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内容 >> 第三章 >> 第二节 建立课堂常规的原则与途径
 
  一、课堂常规的建立
  课堂常规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在课堂常规的建立过程中,会遭遇一定的困难,也必须认清一定的事实。
  (一)什么是课堂常规的建立
  课堂常规的建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课堂常规 ,了解课堂常规,共同参与制定课堂常规,并切实执行课堂常规,进而将所认知的课堂常规内化为持久的态度,表现在行为和习惯上的过程。教师必须运用一定的策略,让学生了解接受课堂常规的意义,使常规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1、课堂常规的建立,必须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制定适当的规则,并根据此规则,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课堂常规,从制定到执行,实际上是一种隐性课程,发挥着课程的作用,不但是学生直接学习的内容,也影响针其他课程的学习结果,因此,教师必须以有效的策略建立课堂常规。
  3、课堂常规具有课程的性质,因此,如同其他课程的学习一样,可以将学习的内容分为认知、情感态度、意志、行为习惯四个方面,教师在建立课堂常规时,也应考虑这四方面的内容,既让学生充分认识课堂常规的内涵,又能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态度,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