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网首页 | 旧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西方舞蹈通史

 

主讲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  欧建平 研究员

 

 

第五讲

第三章  芭蕾舞

 

第一节  早期芭蕾

来龙去脉C.1500~1832)

作为“西方文明的结晶”,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可谓顺理成章的事情。文艺复兴运动赋予人类以冲破中世纪黑暗与压抑后的热情与智慧,而意大利流派的芭蕾也因此具有热情奔放、气质豪爽、动作舒展、技术高强等总体特征。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席间芭蕾”由意大利的贵族冈卓―奇―波塔承办,时间在1489年。1533年,当意大利公主卡特琳嫁到法国,曾带去了一批训练有素的乐手和舞者。芭蕾就这样冠冕堂皇地从意大利宫廷步入了法兰西宫廷,并很快成为法国宫廷上至国王,下到臣僚,自爱自娱自乐、宏扬贵族风范,以及炫耀国力强盛的最好方式。

1661年,法国宫廷根据国王路易十四的诏书,在巴黎创建了皇家舞蹈学院。但最初的宗旨并非是要发展后世这种作为表演艺术的芭蕾,而是要提升皇亲国戚们自娱自乐的交谊舞水准。不过,那些由国王钦定的芭蕾大师们充分地利用了这样一个机缘,更在路易十四浓厚的芭蕾兴趣上推波助澜,从而把芭蕾艺术发扬光大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之上。1672年,路易十四因人到中年,无法胜任难度渐大的表演而退出舞台,芭蕾大师们则乘势将所有业余的贵族舞者们赶下了舞台,进而确保了芭蕾表演艺术可以放开手脚,向着高精尖的境界挺进。

早期芭蕾时期中,首当其冲的成名之作当然是被史家誉为“世上芭蕾第一部”的《皇后喜剧芭蕾》;同是宫廷芭蕾,因为国王担任主演而传为佳话的可谓《夜芭蕾》;而最终因走出宫廷,进入为各阶层服务的剧场而流传至今的剧目则是《关不住的女儿》。

芭蕾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一种登峰造极的高度,不得不在归功于18世纪法国的三大改革家——玛丽·卡玛戈、玛丽·萨莱和让-乔治·诺维尔。而在意大利,萨尔瓦托雷·维加诺等编导家,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早期芭蕾时期的舞者形象完全不是我们今天心目中的形象,因为穿硬头脚尖鞋翩翩起舞尚未成为女舞者们的“法定”技艺,男女舞者们的肢体远不象今天这样修长,他们的动作远没有像今天这样灵巧。

名家青史

巴尔塔萨·博若耶是法籍意大利编导家、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大约在1535年生于意大利某地,大约在1587卒于法国巴黎。1555年前后,他到达法国宫廷,先后导演了许多大型的演出,尤其是因为在1581年编导了史称“世上芭蕾第一部”的《皇后喜剧芭蕾》,而被芭蕾史学家们誉为“法国芭蕾舞剧编导第一人”,并认为给《吉赛尔》、《天鹅湖》等后世芭蕾舞剧杰作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芭蕾史上,有位国王可谓功高无量,他就是法王路易十四。1661年,自幼学习芭蕾的他,在独立执政的第一个十年中,率先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芭蕾教育机构——皇家舞蹈学院。如今,在各国依然广泛使用的手脚的五个位置,以及大量程式化的芭蕾舞姿,是1700年在这里用法语固定下来的,因此,法语至今依然是国际芭蕾圈中普遍使用的“世界语”,而由他主演的宫廷芭蕾舞剧《夜芭蕾》,则成为早期芭蕾的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2002年在法国拍摄的故事片《国王跳舞》中得到了再现。

路易十四的老师叫让·巴蒂斯特·吕利,这位法籍意大利芭蕾表演家、编导家、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总监1632年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富足的磨坊主之家,1687年卒于法国巴黎。幼年时代,他因聪明伶俐且活泼可爱而入选法国宫廷,经过主人的精心栽培和自己的用心学习后,逐步从陪练意大利口语的贴身男仆,成长为多才多艺的艺术家。1653年,他在为《夜芭蕾》作曲和编舞时,不仅为自己创造了崭露头角的机会,而且还使法王路易十四因扮演其中的“太阳王”而青史留名,并因此备受宠信。最大贡献是同法国著名戏剧家莫里哀一道,先后创造了“幕间芭蕾”和“喜剧芭蕾”这两种早期芭蕾的重要样式。

皇家舞蹈学院的首任院长是法国编导家和教育家皮埃尔·波尚,1636年生于凡尔赛一个乐舞世家,大约在1705卒于巴黎。波尚自幼接受家传,12岁便在宫廷芭蕾舞剧《激情荡漾》(1648)中首次登台,深得王室宠信,成年后更是舞艺精进,成为国王路易十四的芭蕾教师,与他同台演出过多部芭蕾舞剧。出任院长期间,他的最大贡献是将芭蕾流传至今的五个手脚位置加以规范。

由于各种世俗观念作怪,此前能在专业舞台露面者统统都是男性。因此,法国芭蕾表演家拉芳丹小姐因率先登台而青史留名,便不足以为奇了。这位神秘的女性大约在1655年生于法国,并大约卒于1738年的巴黎。1681年,她在巴黎歌剧院的大舞台首次亮相,首开女性芭蕾表演艺术之先河的,而剧目则为由吕利作曲、波尚编舞的芭蕾舞剧《爱神的凯旋》。她天生丽质,眉目传情,身段窈窕,玉洁冰清,为后世的古典芭蕾女演员竖立了楷模。

同是18世纪法国芭蕾的三大改革家,玛丽·卡玛戈1710年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一个西班牙和意大利混血的乐舞世家,1770年卒于法国首都巴黎。在父亲的启蒙下,她幼年登场,10岁时前往巴黎,随名师学舞,16岁加盟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很快便晋升为女主演,并成为另一位当红明星M.萨莱的对手。她一生跳过芭蕾舞剧近百部,舞风强劲,风格洒脱,尤其是以率先完成“交织击腿跳”、“上下击腿跳”这两种至今仍为男性专利的腿部击打动作令世人瞠目结舌,而她最大的历史功绩则是斗胆将女舞者的曳地长裙剪短,确保了她们能够轻装上阵,促使芭蕾的表演风范和肢体美学能够轻盈飘逸地进入了随后的“浪漫时期”。 

玛丽·萨莱1707年生于一个杂技世家,1756年卒于巴黎。她自幼便开始与胞兄一道,在伦敦的哑剧演出中频频登台,11岁在巴黎首演,随后则开始在芭蕾名师门下习舞,1727年成为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女主演,并迅速与卡玛戈相映成辉。与卡玛戈的过人精力与辉煌技巧不同,萨莱主要擅长细腻的内心体验和强烈的戏剧表演,1734年更因在芭蕾舞剧《皮格马利翁》中根据人物的时代与身份,披挂古希腊样式的薄纱图尼克长衫而震惊四座,青史留名。她最大的贡献是使芭蕾成为富于戏剧真实性和自然表现力的舞台表演艺术,并身体力行地推行了“还历史本来面目,让每个角色穿上符合其历史真实的服装”等观念。

-乔治·诺维尔是法国芭蕾的表演家、编导家、教育家和理论家,18世纪最重要的芭蕾改革家,舞蹈史上的“情节芭蕾之父”。1727年,他生于巴黎,1810年则卒于法国的圣日尔曼昂莱。早年,他曾随巴黎名师学舞,并深受追求戏剧表现的芭蕾改革家萨莱影响,16岁开始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次登台,此后则在欧洲各地巡演。1754年,他出任巴黎喜歌剧院的芭蕾大师,复排了他最成功的芭蕾舞剧《中国的节日》(1749),神奇的想象与当时盛行的“中国瓷器热”相吻合,一时成为法国社会的热门话题。他一生创作芭蕾舞剧150多部,但使其青史留名的却是1759年用文字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他在其中针砭时弊,强调舞蹈不应是歌剧的附庸,或身体的杂技,而应是情节自然、“没有对话的戏剧”,因而被英国戏剧界誉为“舞蹈的莎士比亚”。

让·多贝瓦尔是法国的芭蕾表演家、编导家和教育家,1742年生于法国的蒙彼利埃,1806年卒于该国的图尔。他从巴黎歌剧院芭蕾舞校一毕业,19岁便加盟了该剧院的芭蕾舞团,10年内陆续出任过性格舞领舞、领衔男主演和芭蕾大师。为实现老师诺维尔的一系列芭蕾改革思想,他1785年前往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出任了当地大剧院的编导大师,1789年更首演了其编导生涯中最为成功的芭蕾舞剧《关不住的女儿》。该剧以浓郁的乡土气息,描绘了一对青年冲破层层阻挠,结为百年之好的故事,充分展示出多贝瓦尔处理爱情与笑料的喜剧天赋。

18世纪的法国芭蕾舞台上,有一个世家可谓非同凡响,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维斯特里家族。父亲加埃唐·维斯特里是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领衔男主演,在芭蕾史上素有“舞蹈的上帝”之盛誉,其子奥古斯特·维斯特里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760年生于巴黎,1842年则卒于这里。随父学舞后,他12岁登台便艺惊四座,翌年在父亲主演的芭蕾舞剧中扮演爱神,更是一夜走红。16岁,他加盟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四年内便从独舞晋升到主演和领衔主演,先后主演了诺维尔等大批名家之作。1781年随父去伦敦,万人空巷的精彩演出创造了国会推迟例会的传奇,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舞蹈第一人”。

萨尔瓦托雷·维加诺是意大利芭蕾表演家和编导家,1769年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一个舞蹈世家,1821年卒于米兰。早年,他曾向当作曲家的叔父学习音乐,首次于罗马登台跳舞时扮演的却是女性角色,后又在法国芭蕾大师诺维尔门下深造。维加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芭蕾舞剧,并长期活跃在欧洲各大名城的舞台上,尤其是临终前,一直出任米兰斯卡拉剧院芭蕾舞团的编导大师,为“早期芭蕾”向“浪漫芭蕾”过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与众不同的是,他大多为自己编导的舞剧作曲,或改编他人的音乐。在编导上,他的独出心裁则表现在,善于将节奏化的哑剧,有机地融入通常模仿性的手势和传统式的舞蹈,从而使整部作品与音乐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 

名作流芳

《皇后喜剧芭蕾》1581年10月15日演出于巴黎卢浮宫波旁宫的巴黎殿,场合是乔耶斯公爵与皇后胞妹玛格丽特公主的婚礼庆典,编剧L.谢纳伊,作曲L.德博利厄和J.萨尔蒙,舞美设计J.潘廷,总导演B.德博若耶。舞剧演出自晚上10点一直持续到翌日凌晨3点半,历时5个半小时。故事情节则选自古希腊神话中关于美丽女神喀耳刻的传说。

这部早期芭蕾舞剧可谓意义重大,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归纳出以下三点:其一,在舞剧的戏剧结构上,它第一次成功地把若干不同的故事情节放到一个完整的戏剧构架之下;其二,在舞蹈与音乐的关系上,它第一次明确地使动作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同步起来;其三,在舞蹈的构图上,它第一次充分地体现出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格拉斯“几何能够表现思想”的观念,比如大量使用了各式各样的圆形、螺旋形、三角形和四方形,从而通过无声的调度语言,表现出消除内乱、安定团结的和平理想。 

这部芭蕾舞剧在形式上并非日后这样的单纯,而是包括了朗诵、歌唱和舞蹈等多种成分。它的千古流芳在很大程度上,还得归功于其场面的蔚为大观和特技的辉宏效果,特别是那辆巨型的彩车,上面不仅有大量古希腊的神话人物翩跹起舞,而且还有喷泉在源源不断地喷射着巴黎香水,令在场观众无不为之瞠目结舌,并因此而一次性地耗资350万金路易,可谓法国宫廷娱乐生活纸醉金迷的真实缩影。

《夜芭蕾》1653年2月23日上演于巴黎卢浮宫内的小波旁宫,编剧I.德本塞拉德,作曲J.B.吕利等,编导吕利等,诗朗诵莫里哀,主演吕利、P.波尚和路易十四。这部舞剧开演于日落之际,收场于翌日日出之时,前后延续了12小时之久。剧中人物皆选自神话中发生在夜间的不同故事,演员们均为皇亲国戚,而首当其冲者则是年仅14岁、尚未登基的法王路易十四。他因在剧中成功地扮演了“太阳”这个角色,而以“太阳王”的美名永垂青史。整部舞剧的恢弘气势与富丽堂皇,尤其是当路易十四扮演的“太阳王”随着霞光万丈般的烟火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时的场面,令在座的贵族观众们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关不住的女儿》1789年7月1日由法国波尔多大剧院芭蕾舞团首演于该剧院,是法国早期芭蕾舞剧中至今依然活跃在舞台上的唯一剧目,首演时取名为《稻草芭蕾》,意为表现农民生活的芭蕾,编剧及编导J.多贝瓦尔,音乐为法国当时流行的民歌、民乐以及匿名作曲家作品的集大成。剧情的主线简单明了,说的是乡下少女丽莎与同村青年克拉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人们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可一旦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急坏了丽莎的母亲西蒙娜。多年来,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如今女儿长大成人,母亲自然不愿她日后受穷,因此决定把她嫁给磨房主的傻儿子艾伦,无奈女儿同克拉斯这对儿年轻人好事多磨,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部早期芭蕾舞剧的代表作充分展示出编剧和编导多贝瓦尔在处理爱情和笑料方面的卓越才能,从而使得观众中不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它在芭蕾史上的重大意义则可概括为三点:一是作为18世纪法国芭蕾改革家J.-G.诺维尔的入室弟子,他发扬光大了“情节芭蕾”的优秀传统,在全剧中确保了舞蹈既不是歌剧的附庸,也不是技巧的炫耀,而是情节生动、趣味盎然的芭蕾舞剧;二是第一次用贵族风范的芭蕾,成功地表现了一个普通农家的故事;三是将地道的民间舞加工改造,搬上了芭蕾舞台,不仅为整部舞剧增添的农家的气氛和乡土的色彩,也为后世“性格舞”模式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浪漫芭蕾

来龙去脉1832~1876)

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发端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巴黎,现实生活中的战乱和苦难不但未泯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而促使这个流派的艺术家创作出大量的不朽之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表现神秘莫测的超自然境界,传达人们在世俗空间中难以如愿的理想。表现在这个时期的芭蕾舞剧中,就大多是些不现实的仙凡之恋,如《仙女》(1832)、《吉赛尔》(1841)、《帕基塔》(1846)、《海盗》(1856)、《葛蓓莉娅》(1870)和《希尔维娅》(1876)等等。“巴黎”和“芭蕾”因此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当时的芭蕾舞校曾多达数百家。

法国流派对芭蕾史作出的最大贡献,是率先推出了轻盈飘逸的脚尖舞技术,而身为瑞典-意大利后裔的法国芭蕾巨星玛丽·塔里奥妮则因在巴黎歌剧院金碧辉煌的大舞台上,主演了父亲菲利波·塔里奥尼专门为她度身创作的“浪漫芭蕾的处女作”——《仙女》而名垂青史,更开创了一个“白裙芭蕾”的新时代。

作为“浪漫芭蕾的悲剧代表作”,《吉赛尔》将浪漫芭蕾那种“仙凡之恋”的题材和轻盈飘逸的动感发挥到了极致,其中由法国诗人和舞评家泰奥菲勒·戈捷创作的剧本令人心驰神往,法国作曲家阿道夫·亚当创作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两位法国编导家让·科拉利和朱尔·彼罗在第一、二幕中分别创作的好戏和好舞足以感天动地,而意大利表演家卡洛塔·格里西则将吉赛尔的人鬼情表现得摧人泪下。

浪漫芭蕾是法国流派芭蕾的兴盛时期,其总体特征与整个法国文化一样,可谓高贵典雅、严谨规范、轻盈飘逸、情怀浪漫,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这些特征由于布农维尔这个法裔芭蕾家族的传播,很快便在丹麦这个北欧国家生根、开花、结果,甚至在法国芭蕾衰落时,也依然得到发扬光大,并逐渐形成一个取之于法国,并具有自身风范的丹麦流派。 

名家青史

菲利波·塔里奥尼1777年生于意大利米兰的一个芭蕾世家,1871年卒于该国的科莫。其父是意大利的芭蕾大师,弟弟和儿子都是芭蕾表演家,但使他名垂青史的则是女儿玛丽·塔里奥妮。正是由于他的精心调教和度身编舞,塔里奥妮才能同《仙女》(1832)一道横空出世,首开浪漫芭蕾轻盈飘逸的风气之先,芭蕾女演员才能同脚尖鞋结下不解之缘,其编舞风格则被誉为“高贵典雅、轻盈飘逸、处女般纯洁、宗教般神秘”。

让·科拉利1779年出生,1854年逝世于法国巴黎,祖籍是意大利的波洛尼亚。他早期在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学校接受系统训练,但晚至23岁才登台首演,而对编舞而言,则更是大器晚成。至今仍由各国芭蕾舞团常演不衰的,应是1841年他同法国编导家朱尔·佩罗携手创作的《吉赛尔》这部“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颠峰之作”,而他在第二幕女鬼群舞中表现出来的清冷诗意和神秘氛围,则可谓这种风格舞剧的典型场面,更突破了其以往更加偏爱辉煌的审美取向。

朱尔·佩罗1810生于法国里昂,1892年卒于该国的帕拉梅。他早年在家乡学舞,13岁在巴黎首次登台后,开始随名师A.维斯特里深造,1830年入巴黎歌剧院作了主演,因而有机会与浪漫芭蕾的巨星玛丽·塔里奥妮同台共舞。1834年在那不勒斯邂逅了学生、情人和舞伴儿卡洛塔·格丽希,并与其成功巡演于欧洲各地。1836年,他开始编导生涯,代表作有《艾丝美拉达》(1844)等。不过,真正使他名垂青史的作品则是同科拉利携手创作,并由格丽希1841年在巴黎歌剧院首演的“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颠峰之作”《吉赛尔》,而他在其中则编导了女主人公的全部舞段。

亚瑟·圣-莱昂1821出生,1870逝世于法国巴黎。他自幼随父学舞,14岁在慕尼黑开始职业生涯,17岁在布鲁塞尔皇家歌剧院任芭蕾男主演,后在伦敦邂逅意大利明星范妮·切里托,并娶她为妻,同台主演并自行编导了一些芭蕾舞剧。1859年,他前往圣彼得堡,接替佩罗出任帝国剧院芭蕾大师10年,随后返回巴黎歌剧院任芭蕾大师,编导的《葛蓓丽娅》(1870)成为法国浪漫芭蕾的喜剧代表作,至今活跃在世界舞台之上。作为编导家,他改编的民间舞为古典芭蕾舞剧中的“性格舞”模式奠定了基础。

玛丽·塔里奥妮1804年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个芭蕾世家,1884年卒于法国马赛。她早年随父学舞,在领悟到芭蕾那超凡脱俗之美后,每日超负荷训练直到动弹不得,因而18岁首次登台便身手不凡。1832年,她在巴黎歌剧院金碧辉煌的大舞台上,成功地主演了父亲为其度身创作的浪漫芭蕾舞剧的处女作《仙女》,开创了一个“白裙芭蕾”的崭新时代,并使轻盈的脚尖舞步和飘逸的过膝长裙成为后世芭蕾女演员必须尊崇的舞蹈形象,更使得“三长一小”(长胳膊长腿儿长脖子,外加一个小脑袋)这种肢体特征,成为后世芭蕾女演员梦寐以求的审美标准。

范妮·埃尔斯勒1810生于奥地利的冈本多尔,1884年卒于维也纳。其父是德国作曲家F.J.海顿的侍从和抄谱员,她早年曾在维也纳剧院的赫舍尔特芭蕾舞校,随后在卡恩奈特剧院作舞者。她15岁登台便引起轰动,其不凡的气度和女性的光芒得到F.塔里奥尼、A.维斯特里等编导大师的盛赞。1834年,她加盟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作女主演,与玛丽·塔里奥妮平分秋色,其异教徒式的火红舞风与塔里奥妮那基督教式的白裙芭蕾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使得巴黎歌剧院的大舞台上更加绚烂多彩。 

卡洛塔·格里希1819年生于意大利的维西纳达,1899年卒于瑞士的圣让。她自幼赴米兰习舞,10岁便入斯卡拉剧院芭蕾舞团担任群舞,是极为罕见的芭蕾神童。1833年,14岁的她在那不勒斯邂逅了后来成为“浪漫芭蕾”编导大师的佩罗,两人一见钟情,随后以师生、舞伴和夫妻的三重关系驰骋于巴黎舞台,并因此开始备受瞩目,在1841年得到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聘书,以及诗人和舞评家泰奥菲勒·戈捷的终生青睐。同年夏天,她因主演由戈捷编剧、佩罗与科拉利共同编导的“浪漫芭蕾”悲剧代表作《吉赛尔》而蜚声欧洲舞坛。

泰奥菲勒·戈捷不仅是芭蕾剧作家和批评家,而且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头面人物和“为艺术而艺术”学派的创始人。他1811生于法国塔布,1872年卒于该国的纳伊,舞蹈方面曾受到意大利名家布拉西斯的启蒙。出于对浪漫芭蕾巨星格丽希的挚爱,他曾为这个时期的颠峰之作《吉赛尔》撰写了剧本。作为法国《新闻周刊》的评论家,他于19世纪3040年代的巴黎,发表了大量影响深远的芭蕾评论,并对塔里奥妮、埃尔斯勒和格丽希这三位最灿烂的浪漫芭蕾女明星的成长、芭蕾观众的培养,乃至整个浪漫芭蕾的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萨尔瓦多·维加诺1769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一个舞蹈世家,1821年卒于该国的米兰。早年,他曾向当作曲家的叔父学习音乐,首次于罗马登台跳舞时扮演的却是女性角色,后又在法国芭蕾改革家诺维尔门下深造。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芭蕾舞剧,而在临终前,则一直出任米兰斯卡拉剧院芭蕾舞团的编导大师,为“早期芭蕾”向“浪漫芭蕾”过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与众不同的是,他大多为自己编导的舞剧作曲,或改编他人的音乐。在编导上,他的独出心裁表现在,善于将节奏化的哑剧,有机地融入通常模仿性的手势和传统式的舞蹈,从而使整部作品与音乐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

卡尔洛·布拉西斯1797年生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1878年卒于该国的切尔诺比奥。他自幼随法国名师学舞,12岁登台亮相,随后于波尔多和巴黎走红,而在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上,则深受“情节芭蕾之父”诺维尔的影响。1816年开始,他先后在波尔多、巴黎和米兰跳舞,22岁开始为格鲁克、A.萨基尼、莫扎特等作曲家的歌剧编舞,1826年出任伦敦国王剧院的独舞演员兼编导,1837年则出任了米兰斯卡拉剧院舞蹈学校的校长。他最大的贡献是为学院派芭蕾的美学原则和动作规范著书立说,代表作有《舞蹈教典》(1828),并为浪漫芭蕾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女明星,故被奉为“19世纪最重要的芭蕾教育家”。

奥古斯特·布农维尔1805出生,1879年逝世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其父为常年工作于丹麦的法国芭蕾编导家。他自幼入丹麦皇家芭蕾舞团附属舞蹈学校学习,15岁毕业后加盟该团作舞者,后获奖学金赴巴黎,在芭蕾大师维斯特里门下深造,并加盟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成为法国浪漫芭蕾代表人物塔丽奥妮的得意舞伴儿。1830年,他返回哥本哈根,接替其父出任丹麦皇家芭蕾舞团的团长和编导家,创作了大批芭蕾佳作。逝世后,他的代表作《仙女》(1836)、《拿波里》(1842)、《舞蹈学校》(1849)、《民间传说》(1854)、《柬扎诺的花节》(1858)、《远离丹麦》(1860)等代表作得到细心保存和复排上演,由此构成了丹麦流派芭蕾经典剧目中最重要的根基,并自1930年代的“布农维尔芭蕾艺术节”开始享誉国际舞坛。他在芭蕾史上的青史留名,还因其人品为同时代国际演艺圈的同行们所称颂。“活着的喜悦与美好”是布农维尔的芭蕾观,也是由他开创的丹麦流派芭蕾的两大特征。芭蕾对他而言,是“一种宗教,并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最优美,也最能提升人们的品格”。 

名作流芳

《仙女》是法国浪漫芭蕾舞剧的处女作和早期代表作,芭蕾史上开脚尖舞之先河的里程碑之作,1832年 3月12日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于该剧院,编剧A.努里,作曲J.-M.施奈泽弗,编导F.塔里奥尼,仙女由M.塔里奥妮扮演,青年农民詹姆斯由J.马齐耶扮演,詹姆斯的未婚妻爱菲由L.诺布莱扮演。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苏格兰乡村。青年农民詹姆斯即将与同村少女爱菲结为伉俪,但朦胧中却看到传说中的仙女从天而降,毕生第一次找到魂不守舍的冲动,更禁不住与她翩跹共舞。几经犹豫,他终于随仙女私奔,到密林深处那个仙女们出没的空间,追求那种不着边际的仙凡之恋去了,而全然忘记了自己的新娘将蒙受羞辱、自己的情敌将如愿以偿、算命的女巫将自鸣得意等各种尘世的牵挂。当他把那条女巫准备的魔巾缠在仙女翅膀上时,她却死在了他的怀中。村里传来热闹的乐曲,詹姆斯的未婚妻不得不改嫁了追求她多年的同村农民格恩,而詹姆斯则成了个无地自容的孤家寡人。 

《仙女》的主要历史意义在于,意大利芭蕾巨星M.塔里奥妮于其中第一次将脚尖舞的技术提高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并与过膝的白色纱裙一道,为浪漫芭蕾时期开创了“白裙芭蕾”这种轻盈飘逸的舞风,其影响透过浪漫芭蕾的悲剧代表作《吉赛尔》和现代芭蕾的处女作《仙女们》一直持续至今。

《吉赛尔》是法国浪漫芭蕾舞剧的悲剧代表作、颠峰之作和中期代表作,1841年6月28日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于该剧院,编剧V.D.圣-乔治、T.戈捷和J.科拉利,作曲A.亚当,编导科拉利和佩罗,村姑吉赛尔由格里希扮演,伯爵阿尔布雷希特由L.佩蒂帕扮演,女鬼王米尔达则由A.迪米拉特扮演。剧本的创作灵感来自德国诗人海涅的《妖精的故事》和法国文豪雨果《东方诗集》中的一首诗《幽灵》。故事发生在中世纪的欧洲,莱茵河畔的一个小村庄。清澈见底的村姑吉赛尔与微服出访的伯爵阿尔布雷希特一见钟情,双双堕入情网。可门第的悬殊只能使这场玫瑰梦化作泡影,并导致吉赛尔当场心碎而死。阿尔布雷希特和单恋吉赛尔的看林人希拉利昂均陷入了无法解脱的自责之中,并不约而同地去给吉赛尔上坟。坟场上,欧洲的民间传说中那些因被负心男人抛弃而屈死的女鬼们列队出场,并对所有到场的男人都格杀勿论,方法则是让他们疯狂地跳舞,直到最后一口气,以发泄自己的满腹冤屈。不过,在吉赛尔的虔诚护佑下,阿尔布雷希特免遭一死,而希拉利昂则成了牺牲品。 

1841年首演至今,160余年过去了,《吉赛尔》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流传至今,并在各国的舞台上常演常新,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第一幕为我们提供了大起大落、催人泪下的悲情好戏,而它的第二幕则为大家提供了酸楚哀艳、优美动人的绝代好舞,尤其是女鬼们的那段阴风骤起的大群舞,足以令人倒吸一口凉气;吉赛尔与阿尔布雷希特的那段双人舞,也因难度系数颇大而成为各大国际芭蕾比赛的必选节目,其中又数吉赛尔的独舞更为精彩:那轻捷的脚尖碎步、酸楚的离别之情、飘然而起的托举、落地无声的跳跃,均成为各国芭蕾女主演们是否能跃入国际大腕行列的试金石。

《帕基塔》是法国浪漫芭蕾舞剧的中期代表作,18464月1日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于该剧院,编剧J.马齐耶和P.富歇,作曲E.德尔德维,编导马齐耶,吉普赛女郎帕基塔由格里希扮演,法国军官卢西昂由卢西恩·佩蒂帕扮演。故事发生在拿破伦统治时期的西班牙,说的是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帕基塔在危难之际,挽救了英俊潇洒的法国军官卢西昂,然后双双堕入了爱河,但由于门第低下而无法与他结为伉俪。经过重重磨难,帕基塔终于在盛大的宫廷舞会上,证明了自己的贵族血统,从而如愿以偿地与卢西昂结为百年之好。

在芭蕾史上,格里希素以融塔里奥尼与爱尔斯勒这两位浪漫芭蕾巨星的优长于一体而著称,前者被史学家当作是第一位穿脚尖鞋翩翩起舞者,技术强悍且飘飘欲仙,而后者则热情奔放并具浓郁的人间烟火气,尤其擅长表演西班牙风格的吉普赛民间舞。因此,后世的人们不难想象格里希的表演中所具有的双重性:卓越的动作技术与感人的戏剧表演,而这种合二为一的优势则突出地表现在了由她主演的《吉赛尔》和《帕基塔》这两部浪漫芭蕾舞剧的中期代表作中。

《海盗》同是法国浪漫芭蕾舞剧的中期代表作,18561月23日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于该剧院,编剧V.D.圣-乔治和J.马齐耶,作曲A.亚当等,编导马齐耶,希腊少女米多拉由C.罗萨蒂扮演,海盗首领康拉德由D.塞加雷利扮演。舞剧取材于英国浪漫派诗人G.拜伦1814年发表的同名诗歌,其海盗初而秘密聚集在山洞、继而悄悄埋伏在市场等情节,海船因意外灾难导致出患难之交和一见钟情、官府中肉欲横流和妻妾成群等场面,以及19世纪的希腊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依旧残存的奴隶市场等野蛮风俗和海盗为救美人铤而走险的浪漫情怀……这一切都为历来偏爱异国情调和辉煌场景的芭蕾舞剧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题材。为了更加有效地抓住观众的同情心,编剧们有意识地保留了原作的标题、人物和神韵,并聪明地把女主人公的身份从早已嫁给海盗首领的家庭主妇改变成了一位性格独立而刚强不屈、大胆追求解放甚至恋爱和婚姻自由的处女,从而用这位美人命运的起伏跌宕,成功地贯穿了全剧的始终。 

剧中的男主人公康拉德、阿里是一群素以仗义疏财、杀富济贫而闻名天下的“海盗”。是日,他们因船只触礁而流落到了希腊的爱奥尼亚海滩,并在逃避土耳其巡警搜捕的关键时刻,得到了几位希腊美少女的隐藏和保护。不料,这些少女随后却身陷囹圄,即将被人贩子出售为奴。多亏了海盗们智勇双全,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将她们救出了虎口。最后,女主人公米多拉与海盗首领康拉德在患难中彼此相爱,并结为伉俪,由此完整地演绎了一个“英雄救美人”的经典故事。

《葛蓓丽娅》是法国浪漫芭蕾舞剧的喜剧代表作和后期代表作,1870年5月25日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于该剧院,编剧C.尼泰和A.圣-莱昂,作曲C.德里勃,编导圣-莱昂,少女斯万妮尔达/木偶葛蓓丽娅由G.博扎克奇扮演,斯万妮尔达的男友弗朗茨由E.菲奥克尔扮演。这部舞剧的灵感来自E.T.A.霍夫曼的童话《睡魔》,但却没有使用睡魔把沙子洒在那些精力过剩的孩子眼中以促其入睡这条情节主线。剧情定位在18世纪的中叶,波兰南部与捷克交界的加里西亚地区一个小镇。斯万妮尔达和弗朗茨这对金童玉女终于订婚,但弗朗茨一见到漂亮女孩儿就想入非非的习惯却积重难返,令斯万妮尔达叫苦不迭。小镇上的其他女孩儿中,最让弗朗茨心动过速者莫过于孤寡老人葛白留斯家中那位孤芳自赏的千金葛蓓丽娅了。每天,弗朗茨都会赶去对她眉来眼去一番,让斯万妮尔达妒火衷烧。两人间打打闹闹,笑话百出,直到发现那目不斜视的美女葛蓓丽娅不过是葛白留斯精心制作的木偶时才重归旧好,最后双双携手,踏入了婚礼的庆典。

《葛蓓丽娅》的首演之夜,巴黎歌剧院里金碧辉煌且座无虚席,即将参战并惨败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也聚精会神地欣赏了它。战争爆发后,歌剧院被迫关上了大门,《葛蓓丽娅》也只能在演出18场后告一段落。祸不单行的是,编导家圣-莱昂两天后因心脏病发作而辞世,而不到三个月后,女明星博扎克奇也因天花而夭折,从而为这出原本的喜剧芭蕾染上了悲剧的色彩。《葛蓓丽娅》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在题材上,为正在衰落的欧洲浪漫芭蕾舞剧开辟了一个以木偶形象和动律为主体的崭新天地。

《希尔维娅》又名《戴安娜的仙女》,也是法国浪漫芭蕾舞剧的后期代表作,1876年6月14日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于该剧院,编剧J.巴尔比耶和B.德雷纳克,作曲C.德里勃,编导家L.梅朗特,希尔维娅由R.桑加利扮演,戴安娜由L.马尔盖扮演,厄罗斯由M.桑拉维尔扮演,阿敏塔由梅朗特扮演。

这部芭蕾舞剧取材于16世纪意大利诗人和剧作家T.塔索1573年根据罗马神话改编的田园剧《阿敏塔》,讲述了牧羊人阿敏塔对仙女希尔维娅忠贞不渝的爱情,而后者则是月亮和狩猎女神戴安娜的部下。不过,希尔维娅最初拒绝了阿敏塔,不料被黑人猎手俄里翁强行抓进了山洞。在后者的丑陋与暴力面前,她开始回味阿敏塔的善良与温情。在爱神厄罗斯的帮助下,希尔维娅将俄里翁灌醉,然后逃脱出来,并欣然接受了阿敏塔的爱情,一场莫须有的仙凡之恋由此变成了现实,而戴安娜则宽恕了希尔维娅的固执,为这对情侣送上了衷心的祝福。舞剧中,爱神厄罗斯由女演员反串。

这部芭蕾舞剧的首演之夜便声名鼎沸,诸多的原因中包括它是巴黎歌剧院在加尼埃宫开张时演出的第一部新作品,因而格外引人注目;女主演桑加利的强悍动作技术得到了充分发挥,整个舞台上排列着大批巴黎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舞美的视野开阔和制作精美等等特点,都非常符合巴黎观众的口味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作曲家的才华横溢和音乐的出类拔萃:德里勃作为那个时代第一位愿意为芭蕾认真写音乐的天才作曲家,正因成功写作了《葛蓓丽娅》(1870)而进入风头正健的成熟期,而他在交响式的芭蕾音乐创作方面的探索则极大地影响了随后脱颖而出的P.I.柴科夫斯基。

《拿波里》又名《渔夫和他的新娘》,是丹麦浪漫芭蕾舞剧的代表作,1842年3月29日由丹麦皇家芭蕾舞团首演于哥本哈根的皇家歌剧院,编剧与编导A.布农维尔,作曲H.S.波里、E.海尔斯泰兹、N.V.加泽、H.卢姆柏,渔夫真纳罗由布农维尔扮演,新娘特蕾西娜由C.菲捷尔斯泰兹扮演,海神戈尔夫由菲索尔扮演。在丹麦芭蕾编导大师布农维尔的所有作品中,《拿波里》可谓知名度最大者。作为一夜走红的芭蕾舞剧,它不仅至今活跃在丹麦皇家芭蕾舞团的演出剧目中,并随该团周游过世界各地,而且近年来还由许多外国的芭蕾舞团搬上了舞台。它的第三幕一直作为该团的招牌戏单独演出,因为其中的生命活力和欢快舞蹈可谓浓缩了丹麦芭蕾历史上布农维尔时期的艺术精髓。

作为法国浪漫芭蕾高潮的直接参与者,布农维尔一方面将这部作品称作浪漫芭蕾舞剧,一方面又根据自己热情爽朗的人文气质,坚决地摈弃了法国流派中那些生离死别的仙凡之恋,而纵情地讴歌了世俗生命中的阳光灿烂与男欢女爱。

舞剧讲述了意大利青年渔夫真纳罗与少女特蕾西娜从订婚到结婚的故事:拿波里的桑塔路西亚码头上,特蕾西娜正等待着出海打渔的真纳罗安全返回,可与此同时,她的母亲韦罗妮卡却要把她嫁给稍微富有的街头小贩佩普和贾科莫,但最后却只能给这对痴情男女送上自己的祝福。两人从此形影不离,并经常一道出海。不料在一次暴风雨中,特蕾西娜葬身海底,而真纳罗则被海浪冲到了岸边。人们对他退避三舍,纷纷指责他抛弃了自己的新娘。绝望中,真纳罗得到僧人弗拉·安布罗西奥赐予的护身符和圣母像,然后按照他的指引,潜入海底世界,寻找自己的新娘。在海神戈尔夫的死亡洞穴里,新娘特蕾西娜孤苦伶仃地挣扎着。她的美貌感动了海神,并因此变成了美人鱼,但依然拒绝了他的求爱。遗憾的是,当真纳罗闯进来时,她却已丧失了记忆,直到在圣母像的感化下恢复了人形之后,才与真纳罗相认。面对这样忠贞不渝的爱情,海神大发慈悲,不但为他们送行,并且赠送了许多厚礼。两人携手返回渔村,令村民们感到惊慌失措,认为只有魔鬼才能使特蕾西娜死而复生,并且让两人带回如此多的财富。好在僧人这位始作俑者出面解释:这一切均来自两位新人对圣母的笃信。恐惧解除后,大家纷纷送上各自的祝福。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在欢快热烈的意大利民间舞——塔兰泰拉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拿波里》经历了160多年的考验,至今依然活跃在丹麦国内外的舞台上,这不但要感谢布农维尔用超越国界的动作语言和绚丽多彩的南欧风俗,为我们编织出了一幅异国情调浓重的立体风景画,而且更要感谢他的历代传人们能够审时度势,根据不同时代的审美变迁,不断对原作加以调整,尤其是逐渐地删减了其中过多的哑剧表演,同时增加了更多的舞蹈段落,使全剧充满了舞蹈艺术特有的人体动感魅力。作为国际芭蕾大赛的必选节目之一,《拿波里》中的男子独舞可谓将丹麦流派中的男子技巧表现得淋漓尽致:轻盈飘逸的奔腾跳跃和敏捷利落的脚下击打之中,将法国宫廷舞的高贵典雅与南北欧民间舞的质朴纯真结合得天衣无缝。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02-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