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要操持评价情境观 传统的教育评价用孤立的问题和测验来评判学生,割裂了学生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和生活情境的关系。从而造成这样的评价结果在未来生活中表现出很少的预见价值,学生根本不能根据评价来合理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教育评价情境观建立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承认现实是一种社会、文化、个体相互之间的共同建构。它要求评价标准的设计要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以便使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使评价者能从学生实际的情况出发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价,而不至用先验的标准扭曲对个性发展的理解。 5.要树立评价伦理观 传统的教育评价由于过于强调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与标准性,而忽视了对教育生活、生活中的人及人的关系的关照。具有生命的教育评价对象被视为物的存在和或外在的客体,忘记了教育评价中人的属性和价值,背弃了教育评价对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与能动性的尊重的承诺。对评价手段的过分追求造成了对评价目标的压抑。最终,手段替代的目标,价值的追求被工具理性的思维所淹没。因此,在教育评价改革中要为评价注入应有的德性因素,去找回原先评价中失落的人。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评价的合理性和人本性,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目标的制订要兼顾适应性与超越性;不能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不违背社会道德;评价者自身应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不做主观臆断,也不做胡乱指导;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操持公平、公正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