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思潮
北新书局版《苏俄的文艺论战》
|
什么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早在1923-1926年就有初期革命文学倡导,其代表人物是共产党员邓中夏、恽代英、瞿秋白、肖楚女等人,自从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所谓革命文学就已露出端倪,它的发生自然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结果。
首先是蒋光赤的文章《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沈雁冰(茅盾)的文章《论无产阶级艺术》,指出了文化具有阶级性;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又相继产生了一批反帝题材的作品,如蒋光慈的小说《少年漂泊者》和《鸭绿江上》,而广大的文学青年都不回程度的接受了革命的影响:一些知名的作家也纷纷投入了革命斗争,如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鲁迅等人。其中,郭沫若的《革命与文学》、鲁迅于1927年4月8日在黄埔军校的讲演《革命时代的文学》影响都非常大。
革命文学作为一种规模浩大的文学运动,是在1928年崛起的,归结起来,其崛起的历史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
1.前面我们说过的早期共产党人的倡导。有的共产党人甚至是从政治革命直接走向了革命文学运动,如茅盾、蒋光赤等。 |
2. 社会的急剧变革,也使革命的小资产阶级作家"卷进了革命的思潮之中",成了无产阶级文化的代表,如创造社、太阳社的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人。
3.大革命失败后,无产阶级有建设无产阶级文学、以领导文艺界的需要。
4.来自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影响。
5.革命作家相对集中于上海,提供了组织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队伍的可能性。
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是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首先提出的。1927年"四.一二"政变,国共合作破裂之后,太阳社成员(代表人物是蒋光慈、钱杏邨等共产党人);后期创造社成员(代表人物是刚从日本回国的创造社新成员李初梨、冯乃超、彭康等激进青年),这两部分人共同倡导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并接受了当时共产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他们的主张是:
1、"以农工大众为我们的对象"。
2、文学的任务就是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无产阶级政治实践活动是文学反映现实的唯一角度和内容。
由五四文学革命到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原本应该是一个符合规律的发展过程, 可是革命文学倡导者们却在此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把文学的功能简单归结为对实际革命运动的直接实践作用,用政治宣传替代了文学的自身价值,把文学 作为了政治的传声筒,不仅夸大了文艺的作用,而且也忽视了文艺的特征,轻视生活,主张作家世界观的改变,认为五四以来那些重在描写与揭示生活现实的作品都已经落伍了,过时了,并进而把一些资深的作家,如鲁迅、茅盾都树成了批判的耙子,引起了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这场论争是山冯乃超首先发难的,他在《艺术与社会生活》一文中,把鲁迅、茅盾、叶圣陶、郁达夫、张资平等人都一起称为了"社会变革期中的落伍者"加以批判,接着,《文化批判》第4号(1928年4月)又出版了批判鲁迅的专辑、《太阳月刊》发表了钱杏村的批评鲁迅的耸人听闻的-篇论文《死去了的阿Q时代》,他们全面否定了鲁迅创作的意义,认为鲁迅写作的那个阿Q时代早已经死去,鲁迅的创作大都没有现代意味,只能代表清末利庚子义和团时代的思想,
并给鲁迅戴上了"封建余孽" 、"二重反革命人物"的帽子(为什么说是"二重的反革命"呢?这个帽子实质上是郭沫若给鲁迅扣上的,郭沫若认为: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则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而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所以足二重的反革命人物),这种言辞是相当尖刻与偏激的,自然引起了鲁迅的不满,以后郭沫若:本人也曾为此感到内疚,承认是旧式的"文人相轻"的陋习在自己身上作怪,但更重要的-点他没有说,就是与大革命失败后他深陷困境而产生的狂怒和痛苦有关。当时他正流落在日本,不时地受到日本宪兵和便衣警察的骚扰,心情十分郁闷,很不幸鲁迅当时正好撞在他的刀口上,不假思索就给了他一刀,也不管是不是误伤了,这两位文坛巨匠之间的疙瘩一辈子也没有解开。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其他的一些资深作家如茅盾、叫圣陶、郁达夫等人,也一律被戴上了"有产者与小有产者代表"的帽子,要替他们打包,打发他们去,号称"黑旋风"的我们的老校长成仿吾先生搬过来"拉普"的口号:谁也不许站在中间,你到这边来,或者到那边去。王独清宣布:不能和我们组成联合战线的就是我们的敌人。以截然的一分为二的鲜明的立场,全盘否定了五四新文学的传统,从而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有关革命文学的论争。在论争的过程中,创造社、太阳社同人齐声指责鲁迅根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一怒之下,鲁迅购买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并翻译和研究了原版卢那察尔斯丛的《艺术沦》,普列汉诺夫的《艺术沦》,逐渐发生了思想上的升华和转变。这就是有关革命文学的论争。
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的成立
革命文学论争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左联的成立。这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同时引起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的注意,国民党指示要扼杀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而共产党则指示创造社、太阳杜立即停止攻击鲁迅,同鲁迅及其他的革命同路人联合起来,成立统一的革命文学组织,历时近两年的论争便停止了。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出席成立会议的有鲁迅,冯雪峰、冯乃超、李初梨、蒋光慈等四十余人,加盟的有五十多人,郭沫若、郁达大都加入了左联。会议通过了"左联"的理沦纲领和行动纲领,作出了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外国文化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决定。
在左联成立大会上,鲁迅做了后来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总结了革命文学倡导中的经验教训。 |
"中国左翼 作家联盟成立大会"旧址
今多伦路201弄2号,原中华艺术大学旧址
|
这次讲话,鲁迅先生针对某些革命作家盲目乐观的心态,批评了那种"不明白革命的实际情形,不明白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秽和血的浪漫"的想法。并且特别提到了作家队伍的改造问题,针对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一开始就暴露出来的宗派主义、小团体主义的先天性弱点提出了合理性建议,指出了"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危险性"。
鲁迅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艺运动相结合的第-个理论上的大收获。只可惜这种宗派主义、小团体主义在后来的左翼文艺运动:中并没有根除,而是相伴始终,成了一个病根,到建国后依然存在,严重破坏了革命队伍的团结,并造成了一系列的冤假错案。如"文革"就是一个榜样。
茅盾、周起应(周扬)从日本回国后,也相继加入了左联。1936年春,为了服从民族统一战略政策,抵抗日本侵略,左联解散,前后共存在了6年的时间。
左联的成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它标志着革命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
其次,标志着党对文艺事业的直接领导,
最后,明确了文艺同革命的密切关系。其影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作为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一个支部,左联的许多活动都和国际上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同步,并吸引了大批的革命文学青年,对30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造成了一种学习文艺论著的浓厚空气,普遍提高了中国作家的理论修养。
3、 自觉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的,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他们设立国际文化研究会,以极大的努力输入苏联文学作品,如高尔基的《母亲》,法捷耶大的《毁灭》等,此同时,鲁迅、郭沫若、茅盾、张天翼、丁玲、沈从文、郁达夫、林语堂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被介绍到国外。中国现代文学开始走向世界。
4、 积极推动了文艺大众化运动。左联成立之后,就设立了文艺大众化研究会,发起了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三次讨论。这一点我们一会儿会有具体阐述。
5、重视创作方法的革新,积极推行富于革命意味的新的现实主义。在创作上,左翼作家不拘成法,大胆创新,写出了一大批思想锐利、情感激昂、即具有文体形式的先锋性,又具有文学市场轰动效应的作品,极大地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使中国文学在整体上达到能够与世界对话的现代化水平。他们对现实主义的理解和把握也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由最初的拉普机械论,到后来的唯物辩证法方法的采用,接着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虽然一次比一次有所发展,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左倾机械论的束缚。
总之,左联的革命文学活动,推动整个现代文学进入了一个先锋色彩十分强烈的时期。但是,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左联"也存在着很多的弱点,犯了不少错误:
首先,在政治上,受到了当时"左倾"路线的影响,搞了不少"左"的政治活动。
其次,在组织上,存在着宗派主义、关门主义,把作家团体当成了政党组织。
第三,在文艺理论上,照搬前苏联革命文学理论。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理论"将文学政治化,忽视了文学的本体特性。
第四,在文学创作上,在某些作家中存在着轻视艺术规律、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但我们却不能说因为左联存在着这些弱点,就一概抹煞了它的历史功绩,这两者并不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