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三章 语音〉第一节 语音的属性
页码: 1 2 3 4 5 6 7
 

    三、语音的心理属性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人们用语言来交际,用语言来进行思维活动,那人们就需要能够感知到语音的存在,并且理解语音中所包含的意义。在有声语言交际中,发话者首先进行语言符号编码过程,然后发出语音信号,语音信号经过媒介的传播,通过听觉器官的感知并由神经系统传送至大脑,对语音信号进行解码,人们才能感知语音的存在并理解语音信号中所包含的意义,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语言信号的发出,到人们对语言的理解,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和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语音的心理属性。
    作为心理现象的语音和语音的物理属性不是一一对应的,听觉是一种主观印象,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发音和声波的感知是语音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从心理现象的角度去研究语音,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听觉感知对语音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选择性。人类大脑中的听觉中枢在对语音进行识别时,不是直接对应语音的全部声学特征的区别,而是对听觉器官传送过来的声波信息有所过滤和筛选,只选取那些与识别语音有关的特征,其他的信息在区别意义方面不起作用。比如不同的人发出[u]这个音,或者是同一个人连续地发这个[u]音,从声学的角度来看每次发出的音的绝对音色都是不一样的,但我们一般把它们听成是一个音,感觉不出它们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尽管每个人的音色不同,但不会影响我们对语音的正确感知。再如汉语的声调是由音高变化决定的,人们在发出[xan35](寒)这个音节时声调调值都是35,不同的人的绝对音高是不同的,只要他是由3度升到5度,相对的变化模式一样,就不会影响理解。
    人类的听觉神经如何对语音进行感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人类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人们对认知方面的可靠的研究资料还很少,需要加强研究,如果有大的进展,对人工合成语音和通信工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页码: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