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网首页 | 新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

 

主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  和云峰 副教授

 

 

第三讲   

 

白族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文化较为发达的民族之一。“白”(亦作“”)系本民族自称,一说其俗尚白而称为白人;一说历史上曾经将接受汉文化较多的云南少数民族称为“白蛮”、“熟蛮”(即与“乌蛮”、“生蛮”相对应)。 

一、    民族文化背景述略

    人口分布:白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云南兰坪、丽江、元江、维西、保山、泸水以及昆明、邱北、南华、碧江等县。此外,四川西昌、贵州毕节、湖南桑植等地也有较少分布人口为1594827人(1990年)。

民族称谓:史称“滇”、“叟”、“爨氐”、“西爨”、“白蛮”、“白人”、“人”、“阿”、“白爨”、“爨”、“民家”等。纳西族称之为“那马”,傈僳族称之为“勒墨”。本族自称“子”、“儿子”、“白尼”、“白伙”,意为人或白人。

宗教信仰:白族自古以来就崇拜本主(属自然神)(其中有村社神、也有南诏、大理国的王子,还有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等。),元朝以前,信仰“婆罗门”和瑜珈密宗,后元明以后,转信“阿叱力”佛教和汉传禅宗。

语言文字: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元明时曾使用过“文”(白文),即所谓“汉字白读”。

文化艺术: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较为著名的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唐代的“高河”水利工程、南诏历法以及天文(明代周思濂《太和更漏中星表》)、医学(李星炜《奇验方书》)等。在建筑方面,有崇圣寺三塔(唐代建筑)、石宝山石窟造像。在绘画方面,主要有唐代王奉宗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南宋张胜温的《大理画卷》。在文学方面,主要有《创世纪》、《望夫云》、《蛇骨塔》、《途中》、《题大慈寺芍药》、《洞云歌》、《杀州官》、《钩日头》、“词记山花碑”。在音乐、舞蹈方面,主要有“踏歌”、《南诏奉圣乐》、“吹吹腔”(白剧)、“大本曲”和“三七一五” 格律句式的《白族调》等。

婚丧习俗: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婚姻家庭制度。历史上实行同宗、同姓不婚,时兴但姑舅表婚和无儿招赘习俗;元代以前盛行火葬,以后实行土葬(墓葬类型、式样较多,最为著名的有“一层轿”或“两道花门”等)。

衣食住行: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男子一般头缠包头(白色或蓝色)、着白色对襟衣、黑领褂、白色长裤、喜挂包。妇女头缠绣花毛巾、着白色上衣、黑紫色外套、丝绒领褂、蓝色宽裤、系绣花围腰、穿“百节鞋”,喜戴银镯、银戒、耳坠等银饰;白族喜食稻米、小麦、玉米、荞麦,好酸、冷、辣等口味以及“生皮”(生肉),善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喜喝烤茶;白族传统的住屋多为考究的“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形式;以往交通不便,现在交通便捷(详见马曜:《白族》,载《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第29-3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二、民间音乐赏析

民间音乐是白族传统音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大本曲)、戏曲音乐(吹吹腔)等。 

(一)民间歌曲

白族民歌是其民间音乐中最为丰富、最有民族特征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依据白族传统的民间分类,其民可分为白族调、白族小调、叙事歌、汉调、风俗歌、儿歌、催眠歌,以及那马人多声歌等。

 1.“白儿枯”(白族调或白族山歌)

白族调可包括大理白族调、剑川白族调、洱源西山调、剑川东山调,亦泛指昆明、元江、泸水等地的白族调。 

音响1——《洱源西山调

以上使一首大理白族调(主要产生并流行于大理洱海周围一带)。此类歌曲通常在日常生活(例如放牧、打柴、泛舟)、民族节日(例如“绕三灵”或“耍海会”)中分男腔、女腔,并由个体或集体对唱。在调式方面,女腔多为五声音阶宫调式,男腔多为徵调式。女男腔之间较多使用下五度转调。旋律多为三度、四度间的跳进(亦有八度、六度)。

2.白族小调

此类歌曲与白族调的最大不同在于:第一,其可以在家中里巷演唱。第二,它即是吹吹腔曲牌(如剑川海东调),也是大本曲曲牌(如大理麻雀调)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为著名的有“泥鳅调”、“海东调”、“麻雀调”、“割埂调”、“栽秧调”、“十二属”、“朝山调”等。

音响2——《麻雀调

 “泥鳅调”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白族民众音乐艺术创作的英明才智。五声宫、徵调式间的交替使用,使得旋律变化丰富多彩,形式与内容结合完美。

  3.叙事歌

叙事歌是白族民歌中古老的歌种之一。主要有流行在洱海周围的“花柳曲”(大帛曲)、洱源县西山区的“打歌调”、剑川甸南一带的“青姑娘” (组歌)和广布于白族聚居区的霸王鞭等。

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帛曲只能在“绕三灵”(“绕三灵”白语为“姑儿萨纳”,汉语又作“绕三林”、“绕丧灵”和“绕桑林”,民间亦称作“祈雨会”。)或大木船完工后由民间艺人演唱。此种乐曲较多采用五声徵调式,旋律基本为吟诵性质。从相关的资料看,大帛曲除部分传统唱词外,大多为即兴编词的三乐句(第三、四句唱词连起来唱)结构。

4.汉调

指主要流行在邓川、大理、鹤庆(俗称甸北调、甸南调、田埂调、埂子调等)一带的“白族化了”的汉族山歌。

音响3——《邓川汉调

总的看,白族民歌的歌词一般可分为上下阕或称上下片,通常采用“山花体”(即“三七一五”)句式(即前三句为七字句,末一句为五字句。一句完整的唱词共七句或八句。例如“775,7775”和“7775,7775”。),较多使用衬句、衬词。 

(二)民间器乐

白族的民间器乐主要主要有三弦、唢呐吹打乐、洞经音乐以及竹笛、口簧、木叶等。

1.唢呐及其吹打乐

自古以来,唢呐在白族人民的生活中就站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白族民间,不论是民俗活动(婚丧嫁娶)、重大节庆(舞狮、耍龙、赛龙舟),甚至日常劳作(栽秧、薅秧)等,都离不开唢呐。从民众意义上说,唢呐及其音乐已成为白族民间音乐中最具民族特征的音乐成分。在白族地区最为流行的唢呐曲有:用于婚俗活动的《迎亲调》、《拜堂调》、《送客调》,民俗活动中的《耍龙调》,用于劳作活动的《栽秧调》、《开秧门》以及《大开门》、《小开门》、《蜜蜂过江》、《儿子哭娘》等20余首。

音响4——《蜜蜂过江

白族民间唢呐曲旋律起伏较大。较多采用五声音阶羽调式,许多乐曲采用(向上、下五度关系)的转调或交替,曲式结构相对较为自由。

2.三弦及其音乐

白族地区较为流行的三弦有龙头三弦(分为大、小两种)、小三弦、汉族三弦3种。其中的龙头三弦是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之一,用其演奏的乐曲有主要有由各地白族调、汉调等演变而称的“白族三弦调”、“蜜蜂过江”、“过山情”“泥鳅调”以及大本曲中的(前奏曲)“大摆三台”、“小摆三台”等。

音响5——泥鳅调

 3.洞经音乐

是一种古朴、典雅、由道教音乐逐步演变为民俗音乐的一组历史悠久,并且在白族地区流传甚广的音乐形式。

洞经音乐大致于明末清初传人大理白族中。原具“洞府经文之乐”之意,最早伴随道教“谈经”形式的产生而诞生,后经儒、释、道的合流后逐步成乐。主要用于广大民众祭拜、颂赞道教诸神灵以及民间的丧葬仪式。

音响6——《小桃红

20世纪50年代前,白族地区就有“新会”、“老会”等不同流派,例如“鹤云会”“洪仁会”、“尊圣会”、“福缘会”等著名乐会近百个,可以说其乐队遍及城乡各地。

白族的洞经音乐以使用乐器与曲牌的的不同分为文乐(指京胡、二胡、中胡、琵琶、三弦、箫、笛、芦管、唢呐等演奏的“丝竹管弦”形式)、武乐(指在前述乐器基础上加入大锣、汤锣、锣、大鼓、板鼓、拍板、饶、钹、小镲、碰铃、磬、木鱼、云锣等的演奏形式。)两大类别。代表性曲目有(开经曲牌)《南阳州》、《水龙吟》、《吉祥音》、《清和颂》、《柳青娘》、《咒章》(上中下)、《十供养》、《五声经号》《小桃红》、《十通》(十章)、《十华》(十章),以及(唢呐曲)《柳风鼓》等60余首。通常因不同的演唱、演奏场合更换曲目。白族洞经音乐演奏中,较常借助转调等手法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并且较多使用引子-正曲-结尾的方式结构乐曲。

(三)舞蹈音乐

白族的民间歌舞音乐主要有“打歌调”、“霸王鞭”,以及在耍龙、耍狮、“绕三灵”等民俗活动中演奏、演唱的音乐。现仅以打歌调为例。

打歌调主要流行在白、彝等民族杂居的地区,例如剑川的东山、合庆的西山、洱源西山等地。此种歌舞一般用于婚礼、重大节日等的夜晚。通常一位歌嫫(即“歌母”)的带领下,以一排或两排的队型载歌载舞,直至通宵达旦。其间,或一领众和、或一问一答。歌词从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到日常的农时节令、民风民俗等方方面面。曲调通常以“吓啦者”、“呀撒塞”、“哈子耶”等衬词而命名。

(四)说唱音乐

现代白剧的重要主成部分之一。是广泛流行于洱海周围白族聚居区的传统曲艺品种。白语为“道柏子枯”(大本子曲)或“吉枯”(唱曲)。产生年代尚无权威性的定论,目前普遍认同其产生于明末清初。大本曲在民间素有“三腔九板十八调”之称:“三腔”即南腔(大理城南)、北腔(大理城北)、海东腔(洱海东岸);“九板”指正板、平板、黑净板(高腔)、脆板、大哭板、大哭边板、小哭板、小哭边板、阴阳板;“十八调”为《琵琶调》、《拜佛调 》、《道情》、《起经大会调》、《上坟调》、《阴阳调》、《问魂调》、《祭奠调》、《老麻雀调》、《新麻雀调》、《螃蟹调》、《放羊调》、《花子调》、《数花名》、《家谱调》、《思乡岭》、《蜂采蜜》、《血湖池》等民歌小调。

音响7——《大帛曲

大本曲通常由一人演唱一人三弦伴奏。在演唱风格方面,南腔委婉、柔和,北腔刚毅、粗犷,海东腔较多兼收南北两腔之长。曲式结构方面,大多以上、下句为基本单位,也有三、四、五或六个乐句的。总的看,在大本曲中最多使用兼叙事、抒情于一体的正板、平板,甚至还有运用曲牌联缀而形成的多段体曲式结构。

(五)戏曲音乐

白族民间称为“吹吹腔”,现代白剧的前身。传说产生于明代,盛行于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广泛流传于大理、剑川、云龙、洱源、鹤庆、漾濞各县白族、彝族群众中之中的民间艺术形式。分南、北两个流派,现称白剧。吹吹腔具有悠久的历史,属弋阳腔系统,采用联曲体形式。唱腔可依行当如生(小生、须生)、旦(小旦、摇旦)、净(英雄、抖马、哭英雄)、丑或曲调特征,例如二黄、大哭、小生、须生、小旦、摇旦、英雄,以及丑、高、平等40余种。主要用唢呐和打击乐(与滇剧相同)伴奏。吹吹腔的传统剧目大致有300余个,除《火烧磨房》、《血汗衫》、《牟伽陀开辟鹤阳》等少数为白族民间传说、故事外,大多为汉族的历史、传说、故事。

音响8——《白剧

吹吹腔多为五声音阶宫、徵、商调式(多为悲调)或宫徵交替调式。唱腔结构基本上是二、三、四乐句的一段体。唱词格律大多采用山花体结构的“汉夹白”(即汉语、白语掺杂使用)方式。少数采用(滇剧的)七、十字句。

 

三、宗教音乐赏析

历史以来,绝大部分白族人都信仰佛教,因而大理的古寺古塔星罗棋布,遍及山乡城野。因而大理也素有“文献之邦”(西汉武帝时设置叶榆县、唐为南诏国、宋为大理国,一度曾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西南佛地”(遍及山乡城野的崇圣寺三塔、弘圣寺塔、阳和白塔、佛国寺塔、北川塔、火焰山塔、温水塔、灵宝塔、母猪塔、文笔塔等。)之称。迄今为止,鸡足山仍然为我国佛教圣地之一。因而时至今日,在大理白族中仍然流传着许多“斋奶”(女佛教徒)们跪拜时咏唱的宗教歌曲,例如《拜佛调》、《念经调》等。

 

四.创编作品《五朵金花》音乐赏析

《蝴蝶泉边》是反映白族人民爱情生活的喜剧故事片《五朵金花》中的插曲,由词作者季康、曲作者作雷振邦改变、创作于1959年。

 

曲作者在创作之初曾到当地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包括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等),并且访问了白族著名民间艺人杨汉。《蝴蝶泉边》这首含蓄、诙谐的歌曲,就主要采用了两首不同风格的白族民歌创作、加工、发展而成。全曲充满了浓郁的白族民间歌曲的地方色彩与旋律特征。深得广大受众的喜爱。

 

第三讲掌握要点:

1.简述大理白族调的演唱背景及调式特点。

2. “三腔九板十八调”指什么?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