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录

| 旧网首页 | 新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器乐

 

主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张伯瑜 副教授

 

第五讲  琵琶音乐

 

一、概述

1、 历史沿革

“琵”和“琶”原是两种演奏方法的名称。东汉刘熙《释名》中说:“批把,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有两种形制的琵琶,一种是直柄、圆形共鸣箱、两面蒙皮的琵琶,相传是由鼗鼓发展而成的,称“秦汉子”;另一种是参考了筝、筑、箜篌等乐器设计出的直柄、圆形音箱、四根弦、有十二个柱的琵琶,又因晋阮咸善弹此乐器,故名“阮”,或“阮咸”。而我们今天所讲的琵琶是东晋时由西域传入的曲项琵琶。它经过了与“秦汉子”和“阮咸”在演奏技法、演奏姿势、以及乐器品位的交错之后,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

2乐器型制

琵琶为木制。背面用硬木,面板用梧桐木。琴项部装有琴轸,面板下端装有拂手,用以固定琴弦。琴面上装有6项和24品,张四根琴弦。琵琶常见的定弦方法有三种:正调,ADEA,是最常见的;正宫变调,ABEA,或ADAA,这两中均为特殊的定弦方法。琵琶的音域包括了从A1—e3的全部半音。

3琵琶的流派与传谱

由于文人的参与,琵琶音乐不但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之分,而且各流派还流传下了各自的传谱。其中主要的有:江苏无锡派,传谱为《华秋苹琵琶谱》(刊行于1819年),代表人物是华秋苹;上海浦东派,传谱为《鞠士林琵琶谱》(清乾隆、嘉庆年间传谱),代表人物是陈子敬;浙江平湖派,传谱为《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刊行于1895年),代表人物是李芳园;江苏崇明派,传谱为《瀛州古调》(刊行于1916),代表人物沈肇洲;上海汪昱庭派,传谱为《汪昱庭琵琶谱》(刊行于1942),代表人物汪昱庭。

4琵琶乐曲的种类

传统的琵琶音乐属于独奏音乐性质。在乐曲的类别上,由于分类方法的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以乐曲的形式原则来划分,乐曲可分为套曲和小曲两类。所谓套曲是指一首乐曲中包含多个独立成章的段落,而小曲是指只含一个段落的乐曲;如果以乐曲的风格来划分,琵琶乐曲可划分成武曲、文曲和大曲三大类别。这种划分由于能体现出乐曲在风格上的特性,所以,被广大的琵琶音乐家们所采用。所谓武曲是指那些音乐风格粗犷的乐曲。乐曲内容往往与古代的军事战争有关,在演奏方法上多用扫弦、绞弦等技巧。其代表性乐曲有《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等;文曲是指那些音乐风格细腻、委婉的乐曲。乐曲内容往往与自然景色相关,演奏上多用单弦轮指、轻慢弹挑、推挽、吟揉等技巧。其代表性乐曲有《飞花点翠》、《夕阳箫鼓》、《月儿高》、《塞上曲》等;而大曲是指那些音乐风格界乎武曲和文曲之间的乐曲。音乐内容上以抒情写景为主,乐曲的节奏紧凑,速度较快,演奏上多用夹弹、扫弹和半轮。其代表性乐曲有《阳春白雪》。

 

二、乐曲欣赏

 琵琶武曲 --《十面埋伏》 

对照乐谱:

一、乐曲的版本说明

《十面埋伏》的创作年代目前还无从考证。至今为止,所能找到的最早的历史资料是明末清初王献定的《四照堂集》。书中有《汤琵琶传》一文,其中记载了明代著名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

 

而尤得意于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怒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从《汤琵琶传》中所载文字分析,《楚汉》一曲同《十面埋伏》的基本情绪和内容相符合。

该乐曲的乐谱最早见于华秋苹编《琵琶谱》(1819年)。在以后相继刊印的琵琶谱中均收录了此曲,并作为重点曲目。这些版本在乐曲所含段落上有所不同,有十段版、十一段、十三段、十七段、十八段和二十一段等不同版本。后人还改编有九段(刘德海版)、十二段(汤良兴版)等。

二、乐曲内容和段落划分

在两千年前,即公元202年,为了争夺中国的霸主地位,汉刘邦和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进行了一场决定胜负的战争,称“垓下决战”。汉军用了十面埋伏阵法击败了楚军,获得了胜利,建立了汉王朝。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即是对这场战争的真实的描写。据《史记》等史料记载,当时刘邦调动三十余万兵力把项羽的十万兵力包围起来,困在垓下。楚军逐渐粮草断绝,人困马乏,因而节节败退。这时,汉军大唱起楚歌。楚军士兵后听到乡音,个个思念家乡,无心恋战,因而士气大减。项羽看到了自己败局已定,半夜阴酒后与自己的爱妻虞姬决别,然后,亲自率领八百将士突围。刘邦则派大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跑过了淮河,但身边所省的将士却只有一百余人了。到了阴棱(今安徽定远且西北),他们又迷失了方向,只有向当地一农民寻路。未曾料到,该农民对项羽恨之入骨,指给项羽一条错路,致使这小股逃兵陷入一片沼泽之中。这时,灌婴率兵追来,项羽在只有二十八人生存的情况下仍与汉军展开了嘶杀。最后,项羽身负重伤,已无路可逃,无奈自吻于乌江边。这场历史上为期五年的楚汉之争由此而结束。

琵琶曲《十面埋伏》即是对这场战争的真实的描述。乐曲描述了刘邦一方的铁骑飞驰、追杀凯旋的磅礴气势和胜利景象。根据李廷松先生的《十面埋伏》版,其段落划分如下:

《十面埋伏》的段落划分:

1、列营

2、吹打

3、点将

4、排阵

5、走队

6、埋伏

7、鸡鸣山小战

8、九里山大战

9、项羽败阵

10、乌江自刎

11、众军奏凯

12、诸将争功

13、得胜回营 

三、音乐分析

该乐曲定弦为Adea,属传统的小工调,等同于D调。乐曲的段落安排以及音乐的发展逻辑是以古代战争的过程和顺序为依据的。全曲中的十三个段落可归纳成为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战前准备的描写。其中包括了“列营”、“吹打”、“点将”、“排队”和“走队”五个段落;第二部分是对战争过程的描写。其中包括“埋伏”、“小战”、“大战”、“项王败阵”和“乌江自刎”五个段落;第三部分是对战争结束后的情景的描写。其中包括了“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和“得胜回营”三个段落。

 

琵琶文曲 --《夕阳箫鼓》 

对照乐谱

1、版本说明

该乐曲的曲名最早见于清代姚燮(1805—1864)的著作《今乐考证》中。虽然此书是以论述中国古典戏曲音乐为主要内容,其中也涉及了有关琵琶指法的考释,并把《夕阳箫鼓》一曲列入了江南派琵琶目补中。此曲的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约1736—1820)的传抄本。1875年(清光绪元年)吴畹卿的手抄本中也收录了此曲。在以后刊行的若干琵琶乐谱中,也均收录了该曲,但在有的版本中曲名有所变化。如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该曲称为《浔阳琵琶》,主要用以附会白居易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二十年代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民族器乐组织,称为“大同乐会”。该乐会的柳尧章先生将此曲改编为民族管弦乐队合奏,并更名为《春江花月夜》。由此,该乐曲并用两个名字:《夕阳箫鼓》和《春江花月夜》。

2、乐曲内容及段落划分

这首乐曲主要以写景为主,并借景抒情。从乐曲标题和各段落的名称中所用的“夕阳”和“月夜”等词语,以及乐曲的情绪渲染与感情的抒发上可以看出,乐曲本身有一个时间上的流动与变化。它首先是从傍晚的对夕阳西下的描述开始,发展到了“月明影里”的子夜。乐曲中不仅使人听到了远方寺院中传来的鼓声与近处船舟上传来的箫声,而且使人看到了平静的湖面上泛叶归舟与水波拍岸的景象,同时还能使人们感受到了傍晚在湖中荡舟的暇意和夜晚凉风吹来的阵阵寒意。乐曲中的每一个小的分段都起有一个独立的标题。这些标题的应用,不仅点出了各段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容,而且使乐曲带有很强的文学性质。下面是在李廷松版本中各段的标题:

1)阳箫鼓(内含鼓声和箫声)

2)花蕊散回风

3)关山临却月

4)临水斜阳

5)风荻秋声

6)巫峡千寻

7)箫声红树里

8)临江晚眺

9)渔舟唱晚

10)江山归舟

11)尾声

从上面的标题中,读者可以看出乐曲中所表现出的诗意。虽然说这些标题是后人加上去的,而且在不同的版本中段落划分与段落标题也不一样,但这种差异并不影响我们对乐曲中所含的乐意的理解,而且,这些标题本身也体现出了琵琶音乐中的文化特征。

3、乐曲分析

《夕阳箫鼓》旋律清新流畅,富有诗意,调性变化自然而有特点。全曲有十一小段,是以一个核心音调贯穿发展的变奏曲式,中间出现了几个新材料作对比。下面是该乐曲各段落间的结构布局:

第1段      全曲的引子;

第2段      乐曲的第一次主题的呈示;

第3段     主题的第一次变奏;

第4段     主题的第二次变奏,并出现材料;

第5段     主题的第三次变奏;

第6段     插部,出现新材料;

第7段     第四段中出现的新材料的展开;

第8段     主题的变化再现;

第9段     主题的变化再现;

第10段  主题的展开,形成全曲高潮;

第11段  主题的回归。 

《夕阳箫鼓》全曲是以一个核心音调和数个对比材料的贯穿、发展和变化而构成。其中前三段主要是核心音调的贯穿发展,从第四段开始出现的对比材料。这个材料在第五、七、八、九各段中的前半部分中得以发展,而这几个段落的后半部分仍沿用核心音调,由此而形成了对比与统一的关系。而第六段应用了另外一个低音区的对比材料。该段处于全曲的中间位置。在该段之后,音乐便不断变化,演奏技法的应用也不断变换,使音乐的动力性不断加强。使得该曲虽然较长,速度又较缓慢,但却不给人以厌腻之感。而且各段音乐在发展变化后,往往用一个核心音调素材作为段落的合尾,把全曲贯穿起来。表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上的欣赏习惯和应用特点。在宁静中不断有新的表现和动力,这个动又淹没在中庸与典雅的秀美之中。    

 

本课要领:了解琵琶的基本构造和演奏特色;该乐器的风格与流派;著名演奏家和著名乐曲;两首乐曲的再创作。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