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影响外交政策目标设定的诸因素
外交决策时,外交目标的设定是关键。设定外交目标,应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结合、科学分析与综合的结果。任何一类外交目标的设定都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对客观因素有清醒的认识,才可能产生较合理的外交目标。影响外交目标设定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际环境因素
对外目标的手段,相当程度上就是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反映与对策,以便找寻本国在变化中的国际环境里的最大利益与适应地位。国际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状况
战后很长时期内,国际环境中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的作用十分明显。世界一分为二;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与共产主义思想意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西方民主思想意识。因此不少国家的外交目标设定,打上冷战分裂的政治烙印。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一边倒与反帝目标;60年代后的坚持社会主义,反对美苏争霸;冷战后国际交往中,政治意识形态因素尽管淡化,但并没有消失,一定条件下也会有较强反应。美国外交中的人权目标与对社会主义的偏见,中国外交中仍遵循“四个支持”的原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南北矛盾的加剧,使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上升,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相互制约的关系发展了。和平与发展成了世界两大主题。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经济与科技竞争,成了国际关系的中心议题。如何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寻求本国经济与外贸的最大限度的拓展,如何迅速提高本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位次,这一切便成了各国外交中的首要任务,或外交目标设定中的主要考虑要素。美国为了对付欧洲联盟的经济发展势头,不但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而且还力求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蝴蝶”状经济合作形势成了美国外交的中心目标。日本则借助东盟与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形成“雁行”经济合作态势,这也成了它的外交中的即时目标。
(2)国际舆论状况
国际政治中,国际舆论的向背往往也会影响外交目标的设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能顺乎潮流,取得国际舆论支持者,其外交行为以及外交目标实现的阻力就小,反之就会阻力重重,陷入孤立状态,最终导致外交政策的失败。例如,日本要实现政治大国或军事大国的目标,如果对过去侵略战争行为的认识始终不能深刻反省并向亚洲各国人民赔礼道歉,就无法获得亚洲各国人民的谅解,难以获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提名,也难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如果日本利用储存的钚燃料与先进的技术手段及雄厚经济实力,研制核武器,就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受到国际社会的联合制裁,因为国际舆论反对核扩散与核试验。菲律宾马科斯政权与海地杜瓦利埃政权搞专制独裁统治,遭到多数国家的唾弃,这类国家的任何外交目标的实现都将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当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的行为遭到国际舆论谴责时,支持伊拉克的任何国家以及外交行为同样也会遭到世人职责。
应该注意,任何时候的国际舆论,对某一国际争端的看法都难有一致意见,除了明显的侵略与使用核武器。因此,在分析国际舆论趋向时,必须慎重认真地权衡国际利益得失,再作外交目标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