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习建议 首页  中国教育史  当前位置:第四章 第四节 美国近代教育制度  
课程导航

三、公立学校运动

  1814年以后,美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自1820年起,美国又实行了关税保护政策、随着轮船的输入、铁路的铺设和运河的开凿,美国这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商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在此基础上,美国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也有很大变化,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实力雄厚起来,他们积极开展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运动,要求选出资产阶级新政府来代替原有的贵族统治性质的政府;工人阶级壮大以后,为争取教育权也进行积极斗争。所有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重视教育,以培养新型劳动力并使之能够参与社会政治生活。19世纪3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次重要的普及义务教育运动,即公立学校运动。
公立学校运动主要指依靠公共税收维持、由公共教育机关管理、面向所有公众的免费的义务教育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贺拉斯曼(1796-1859)等人成为重要的推动者,贺拉斯曼因此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公立学校运动最初发生在初等教育领域,其主要特点有:第一,建立了地方税收制度,兴办公立小学;第二,颁布义务教育法,实行强迫入学,强迫入学的年龄与入学时间随着义务教育的推进而逐步延长;第三,采用免费教育的手段,促进普及义务教育的发展。公立初等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美国师范学校的发展。到了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进行主要是在中学,公立学校实行免费的原则,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中等教育的机会。美国公立学校的大量建立,不仅奠定了美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基础,也成为美国普及义务教育运动的开端,1852至1853年,马萨诸塞州和纽约州相继发布了强迫义务教育的法令,给南北战争后各州普遍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打下了基础。
  公立学校的大量开办,客观上要求更多的师资,刺激了美国师范教育的发展。1839年,马萨诸塞州开办了美国第一所州立师范学校,代表了美国东部师范教育的特点,即受德国师范教育的影响,是一所专门培养公立小学教师的职业性学校,注重传授教学法的应用技巧;1853年,伊利诺州创办了美国第一所私立学校,代表了美国中、西部师范教育的特点,即对师范生的阶级限制不太严格,学校很受重视,教学中不只注重教学法,还要求教给学生比较全面的使用知识。美国中西部对师范教育的重视与要求以及注重师范性和学术性的不同主张,都反映了美国师范教育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后来美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中,一直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

  三、 学术型大学的创建

  美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学校类型、课程设置以及教育规模等在19世纪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时期,除了私立大学外,还出现了州立大学。在欧洲(特别是德国)世俗大学重视学术水平的影响下,一批美国人赴德国留学或考察,回国后按照德国的传统办学。例如;1870年,哈佛学院改称大学,19世纪后期又进行了改组,1865年,哈佛摆脱了教会与政府的控制,实现了自治,加强了学术研究和科学实验,对美国文化与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又如,18世纪所建立的王家学院,1810年归属纽约市,重建为哥伦比亚学院,1912年正式定名为哥伦比亚大学,成为学术水平很高的文、理、工、医多科性的私立综合大学。再如,1855年,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设立了私立的斯坦福大学,具有本科和研究部,以后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也是美国著名的科研中心之一。还有1876年建立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也是以学术性研究为主的,该大学首次建立了集中精力钻研学术的研究生院。此后,美国许多著名的大学,也都以德国为榜样,开始向学术型发展。

  本节共4页  1 2 3 4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