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一个十年小说 [回首页][当代部分]

第五章:小说的创新与进展
    第一节:"五四"小说文学正宗地位的确立及概况
    第二节:冰心、王统照等人的问题小说创作
    第三节:王鲁彦、废名等人的乡土小说创作
    第四节:郁达夫等人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它主观型叙述小说
    第五节:以蒋光慈为代表的普罗小说

第六章: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上)
    第一节:生平与前期思想
    第二节:《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第三节:说不尽的《阿Q正传》
    第四节:《野草》和《朝花夕拾》
 

  第三节:说不尽的《阿Q正传》


    鲁迅的《呐喊》、《彷徨》被视为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一个重要方面是因为它创造了以《阿Q正传》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的经典作品。《阿Q正传》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
    《阿Q正传》鲁迅一生唯一的一部章回体中篇小说。连载于1921年12月4日--1922年2月12 日《晨报副刊》,收入1923年8月出版的小说集《呐喊》。

    

一、背景和主题

    

背景:辛亥革命前后的江南农村,塑造了一个落后愚昧的中国农民形象。

    

主题:鲁迅自己说,他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通过揭示落后农民阿Q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国国民性的弱点,提出改造国民性的历史主题。--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需要现代健全人格,阿Q是不应该这样的典型。

    

二、阿Q的形象的内涵
    自《阿Q正传》发表之日起,对它的理解和评价就是众说纷纭,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读解它,其结论也不尽相同,这正是作品本身的丰富性所决定的。
    对阿Q形象的基本特征问题,学术界曾进行过长期的论争,有人认为阿Q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蔡仪);有人认为阿Q"是一种精神的性格化和典型化"(冯雪峰);有人认为,阿Q作为一个虚构的人物,是某些具有种种消极性格的人的"共名"(何其芳);还有的人认为,阿Q是一个革命农民的典型,是一个一步步走向革命觉醒的农民形象(陈涌)。目前学术界趋向于认为阿Q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著名电影演员严顺开扮演的阿Q

    1、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作品对阿Q在未庄的地位 和生活处境作了明确而具体的描写。小说第一章点出了阿Q的实际境遇:他没有土地,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的职业,靠打短工、做帮工维持生活,是一个地道的赤贫的乡村劳动者。在"恋爱悲剧"之后,他唯一的一条棉被,最后一件布衫、一顶破毡帽也被赵太爷和地保敲诈走了。由于没有固定的职业,他常常被挤进游手之徒的队伍中去。所以,鲁迅说过: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
    2、阿Q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他身上有"看客"式的无聊和冷酷,如向人们夸耀自己看到过杀革命党,并口口声声"杀头好看";他更有不少符合"圣经贤传"的思想,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严于"男女之大防"等等;阿Q的这些小生产者的弱点和深刻的传统观念,说明他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农民。
    阿Q的不觉悟,更突出地表现在他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阿Q最初"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但当现实的压迫将他逼到绝境,而辛亥革命的浪潮又已波及未庄时,在他朴素的阶级直感中,终于产生了"要投降革命党"的愿望。这是因为"革命"竟"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害怕","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又是这样的"慌张",于是,阿Q成了未庄第一个起来欢迎革命的人。但是,他对革命在态度上的这种变化,并不是政治上的真正觉醒,因为他对革命的认识十分幼稚、糊涂、错误。小说第七章著名的"土谷祠的梦"表明,阿Q是带着传统观念来理解眼前的革命的。他不仅仍然厌恶没有辫子的人,不喜欢女人"脚太大",而且他想象中的革命党只是"穿着崇正(祯)皇帝的素",是为反清复明、改朝换代而已;阿Q神往革命,不是为了推翻豪绅阶级的统治,而只是"想跟别人一样"拿点东西,可以随意夺取属于赵太爷、钱太爷们的"威福、子女、玉帛";阿Q还幻想着自己革命后可以奴役曾与他一样生活在底层,的小D、王胡们。总之,阿Q这种革命观,是封建传统观念和小生产狭隘保守意识合成的产物。
    *3、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哲学特征的上主观与客观相分离。尽管阿Q处于未庄社会的最底层,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以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他都是永远的失败者,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态度--"精神胜利法"。

表现:1、自尊自大:"闭眼睛",根本不承认自己落后与被奴役,沉醉于没有根据的自尊之中:"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用虚无的未来宽解眼前的窘迫,他连老婆也没有,却还如此夸口:"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他能以自己的丑恶去骄人,别人说到他头上的癞疮疤时,他却认为别人"还不配"

;2、麻木健忘:刚刚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啪啪响了之后,就忘记一切而且"有些高兴了"。

3、向弱小者泄愤,在转嫁屈辱中得到满足。如对小尼姑的欺凌。

4、自轻自贱,甘居落后与被奴役:他能用自轻自贱来掩盖自己所处的失败者的地位,他被别人打败了,就自轻自贱地承认,"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并且立即从这种自轻自贱的"第一"中获取心理满足;在这些都失灵以后,就自欺欺人,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真实的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说一声"老子打儿子"就"心满意足的得胜了"。甚至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两个嘴巴,"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也就心平气和,天下太平。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的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鲁迅的《阿Q正传》正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
    

精神胜利法形成根源:长期受封建主义统治阶级思想毒害的结果。近代以来,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屡次败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在这种情况下本应励精图治、自强不息,以摆脱国家、民族危机,但封建统治阶级却不思进取,对外奴颜婢膝,丧权辱国,对内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并以昔日的荣耀来掩盖现实的险恶处境,欺骗民众,麻痹广大人民,维护自己的统治,统治阶级的这种思想深刻影响到了社会最底层的阿Q。在阶级社会中,被统治阶级没有自己的思想,只能以统治阶级的思想为思想,一时的束缚虽能激起反抗,但长久的禁锢则必然导致惰性的产生。"精神胜利法"正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阶级思想毒害下下层人民思想性格中特有的精神痼疾。

    

三、阿Q形象塑造的意义:

    1、在《阿Q正传》中,鲁迅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即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处境、地位)和考察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作品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的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
辛亥革命后,革命的对象赵太爷、钱太爷们不仅仍然执掌着政权,而且"骤然大阔",发了"革命"财,而应在革命中得到解放的民众阿Q依旧是任人宰割的奴隶。小说另一方面着重揭示和批判了阿Q式的革命,触目惊心地写出了阿Q至死不觉悟和他的可悲"大团圆"的下场,《阿Q正传》要告诉人们的是:阿Q式的"革命"和杀害阿Q的"革命",都只能使中国一天一天"沉人黑暗";中国迫切需要真正的革命,而要使真革命获得胜利,首先需要有一场思想革命和觉醒了的人民!
    2、《阿0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阿Q正传》是鲁迅长期以来关注和探讨"国民性"的结果,他在谈到创作该作品的动机时明确说过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阿Q的身份虽是农民,但这个形象所表现出的性格弱点却并不只是农民才有的,它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鲁迅把阿Q性格作为国民性的最劣表现加以鞭挞,因而也就更具广泛的社会意义。鲁迅从整个国民的思想和精神状况出发,对其精神、思想的痼疾进行典型概括,是要提醒人们,引导人们反思和自省,同时也是要吁请改革者们共同来作改造国民性的工作。
    鲁迅采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来塑造形象,控诉了长期封建统治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揭示了中国国民性的现状,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并且将反封建的基本主题同社会政治革命联系起来,突出强调了反封建的思想革命和改造国民性主题的历史迫切性。

    

四、《阿Q正传》的艺术特点:



1931年出版的《阿Q正传》日译本封面

    鲁迅在《阿Q正传》中创造了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一是外冷内热。作者将思想启蒙者的高度热情,在小说中转化为对小人物--阿Q的痛苦生活、愚昧无知和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转化为对社会现状--辛亥革命中途夭折的无比痛惜;转化为对反动势力--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凶残暴虐、横行乡里的憎恶、鄙视。他把一颗火热的心深深地埋藏在心坎里,以犀利的解剖刀冷峻地解剖着一切。这种冷,是"不见火焰的白热",是"热到发冷的热情"。
    

二是以讽抒情。鲁迅善用讽刺手法,在《阿Q正传》中,他以讽刺手法批判了阿Q的落后、麻木和精神胜利法,鞭挞了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人的凶残、卑劣,谴责了知县大老爷、把总、"民政帮办"的反动实质。而其讽刺,又贵在旨微而语婉,虽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同时在讽刺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

    

三是形喜实悲。作品展示了一出出喜剧:阿Q种种可笑的行径,未庄人的种种可笑可鄙等等。但在这种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我们在被那些喜剧场面引得发笑的同时,又总是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我们在笑阿Q精神胜利法时,又不能不为中国国民由失败主义引起的变态心理而感到悲痛;我们在阿Q可笑地厉行"男女大防"和"排斥异端"的行径中看到的是封建思想对人民思想的扭曲;在阿Q滑稽的求爱场面里感到作者对30多岁孤苦伶仃的阿Q的同情;在阿Q与王胡比虱子而大逞武功中,看到了阿Q极度困窘的物质生活悲剧和极度空虚贫乏的精神生活悲剧;我们更在阿Q可笑的革命中,看到了中国辛亥革命被"咸与维新",不被群众所理解的悲剧……作品这种形喜实悲的悲喜剧色彩,正是作品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悲喜剧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阿Q的悲剧命运和喜剧性格相结合。 阿Q的悲剧命运和统治者的喜剧行为相结合。 辛亥革命的悲剧和阿Q革命的喜剧相结合,显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和阿Q性格的愚昧。 辛亥革命的悲剧和反动统治者投机革命的喜剧相结合。 辛亥革命的悲剧结局和革命的喜剧行为相结合。)
    

四是横向描写和纵向发展相结合。用一个个生活片段构成人物性格发展的纵向过程,在篇章安排上也体现这一特征,前六章描写辛亥革命前相对静止的时间里写阿Q的一生,是横向描写,后三章侧重纵向描写--辛亥革命时期的阿Q及其悲剧命运。

    

五、阿Q形象新析:--人类生存困境的"倒霉蛋"形象。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转向对"阿Q精神(性格)"的人类学内涵的探讨,并做出了另一种分析: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境:基本生存欲求不能满足的生的困苦--一无所有,生存资源匮乏(《生计问题》)。无家可归的惶惑--性爱资源匮乏(《恋爱的悲剧》)。面对死亡的恐惧(《大团圆》)等等,而他的一切努力挣扎(《从中兴到没落》),包括投奔革命,都不免是一次绝望的轮回,类似西西福斯推石块上山。
    人只能无可奈何地返回自身,如恩格斯所说:"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并借以维持自己的正常生存,在这个意义上,"精神胜利法"的选择几乎是无可非议的。 但这种选择又确实丝毫没有改变人的失败的屈辱的生存状态,只会使人因为有了虚幻的"精神胜利"的补偿而心满意足,进而屈服于现实,成为现存环境的奴隶。这样,为摆脱绝望的生存环境而做出的"精神胜利"的选择,却使人坠人了更加绝望的深渊,于是,人的生存困境就是永远不能摆脱的。鲁迅正是对这一生存状态的正视,而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从而使自己具有了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与价值。


丰子恺作阿Q漫画像

    还有人从鲁迅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进行反思的角度来阐释阿Q精神的揭示所具有的深刻的文化史意义。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