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实践指导
案例分析
参考书目
图片库
案例库
相关网站
拓展阅读
心理学家
测试练习
模拟考试
试题库
电子辞典
工具下载

首页 

课程学习 综合实践 学习资源 测试练习 答疑讨论 学习工具  
  您现在位于:第七章 第七节  
 课程导航

第一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及其意义

第二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操作模式

第三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技巧

第四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方法模式

第五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的诊断模式

第六章
 小学生适应性心理问题的调适

第七章
 小学生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训练
 
 
   
 

 

第七章 小学生发展性心理咨询的训练方法

第七节 小学生品德心理训练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总的说来,在小学时期,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协调性,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1)小学儿童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

  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小学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但具体性较大,概括性较差。

  在道德品质的判断上,小学儿童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但常常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小学儿童道德判断从简单地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所制约。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判断道德行为还不能以道德原则为依据,缺乏道德信念,常常受外部的、具体的情景所制约。

  (2)小学儿童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在品德发展上,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一致的、协调的,但是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步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当然,一般而言,小学儿童言行的分化只是初步的,即使是高年级学生,还是以协调性占优势。他们所存在的言行脱节不是来自于内心的道德动机,而是品德结构的发展有限。如模仿、出于无意、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只会说,不会做。等等。

  (3)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生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的显著地位。

  所谓 自觉纪律 ,就是一种出自内心要求的纪律,是在儿童对于纪律的认识和自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是依靠外力强制的纪律,因此,自觉纪律的形成过程即是一个纪律行为从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儿童内心需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依靠外部教育要求,依靠教师规定的具体规定和教师及时的检查;第二阶段,儿童还未形成自觉纪律,但已经体会到纪律要求,一般能够遵守纪律;第三阶段,把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

  (4)在小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道德心理有不同的 关键期 ,其发展是不平衡的。例如,小学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关键期与道德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并不一致。

 
   
了解心理咨询,守候小学生的心灵家园,运用心理咨询,促进小学生的精神成长
版权©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