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课程内容
>> 第三章 >> 第二节 建立课堂常规的原则与途径 |
|
(九)个别差异原则 由于学生的遗传素质、所处环境及两者交互作用的程度的不同,课堂上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教师在建立课堂常规时,应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针对个别学生的特点,予以个别化的指导。 (十)爱心原则 教育是爱的艺术,教师的爱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在师生之间粱构沟通的桥梁,学生才愿意在情感上接受教师,进而在行为上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没有爱心的课堂管理,只能是一种机械式的训练,无法提升到管理理念的层次;没有爱心的课堂常规的建立,只能是一堆苛刻的教条,无法使学生自觉、自愿、自律。同时,教师不仅要爱个体的学生,也要爱学生集体,爱这个集体的发展历程。因此,无论教什么班级,无论学生成绩是高是低,教师在施行课堂管理时,均要有爱心。 (十一)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的、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目标管理以管理、激励为手段,以达到共同预设的目标为目的。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课堂常规的建立。理想的课堂常规,可由师生共同制定,由于所需制定的常规很多,运用目标管理的方式,可将预定的常规分批设定为努力的目标,逐步建立,可以减轻师生在常规适应上的压力,会有助于常规的建立。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