路的发展变化,充分反映了一个大胆泼辣,不安本分,向往优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追求自由爱情,反抗陈规旧俗的女性,如何敏感着时代历史涌动的"微澜",艰难而决绝地进行着改变命运的挣扎。小说也塑造了罗歪嘴、顾天成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暴风雨前》主要反映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民智渐开的四川社会思潮的激荡。写了尤铁民、郝又三、苏星煌、伍大嫂等形象生动的人物。《大波》写直接引起辛亥革命的四川保路风潮,展示了这一时期四川社会错综复杂的政治风云,颇有气势。真实历史人物居半。虚构人物黄澜生的太太龙兰君、吴凤梧、葛寰中、傅隆盛等个性鲜明。
    特点:以小说描绘近代史,重在通过文化风俗、世态人情、社会思潮、政治斗争来展现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以"人情小说"和"世情小说"的手法,"历史小说"的骨架,"连环式"小说的体制.改变了传统历史小说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纲的"编年体"和以历史英雄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叙述模式,创造了现代长篇历史小说的新范型。结构宏伟,三部小说分别以三个家庭(蔡家、郝家、黄家)为结构的中心,各部相互独立,又以串线人物相互联系。长于刻画蔡大嫂、伍大嫂、龙兰君一类具有"川辣子"风神的女性形象。对历史小说艺术的探索有得有失。    

2.靳以等作家的创作
     靳以是多产作家。早期小说《青的花》、《伤往》)等多写失落的爱情,带有浪漫感伤的气息;时或剖示人性。渐渐转向描写现实(《人间人》、《珠落》、《黄沙》)。长篇小说《前夕》写华北沦陷前后,一个破落大家庭众多人物的不同性格和人生命运,为时代留下面影,可惜艺术感染力稍欠。40年代尝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批判社会现实,《乱离》、《众神》、《别人的故事》、《生存》等短篇已是艺术圆熟之作。
    沉樱的《喜筵之后》、《妻》等短篇小说,善于精致细密、不失分寸地描写男女恋情和心态,含蓄而富有诗意。    

3.张恨水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成名作《春明外史》,以言情为经,写世为纬,通过"报人"杨杏园的爱情悲剧穿针引线.编织串联大量的社会新闻故事,成为20年代社会世相的长卷。对上层社会的暴露,重在道德批判。表达似新实旧的普通知识分子"悲愤无所依托"的感伤主题。小说主要人物不脱才子佳人习气。《金粉世家》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对地位悬殊的青年男女的恋爱、结婚、反目、离散为全书贯穿线索,集中描写一个官僚大家庭的奢靡荒淫的日常生活,铺叙大家庭中众多人物的离合悲欢的故事,呈现高门巨族的衰败史,井旁涉当时北京官场和中上层社会的众生相。小说主要人物冷清秋是"五四"民主思想和传统文人人格精神融化结合的一位具有典型意义的知识女性,而"齐大非偶"的婚姻观,又减弱了这一人物应有的时代气息。《金粉世家》开现代长篇大家庭衰败史小说的先河。与后起同类小说相比,作者未能开掘封建大家庭在现代风流云散的社会历史原因,而仅仅归结为败家子的胡作非为。两部长篇都运用章回体形式,在艺术手法上注意吸收新的技巧,如倒叙法、内心独白的采用等。
    30年代初的《啼笑因缘》,创作视野开始转向下层市民社会,代表了张恨水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全书以言情小说的多角恋爱故事为中心,熔武侠传奇的锄强扶弱和谴责小说的暴露社会于一炉,适应市民读者的审美需求,成为畅销通俗小说。作者颂扬不以门阀、权势、金钱作为择偶标准的恋爱思想,否定封建的贞操观念,张扬武侠的正义与柔情,批判封建军阀的穷奢极欲和为非作歹,暴露官场的黑幕,都带有一定的反封建色彩。樊家树是由世家子弟向具有平民思想的青年转变途中的一种类型。沈凤喜、关秀姑、何丽娜三个女子的性格各具特点,并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情节曲折多变,波澜迭起。"京片子"的北京方言,纯熟晓畅。
    40年代,张恨水接受现实主义文学主张。社会讽喻小说《八十一梦》、《五子登科》等标志着他思想的前进。《八十一梦》从市民阶层最为揪心的生计问题的特定视角,讽刺了国民党贪官污吏的卑劣行径,以及大后方官绅纸醉金迷的丑恶生活。全书名为长篇,实乃短制。其中,《我是孙悟空》、《天堂之游》、《狗头国一瞥》等,均为发人深思之作。小说纳上下古今、牛鬼蛇神于梦幻形式之中,运用比喻象征和漫画式手法,加强了讽刺的力度。
[返回]

 
  第三个十年小说学习指导
 

    一.初期抗战小说。 

1、概况:抗战初年的小说创作以短篇为主,带有较强的新闻报导性和宣传鼓动性。这些急就章往往热情有余,缺乏艺术个性而流于概念化。这些缺陷在丘东平和姚雪垠的抗战小说中得到了初步的克服。他们是初期抗战小说的出色代表。    

2、丘东平的小说创作:丘东平是"七月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抗战前,他在"左联"培养下,创作了《通讯员》等短篇小说。抗战爆发之初,他即奔赴前线,以切身的战地经验写出了《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暴风雨中的一天》以及稍后的《友军的营长》等战地小说,成功地刻画了浴血奋战的爱国军民的坚毅性格,生动地反映了人民奋起抗战的悲壮情景,同时也揭露了国民党军政当局的腐败无能及其与全民抗战的要求的尖锐矛盾。他的小说富有战地实感和直面现实的锐气,又带有浓重的主观感情,呈现出慷慨悲壮的美和鲜明的个性。后来,丘东平进入敌后的新四军根据地,并以这段生活为基础创作了长篇小说《茅山下》,未竟而逝。    

3、姚雪垠的小说创作:姚雪垠是抗战时期重要的小说家之一。1938年,他的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曾引起较大的反响。它突破了初期抗战小说的简单模式,生动地表现了人民大众,尤其是农民出身的士兵在抗战烽火中的觉醒与改造,显现了民族性格在时代风雨洗礼下的新变化。这篇小说和以后创作的中篇小说《牛全德与红萝卜》,率先在国统区小说创作中进行了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成功尝试,以生动的口语、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形象和颇富情趣的故事叙述取胜。40年代,姚雪垠还创作了《春暖花开的时候》、《戎马恋》和《长夜》等多部长篇小说,产生了较大影响。《长夜》真切地描写一支土匪队伍的传奇生活,揭示了农民被迫为匪的社会原因及其反抗的潜力。这是对现代文学题材领域的一个有意义的拓展,并预示着作者以后的创作将有更大的发展。
    二.抗战中后期的讽刺暴露小说。
    

1、兴起原因:继热情乐观的抗战小说而起的,是针砭现实的讽刺暴露小说,这既显示出时代气氛的转变,也标志着作家们对现实认识的深化。    

2、张天翼与讽刺暴露小说:是讽刺暴露文学思潮的先锋。1938年,他的讽刺名作《华威先生》发表后,曾引起关于抗战文艺要不要暴露问题的广泛讨论。作品塑造了华威这个满口官腔、热衷权力的文化官僚形象,具有更为普遍的典型意义。在《华威先生》发表前后,张天翼还写了《谭九先生的工作》和《"新生"》,都是讽刺的杰作,结集为《速写三篇》。这些作品,讽刺的锋芒锐利而内涵深远,笔调冷峭而节奏明快,且分寸把握得非常准确,表明张天翼的讽刺艺术已克服了先前夸张过分、词气浮露的缺点,进入了成熟的境界。张天翼还有长篇讽刺童话《金鸭帝国》。
    3、其他讽刺作家创作
:抗日战争进入中期之后,国内政治气候逆转,阶级关系发生了局部变化。在这种形势下,讽刺暴露小说迅速发展。从左翼作家茅盾到进步作家靳以,直到通俗小说家张恨水等,都转入讽刺暴露小说的创作。茅盾以革命现实主义作家的敏感,及时发表了暴露国民党特务统治黑幕的长篇小说《腐蚀》。靳以的《众神》、《晚宴》等讽刺短篇,对抗战中形形色色的"蛀虫"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尖锐的批判。张恨水则以《八十一梦》、《五子登科》、《魍魉世界》等长篇,直指祸国殃民的贪官污吏和乌烟瘴气的社会现实。黄药眠的短篇《陈国瑞先生的一天》,也是有影响的讽刺之作。

    三.沙汀、艾芜和社会分析小说的新收获


    抗战前由左翼作家奠定的社会分析小说传统,在抗战中后期得以复兴。大而言之,这表现了革命作家在民族解放战争的时代背景下对阶级分析观点的灵活运用,小而言之,则是对讽刺暴露创作倾向的深化。    

1、沙汀的小说创作:沙汀是本时期社会分析小说的代表作家。30年代初期,沙汀投入左翼文学运动,其短篇集《法律外的航线》自觉地克服早期革命文学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病,较为真切地反映了土地革命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但尚欠深入。随后的《土饼》、《苦难》二集转向作者所熟悉的四川农村,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苦难与纯朴,有力地鞭挞了地主阶级及其走狗们的残暴与可鄙,为他赢得了"农民作家"的称号。
    进入抗战以来,沙汀更努力地在他熟悉的领域里耕耘,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短篇小说有《堪察加小景》和《在其香居茶馆里》等名篇,长篇小说有著名的"三记"--《淘金记》、《困兽记》和《还乡记》。除《困兽记》描写了大后方一群乡村教师的思想苦闷和感情纠葛外,其余长短篇均致力于用科学的世界观分析抗战时期大后方农村的社会现实。正是这种分析的眼光,使他的讽刺(如《在其香居茶馆里》)和抒情(如《堪察加小景》)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思想深度和感情深度。他的长篇代表作《淘金记》,不仅生动地刻画了四川农村地主阶级的群丑图,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及他们作为一个阶级整体与受剥削受压迫的农民、雇工之间的矛盾。另一部优秀长篇《还乡记》进一步展现和暗示了贫苦农民从个人反抗到投入集体斗争的历程。这些长篇巨制概括了相当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沙汀的小说善于塑造有典型意义和高度个性化的人物,生活实感强,乡土气息浓郁,语言幽默质朴,比较口语化,讽刺不露声色,描写客观冷静,在长篇和短篇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40年代后期,沙汀还有短篇集《呼嚎》和《医生》等,也都是严谨精致的作品。    

2、艾芜的小说创作:艾芜抗战时期的创作明显地由浪漫转向写实,而且在写实中逐步强化了社会分析。抗战初期,艾芜的短篇小说《秋收》和《纺车复活了的时候》等,迅速地反映了抗战给人们的关系尤其是军民关系带来的新变化,以及给农村生产带来的新气象,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出抗战初期欣悦明快的气氛。40年代以来,艾芜着重致力于长篇小说创作,先后创作了《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三部长篇。《山野》在一个小山村一昼夜间的有限时空中,容纳了相当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深入发掘了在民族抗战的刺激下农村各种社会关系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既显示出社会分析的深度,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艺术才能,横断面、多层次、小时空、大容量的结构艺术尤为精湛。中篇小说《一个女人的悲剧》和短篇小说《石青嫂子》等也相当出色。    

四、侧重于文化分析的小说创作倾向

    随着抗战进入中期之后,越来越多的作家自觉地在小说创作中,对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进行文化的分析。这一倾向表明抗战初期高昂的民族激情,已被深化到了理性的层次。    

1、京派作家的文化分析小说:"京派"小说家废名和沈从文不约而同地趋向于文化的探询与反省。废名的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谈禅论道,说东道西,但对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和西方的物质文明,并非一视同仁。沈从文在其长篇小说《长河》中,生动地反映了传统田园生活方式在现时代的矛盾激荡与变化,抒发了他对民族文化机运的隐忧与希望。    

2、萧红、老舍和巴金等作家的文化分析小说:他们文化心态较富进取性和开放性,批判和改造的意识是其主导观念。巴金的《憩园》、《寒夜》和老舍的《四世同堂》都深深地触及了中国传统文明的核心--家族制度及其伦理基础的命运,因而都兼具社会写实和文化象征的双重意味。萧红则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化思路,在其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展现了呼兰河人麻木的灵魂、无意义的生活方式,流露出深切的文化忧愤。    

3、师陀小说中的文化分析倾向:师陀从30年代初开始创作,至抗战前已出版了《谷》、《里门拾记》、《落日光》等短篇小说集,以善用散文化、抒情化的笔触描绘中原乡镇的世态风习和自然景观著称,表现出对乡土文化的深切关怀。进入抗战以后,师陀的小说创作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创作了短篇小说集《野鸟集》、《果园城记》和长篇小说《马兰》、《无望村的馆主》、《结婚》等。《结婚》通过一个乡村青年在城市逐渐堕落以至于毁灭的故事,抨击了畸型的现代都市文明毁灭人性的罪恶。《马兰》描写了一位乡村知识女性从追求爱情到走向革命的历程。《无望村的馆主》描述了一个地主家庭由暴发到败落的过程及败家子弟的变态心理。师陀的长篇小说在叙事艺术--视点、结构等问题上颇为经心,进行了各种试验。系列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是师陀的代表作。作者有意把果园城本身当作主人公,当成中国一切小城的代表来写,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果园城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调和生活氛围。从而使他笔下的果园城成为封闭的传统文化的象征,极富文化探询的意味。对这种文化和生活方式,作者的态度是又爱又恨、爱恨交织的,而这样一种又爱又恨的矛盾情感,恰正是处在文化过渡时代的中国人所共有的文化情结。《果园城记》显示了师陀的主要风格:抒情含蓄深沉,语言生动简约,融写实与象征于一体,颇富散文的风致和诗的韵味,是现代抒情小说的佳构,同时在体裁上又开了系列小说的先河。    

五.路翎、钱钟书与表现知识分子人生探索的小说

    进入40年代以后,表现知识分子人生探索的小说再度兴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这种探索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方向或层次:一是着重于社会政治范畴内的去何从,一是朝向人本的形而上的层面来考问个体存在的意义和目的。路翎和钱钟书的主要作品可视为这两种倾向的代表。    

1、路翎:路翎是40年代文坛上的重要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着重描写了两类人物:富有流浪者气质的下层劳动者和爱好思索的知识者。对前者,他注重挖掘其生命的"原始的强力"及其精神奴役的创伤;对后者,他着重表现其人生道路上的艰苦探索以及痛苦紧张的精神历程。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代表了前者,它在郭素娥这个从精神到肉体都陷入极度"饥饿"状态的农村妇女身上,着力挖掘了下层劳动者自发的反抗性--所谓生命的原始强力。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则是表现知识分子人生探索的长篇巨制。作品以一个封建大家庭里的三兄弟为辐射中心,展开了现代中国广阔的社会画面,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包含着相当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蒋少祖和蒋纯祖兄弟俩在时代浪潮推动下,进行人生探索的曲折历程,反映了现代知识分子在个性解放与社会革命之间的矛盾处境,具有很大的概括性。作品最终以蒋纯祖的死亡启示进步的知识分子:只有与人民相结合,才是唯一光明的出路。路翎的小说带有"七月派"作品的典型特征:注重主观感情的渗入,追求心理描写的深度,富于慷慨悲壮的悲剧美。但有时心理描写和精神开掘的分寸掌握不当,以至于把普通劳动者也写得像某些精神变态型的知识分子。    

2、学者型、思想型作家钱钟书。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已显露出他的创作旨趣在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思考;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则显示了他的讽刺才华和取材趋向。长篇小说《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作品的时代背景是抗战,但作者并未刻意突出这个背景;以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为题材,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把它写成一部"新儒林外史"。《围城》的意蕴有三个逐步深入的层面:一是社会批判的层面,作品随主人公的漂泊转徙而触及到广阔的社会面和众生相,涉笔成趣,皆成讽刺;二是文化批评的层面,诸如当局的思想文化控制政策,崇洋迷外的文化风气,皆在讽刺之列,尤其是对高级知识分子在失去文化规范之后的精神病态的针砭,发人深省;第三个层面则是形而上的层面,它由主人公的荒诞处境和无意义的人生经历而生发,拓展到对人的基本存在困境和人生的根本意义、人的基本根性和人际间的基本关系等人生的根本问题进行探询,从而将作品的意蕴提到了人本的、形而上的高度。这最后一个层面是作品最重要也最根本的意义之所在。与此相关,《围城》的讽刺艺术也与众不同:反仿、反讽、反论不但是作者的主要讽刺手段,而且也是作者观察和思考人生问题的基本态度和思想方法。《围城》的情节结构、心理描写以及比喻和象征的构造,都贯穿着这种精神。

3、其他表现知识分子人生探索的长篇小说。夏衍的《春寒》和李广田的《引力》都以知识女性为主角,展现了她们逐步抛弃幻想,认识现实,追求光明,走向革命的心路历程。诗人卞之琳的长篇巨制《山山水水》(现残存一部分)在宏大的时空背景和精巧的艺术结构中,穿织起了从抗战开始到皖南事变的几年间,各阶层知识分子的复杂心理反应和思想发展动向,在叙事艺术上也进行了相当现代性的探索。王西彦的《古屋》、《寻梦者》和《人的道路》,齐同的《新生代》和郁茹的《遥远的爱》等中长篇小说,也都是表现知识分子在大时代探索人生道路的作品。鹿桥的长篇《未央歌》(写于40年代中期,出版于1959年),描写了战时西南联大的学生生活,尤其是他们完善自我人格的精神追求,重现了儒、释、道及基督教博爱精神在人格塑造上的价值。情调化的叙述,使作品散发出醇美的诗情和耐人寻味的哲理气息。此外,在抗战前夕写有长篇小说《边陲线上》的骆宾基,在40年代又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北望园的春天》和回忆性的长篇《混沌》(又名《姜步畏家史》)。《北望园的春天》一篇,相当精细地表现了在战时大后方压抑的政治气氛下,知识分子及其他下层人物孤寂的内心世界,显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才华。《混沌》透过儿童的心与眼,展示了东北边城独特的风俗人情和自然风光。

    六、现代罗曼司的兴盛及其他。
    

1、概况:自30年代以来,都市大众,尤其是年轻的新派市民的文化消费口味日益时髦化了。因此,继"新感觉派"而起的徐讦和无名氏,在本时期创作的大量时髦、洋气的传奇小说--现代罗曼司,遂广为流行。他们的作品量相当大。徐讦的代表作有《鬼恋》、《风萧萧》等中长篇,无名氏的代表作是《塔里的女人》、《北极风情画》、《野兽野兽野兽》等长篇。    

2、徐讦、无名氏与现代罗曼司。作为时髦的都市大众文学,现代罗曼司以时髦趣味和媚俗效果为目标,其类型特征是传奇化情节、男女性情结和异域性情调。因而不论是徐讦的缀以哲理,还是无名氏的饰以诗情,甚或精神分析、革命题材和现代技巧的运用,都不具有真正先锋性的艺术意义和真正严肃或严重的思想意义。但徐讦和无名氏的贡献也不容抹杀:他们为趣味改变了的都市大众提供了合乎其口味的既时髦(现代)又轻松的文学读物,从而完成了30年代新感觉派提出的建设"有趣味的轻文学"(即适合现代新派市民要求的都市大众文学)的任务。因此,现代罗曼司的成功,标志着都市大众文学终于获得了符合其服务对象的要求的现代形式和现代内容,它虽然与解放区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大众文学有着重要区别,但二者均属历史的必然产物,都是对现代新文学的大众化。    

七、其他新人新作。    

1、黄谷柳、汪曾祺是40年代中后期文坛上引人瞩目的新作者。黄谷柳的长篇小说《虾球传》,描写了城市流浪少年在黑社会的惊险遭遇和走向革命的曲折过程,拓展了现代文学的题材领域,同时较多地吸取了古典小说和民间文学的艺术营养,在民族化和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2、汪曾祺有短篇集《邂逅集》和集外作品。他一方面师法"京派"前辈,用抒情的笔致描写了淳朴自然的风俗人情,如《老鲁》、《鸡鸭名家》和《戴车匠》等篇;另一方面则在现代意识和现代艺术的启发下,致力于人生和艺术的现代性探索,写出了《复仇》、《小学校的钟声》、《礼拜天早晨》、《待车》、《绿猫》等迥异于"京派"传统的作品。这些小说大多相当出色,现代派技巧的运用也比较成功。
    八、沦陷区作家的文学创作
    

1.张爱玲与上海沦陷文学:"孤岛"沦陷初期,留沪的爱国作家们用鲜血和沉默抗拒着敌伪的暴虐和汉奸们的"和平文学",经受着民族大义的考验。稍后,进步文学界与爱国的通俗文学作家达成默契,接编和改造"鸳鸯蝴蝶派"刊物《万象》等,新文艺创作又渐趋复苏,并适当吸取了通俗文学的特长,出现了一些有个性风格的作家。张爱玲和苏青具有代表性。作为女性作家,她们对家庭、婚姻等问题特别关心;但在表现上却一反二三十年代女作家们的浪漫作风,以更现实的态度致力于女性生存困境的开掘,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张爱玲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等。她的小说大多以自己熟悉的生活--沪港洋场社会中的畸型人生--为题材,用参差对照的笔法,描绘了时髦的洋风气与顽固的旧传统错综交织的光怪陆离景观,尤其在挖掘人物的病态心理和文化情结方面,达到了相当的深度。中篇小说《金锁记》是其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作者借鉴精神分析学,深刻揭示了主人公曹七巧因自己不幸便不容女儿幸福的变态心理。叙述的曲折有致,写人的传神入微,以及生动的意象和苍凉的情调,都表明张爱玲在创造性地融汇中国古典艺术精神和现代艺术风格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她的散文集《流言》上承周作人性灵小品的传统,但在作风上由雅返俗,而又俗而不媚,呈现出清峻通脱的风格。    

2、苏青的文学创作:作品有散文集《浣锦集》,自传体长篇小说《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等多种。她的作品比张爱玲浅俗些,显得直率而泼辣,极少玩味人生的成份。但在不自觉中也写出了令人悲悯的真实。尤其是代表作《结婚十年》及其续篇,生动地展现了女主人公的矛盾心理--努力追求自立而又不自觉地寻求依附,拼命想抓住生活、享受生活而又下意识地渴望着安全保证。这是从家庭妇女向职业妇女转变途中的女性们的典型心态。对"五四"以来妇女解放的主题作了新的开拓。    

3.东北与华北沦陷区文学:    

东北沦陷区文学。"九·一八"之后,左翼文学与爱国文学汇合,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的救亡文学潮流。1934年日寇加紧压迫,东北作家相继入关,关外文坛因此而暂趋沉寂。
    "七七"事变后,包括抗日反满文学在内的新文学逐渐复苏,并形成了不同的社团流派。除以北满抗联文学及辽南田贲(花喜露)主编的《营口日报·星火》为代表的革命文学外,阵容较强、成就较大的还有两派作家。一是围绕着《明明》、《艺文志》的一派,主要成员有古丁、爵青等。他们较多地接受了浪漫主义、唯美主义以至于现代主义的影响,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但在清除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方面有一定贡献,后来逐渐蜕化和分化。另一派由聚集在《文选》和《文丛》周围的一些作家组成,代表作家是山丁、秋萤、吴瑛和从《明明》中分化出来的袁犀等。他们敢于正视现实,关心民族苦难,提倡乡土文学。山丁是乡土文学的倡导者,也是东北沦陷区最有成就的爱国文学作家。他有短篇小说《山风》、《乡愁》;其长篇小说《绿色的谷》,在乡土风情的描绘中寄寓了深挚的爱国情怀,被誉为乡土文学和爱国文学的扛鼎之作,其中也渗透着俄罗斯文学如托尔斯泰的思想与创作的影响。秋萤的长篇小说《河流的底层》,描写了一位淳朴的乡村青年在城市社会中逐步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折射出日伪恐怖统治下中国市民的悲哀。吴瑛的短篇集《两极》和袁犀的短篇集《泥沼》也各具特色。
    东北沦陷区的爱国文学,普遍具有"暗"和"藏"的特色。"暗"的色调是沦陷区现实的真实反映并暗含着对异族统治者的抵制,"藏"的特色则是作家们曲折地表达其爱国感情和民族意识所必需的艺术手段和艺术保护色。即使某些被迫与敌伪虚与委迤的作家的作品,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隐含着民族的哀愁与悲愤。    

华北沦陷区文学以北平为中心。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文化人撤退,留下的也大多闭门不出,使北平这座著名的文化城一时成为一座没有文化的空城。这是对日本侵略者的无声抵抗。为此,敌伪多方纠集,威逼利诱,策划了所谓"华北文艺运动"。从1939年起,陆续发行《中国文艺》、《艺文杂志》等刊物。在这些敌伪刊物上发表作品最多的是周作人及其弟子沈启无等人,所作大多是掌故、小品之类的小摆设。在消闲的趣味沉吟中消磨着人心,"性灵"小品至此走到无性无灵的末路。
    直到40年代初期,才涌现了一批新作者;被称为"新进作家"群,其中较有特色的是来自东北的梅娘和袁犀等人。1941年日本在满州发布《艺文指导纲要》,加强了对进步文学的摧残,关外作家遂陆续入关。移居北京的梅娘和袁犀在创作上有新的发展。梅娘有小说集《鱼》和《蟹》及长篇小说《夜合花开》(未完成)等。她的作品大多描写都市风情,尤其注意妇女的婚姻恋爱问题,短篇《鱼》和《蚌》等对女性意识的开掘颇为精细。中篇小说《蟹》以爱恨交加的笔触描写了抗战前事业蒸蒸日上的实业家兼官僚之家,在沦陷后受压迫而崩溃瓦解的过程,暗含着对日伪的憎厌和抗议,艺术上也比较圆熟自然。袁犀有短篇集《森林的寂寞》、《时间》和长篇《贝壳》及其续篇《面纱》等。这些作品大多描写都市青年男女的生活,注重道德及人性的丑恶与病态问题的探索,反映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达到了相当的深度,但艺术的琢磨不够。
    像上海的"孤岛"租界一样,在抗战期间的北平,暂时得以保全的是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有西方教会背景的学校。也就在这里,新文学的余绪得以延续。以燕京大学文学青年为主体的"燕京文学社",出版《燕京文学》,贡献出了吴兴华这样才华杰出的新诗人。吴兴华以其深厚的中西文学修养,有意综合中国古典诗艺与西方现代诗风,在新诗艺术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如《绝句七首》和《西伽》组诗等。    

九、赵树理、孙犁和解放区短篇小说

    在解放区,短篇小说最早显示了工农兵文学的实绩。除丁玲外,赵树理和孙犁代表了解放区短篇小说的成就。    

1.赵树理的小说创作:赵树理的生平和创作道路。从《小二黑结婚》到《李家庄的变迁》。    

赵树理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创作了旨在揭示新的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农村问题小说,是赵树理对解放区文学乃至整个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赵树理的小说不是新社会的单纯颂歌,也不是新政治的简单演绎,而是紧紧追随着农村政权问题解决之后更加艰难曲折的民主改革进程,及时地反映和揭示了这一改革进程在农村社会关系的各方面、农村生活的各层面所引发的重重矛盾和种种问题,从而使他的小说成为中国农村民主改革诸问题的生动写照。这种新的农村问题小说,是赵树理强烈的革命责任感、清醒的革命现实主义精神与新的农村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五四"以来的问题小说、乡土小说和30年代的社会分析小说的继承和发展。
    塑造出了地道的翻身农民形象,并注重揭示农民在政治和精神上翻身的艰难曲折,是赵树理对现代文学的又一贡献。在赵树理之前的第一、第二代新文学作家曾先后塑造了精神麻木的旧派农民和富于反抗精神的新一代农民形象。赵树理笔下则出现了血肉丰满的翻身农民形象。这些形象从思想感情到个性气质以至于思考和表达思考的方式,都具有地地道道的农民特质。不论是对落后的二诸葛、三仙姑,还是对坚韧老练的李有才,以及乐观进取的小二黑、孟祥英等,赵树理都注意揭示他们走向新生活、新社会的曲折过程,从而使这些翻身农民的形象,莫不形神俱肖,真切生动,大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形象画廊。
    在现代小说艺术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赵树理的贡献也颇为突出。他针对农民群众的欣赏习惯和接受水平,汲取了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小说的特长,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评书体小说形式。这种小说既因其民族化、大众化而为工农兵群众所乐意接受,又是对通俗化、大众化的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的扬弃与提高。这种努力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描写和语言的运用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赵树理的成就标志着我国新文学在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上获得了重大的进步。但赵树理对民间文学和古典叙事艺术的偏爱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的艺术视野和艺术创造力。    

2.孙犁的短篇小说。   

小说集及内容:孙犁的小说集《芦花荡》和《荷花淀》等。他的小说大多以冀中平原农村为背景,反映了冀中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所走过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艺术风格:孙犁的小说创作有着独特的美学追求并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他是解放区的"京派"作家。早年所受的"京派"艺术的熏陶深刻地影响了孙犁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很少直接的     战斗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非凡的英雄人物,而注重表现普通人民在战争和革命风雨洗礼下所焕发出来的优美精神情操,注重从激荡的时代风云中挖掘人性美的极致和生活的诗情画意,特别倾心于表现农村妇女在战争年代明轻重、识大体的高尚情操以及乐观主义和献身精神。在艺术上追求散文化、抒情化和风俗化的描写。具有抒情的写实主义特点。《荷花淀》、《嘱咐》和《山地回忆》等,是体现他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的名篇。孙犁用自己成功的艺术实践有力地表明文艺的民族化与现代化、大众化与独特的个人风格,是并不矛盾的。    

3.其他短篇小说家。    

康濯和孔厥在短篇小说创作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康濯的代表作《我的两家房东》,通过一对农村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生动地反映出新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已深入到了农民的家庭生活中。风格清新朴素。孔厥的短篇小说集《受苦人》着力描写了被旧社会压迫而性格扭曲的人物或革命队伍中思想作风有缺陷的人物,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深入思考。《受苦人》是其代表作。狄耕的短篇《腊月二十一》将笔触拓展到游击区,真切地描写了一个爱国村长的困难处境及抗日阵营内部的矛盾,褒扬了游击区人民可贵的民族意识。    

军事题材小说:除农村题材外,解放区短篇小说在军事题材上也取得了显著成就。部队作家刘白羽是描写军中生活的好手。他的短篇小说《政治委员》、《无敌三勇士》、《战火纷飞》、《血缘》,以及中篇小说《火光在前》等,生动地展现了解放军战士之间、官兵之间的新型关系和阶级感情。邵子南的《地雷阵》也是颇有特色之作。描写军队生活的优秀短篇还有谭虎的《"四斤半"》、刘石的《真假李板头》、胡田的《生长》和杨朔的《月黑夜》、《霜天》等。华山的《鸡毛信》、管桦的《雨来没有死》等,则描写了革命斗争中的少年英雄。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描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不多,思基的《我的师傅》和韦君宜的《三个朋友》较为单纯;丁玲的《在医院中》,莫耶的《丽萍的烦恼》和方纪的《纺车的力量》则较为复杂,它们既展示了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群众及生产斗争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也揭示了这一进程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并对工农干部身上所残存的落后观念及解放区工作的缺点有所批评,显示出可贵的探索精神和思想深度。


    十、解放区的长篇小说创作
    

1.丁玲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到达陕北后,创作了一些很有影响的小说。其中,《没有出膛的子弹》歌颂抗日小战士的英勇;《我在霞村的时候》关注抗日战争中青年女性的悲剧命运和精神痛苦;《在医院中》则揭示民主科学思想与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冲突;《夜》洋溢着抗日根据地新生活的暖意,富有诗情。这些作品表现了丁玲对抗日根据地生活的独特观察;而贞贞、陆萍等女性形象的塑造,则体现了丁玲直面现实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良知。
    长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解放区"土改小说"的代表作。它的杰出之处在于,作者在处理土改这一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题材时,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如实地写出了生活本身的复杂面貌。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真实地反映了农村阶层关系的复杂性。血缘宗法的传统,生活进程中的分化与升沉,使农村各阶级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关系;而且每一阶级每一阶层内部也都存在着差异、矛盾和斗争。丁玲在小说中,对暖水屯这个普通村落复杂微妙的阶级关系没有进行理性的简化,而是努力表现其固有的复杂真实。如对顾涌、钱文贵等人物及其周围关系的描述。二是如实地描写了人物的心理真实。丁玲不因为人物的阶级属性而回避或简化对他们心理真实的揭示。她如实地写出地主的"余威"对农民的心理威胁,甚至揭示出了先进农民自己也并未自觉的心理秘密。尤其是对地主心理的准确把握与真实表现,是颇见功力的,显示出可贵的艺术勇气。正是这种真实而深刻的心理描写,赋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非同一般的思想深度。作者的笔触以细腻深隽见长,但生动明快不足,读来不免沉闷了些。    

2.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周立波的生活经历与早期文学活动。翻译。报告文学《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等。
    《暴风骤雨》的人物和情节比较单纯。但《暴风骤雨》也有其独到的优点,一是它反映土改运动的规模较大,过程比较完整;二是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的生活场景和大量富有农民生活情趣的幽默细节,因而在单纯、明快之中又显得丰富、饱满。作品在塑造正面人物形象方面,有着显著进展。此外,塑造出世故精明而又幽默风趣的老孙头形象,是作品的一个独特成就。缺点是对农村阶级关系和人物心理所应有的复杂性,作了不尽适当的简化和规范。
    马加的中篇小说《江山村十日》也是反映土地改革的有特点的作品。    

3.《高干大》、《种谷记》和《原动力》等反映工农业生产建设活动的长篇小说。
    互助合作生产运动是解放区农村的新生事物。欧阳山的长篇《高干大》和柳青的长篇《种谷记》都以此为题材,展现了解放区农村的新气象。《高干大》通过陕甘宁边区任家沟供销合作社历经曲折走向繁荣的过程,成功地塑造了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干部高生亮的感人形象,及时提出了坚持群众路线、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一重要问题,从而使作品的题旨超越题材本身而具有了普遍意义。《种谷记》通过王家沟组织互助变工,进行大生产运动的历程,写出了农民由个体劳动走上集体劳动的初步转变,反映了解放区农村社会主义的萌芽。这是对现代文学主题的一个新开拓。作品还通过王克俭这一形象,较早地揭示了农村基层干部身上的小农意识,从而实际上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教育和改造农产、表现工人阶级的长篇小说,通过东北一个水力发电厂克服困难恢复生产的故事,表达了工人阶级是建设新中国的"原动力"这一题旨。    

4.《新儿女英雄传》等"新英雄传奇"
    柯蓝的中篇《洋铁桶的故事》,马烽、西戎的长篇《吕梁英雄传》和孔厥、袁静的长篇《新儿女英雄传》等新英雄传奇,都对章回体的传统形式加以改造,表现人民武装斗争的新内容。传奇性的故事情节和英雄人物,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基调,畅达明快的叙述节奏和叙述语调,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
    《新儿女英雄传》是新英雄传奇中成就较高的一部,它以冀中白洋淀为背景,全面、完整地再现了抗战八年中敌后人民游击队发展、壮大的过程,并对章回体形式作了较大革新和提高;在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加入了较多生活化的细节描写,在塑造英雄人物时加强了心理刻画,从而使它不仅以生动的故事而且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取胜。
    王林的长篇小说《腹地》也取材于冀中抗日军民的战斗生活,叙述风格上突破了章回体的限制,但究其实仍是一部新英雄传奇。作品着力塑造了荣军辛大刚的英雄形象,并以辛大刚为中心,展开了较为广阔的生活画面。作者的艺术描写时见精采,但剪裁不够,影响了作品的整体效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