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课程内容
>> 第三章 >> 第二节 建立课堂常规的原则与途径 |
|
(三)说建立的时机而言 1 .分拨分批式 课堂常规可能很多,要求一次同时实施,实际上可能有困难,教师可采用目标管理方式,一次先要求同学遵守某一组常规,直到学生全都熟悉并养成习惯后,再推出另一组常规。 2 .重叠增强式 以分拨分批式为基准,当第一批常规推出数日,学生虽然尚未养成习惯,但大致上巳相当熟悉,执行时也颇顺利,此时,结合第一批常规,推出第二批常规,同时辅导学生们遵守的方式。 3 .分层渐进式 将某种难度较高的常规分解成效个次级行为,再逐一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例如,学生上课分心,老是东张西望,教师可要求学生先能专心静坐 5 分钟,养成 5 分钟专心的能力时,再逐次要求延长安静时间,如此,逐次作要求,直到注意力能稳定为止。 4 .交互统合式 交互统合式是重叠与渐进的运用,以辅导学生学习不同领域的常规的方式。例如,交互推出课堂上的学习常规、道德常规、活动常规等不同种类的常规,并指导学生遵守。 制定课堂常规的十七个步骤[查理斯著,金树人编译:《教师里的春天——教室管理的科学与艺术》, 308-311页,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l .澄清学生和教师自己的主要特质与需求,估计和确定满足学生和教师需求的行为限度; 2 .从“预防性”、“支持性”与“纠正性”三大原则出发,列出一个暂时的清单; 3 .在上课的第一天就与学生共同讨论; 4 .与学生共同列出能够得到确认与支持的课堂公约; 5 .列出一个修正后的完整的清单; 6 .设想建立一个既能有助于学生自我控制又能允许个性发挥的正向的课堂气氛; 7 .建立包括校长、其他教师和家长在内的良好的支持系统; 8 .将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的课堂规则付诸实施; 9 .在实施第一周后,对实施的有效程度进行评估; 10 .与学生共同讨论评估的内容,充分重视学生的意见; 11 .必要时在学生参与的情况下对规则进行修改; 12 .设计有趣而且得心应手的课程,让课程生气蓬勃; 13 .让课程的进行如行云流水,不要有停滞或混乱; 14 .教师必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15 .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困难,而且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 16 .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了解其不良行为的问题何在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寻求可以帮助的途径; 17 .无论遇到什么情形,永不放弃,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机会。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