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内容 >> 第九章 >> 第二节 师生交往的类型
 
   3、第三种划分类型的依据是教师在交往中的风格
   沃贝尔斯(Wubbels,T.)等人从师生交往中教师行为的风格总结出八种师生交往类型:指导型(directive);权威型(authoritative);容忍和权威型(tolerant and authoritative);容忍型(tolerant );非决断/容忍型(uncertain/tolerant);非决断/挑衅型(uncertain/aggressive);压抑型(repressive);辛劳型(drudging)。[甄德山等主编。教学成效相关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52-157)]
   在指导型中,教师的交往行为以任务为取向,对学生要求往往较严格,对学生成绩有较高标准;师生间的关系不太密切,教师对学生的意愿和需要不太感兴趣;教师行为经常表现出友好、理解等特点,但是很明显。
   权威型的教师交往行为也是以任务为取向的,在权威型中,课堂上有明确的规则且教师时常提醒学生遵守,师生关系密切,课堂气氛令人愉快,教师十分关心学生的愿望和需要。
   容忍和权威型是强调规则和学生自主相结合的一种类型,在这种类型中,比权威型较少运用规则,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师生关系比权威型更为密切,学生支持和配合老师。
   在容忍型中,不重视规则或没有明确规则,学生自由度大;教师能满足学生的愿望,学生配合支持老师;教师的容忍行为有时候会引起轻微的秩序问题。
   非决断/容忍型的特点是强调师生合作,学生自由度较大,教师对学生十分关心,教师领导力小;但教师领导力较小有时会产生一些混乱,教师往往不能决断性的制止混乱。
   在非决断/挑衅型中,学生与教师处于一种相互敌视,对抗的状况,学生常常挑衅地制造混乱,教师无力制止混乱。
   在压抑型中,课堂上有明确的规则,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很严格,对学生要求苛刻,不满足学生的愿望;学生表现顺从,但没有积极性,表现出对教师的恐惧,并不能专注于课堂活动。
   辛劳型与指导型一样是以任务为取向的,但课堂上的气氛时常变化:有时候表现出有秩序,有时出现第六种类型中的挑衅性混乱,有时出现第五种类型的混乱;教师常常努力维持纪律,虽然成功的维持纪律,但常常显得筋疲力尽。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