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内容 >> 第九章 >> 第二节 师生交往的类型
 
   (四)教师在课堂中的选择性交往的存在
   有学者研究表明,教师交往对象的职务和地位情况,在总体上呈现极其显著的差异。教师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常常带有较明显的价值倾向,这就是比较愿意与学生中的干部和地位高者交往,给这部分学生比较多的交往机会。一般来说,教师们都希望学生能在上课时合作,顺从,能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样的学生,一般都是学生中的干部和地位高者,教师在上课时与他们有比较多的交往。而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时,就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与他们的交往。另外,教师的这种交往倾向与他们对学生的期望有关。对于那些从学生中选出来的干部及处于较高地位的学生,教师总是给予较高的期望;与之相应,也就给予较多的交往机会。
  比如,在师生口头言语互动过程中,对处于不同分数段的学生,教师采取的言语方式也大不一样;对于高分组的学生,教师倾向于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言语表达.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要求高.在口头言语互动的时间进程中表现出更大的耐性;对于低分组的学生,教师更倾向于采取专制的、否定的、控制的言语表达,在口头言语互动的时间进程中较少给学生思索与充分表达的机会.提问的质量要求低。根据这种态势,高分组学生在口头言语互动中进一步成功的可能性大,低分组学生在口头言语互动中加剧其失败的可能性大。[左斌著.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8).]
  所以教师尤其要注意,在课堂师生交往活动中要一视同仁,尤其关注所谓“差生”的交往的权利,充分关注他们的发展。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