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能负载与传达一定的语义信息并能被别人理解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主要靠语言来进行,语言是靠声音来表示意义的,在这一点上,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不同,一般的声音,如风声、雷声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不能表示意义,那也不是语音,例如人感冒时发出的咳嗽声虽然也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但它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感冒时的一种征侯,不是语音。语音所载负的意义是整个社会赋予的,不是由哪一个人或哪几个人决定的,有时几个人可以约定什么样的咳嗽表示什么样的意义,但这些意义只在小范围内用来传递信息,不具有社会普遍性,所以这些声音也不是我们所说的语音。 以语音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语音学。语音学首先要说明语音的性质,说明语音与其他声音的不同,语音有哪些属性;其次要说明语音的分类,语音可以分多少类,各类语音怎样结合,语音有什么变化;还要从社会辨义功能的角度去考察语言的全部语音系统,这就是音位学(音系学)的部分。 综合起来看,语音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它是一种特殊的物理、生理和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音同自然界的一切声音一样,是由物体振动而引起的现象,具有物理属性;语音又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因此又具有生理属性;声波发出后,要通过人的听觉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接收和传导,才会被人所感知,人对语音的感知属于心理现象,因此语音具有心理属性;尤其重要的是语音具有表意功能和交际作用,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什么样的意义,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对于语音,我们可以从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四方面来考察。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振动,周围的空气也会发生相应的震荡而形成一种声波,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里,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听到了声音,语音也是这样。下面是声波示意图:
图中 从a到b是一个波,从b到c是另一个波。A和A'是波峰,B和B'是波谷。从a 到b、从b到c的距离叫波长。从A、A'、B、B'到甲乙这条线的距离叫振幅。 任何声音都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四个物理要素,我们常把这四个要素叫作声音的四要素,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也叫语音的声学特征,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认识语音的物理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