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课程内容
>> 第九章 >> 第二节 师生交往的类型 |
|
(三)课堂中师生间直接交往减少, 间接交往增加 直接交往是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交往主体“同时在场”, 面对面的交往,而间接交往则是虽然交往主体同时存在, 但是声、情、形、神分离, 交往主体一方隐去了的交往。当代社会,知识信息媒介日益扩大增多,网络的开放性,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各种知识异常丰富,信息更换快捷频繁,给老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开阔的视野。于是老师将 现代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和效率,但另一方面,视屏、屏幕等屏蔽了交往者之间情感的丰富性、真诚性表达, 使师生之间真正的情感、理解受到了阻碍。 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很多,而且速度很快,获取知识更加主动和个性化。学生不再被动地、按部就班地等待教师的传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非常方便地获取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系统更具个性化。同样,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弄明白的东西,他可以求助于网络,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去问老师。另外,如果学生遇到了生活中或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包括心理和生理问题,他可能由于害羞、害怕或其他原因,也愿意在网络里寻求帮助,而不与老师交谈、交流。这些都影响了师生间的交往。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