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一个十年文艺论争与文艺思潮 [回首页][当代部分]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从思想启蒙到文学革命
  第二节:反对封建复古派的斗争
  第三节:新文化阵营的分化
  第四节: 文学社团与文学期刊的涌现
  第五节: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

第二章: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

  第一节: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
  第二节:胡适、陈独秀、李大钊、周作人等的文论
  第三节:西方文艺思潮的引进与选择
  第四节:文学创作的潮流与倾向

 

 

   第四节 文学社团与文学期刊的涌现

 
     "五四"文学革命后,新文学运动由开创阶段进入了巩固和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便是文学社团和文学刊物的大量涌现。

一、"五四"前后文学社团与期刊数量的变化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没有专门的文学社团,也没有专门的文学刊物,《新青年》以及继起的《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等,都是综合性刊物。新的、专门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期刊是从1921年才开始出现的。它标志着新文学从一般新文化运动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文学队伍,并孕育着不同的流派,这是新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繁荣兴旺的一个标志。据茅盾统计,仅从1922年到1925年的4年间,先后成立的文学社团和刊物就"不下一百余",它们几乎遍布大中城市。这些社团和刊物存在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产生后很快就消失了。但总的说来,它们的出现对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总多的文学社团中,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湖畔社等自成流派,贡献突出,是最有影响者。

(一)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会刊
《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二号封面

    时间、地点:文学研究会是建立最早、实力也最雄厚的一个文学社团,1921年1月正式成立于北京。
    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耿济之、郑振铎、瞿世英、王统照、沈雁冰、蒋百里、叶绍钧、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12人。后来发展会员达l70余人,冰心、庐隐、朱自清等著名作家也都是该会会员。
    会刊:《小说月报》、《诗》月刊、《文学旬刊》、《小说月报》(1910年7月上海创刊,原为鸳蝴派刊物)1921年1月12卷1号起,由沈雁冰等革新主编,出至1931年12月,第22卷12号,毁于"一二八"战火,共出132期。
    上海《文学旬刊》附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行;该刊先后由郑振铎、谢六逸、叶绍钧、赵景深等人编辑,共出380期。北京《文学旬刊》由王统照主编,附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行,共出82期。
    《诗》月刊1922年1月创刊于上海,由朱自清、叶绍钧、俞平伯、刘延陵等组成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主办,中华书局发行;除期刊外,文学研究会还出版丛书近百种。

    宗旨:文学研究会"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


    文学主张:
比较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在《文学研究会宣言》中,针对当时流行的视文学为游戏的观点,特别强调文学是一种于人生很有意义的工作和事业:"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紧的一种工作。"这段话基本上代表了文学研究会成员的共同意愿,因此,文学研究会也就有了"人生派"之称。
    创作方法:文学研究会的不少成员还肯定文学是"人生的镜子",比较注重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翻译和介绍: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也是本着"为人生"的主张进行的,着重翻译东欧、北欧和法国的现实主义名著,介绍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高尔基、易卜生、显克微支、莫泊桑、罗曼·罗兰等人的作品;《小说月报》还出过《俄国文学研究》特号和《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专号。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后,该会活动也基本停止。

(二)创造社:

    

时间、地点: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
    

成员:留日学生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
    

会刊:出版《创造丛书》、《创造》季刊、《创造周报》、《洪水》、《创造日》等十余种刊物。
    文学主张:与文学研究会注重文学的社会功用不同,创造社在理论主张上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文艺活动"推崇"天才";重"神会"讲求文学的"全"与美",强调创作的"无目的",被视为与人生派对立的"艺术派"。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并不是真正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者。在文学创作的无目的与有目的、内心要求与社会功用的关系上,创造社大多数成员的态度是存在着矛盾的,他们在努力寻求着二者之间的统一。
    

创作方法和译介:倾向于浪漫主义,遵从个性表现自我,富于强烈的表现色彩。郭沫若的诗--表现主义;郁达夫小说--颓废感伤情调,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译介歌德、雨果、雪莱、济慈、泰戈尔(浪漫主义),柏格森、尼采、王尔德、波德莱尔1857《恶之花》(现代主义)等人的作品。



《创造周报》刊头

    

分期:以1925年"五卅运动"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提倡浪漫主义文学,后期"表同情于无产阶级文学,1928年以后成为倡导革命文学的重要力量。
创造社在其成立之后曾就创作、翻译和文学批评等问题与文学研究会发生过争论,其中不免有宗派主义、门户之见在作怪,但确也反映出两个社团在文艺主张、文艺见解上的不同。

(三)新月社:




《新月》和《晨报副刊》

    

时间、地点:1923年由胡适、陈塬、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原是一个文化社交团体,无明确严格组织形式,是一个沙龙俱乐部,其内部形成一个诗人群,称新月社。
    

刊物:《现代评论》周刊(1924年胡适、徐志摩陈塬创办)、徐志摩1925年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在《晨报》副刊开辟《诗镌》作为新月派活动阵地,1928年徐志摩在上海创办《新月》月刊,而形成的一个知识分子派别。
    成员及思想倾向:大部是英美归国的具有自由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的留学生。既有反帝反封的进步性,另一方面又蔑视工农,对社会思潮怀有恐惧和排斥心理。
    

分期:以1928年徐志摩创办《新月》月刊为标志,分前后期,前期提倡新格律诗,卓有建树的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
    

文学主张:有重形式美的古典主义倾向。

评价:在新文学发展史最主要的贡献是对新格律诗的提倡和实验。

(四)语丝社

    

创办及得名:因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1924年11月17日于北京。
    

成员: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章廷谦)等。
    

时间:1924年11月17日--1930年3月10日《语丝》第5卷52期终刊。
    

内容与文体:发表杂感、时评、小品,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被称为"语丝体",对后来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刊主要发表杂感、时评、小品,兼及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和有关社会历史的研究文章。这些形式不同的文章,"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在指摘社会弊端和抨击旧文化方面,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对后来的散文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丝社成员之间,思想本来就存在分歧,后来分歧日益扩大,30年代终于走向了分裂。



《语丝》第一期

(五)湖畔诗社:



诗人冯雪峰像

    

时间、地点:1922年4月成立于杭州,因出版四人合集《湖畔》而得名。
    

成员: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
    

代表作: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诗歌合集《春的歌集》,汪静之《惠的风》。
    

特色:以专心致志做情诗而引人注目。

    还有一些较有影响的综合性文学社团,其中文学主张与创造社比较接近的带有浪漫主义倾向的社团有弥洒社和浅草--沉钟社。

(六)弥洒社
    

时间:1923年,北京。
    

成员:胡山源、赵祖康、钱江春、陈德征、唐鸣时、赵景云等。
    

刊物:《弥洒》月刊(1923年3月至8月,共出6期)。
    

文学主张:提倡过"为艺术而艺术"。

(七)浅草--沉钟社
    

时间:浅草--沉钟社自1922年成立,一直坚持到1934年,因而鲁迅曾誉之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
    

成员:是林如稷、陈炜谟、 陈翔鹤、冯至、杨晦等。
    

刊物:他们先后办有《浅草》季刊(1923年) 1925年秋,又组沉钟社,办《沉钟》周刊。
    

翻译及创作:致力于介绍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方面有冯至的诗歌、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的小说,多写知识青年的苦闷生活和忧郁的情感,富于感伤色彩。

(八)鲁迅支持和影响下的社团--莽原社和未名社


    

莽原社:办有《莽原》周刊(1925年4月至11月,由鲁迅主编),在抗击旧势力和抨击旧文明方面作出过自己的努力。其中大部分成员如高长虹、向培良、尚钺等曾自组狂飙社,于1924年和1926年两次编辑《狂飙》周刊,出版《狂飙丛书》,试图发动"狂飙运动"。
    

未名社:成员主要有韦素园、曹靖华、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等,他们编辑出版过《莽原》半月刊(1926年1月至1927年12 月)、《未名》半月刊(1928年1月至1930年4月)和《末名丛刊》、《未名新集》。主要贡献在译介外国文学方面。



鲁迅主编的《莽原》
和未名社出版的《未名合本》

二、五四后大量文学社团和文学刊物的涌现的原因:

    原因,不外乎有这样三个方面:一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影响。"五四"文学革命对广大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和警醒作用。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觉醒之后希望拿起笔来倾吐自己的心声,并且亲身参加这-以文艺为手段的思想启蒙运动。
    二是文学已经成了一种可以终身从事的职业。随着近代城市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广大市民对文学作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加之科举制度废除以后,仕途已不再是中国知识分子唯一的出路,因而不少人开始把文学研究和创作作为自己终身从事的职业。
    三是广大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审美趣味有同有异。"五四"以后西方近代各种政治、伦理、哲学学说和艺术思潮纷纷涌入中国,不同程度地为从事文学事业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因此,他们的思想观点和审美趣味也就有同有异。思想观点和审美趣味比较接近的自然要结为团体,开辟自己的园地,以便与思想观点和审美趣味相异的同行们竞争。
    由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五四"以后便出现了一个文学结社和创办文学刊物功高潮、在这-高潮的促进下,作者队伍迅速扩大,作品数量显著增加,不同的文学流派和创作风格也在合作与竞争中迅速形成并得到了发展。促进了新文学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