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战略:国家对外战略,亦称国家的国际战略或全球战略,是国家为了根本国家利益,从世界全局出发,运用外交谋略制定的最基本的外交计划与外交策略。
它一般包括对国际社会所处时代和基本矛盾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国际战略格局演变规律的判断以及对外关系目标与基本原则的制定。其特点是长期性、综合性与全局性,是以对较长时间段内本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全局认识与国际地位的综合判断为基础的。
国际政治学与外交学的区别:
就国际政治学而言,它与外交学有区别,尽管国际政治与各国外交密切相关,但是国际政治对国家外交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是各国对外战略的谋划、决策、运用和相互作用,而非具体的对外政策。国际政治着重研究的是国家对外战略相互作用的一般现象与规律。这些现象包括结盟与离散、集团与分裂、和平共处与战争冲突、合作发展与摩擦危机等,它们构成了某一时期内的某种不可分割的统一国际体系与运作秩序,其内在的结构又表现为某种国际格局。国际政治在相当程度上又以少数几个世界级大国的对外战略及相互作用为基本研究对象。
2.外交政策的分类
国家的外交政策服从于统一的对外战略,但在处理各种不同的对外关系时,具体的外交政策又显现多种形式,因此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外交政策进行不同分类。例如,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遏制政策,美国对亚洲地区的外交政策,美国对华政策,这是不同空间范畴的对外政策。而对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遏制政策,一般已具有全球战略的内涵,但它又只能是美国在冷战时期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即对东方集团关系的部分。美国全球战略还包括对西方盟国关系,对发展中国家与不结盟国家关系等。除此之外,对外政策一般又可分成综合性与专业性两类。美国对日政策,涉及对日经贸、文化、科技、军事诸多方面的政策,是一种综合性政策;美国对日贸易政策,则是一种专业性政策。
摩根索以国家利益与权力为依据,将国家外交政策加以分类,他认为有三种代表性的外交政策。
1.维持现状的政策
如果一国的外交政策表现出趋向于保持权力而不是朝着利己方向改变权力分配的特点,便可称之为维持现状的政策。例如,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门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门罗主义,维持西半球现状,不准其他地区的国家染指、改变该地区现状。门罗政策似乎是维持现状政策的典型例子。自中美关系三个政府公报发表后,历届美国总统在台湾问题上,尽管口头上支持一中原则,但实际上始终坚持台海两岸“不统、不独、不战”,维持现状的政策,使美国可能获取最大的国家利益,这也属于维持现状政策。
2.改变现状的政策
这一政策又被称之为“帝国主义政策”,如果一国的外交政策寻求的是在权力地位上的有利变化,或更大的权力,以否定现状,变更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关系为目的,那么它便是帝国主义政策,或改变现状政策。
依据改变现状的范围不同,又可分成以下几类:(1)世界帝国主义政策,诸如,希特勒的全球扩张政策,美国的全球争霸政策;(2)大陆帝国主义政策,诸如拿破仑一世的欧洲称霸政策,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东亚共荣圈政策;(3)地区帝国主义政策,诸如,越南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印度支那地区的称霸政策,伊拉克20世纪80年代在中东地区的称霸政策。
3.显示威望的政策
如果一国外交政策,通过显示其拥有的权力还维护或增加其现有权力,或通过显示权力,迫使别国相信或承认其拥有的权力,这便是显示威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