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实践指导
案例分析
参考书目
图片库
案例库
相关网站
拓展阅读
心理学家
测试练习
模拟考试
试题库
电子辞典
工具下载

首页 

课程学习 综合实践 学习资源 测试练习 答疑讨论 学习工具  
  您现在位于:第七章 第六节  
 课程导航

第一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及其意义

第二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操作模式

第三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技巧

第四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方法模式

第五章
 小学生心理咨询的诊断模式

第六章
 小学生适应性心理问题的调适

第七章
 小学生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训练
 
 
   
 

第七章 小学生发展性心理咨询的训练方法

第六节 小学生交往心理训练

  1.亲子关系

  进入小学是儿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脱离家庭的“保护网”,开始走向社会的历程。这对孩子、对父母其实都是一种新的体验,他们的心理都会产生微妙的变化。

  首先,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时间在变化。以前整天粘在身上的“小宝宝”一下子有了自己独立的时间和空间,除去睡眠的时间,儿童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减少。另一方面,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也在减少,因为有了学校的教育,父母也不再热衷于与孩子一起谈话、为孩子讲故事,同孩子一起做游戏等等。

  其次,父母与儿童交往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在入小学前,父母与孩子共有一个世界,所要处理的也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如发脾气、与小伙伴打架等等,可孩子自入学后,一系列新的问题摆在父母和孩子面前。如孩子长大了,是否该学做家务?孩子都在和哪些伙伴交往?孩子学习不好怎么办等等,许多问题都可能导致亲子之间感情上的变化。因此,无论对父母对孩子来说都是新的考验。

  再有,父母和孩子交往的方式也有变化。在学前时期,基本上是父母管教,孩子只有言听计从的份儿,而且孩子也是什么都依赖父母。进入小学后,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孩子开始独立思考问题,虽然很大程度上他们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赖性,还是什么事都要向父母汇报,寻求父母的意见。但是,这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想寻求父母的指导,而不是替自己做决定,而且会越来越倾向于自己做重要的决定。

  由此可以看出,进入小学后,儿童与成人的接触会相对减少,因为他们更喜欢与自己同龄的伙伴交往。

  

 
   
了解心理咨询,守候小学生的心灵家园,运用心理咨询,促进小学生的精神成长
版权©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