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一个十年诗歌 [回首页][当代部分]

第三章:新诗的尝试与成长
  第一节:"五四"新诗运动
  第二节:早期白话诗创作(1921年前)
  第三节:"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1921年后)
  第四节:闻一多、徐志摩与前期新月诗派
  第五节:李金发与初期象征诗派
  第六节:蒋光慈与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第四章:郭沫若与中国现代自由体诗及早期历史剧创作
  第一节:生平思想和美学主张
  第二节:"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女神》
  第三节 从《星空》、《瓶》到《前茅》、《恢复》
  第四节 早期剧作与小说

 

 

   第一节 生平思想和美学主张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他的笔名。1892年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一个地主兼商人的家庭。他的童年时代,正是中国处于动荡、变革的时代。这一环境,孕育了诗人早期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

    童年和中学时代(1892--1913)


少年郭沫若

    郭沫若自幼聪颖好学,从童年起便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了他对诗歌的兴趣。中学时代,除更广泛地涉猎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作品外.还阅读了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论文章和林纾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受古典文学熏陶又受新学的影响,初步接受了现代民主思想和外国文学的影响。由于不满腐朽落后的学校教育,他曾三次被学校"斥退",其叛逆精神得到了初步表现。
    郭沫若早熟,七岁就喜欢他嫂子(《叶罗提之墓》),造成他女性崇拜意识,后来诗集《女神》、话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虚构人物,婵娟)、《蔡文姬》等剧作中都得到表现。

留日时期和创造社的早期活动 (1914年1月--1925年5月)

    1913年末至朝鲜,次年正月到达日本东京。勤奋学习日语和补习自然科学课业。1914年6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与郁达夫、张资平同学)。1915年秋,升入福岗第六高等学校(与成仿吾同学),1918年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科。
    (1)在日期间学医,希望救国。 (2) 文学上受泰戈尔(印度)、惠特曼(美国诗人《草叶集》)的影响深。 (3)受到泛神论的影响:泛神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远在古希腊,古印度和中国的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到十六至十八世纪,在欧洲形成了一个影响较大的学派。     古今中外的宣扬泛神论的哲学家,尽管对泛神论思想的阐述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点,即主张"神即自然,自然即神",认为神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中,不承认在自然界之外还有什么神的存在和主宰。可见,泛神论是作为突破神学束缚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思想,是当时宣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种表现形式。但理论上并没有突破神的观念,并不是彻底的唯物论认为万物有灵的观念,实质上是一种人文主义精神,这一思想为个性、思想解放提供了有利的思想武器。(4)1921年7月组织创造社--现代文学史上最大的浪漫主义团体。(5)个人生活:留学期间反封建包办婚姻,与日本护士结婚,取名安娜。



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学习时期的郭沫若


    大革命时期的政治生活(1925--1928)



1924年与安娜及孩子们在一起

    这一时期,诗人一直站在民主革命运动的前列,直接参加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1925年诗人参加了"五卅"运动,并创作了剧本《聂莹》,以此表示自己对于这一革命运动的支持和对于帝国主义暴行的抗议,     1926年3月,去革命的策源地广州,任广州中山大学文科学长(即文学院长)。1926年7月,参加北阀军,担任总政治部宣传科长、秘书长,副主任直至代理主任等职务。随军由广州到武汉,由武汉到南昌。1927年又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起义失败后,又转道汕头,香港,最后到上海。1928年2月,被迫再次东渡日本。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诗人的世界观转变由"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文艺思想变化:早期提倡主题"天才、灵感、神会"--强调文学为第四阶级工农大众服务。

    

流亡日本和抗战时期:(1928--1945)

    (1)开始著书立说整理甲骨文、隶书等。(2)1937年,抗战爆发,抛妻别子回国抗战。(3)1941--1943年,连续写下六部历史话剧,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以古喻今,抨击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和反共卖国政策,产生了强烈的政治影响,是其创作高峰。



抗战时期郭沫若与周恩来在武汉

抗战胜利及建国后(1945--1978)

    参加反独裁、反内战的民主运动,1947年11月受国民党通缉,离上海到香港,1948年11月回华北解放区,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全国文联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创作大量诗歌,《新华颂》、《东风集》等,及历史剧《武则天》、《蔡文姬》。1978年临终写出〈〈科学的春天〉〉。同年6月11日于北京逝世,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