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学习策略及其训练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种类很多,本节主要介绍几种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中经常用到的策略。

   一、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是指控制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进行的策略。制订计划和自我调节学习就属于元认和策略的范畴。

   (一)制订学习计划

    制订计划的过程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学习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给学习制订计划是一个积极的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前必须要做的事情,没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是盲目的。计划可以写在纸上,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必写下来。

    在制订学习计划时,学习者首先得对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情境进行具体的分析。如对学习材料、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和学习目标等进行分析和思考,对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回答有关学什么、何时学、在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些将是制订学习计划的基础。

    在完成了分析学习情境的任务之后,学生就可制订出学习计划。即确定学习的步骤、安排学习时间表,列出可供选择使用的学习策略等。在选择具体的学习策略时,学生会综合考虑学习情境的相关因素与所选学习策略的关系。

    下面就以复习计划的制定过程为例,让我们直观地理解一下上述学习计划的制订过程。

    制定复习计划前,首先要了解:诸多学科中,你的强弱项是什么;每一学科的薄弱环节在哪儿;各学科在面临的考试中的地位如何;一天中在相应时间里你学习效果最好的学习任务是哪种等。可以拿出一张纸,将这些分析记录下来。

    然后开始制定长期计划。长期计划的第一个任务是安排各学科的主要复习时间块。数学、物理、化学等重在推理的学科,因其理解性强于记忆性,应主要置于复习的中前期;语文、历史等记忆性强于理解性的学科,则可安排在复习的中后期。长期计划的第二个任务是,找出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必须注意每一个时间段最好设定一个突破口。

    长期计划必须要通过一个个短期计划来完成。短期计划有两忌:一是不要纵容自己的好恶,要保持各学科齐头并进,不要整天时间都复习自己喜欢的功课;二是不要制定不符合实际的计划。可以在每周末将下一周的计划安排好,每天晚上将明天的计划安排好。这样便于考虑实际的复习进度。每天晚上将完成的项目划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个短期复习计划的例子。

    在上述案例中,同学们可能发现,该学生每天背4道题,27天多一点就可以将题目背完,离考试还有2天时间,他会做什么?原来他要利用这两天时间(可能会是整天时间)做考前的强化复习,将这110道题整体巩固一下,并在薄弱点上进行强化。考前强化复习是复习计划的重要环节,对于巩固记忆效果很重要,所以复习计划必须给强化复习留出时间。

   (二)自我调节学习策略

    自我调节学习策略(sle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是指主动的学习者在一个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使用的调节和控制学习的行为。对学习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进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进行的自我调节速度是很快的,为了便于研究这一过程,可以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运用离不开计划和监控策略,计划和监控是自我调节学习的基础和依据。例如专栏[3-2],在这一学习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学生若发现按计划定的每天背4道题记忆效果不好,他就会调整计划,如改变任务量、变换学习地点、改进学习方法等。经调整后记忆效果提高,他就会继续执行调整后计划,若效果还不令人满意,他就会继续调整计划,直至取得较好的记忆效果。在这一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计划——监控——调节这三个环节是循环出现,相辅相成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效果达到令学习者满意的程度。

 

    二、注意策略               

    注意策略是注意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它帮助学习者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对有意注意的分配进行调节和控制,其主要功能是保证注意指向于重要信息。

   (一)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特点

    通常人们没有必要将课堂上听到的所有信息都记住,在学习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对所学内容进行选择,而是否将重要内容选作学习内容,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学生常常很难区分哪些是重要内容,哪些是不重要的内容;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细枝末节。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经常将注意力集中于具有下列特点信息上:

        1.每课或每段的第一句话。梅耶(Mayer1984)的研究发现,许多学生都错误地认为每段的主要内容一定会在第一句话中找到。这主要是因为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得到这样的指导——把主要观点放在开头。这就不奇怪为什么他们总希望在别人的作品中主要内容也一定能在开头找到了。

        2.看起来与众不同的内容。定义或公式在课文中很显眼,是因为它们往往有这样的特点:用斜体或黑体字呈现,或同课文的其它内容是分开的。因而,学生经常会注意具有这种醒目特征的信息,却忽略了其他也许是很重要的信息。举个例子来说,有研究(Dee-Lucas&Larkin1991)发现,在读科学论文时,学生们经常将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方程式上而忽略了那些讲述方程式意义的语言表述。

        3.以多种方式呈现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将几种不同方式呈现的信息视为重要信息。例如,有研究(Kiewra1989)发现,学生更容易注意那些教师用言语表述后又将其写到黑板上的信息。

        4.有趣的内容。有研究(Garner1991)发现,所有的学生都愿意注意那些有趣的内容,无趣的内容即使相对重要,学生们也经常忽略它们。

    根据以上论述,若一个重要内容在一课或一段的中间出现,又没有明显的线索使其醒目,特别是这些观点又不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时,它们就很容易被忽略。这时,就应选择恰当的注意策略帮助学习者了。

   (二)几种常见的注意策略

    教师通常会采取这样几种策略,帮助学生注意重要内容:将每课的目标列成一个表;在黑板上写出关键概念和主要观点;提出一些将学生的注意引向重要内容的问题或指导学生自已提问。这里我们着重看一下第三种策略的实施情况。

 

    三、组织策略

    组织organization)就是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的过程。在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中发现,学习者是以命题网络的形成将陈述性知识存储于头脑中的。命题网络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对信息进行了组织,于是学习者所记的就不再是互不相联的信息,而是将这些信息组织成学习者可以理解其内在意义的形式了。这种学习的效果很好。许多实验研究(EggenKauchakKirk1985)证实了组织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

    组织策略的类型很多,主要有概念图、比较图表、示意图、层级图、群集策略、纲要法等。

   (一)概念图

    概念图concept mapping)是一种由各概念单元(通常用圆圈圈起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用线和单词或短语表示)所构成的图解。如果在某一节课中,学生遇到了许多新概念,这些概念间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就可以利用概念图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组织,来促进记忆和理解。

    概念图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都很有用。对学生来说,画出正确的概念图有助于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教师来讲,正确的概念图可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所讲内容中各概念间的关系,以便于给学生们讲解清楚。另外,由于不同的学生在听过同一内容后,所形成的概念图不同,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察看学生们所画的概念图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并能准确找出错误之处。

    在一节地理课上过之后,老师检查了学生们所形成的概念图。下面我们就将两位学生的概念图呈现给大家。

    甲学生的概念(局部)如下:

8-6  甲学生的概念图(局部)

 

     乙学生的概念图(局部)如下:

8-7  乙学生的概念图(局部)

 

    教师可以从中发现,甲学生对东北三省之一的辽宁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这种了解比较准确。而学生乙在听过同一节课后所形成的概念图说明他并没有理解并记住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而且在所记住的内容中,有各概念间关系不清楚的地方,如图中8-8的部分,没有准确的表示出东北三省、辽宁省、沈阳市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所记内容中,还有知识性错误,如将本来是本溪市的水洞放到了大连。

图8-8 乙学生的概念图(局部)

 

   (二)比较图表

    比较图表comparing chart)是一种用来对材料进行比较和分类以促进学习的效果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习者将繁杂的信息放入一个使之变得有内在联系的模式中,从而使学习变得有条理。这种图表在地理、历史等记忆性较强的学科中经常用到。

   (三)示意图

    示意图就是把要记忆的材料图式化的方法。绘制示意图的过程中必然要对材料进行分析、理解,这对记忆效果的提高是很有利的。比如,在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规律内容时,就有图3-8这样的示意图可以帮助记忆。

 

8-9  价值规律示意图

    图中很直观的表示出了价值规律的内容: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上下波动不会太远,总的看来,价格与价值相符。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

   (四)层级图

    层级图是一种将所学信息系统化的方法。它常用于具有种属关系的学习材料。层级图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在复习阶段使用层级图,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通盘掌握和整体记忆。

    层级图有助于记忆效果的提高,已经得到了有关实验研究的证实(Boweret al.1969)。它的效果已经为人们所认可,因而在各科的教学中层级图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通过这个图,学生可以对动词的非谓语形式有一个系统的把握,而且对分词、不定式、动名词在句子中的功能也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易混淆。

    在其它学科中,遇到有种属关系的内容时,也可以设计层级图

   (五)群集策略

    群集custering)策略是一种对学习材料进行归类组织,以使之便于记忆的策略。它又叫归类法。主要用于自由回忆之类的学习任务。自由回忆类的任务就是指把所学内容回忆出来即可,不限顺序的任务。如默写中国所有行政区的名称等。

    按在个体发展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归类的依据,群集策略可分为四类:①以音韵归类;②以句法归类;③以类别归类;④随机归类。例如,将笑(xiao)和叫(jiao)归为一类的就属按音韵归类,这种归类方法2岁左右的幼儿就可以掌握;将男人与工作放到一类记忆的,属于按句法进行的归类,常出现在3岁儿童中;将男人与男孩归为一类的属于按类别归类,常出现在5岁以后;随机分类的记忆效果最好。

    我们知道,群集策略适用于自由回忆的任务。例如,要回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就可以按地区分为7个大区: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华南(另加台湾省)。然后一个大区一个大区的回忆。

    再如,周末上街采购,东西很多很杂,难免有所遗漏,这是因为短时记忆难以承受如此多的信息。你可将这些东西归归类,如归为水果、肉类、日用品、书籍、调味品、礼物等类别,就会容易记了。这实质上就是组块的原理。

   (六)纲要法

    纲要法outlining)是掌握学习材料的纲目要点以促进对材料掌握的一种学习策略。纲要法有助于细节的回忆,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有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纲要法的使用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第一,学习研究材料,理解其基本思想,并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第二,根据学习目标,勾划或摘录教材的要点或重点部分;第三,考虑材料之间的关系,确定纲要;第四,复述提纲,使用纲要解答问题。

    主题纲要法是一种常见的纲要法。它是运用语句、词汇来表达信息要点及结构层次的一种组织策略。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实例来分析一下这种方法

    四、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策略elaberation strategies)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间的附加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的策略。

    类比和记忆术就是精加工的两种主要方式。

   (一)类比

    类比analogy)是一种比较,这种比较是在本无相似之处的事物之间创造出相似之处,以进行比较。例如,生理课上学到血液循环系统时,老师可能会做这样的类比:“我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就象抽水系统一样将血液送到周身。血管就象是水管,心脏就象水泵。”这个例子中,将血液循环系统这一新信息与人们所熟悉的抽水系统进行了类比,尽管这种联系可能不太恰当,但这样一比,就使人们容易将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和功能记牢。

   (二)记忆术

    记忆术mnemonic devices)就是一种通过在本无内在联系的项目间建立联系,以增强项目的意义性的策略。记忆术能在新材料和视觉想象或语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也就是说记忆术的基础或者是利用视觉表象,或者是寻找语义之间的联系。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记忆术。

        1.位置法

    位置法loci method)就是在学习者的头脑中确定一条熟悉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将要记的项目全部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

    位置法是一种传统的记忆术。它的起源还有一段故事

    位置法对于记忆有顺序的系列项目特别有用。古代罗马元老院的政治家们常用此法记住自己演说的要点。我们也可引以用此法来试着按顺序记奶粉、黄油、面包、啤酒、香蕉这几个词,体会一下位置法的作用。首先,从宿舍到商店的路上有书店、邮局、招待所、水房和食堂,假设这是你熟悉的路线。接下来就可以在所记的项目和特定的位置间进行联想:书店里弥漫着奶粉;邮局里人们贴邮票用黄油而不用胶水;招待所里的沙发象面包;水房的龙头流出的是啤酒而不是水;食堂今天供应香蕉大餐,去晚了就买不到了。这种联想越有趣越容易记住。回忆时只要按路线上的特定位置提取所记项目就行了。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几个自己熟悉的路线,并熟记路线上的一些特定位置,以便在使用位置法时能做到随手拈来。

        2.首字母缩略词法

    首字母缩略词法acronyms)又叫首字联词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或字母形成一个缩写词或者是一个句子。下面就举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情况。

    首先,当所记内容较长,不容易记时,可以用首字联词化繁为简,帮助记忆。例如,计算机课教学中的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其英文是: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为了容易记,大家常取每个词的首字母联成BASIC

    再如,《辛丑条约》的内容为:(1)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抗斗争;(3)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驻兵;(4)修建使馆,划分租界。用首字联词法,可将其记做“前(钱)进(禁)宾(兵)馆”。当然这个过程中有谐音来帮助记忆的成分,这也正说明了各种学习策略可以综合运用,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当所记的材料较枯燥时,可以将术语中的第一个字母作为一个句子中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形成句子来帮助记忆。例如,学音乐的学生需要记五线谱的EGBDF线时,可以用“Every Good Boy Does Fine”来帮助记忆。

    再如,太空旅行者可以把太阳系的星体(MercuryVenusEarthMarsAsteroidsJupigerSaturnUranusNeptunePluto)记作“Men Very Easily Make All Jobs Serve Useful Needs Promptly”。

        3.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key-word method)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关键词法适合在联对学习作业中使用。所谓联对学习(pair associates learning)就是对配对项目的学习。这种学习要求学生将配对的两个项目联在一起记忆,看到第一个项目就能回忆出第二项目。联对学习在学校中很常见。比如,城市及其物产、名人及其成就、省及省会、单词及其含义等。

    对外语单词的读音及本族语意义的学习就属于联对学习。下面我们就以这种学习为例来看一下关键词法的使用。

    首先将关键词法引入外语教学的是阿特金森(Atkinson1975),他将该方法用在西班牙语同英语的配对学习中。关键词法包含下列两个阶段。①声音联结(acoustic link):就是将外国语的词转变为本族语的“关键词”,这个关键词的声音听起来又很象外语词的发音。②心像联结(imagery link):用形成互动关系的心像来把关键词同外文词的本族语含义结合起来。

    目前,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也引入了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对记记容易找到关键词并能形成心像联结的英语单词效果很好。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关键词只能起到一个检索的作用,不可依据关键词来发音,只能依据国际音标来发音。如嘴上念“['pain.æpl]”,心里想“皮难剖”。否则就会影响英语单词读音的准确性。

        4.谐音法

    谐音法就是用相同或相似的读音将无意义材料变成有意义的材料以帮助记忆。运用这种方法的例子很多,例如:马克思诞辰是181855日,可以借谐音处理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段呜呜直哭。这样就把马克思的诞辰同他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联系起来,容易记牢了。利用谐音来记圆周率也很有效。

    谐音法适用于无意义材料,对本身就有严密逻辑关系的有意义材料并不适用。

五、做笔记

    做笔记note-taking)就是将所学信进行适当的记录以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一)做笔记的作用

    做笔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做笔记可以引导注意。做笔记能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材料而不是其它材料上,这样就能做到明确重点。例如,艾肯等人(AilenThomas and Shennun1975)的实验发现,在不学习者笔记里的材料被回忆起来的可能性为不在笔记里的材料的两倍。其他的研究(Howe1970Carrier and Titus1981Barneltet al.1981)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

    第二,做笔记可以帮助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组织,建立材料间的内在联系(Shimmerlick and Nolan1976)。

    第三,做笔记可以帮助学习者在所呈现的信息与已有知识间建立起外在联系(Mayer1980Peper and Mayer19781986)。这个过程,有助于新信息的迁移。

    正因为具有上述三项作用,使得做笔记能够促进学习者对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二)做笔记的方式

    有三种做笔记的方式可供选择:第一,尽可能完整的记录;第二,按材料顺序做概略的提要,缺乏组织;第三,有组织的做提纲式笔记。在必要时记下一些定义、表格、图解等。

    有研究(kiewra1991)表明,笔记的形式对其效果是有影响的。那么究竟应该选择哪种方式做笔记呢?

    做尽可能完整的记录,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和思考。但这样做效果并不好,主要是因为忙于记录,不能紧跟教师的思路,不能对材料进行组织,有时难以对信息进行理解。如果只作概略的提要,就使得以后复习时会漏掉一些重要信息。而有组织地做提纲式笔记,可以把时间更多地用于对材料的理解,又能保证重要信息不遗漏,效果较好。下面的研究对有组织的笔记形式的效果做了肯定。

   (三)做笔记的要点

        1.准确记录

    实验研究证明,首次记录发生错误,以后很难改正。知识的第一印象很难改变,所以,做笔记时,资料一定要正确,抄板书时要认真,下课后尽快翻阅笔记,将不明白或不肯定的部分加上记号,及时请教,及时改正。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它是做好笔记的基础。

         2.详略得当

    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内容,笔记越要记得详细。

    讲课内容是否容易找到参考书——如果很难从教科书或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就必须做详细笔记。

        3.层次分明

    记录内容要有条理,有层次,分段分条记录,不要将几个问题掺杂在一起记录。

        4.多留空白。

    在每页的上下左右,都要留适当的空白,左或右侧的空白可以留大一些。以便随时加上自己的理解、疑问或者补充相关资料。

        5.提高速度。

    笔记有时是边听边记的,这就需要有相应的速度,不然就会影响听讲效果。可以利用符和缩写来帮助自己。比如,将“例如”写成“e.g”;“因为”写成“ ”;“所以”写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