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录

| 旧网首页 | 新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器乐

 

主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张伯瑜 副教授

 

第四讲  古筝音乐

 

一、概述

1、历史沿革

根据历史材料的记载,筝是以其声音来命名的。东汉刘熙《释名-雅乐器》记有:“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筝最早出现的年代约在战国时期。晋代鱼豢《魏略》中记载:“游楚好音乐,家畜琵琶、筝,每行将以自随。”而游楚即为战国时期的人物。早期的筝是作为伴奏或合奏来应用的。司马迁《史记-李斯諫逐客书》载有:“夫击缹、叩瓮、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这段文字形象地说明了筝的应用情况。

2、乐器型制

筝为木制,扁长型,腹空,两边有梁,各为前梁和后梁,用来固定琴栓。琴面中间有可移动的码子。码子斜形排列,形似飞翔的大燕群,故名燕柱。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以及同时期的不同地区,筝的弦数是不一样的。最早为五弦(祝),后发展成十二弦(秦汉时期)、十三弦(唐宋时期)、到了清代为十六弦。目前的筝有十三、十五、十六弦,以及近期发展而成的十九、二十一、二十五、二十六弦等。

3、地方风格流派

在中国各地流行着不同的筝乐演奏流派,这些流派的曲目和风格各不相同。下面就其主要流派加以介绍。

山东筝曲:主要流行在山东荷泽的郓城和鄄城地区。乐曲来源主要是山东琴曲、山东琴书和民间小调。乐曲类型分大板曲和小板曲。大板曲即山东琴曲,主要乐曲有《高山流水》、《汉宫秋月》、《四段锦》等。这类乐曲的主要特点是结构较为长大,乐思较为深沉。小板曲即由琴书和小调曲牌演变而来的乐曲。如《凤翔歌》、《大八板》、《降香牌》等。这类乐曲的结构较小。山东琴曲的著名演奏家有黎连俊、赵玉斋、高子成、韩庭贵,等。

武林筝曲:主要流行在江苏、浙江地区,古时称杭州为“武林”。乐曲来源主要是丝竹乐、弦索套曲、以及民间乐曲和民歌小调等。主要乐曲有《云庆》、《四合如意》、《月儿高》、《将军令》、《三十三板》等。这类乐曲的主要特点是结构较为长大,乐思较为深沉。有江南丝竹音乐的特点。武林琴曲的著名演奏家有蒋荫椿、王巽之。

河南筝曲:主要流行在河南境内。其音乐是基于河南地方戏曲音乐和河南大调板头曲的音调发展起来的。在类别上分成两类。一类是板头曲,代表曲目有《新开板》、《高山流水》、《天下大同》等,这类乐曲的特点是结构长大;另一类是小曲,由河南曲子的唱腔曲牌构成,如《上楼》、《落院》、《大雁》等,这类曲子的特点是结构相对短小。河南筝曲的著名演奏家有魏子猷、娄树华、曹正、曹东扶、任清志,等。

客家筝曲:客家筝曲主要流行在客家语系地区,如梅县、蕉岭等地,是客家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筝曲也叫汉乐筝曲,是从其他客家音乐中发展形成的。在类别上有三种:大调、串调和小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客家音乐可能与中州古调,即河南筝乐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发展变化了许多。比如,在乐曲的结构上,客家筝曲比河南筝曲要灵活。客家筝曲的代表曲目有《出水莲》、《蕉窗夜雨》、《挑帘》等。著名演奏家有何育斋、罗九香、杨芸等。

潮州筝曲:主要流行在广东省潮州语系地区,如潮州、汕头等地,该地区有一种著名的弦索合奏乐,潮州弦诗,潮州筝曲是潮州弦诗中的组成部分。潮州筝曲风格独特,自成一格,加之在海外的潮州人很多,所以潮州筝曲的影响力很大。潮州筝曲的乐曲来源有的是当地的地方音乐,有的是古代的曲牌或其他乐器共有的曲目,但由于在调式音阶上的独特特点,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主要曲目有《寒鸦戏水》、《黄鹂词》、《柳青娘》、《月儿高》等。著名演奏家有郭鹰、苏文贤、高哲睿等。

 

二、乐曲欣赏

1,河南筝曲《闹元宵》:

对照乐谱:

曹东扶作曲,作于1956年。乐曲主要描绘了闹元宵的民间风俗场面。全曲分成了三段,前面加有引子。这个引子是以大幅度的急速划弦、托劈双弦和长摇开始的,突出了热闹的气氛。第一段取材于民间吹打,像是唢呐在吹奏,速度较慢,旋律优美,其中左手的颤音运用的很有特点。第二段是乐曲的主要段落,速度比第一段加快了许多,取材于河南的地方戏曲音乐。其中有模仿锣鼓的声音,表现了元宵节欢腾的场面。第三段取材于河南说唱音乐,速度更快了。演奏上运用了右手划弦,左手和弦的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

传统的河南筝曲在乐曲结构上主要是八板体结构。这首乐曲是三段体,与传统的筝曲有所不同,主要是受到了当代音乐创作的影响。但又把作品基于民间音乐基础上,而且常常应用反复性乐句,又有鲜明的民族民间和地方特性。

2,浙江筝曲《月儿高》:  (乐谱的中间及结束处与乐曲音响有所不同)

对照乐谱:

从《弦索备考》对《月儿高》的题注得知该曲与古代的法曲《霓裳羽衣曲》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弦索备考》中这样记载到:“相传曰:唐明皇游月宫闻记之音。”相传,唐明皇偶得一梦,梦中去了月宫。在月宫中听到了一首乐曲,美妙至极,梦醒后便把乐谱记下。但在月宫中所得音乐似乎并没有结束,这样,他便自行作曲,补充了未完成的部分,并取名为《霓裳羽衣曲》。无独有偶,在李芳圆《琵琶谱》中,该曲名称为《霓裳曲》,标题下注明该曲“古名《月儿高》”。

筝曲《月儿高》在武林、潮州筝派中均有流行。下面我们听的是武林筝派的。

武林派筝曲《月儿高》以其抒情性、歌唱性的旋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乐曲表露情绪上的内在含蓄代表着我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欣赏习惯和艺术特点。筝曲《月儿高》与其他乐器和乐种的同名曲有些不同,即筝乐没有明显的段落划分。比如琵琶《月儿高》各不同版本都划分成若干段落,每段有小标题。如:海岛冰轮、江楼望月、银蟾吐丝、风露满天。

3,潮州筝曲《寒鸦戏水》(杨秀明传谱):

对照乐谱:

该乐曲是潮州筝曲的代表作品,乐曲主要表现了寒鸦在水中嬉戏的情景。乐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构特征,为典型的六十八板体结构。二是乐曲采用了曲速三变的原则,整首乐曲分成三段,每段是一个独立的六十八板体,乐曲主要的变化则体现在速度上。第一段称为“二板”(或头板),为4/4拍的慢板;第二段称为“拷拍”(或二板),为1/4拍的切分节奏;第三段称为“二板”(或三板),为1/4拍的快板。而其中的“催拍”的手法,把乐曲推向高潮。三是调式特征。该乐曲采用“重三六”调式,突出FASI两个偏音。使乐曲极为富有潮州音乐特性。

4,山东筝曲《高山流水》(黎连俊传谱):

对照乐谱:

为山东筝曲的代表性乐曲。全曲分成四个小段,分别命名为: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这是四个各自独立的段落,可分别演奏。每一段均为八板体结构(或称六十八板体结构)。第一段是模仿古琴音乐的音韵,故名“琴韵”,旋律优美,韵味十足;第二段旋律出现在高音区,演奏上用弹拨和撮轮技法,配合左手的颤音,使旋律生动活泼。第三段是最有特色的段落。旋律高低相间,连续出现切分节奏。演奏上运用“勾搭”技法,使音乐华丽流畅。第四段旋律多处在低音区,有山东地方方言的特性,以模仿书童的吟诵之声。

5,秦派筝曲《秦桑曲》:

对照乐谱:

周延甲作曲,作于1979年。该乐曲借李白的诗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的意境,表现了青年女子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乐曲以陕西碗碗腔的音乐作为素材,运用陕西音乐中的苦音音阶,即运用偏高的FA和偏低的SI,体现出了极强的陕西音乐特性。是秦筝复兴过程中的最具典型的代表性作品。

6,近代筝曲《渔舟唱晚》:

对照乐谱:

娄树华编曲。是一首演奏技法并不难,但非常富有中国音乐人文特性的作品,非常符合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准则,所以流行甚广。该乐曲是根据传统的工调八板(也称《渔翁乐》)的曲调改编的。立意来自于唐代王勃的诗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在结构上,该乐曲分成前后两部分,前慢后快。乐曲旋律是建立在两个主要的动机工尺上(mi   re  do)和工尺上四合(mi   re  do  la  sol)之上的。

 

本课要领:了解古筝的基本构造和乐调理论;该乐器的风格与流派;著名演奏家和著名乐曲。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