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二个十年戏剧 [回首页][当代部分]
第二十三章:30年代戏剧文学的茁壮成长
  第一节:30年代的左翼戏剧运动与创作
  第二节:田汉、洪深的新剧作
  第三节 夏衍和李健吾的剧作

第二十四章:曹禺--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高峰与成熟标志
  第一节: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命运悲剧--《雷雨》
  第三节:《日出》、《原野》及其他
  第四节:中外戏剧艺术的融汇与超越
 

第一节 左翼戏剧运动与创作




左联五烈士像

    中国现代戏剧在30年代有了重大发展。大革命失败后,这一阶段,也是我国新生的现代话剧处在寻找发展的转折阶段,大量追求革命的知识分子被实际斗争排出,集中到了上海,他们苦闷、彷徨,又不甘于沉沦。所以希望在文艺中寄托和发泄自己的苦闷,于是,在政治形势逆转的低气压下,以上海为中心,再一次掀起了话剧运动的热潮。随着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左翼文学运动迅速风靡全球,有"红色的30年代"之称,其声势之大,影响之广、成绩之显著,十分突出,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蓬勃开展,同时,也给处于困惑、徘徊之中的中国戏剧运动以很大的启迪。
    当时,在上海同时活跃着五大剧社: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洪深领导的复旦剧社、应云卫领导的上海戏剧协社、朱襄丞、罗鸣凤领导的辛酉剧社、陈白尘领导的摩登剧社。
    正是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之下,沈端先、郑伯奇、冯乃超、钱杏邨等在1929年共同发起组织了上海艺术剧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新兴戏剧一一普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也就是无产阶级戏剧。并先后组织了两次公演,介绍了一些外国左翼剧作家的具有革命倾向的剧目,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使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由五四开始的个性解放潮流转而走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无产阶级戏剧运动推动了上海话剧界向左转。1930年,田汉又在《南国月刊》上发表《我们的自己批判》一文,批判了南国社的小资产阶级感伤倾向。指出:"在以明确的意识看戏的观众一天天多了的今日,认识不彻底,或者简直不过是动于个人的情势与朦胧的倾向底戏剧是必然地要走向没落之路。"并宣布了南国社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社会运动与艺术运动的"二元"态度,彻底转向"一元"化的左倾,向左转。

    1930年8月,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了辛酉、南国、摩登等进步戏剧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来又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在"演剧大众化"的口号下,努力把戏剧这种形式向大众普及。这是继"左联"之后,又一个左翼文艺组织。
    由于左翼戏剧运动强调演剧是一种政治的辅助工作,是武器底艺术、斗争艺 术,所以这一时期左翼剧作家创作的作品大都以工人、农民为主人公,着重表现他们的革命斗争,及时、直接地反映现实生活中重大政治事件。如冯乃超、袭冰庐写的反映工人与资本家斗争的独幕剧《阿珍》,适夷写的表现人民抗日反帝斗争的《S.O.S》。(S.O.S是国际通用的呼救信号)
    从1936年开始的"国防戏剧",是30年代戏剧运动的又一转折。"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春天,"左联"解散,在这之 前,左翼"剧联"也已在1935年冬自动解散,配合"国防文学"口号提出了"国防戏剧"的口号,以代替"无产阶级戏剧"口号,不久,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戏剧运动在新的形势下走向抗日救亡的新阶段。
    所谓"国防戏剧",除了强调"反帝抗日反汉奸,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的主题外,也还有充分发挥戏剧的宣传(以致现场鼓动)功能的要求,在艺术形式上则提倡"通俗化、大众化和方言戏剧",有鲜明的向"广场戏剧"发展的特色。在"国防戏剧"热潮中涌现了不少新人新作,初露头角的剧作者有尤兢(于伶)、宋之的、陈白尘等。其代表作大多数是集体创作,剧目有《走私》《咸鱼主义》 《汉奸的子孙》等。"好一计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演遍中原大地、大江南北。夏衍创作了多幕剧《赛金花》《自由魂》(即《秋谨传》) 《上海屋檐下》,其中历史讽喻剧《赛金花》曾被誉为国防戏剧的力作。
    在左翼文艺思潮的推动下,这个时期的剧作家的阶级斗争意识普遍增强,他们不愿刻意追求"超而又超"的高尚情调,而是把戏剧和时代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被压迫阶级的苦难和反抗成为了戏剧创作的普遍主题,不但数量多,而且视野开阔、气势粗犷、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缺点在于:机械地理解了戏剧为政治服务的目的,而忽略了艺术的特殊规律,因此使创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简单化、公式化现象,这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的。
    这一时期的主要剧作家有田汉、洪深、曹禺、熊佛西、李健吾、袁牧之、宋春舫等,而成就最为显著,为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当首推曹禺,他的剧作是中国话剧史上一个突起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