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小学生发展性心理咨询的训练方法
第七节 小学生品德心理训练
一、小学生品德心理特点
品德 ,又叫道德品质,即一个人的道德面貌,是社会道德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个人可以根据一定的行为准则产生某些有关道德方面的态度、言论、举动。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某种经常的、一贯的共同倾向,便是他的品德。品德就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在自己实践活动中,通过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矛盾不断的统一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小学生 道德认识 的发展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1.在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认识的理解上,小学生从直观的、具体的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比较本质的认识。
有人曾参加一个学校二、四两个年级举行的“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为主题的中队会。少先队员对什么是道德高尚的人作了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水平:第一种只是停留在个别现象上,例如“不打人、不骂人”。第二种比较全面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的含义,但是相当具体,例如:“关心集体,爱护同学,做好事,讲文明,努力做集体的小主人”。
第三种不仅比较全面地理解含义,而且认识的水平也比较深刻、抽象。例如,他们把认识提高到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上来,提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敢于与损害集体利益的坏人坏事做斗争的高度上来,但举出的例子还是日常生活中具体行为规范。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二年级还是四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些道德概念与道德知识有所理解,但认识的水平还是不同的。同一年级可以同时表达几种不同的水平,不同的年级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二年级的学生属于第一、第二种居多,四年级的学生属于第二、第三种居多,达到第三种的,绝大多数是四年级的学生。
可以说,低年级学生的道德概念与道德认识是比较具体的、肤浅的,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概括水平很差。随着教育的深入和思维水平的发展,四年级学生的道德概念就能达到一定的概括水平。
2.在道德的评价上,小学生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是从小学时期才逐步开始形成的。这是小学生道德认识发展的重要特征。而评价能力的发展又是一个过程,同时又有水平的差异。
一般说来,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在评价 道德行为 时,往往要依赖教师,易受暗示性,即使单独评价,主要是依据行为的效果,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如低年级少先队讨论吸收新队员时,除了依靠辅导员和老师的指令外,他们往往只看同学的某一二次行为的效果,如某天破坏课堂纪律,某次作业没有完成等等。在教育的影响下,到了高年级,学生评价道德行为才逐渐注意到行为的动机,能初步地把行为和动机结合起来考虑。例如,他们在讨论某个别同学的入队问题时,往往比较他的优缺点,分析这些同学有时犯错误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希望和要求。
为了及早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教师不仅要注意道德评价的示范作用,经常利用教材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提出简明而正确的评价;同时,还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使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由外部到内部,由别人到自己,由片面到全面,由浅入深地得到发展。
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小学生逐步地树立道德原则,初步形成道德信念。
小学生在很多情况下,判断道德行为还不能以道德原则或道德信念为依据,而常常受到外部的、具体的情景所制约。良好的或先进的班集体的学生,容易形成道德信念。有人曾调查了近十所小学的五十个先进班集体,发现这些班级的学生基本上都在形成这样或那样的道德原则与信念。其中低年级的班级尽管还未形成道德信念,但班级的要求一般能起到支配作用。高年级的班级,大多数学生都能把集体的要求变成绝大部分成员的行动指南,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或那样去做。
学生道德信念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小学教师要在低年级中培养先进班级,就应使班级的全体学生有共同的要求与原则,这对道德信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总地说来,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是有其年龄特征的。教师在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时候,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