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习建议 首页  中国教育史  当前位置:第六章 第八节 新传统教育流派  
课程导航

  由于永恒主义者非常重视对人的智慧训练,注重发展人的理性,所以他们非常注意文法、逻辑学、修辞学和哲学的学习,非常重视数学、历史、文学的学习,他们认为这些学科作为教育内容是非常有价值的。永恒主义者认为在重要性上稍差的是自然科学,因为自然科学只探讨特殊的、具体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但无论如何,语言教育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语言是交往的工具,在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语言都应该占据重要地位。
  在处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之间的关系时,永恒主义者认为人文科学在所有方面都优于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他们认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只能帮助我们确定事实,而传统学科却包含着永恒的原则,能帮助我们决定如何处理这些事实。科学只能给人以力量,而哲学却能给人以目标,重要的生活真理体现在人文传统中。基于此,他们主张在学科之间划分等级和主次关系,把古典学科放在重要地位,把职业技术方面的学习放在次要地位。永恒主义者始终坚持认为,在文科教育中,应该把科学放在次要地位。
  (3)关于课程 .
  根据对教育内容的阐释与理解,永恒主义所强调的课程也是围绕着"以理性为目标的学习'且进行的。
初等教育阶段是"以理性为目标的学习"的准备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使儿童具备初步的读、写、算能力,因此教育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外,还应该让学生学习历史、地理、文学和外语等科目。
  文明的古典作品,此外,中等教育阶段还要开设哲学、历史、文学、诗歌和美术等有利于使人文学科精益求精的科目,主张科学教育在中等教育阶段处于次要地位,也不开设选修课。
  在大学教育阶段除了学习逻辑学、文法和数学以外,主要是学习伟大著作(GreatBooks),。即名著,进行真正的"以理性为目标的学习"。为了进行名著教学,赫钦斯、阿德勒苦心孤诣,编写了一套多达54卷的大型著作--《西方世界伟大著作》。该书汇编了上自公元前8世纪,下到公元19世纪两干余年,总计74位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的400余部代表作的全文。该书于1952年由美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出版,其内容不仅包括英美文学,而且包括文、史、 哲、政、经、法等各方面的名著,诸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此外,《新约全书》、《D日约全书)、《美国独立宣言)、《合众国宪法》等也包括在其中。
  在高等教育阶段,永恒主义者非常重视名著课程的教学,他们把名著教学放在首位,因为在永恒主义者看来,名著课程充分地体现了永恒主义教育的超时代性、超社会性的教育理念。但同时,永恒主义著也强调,大学阶段也不应该停止自然科学、语言等必修课程的学习,名著课程与这些课程的学习应该相互补充。

  本节共10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