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的诊断模式
第一节 一般资料的收集
四、一般资料收集的模式
在心理诊断中,一般资料的收集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来说,资料的收集应当在诊断目标和目的指导下,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收集有关来访者各方面的资料,然后通过分析再有针对性定向深入获得有关资料,确定诊断具体措施。一般性资料收集是各种类型的诊断通用的最基础性资料的收集,对于心理诊断来说,一般性资料收集是常用的,它一般由下列几部分内容构成。
1.个体基本资料
具体包括:性别、姓名、年龄、籍贯、学校、年级、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旨在了解来访者的自然情况。
2.生长发育史
收集这部分资料可以了解人的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基础情况。它主要包括小学生的生理发育、心理发育。(1)生理发育资料。母孕时的年龄、胎次,有无严重疾病,有无先天流产,人工流产未遂等现象。母孕时的营养状况和心理状态,特别是有无重大精神创伤史。母妊娠是否足月,抑或早产或过期妊娠等;分娩时是顺产还是难产,产程长短;生产时母亲及产儿有无异常现象等。(2)心理发育资料。抬头、独坐、爬行、行走等各种运动及言语出现的时间与状况。心理与行为发育是否符合年龄特征,与其他同龄儿童相比曾出现过什么问题。适应生活、环境及社会交往能力如何。
3.既往健康史资料
探讨过去的健康状况及疾病对当前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找出心理问题的身心发展诱因及基础。(1)精力是否旺盛,是否活泼健康。(2)有无重大疾病史,特别是脑炎、脑膜炎、脑外伤、抽搐、感染、中毒及其它躯体疾病。(3)若曾患过某种疾病,临床认知、情绪、人格、行为有无明显变化。(4)过去是否有过心理障碍或疾病,如何诊治的,而后疗效如何。
4.家庭生活背景资料
许多心理问题都起源于幼儿与童年时代家庭生活史,探明来访者家庭生活背景,旨在探究家庭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1)婴幼儿期主要由谁抚养?成长与生活的地点?
2)入托及入园的年龄。
3)早年家庭的经济状况。
4)家庭的主要氛围与家庭成员作风。
5)家庭的人际关系特点(和睦的与冲突的)。
6)家庭的规模与结构(核心家庭与复合家庭;完整家庭与不完整家庭)。
7)家庭成员中的个性及身心健康状况。
8)家庭的教养方式(专制的、放任的、溺爱的、民主的)与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