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主动精神在教学中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要素主义的这些弊病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批评,尤其是引起了广大学生的不满,因而没有收到革新美国教育、促进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这样在20世纪60-70年代,在新兴教育流派的挑战面前显得黯然失色。3.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影响及对其的评价
在新传统教育流派中,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影响最大,但是,该流派早期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1946年,巴格莱等人相继去世,该流派的领导力量受到削弱。20世纪50年代,要素主义教育的地位开始上升,并在美国教育界占据统治地位,为60年代后期美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课程改革运动中,许多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都是从要素主义教育观点中得到启发并投身教育改革的。
要素主义是在批判进步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被了解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它在批判进步主义教育的过程中确实纠正了进步主义教育的某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匡正了教育观念,其理论观点和具体做法很值得学习、研究,很有借鉴意义。首先,他们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符合学校教育的规律;其次,关于天才教育的问题,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某些重要的历史时期也不失为是一项积极的举措,而且符合因材施教的规律;再次,要素主义立足于社会现实和教育实际,对统治美国教育乃至影响各国教育发展的进步主义教育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在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提倡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教师的权威,力主改变美国教育软弱痪散的局面,这对纠正进步主义教育导致的学校管理的不利局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要素主义教育也存在很多明显的缺陷与不足。首先,他们关于学习人类文化共同要素的思想缺乏科学依据和哲学基础。要素主义教育家们虽然提出了要素的思想,但却没有进--步阐述如何在浩瀚杂芜的知识海洋中确定出最基本的要素,也没有提出明确的原则。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要素主义教育只是一个理想或设想,其中某些观点难以付诸实践。其次,要素主义在提出天才教育的同时,对没有天赋接受天才教育的学生提出了另外千种培养目标,使其成为熟练工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教育的不平等。再次,要素主义在强调教师权威,基础知识和智力训练的同时矫枉过正,片面强调教师权威,重视书本知识和严格的智力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主动精神在教学中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要素主义的这些弊病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批评,尤其是引起了广大学生的不满,因而没有收到革新美国教育、促进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这样在20世纪60-70年代,在新兴教育流派的挑战面前显得黯然失色。
二、永恒主义教育流派
永恒主义教育流派与要素主义教育流派产生于大致相同的时代,也是以反对进步主义的姿态出现的,其教育思想与观点曾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欧美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理论与实践。
1.永恒主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永恒主义也称"古典文科教育"、"古典人文主义传统",它对西方教育在新旧交替过程中所产生的混乱和动荡采取了复古主义的态度,主张恢复古代希腊、古代罗马,以及欧洲中世纪的教育传统。
|
|
本节共10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