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小学生发展性心理咨询的训练方法 
              第七节 小学生品德心理训练  
              二、小学生道德心理训练方法  
                训练一 道德法庭  
                对于简单的行为,小学生能够判断它的是非善恶,但是对于一些相互复杂的情况,做出判断则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道德评价能力是根据道德标准对某个行为做出是非善恶评价的能力。小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正处于发展过程中。一般说来,一个人要到青年期后才形成较完善的道德评价能力。  
                道德评价能力是道德行为的基础。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提高。  
                下面有六则故事,请学生充当法官,对故事中人物的是非善恶做出判断。  
              故事 1  
                黄铭在班级的工具箱里发现半桶油漆。他用毛笔蘸上油漆在班级一块窗玻璃上画了两个小人。刘静看到窗玻璃脏了,就拿出抹布去擦玻璃,结果一不小心把两扇窗户碰掉在地,顿时六块玻璃摔得粉碎。  
              问题:  
              1他们俩谁应当受到老师的批评?  
              2他们俩谁造成的后果更严重?  
              3他们俩谁的行为意图是好的?  
              4我们应该根据什么去评价别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及行为意图?  
              故事 2  
                全市学生运动会结束了,张放跟随学校的队伍步行回到学校。突然,他看到地上有一个皮夹子。他弯腰拾起来,打开一看,里面有三十几张面额十元的钞票。这时正好老师站在他的身边,目睹了这一过程。张放不等老师询问,立刻把皮夹子交给了老师,请老师帮助寻找失主。  
                李凌是张放的同学。一天间操时间,同学们都出去做操了,只教下他一个人留在教室里打扫卫生。他倒垃圾回来时发现班级门口有一张面额一百元的钞票,便拾了起来。他环顾四周,看不到人影,犹豫了片刻,然后走到办公室把钱交给了老师。  
              问题:  
              1学校要选一名捡金不昧的模范,他们俩谁应该当选?  
              2在这两件拾金不昧的事件中,谁拾到的钞票数目最大?  
              3在这两件拾金不昧的事件中,谁的行为是在老师的监督下发生的?谁的行为是自觉发生的?  
              4自觉的道德行为和别人监督下的道德行为,哪一个更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