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录

| 旧网首页 | 新网首页 | 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民歌

 

主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钱 茸 教授

 

 

第五讲  平原民间歌曲与山地民间歌曲之比较 

 

平原,文化传播相对便利,在大片土地上,民歌的共性方面较突出;

山地,文化传播相对不便利,民歌的个性较突出。

平原盛产小调,山地盛产山歌。

山歌的形态特点:

1、节拍、节奏较自由(即便主体部分节奏规整,也往往在乐曲起始部分增加一个呼喊(如《弥渡山歌》)。

2、旋律进行起伏较大。

3、上下句结构的较多(南方有一部分五句子体的)。

4、歌词往往只有一两段,并多用对偶句子。

小调的形态特点:

1、节奏较匀整。

2旋律进行较婉转、细腻。

3多为起承转合的规整结构。

4、歌词往往有多段(分节歌),并常用长短句。

中国盛产小调的地方南有江苏、浙江(在色彩区分类里,江南与浙江的音乐统归“江浙音乐文化区”),北有东北、华北地区(在色彩区分类里,地理上的东北与华北地区音乐统归“东北音乐文化区”的内区和外区)。南方与北方的民歌,毫无疑问有着地域风格的明显差异,但是平原地区流传的小调往往都比较上口,易流传。

许多书中谈到小调,往往说“抒情性强”。这里牵扯到需要对“抒情性”进行诠释。如果说具有优美的旋律就算“抒情性强”,小调的旋律确实往往是比较优美的。但是,事实上,民歌中存在着两类优美的旋律:一类是直接拨动人们心弦的,具有“袭击力”的旋律;另一类虽然具有美听效果,却未必具备“袭击力”。山歌的旋律美往往属于前者,小调的旋律美往往属于后者。我认为,小调的旋律美具有形式美的倾向(请参阅本人所著《古国乐魂》第九章“形式韵致”)。其实,与其说小调“抒情性强”,不如说它往往具备一种弹性表情框架,比如最著名的《孟姜女调》,其旋律可以依据歌词内容与使用场合的需要,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即便像河北民歌《小白菜》(它的四句旋律,除第三句有些起伏外,其他三句基本都是较平和的下行乐句。四句旋律的落音分别是RE DOLASOL;节奏匀整,整体结构规整)。它所表现的情绪,虽然从大趋向说,不太可能是欢快的,但从十分呆板到极度悲哀,仍然有着相当大的处理余地。

许多小调的多段歌词,喜欢在时令、时辰上做文章,如“一月里来……二月里来……”,或“春季里来……夏季里来……”,“一更里来……二更里来…”等等。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与中国古代“律历融通”的观念 有着某种内在联系(请参阅本人所著《古国乐魂》第二章“彼处不胜高寒”第一节“古气象学如是说”);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表演目的(商业功能)的必然需要。因为,小调经常用于街头艺人或青楼女子的卖唱(所以常带伴奏)。

总体来说,山歌的抒情较直畅(我认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抒情);小调的“抒情”有形式美的倾向。

请听河北民歌《小白菜》(小调)、苏北民歌《杨柳青》(小调)、浙江民歌《对鸟》(山歌)、云南民歌《弥渡山歌》。

附歌词:

  《小白菜》 

小白菜呀地里黄呀,

三两岁呀没了娘呀

亲娘呀,

亲娘呀!  

跟着爹爹还好过呀,

只怕爹爹娶后娘呀,

亲娘呀,

亲娘呀! 

娶了后娘三年半呀,

生个弟弟比我强呀,

亲娘呀,

亲娘呀! 

弟弟吃面我喝汤呀,

端起碗来泪汪汪呀,

亲娘呀,

亲娘呀! 

亲娘想我谁知道呀,

我思亲娘在梦中呀,

亲娘呀,

亲娘呀! 

桃花开花杏花落呀,

想起亲娘一阵风呀!

亲娘呀,

亲娘呀!   

《小白菜》从词上看,是每段两句加两个类似戏曲里“哭头”的后缀感叹;若从音乐上听,每段则应分四句,再加上两个后缀感叹。

              《杨柳青》 

早(啊)晨(这个)起(啊)来露水多(虐),

(啊啊衣啊啊),

点(啊)点的露(哇)水润麦苗(啊),

(杨啊杨柳青啊虐)。

(七搭七呢崩啊虐,

杨柳叶子松啊虐,

松又松虐崩又崩虐,

松松么有情人哪哥哥杨柳叶子青啊虐)。 

   《对鸟》  

吤姆飞过青又青(哎)?

吤姆飞过带铜鈴(呵)?

吤姆(啊)飞过红加绿?

吤姆飞过抹把胭脂(哎)嘴唇(哦)? 

青翠飞过青又青(哎),

白鸽飞过带铜鈴(呵),

天雉鸟(啊)飞过红加绿,

长尾巴丁飞过抹把胭脂(哎)嘴唇(哦)。  

“吤姆”是“什么”的意思。《对鸟》的节奏非常自由,是典型的山歌。 

   《弥渡山歌》  

(衣哪)

山对山来岩对岩,

蜜蜂采花顺山(尼)来,

蜜蜂本为采花死,

梁山伯与祝英台。 

(衣哪)

山对山来岩对岩,

小河隔着过不(尼)来

哥抬石头妹兜土,

花桥搭起走过(尼)来。   

《弥渡山歌》的节奏律动性很强,但是它每段开始的呼喊“衣哪”,却是山歌的特征,而且打破了结构的规整性。  

 

思考问题:

1、山地与平原各自出产什麽类型的民歌?

2、山歌与小调的主要差别?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