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网首页 | 新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

 

主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  和云峰 副教授

 

 

第十四讲   

 

壮族是个跨界而居的民族,除中国而外,还有部分居住在越南(161万)、老挝等国

 

一、 民族文化背景述略

人口分布:壮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以及贵州、四川等省。人口15489630人(1990年统计),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民族称谓:壮族的称谓教多,自称为布僮、布依、布样、布斑、布越、布那、布爽、布沙、布土、布曼、布陇、布偏、布岱、布敏、布东,以及侬安、土佬、高栏、布陇等20余种。20世纪50年代后统一定名为僮族。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僮”改为“壮”。

宗教信仰:壮族古代信奉自然崇拜(例如天、地、山、水、石、龙蛇、鸟类等)、神灵崇拜(例如土地公、社公、牛神、花婆神以及禾神等)、祖先崇拜(例如祭祀莫一大王、家祖等)。唐宋以后道教、佛教传入壮族地区,直至近现代以来,受佛道二教,特别是道教的影响最为强烈;明清以后,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传人壮族地区,并且拥有部分信仰者。

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早在南宋时期,壮族地区就已出现一种用汉字(形、音、义)规律创造出的方块文字——土俗字(使用范围较窄)。土俗字主要用来书写地名、编山歌、记事。1955年又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属拼音文字的壮文。1982年,对壮文作了修订(即改换了几个非拉丁字母),并且恢复了一度中断的壮文学校、广播、报刊等。

文学艺术:壮族的文化艺术较为发达,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花山崖画、铜鼓、壮锦、歌圩等文艺“四大宝”。具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葬习俗:壮族过去实行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自由)的一夫一妻(的富人纳妾现象也较为普遍)婚姻家庭制。民间同时盛行“不落夫家”(或称“坐家”),现今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壮族古代时兴“三次葬”的丧葬仪式,并且可由巫或师主持。

衣食住行:壮族的服装各地不一,妇女上衣大致可归为北部(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滚边、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与西南部(着无领、左衽的黑色上衣,包方块形状的黑帕,)两大色彩区。通常下穿黑色宽脚裤子。普遍喜戴银饰。男子则多穿自织土布的“唐装”。过去有文身习俗,现已摈弃不存;壮族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妇。以往有嚼槟榔(也称吃蒌)的习俗;壮族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为“干栏”(又称“麻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和堆放杂物),现已有较多改变。壮族聚居区以往交通不便,目前交通相对便捷。

 

二、民间音乐赏析

壮族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与宗教音乐两部分。其中的民间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舞蹈音乐、说唱(末伦)音乐、戏曲(壮剧)音乐五种。

 

(一)民间歌曲

壮族民间歌曲是壮族人民表达喜怒哀乐最直接的“工具”按其题材大致可分为山歌、小调、风俗歌、儿歌、多声歌几类,其中以山歌最为流行。壮族民歌讲究字句的对仗和格局,较多使用“腰脚韵”体的格律结构,现已成为壮族传统音乐独特风格、特色与基本要素。此外,壮族民歌可依其表现形式分为单声部每个与多声部每个两类。

单声部民歌

1.山

山歌在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出了该民族不同社会阶段的生活(如日事歌)、民俗(建房歌)等方方面面的历史“遗迹”(如古歌)。同时,它也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出人们思想、情感等的概貌特征(如苦情歌、爱情歌)。

山歌壮语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但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传统的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重唱、合唱等。分为单声与多声两大类别。

1)“欢”类山歌

主要流行于广西北部红水河、南部少数地区。民间又素有“歌欢”、“欢流”、“喜欢”、“三顿欢”等十余种俗称。欢的歌词一般可分单数字(五、七、十一言,四六联句,自由体等),在句数上主要为偶数句(有二、四、八、十二、十八句,不定句等)。其押韵特点为:腰脚韵或头脚韵互押。

音响1——《马山壮族歌曲  

2)“西”类山歌

主要流行在广西南部壮族方言区,民间又素有“西排”、“西伦”、西侬、“西双簧”等称谓。此类山歌与上类山歌相比,一般没有严格的结构定式,因而演唱较为自由、活泼。

音响2——《田阳壮族歌曲  

就通常而言,此类山歌只要将上联(前两句)末字与下联(后两句)末字互押脚韵即可(一般都是一平一仄,一韵到底)。“西”的歌词韵律较为爽朗,易于上口。不难看出,此种歌体不仅吸收了汉族诗歌(如七律)和民歌的某些特点,并且具有“欢”山歌的基本特征。

总的看,壮族山歌的旋律特点是曲调委婉,气息悠长。壮族山歌的织体形式较为特殊,它包括单声部与多声部两种,多声部民歌又有二声部与三声部之别。 

2小调

壮语称为“伦才”、“欢谈”等。常于劳动之余、喜庆节日、聚众集会、或平时闲暇时演唱。小调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一些散曲杂调,又称“伦考杂花”)。此类歌曲的词意较多雕琢,曲调婉约而纤□,衬词衬腔富于特色,许多调名出自特定衬词。例如“西些溜”、“铃锣铃”、“索哩索”、“三条妹”、“到郎茶”等。较为著名的民间小调又嫦娥调、鸿鹄调、蜻蜓调、拜月调、斗鸡调、舂米调、鲤鱼调、鹏鸟调、双保调、跳童调、仙巫调、马驴调等参见范西姆《壮族传统音乐》,载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第1585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

总的看,小调词曲较为固定,且结构规整、对称。常用六、七声音阶,有时也用变音。旋律虽较多装饰、润腔细腻,但易于记忆。因而其不仅在广大农村,还是部分城镇多有传唱。其中尤以宜山、环江等县表现思念情人或自叹不幸遭遇的小调最为典型、抒情。

3.风俗歌

壮族的风俗歌包括酒歌、“调莫贝”(哭嫁歌)、“伦地洛”(拦路歌)、春牛调、摇篮曲、儿歌和摇儿歌等等。此仅选第一、二种。 

1)酒歌

在壮族聚居的村寨,每当喜庆日子或乡亲聚会,人们都会以酒歌助兴,因而酒歌已成为壮家在各种宴会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壮族的酒歌可眼分为独唱、齐唱、对唱等。是其传统的、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之一。

例1-

2)“调莫贝”(哭嫁歌)

哭嫁歌是壮族习俗歌曲中又一较有特色的民间歌曲形式之一。哭嫁歌一般均为出嫁女子所演唱。内容大多为新娘出嫁之对父母养育之恩、对亲友依依不舍的表述之词,其语言朴实、真挚,旋律忧忧愁、伤感,催人潸然泪下。

例2-哭

 

多声部民歌

壮族的多声部民歌(民间俗称“双声”)通常均可被划为山歌类型的民歌,其主要流行在百色、柳州、河池、南宁等30余个县(市)。据不完全统计,此类民歌大约有近100余种,壮族民间将“双声”细划为高腔、平调、谣唱等3种类型。一般均为同声结合的二声部重唱或合唱,三声部民歌结构的仅仅在少数地区所发见。

1.高腔

以腔口(即低音声部的歌腔)为基础而派生的高音声部山歌。按照壮族民间的习惯,高腔双声的传统唱法讲究“低音(腔口)唱,高音跟(腔口)”的说法。意思是说:高音声部是腔口的派生声部,为辅助声部,其通常只随着腔口的走向伸展、变化或加花。“两者有先有后,有主有从,有对有和,表现为派生性对和式二声部形态。”转引自冯明洋等:《壮族音乐》,载《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第919页,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音响3——《双声  

高腔双声通常音域较窄,因而两声部的纵向结合才能构成一组五声音列。其最为常见的歌曲构成为:引腔、正腔(上下句结构)、尾腔(衬词、衬腔),并且均为由大二度和音到同度的进行,构成独具特色的终止形式。 

2.平双声

即一高一低或一高众低的重唱与合唱形式。壮族民间将平调双声称为“同唱同收、同步起落”,同时将两个不同的声部称为:高调、低调,上音、下音,上声、下声等。两声部的相互关系则被形容为:哈高、哈低,过上、过下,唱上、唱下。总的看,平调双声两声部所唱均为“调”(即唱),并无先后、主从之分,整个演唱讲究彼此声部间的和谐与平衡进行。

音响4——《平调  

平调双声的唱词多为7字上下句腰脚韵体,在上句的脚韵处和下句的腰韵处,用长音或颤音予以强调。旋律则强调同一节奏、同一走向、同一骨干音,通常只在主要的长音处或高音声部的个别地方出现支声式的加花。表现为衬腔性平行式二声部形态。 

3.双声

即低音曲调为陪衬,高音曲调为主唱并富有谣唱风格的二声部曲调。壮族民间认为,此种曲调的高音(声部)为“唱”(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式)、低音(声部)为“托”(曲调游移、节奏短促铿锵。),“底音托住高音”是此种长法的最高境界。谣唱双声往往在主属两个长音出现时必须“低随高唱”,以使两个声部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与烘托。

 

(二)民间器乐

主要壮族的民间乐器较为丰富,传统乐器主要有“胡”(例如马骨胡、葫芦胡、土胡、清胡)、“琴”(例如七弦琴、天琴、瓦琴)、“吹”(例如木叶哨、敦都喔、竹笛)、“打”(例如八音鼓、八音锣、蜂鼓、铜鼓、边鼓、横鼓、竹鼓、大鼓、扁担、棒棒、砻)等。较著名的器乐形式有以鼓吹乐为主的“八音”。此仅选如下几例:

1.马

主要流行在广西南部、西南部壮族地区,为壮族最具民族特有的民间拉弦乐器。马骨胡因其琴筒用马的大腿骨制作而成,亦因此得名。其音域较宽、音色清脆,常用于独奏(do-sol定弦)、齐奏和壮戏音乐伴奏(la-mi定弦)。马骨胡常使用食、中、无名运指,小指较少用重要的左手技巧有揉音、擞音、打音、滑音以及压弦等。常用弓法有长弓、短弓、连弓、分弓、顿弓和碎弓等。

2.

铜鼓与铜鼓舞是远古南方民族中最为普及的民间祭祀乐器、乐舞之一。其最早的实物可见诸:楚雄万家坝(五面铜鼓均测定为春秋晚期之文物)、晋宁石寨山(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江川家山(公元前685年左右)等。铜鼓,壮语称nüan,至今仍然在壮族民间流传并较多用于重要的节庆活动。当今广西出土和民间收藏的铜鼓共约一百多面。

3.“

亦称“八仙鼓”,为壮族传统的民间吹打乐。主要流行在西林、隆林、田林、百色、凌云、德保、靖西等一带。所谓八音,就是以唢呐为主的八件乐器组成的民间演奏方式

八音通常可分为南(德保、靖西)、北(西林、隆林)两路。一般均在婚嫁、喜庆、乔迁、祝寿、命名等民俗活动中由“八音班”吹奏。传统曲目依演奏顺序为:《马走街》、《马道林》、《八板》、《歌长调》、《走音调》、《采花》、《花灯》、《正调》八个。

例3-班调

“壮族八音乐曲的曲式结构比较简单,演奏时多为周而复始,曲调欢快而流畅,多用五声音阶宫调式和徵调式。从配置的乐器音响来看,以管乐为主,弦乐为次,打击乐仅起击节的作用。壮族老八音班的八件乐器的组织形式和八个曲调的演奏顺序都比较严格。在室内演奏和行进演奏时乐队的排列位置都按照固定的传统排列顺序。”八音”参考并转引自范西姆《壮族传统音乐》,载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第160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

 

(三)舞蹈音乐

从花山崖画、铜鼓花纹等的相关资料分析,壮族的歌舞音乐可谓源远流长。众所周知,壮族歌舞音乐是其民歌与舞蹈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它教多保留了一般民歌的结构形式,同时也从一般民间舞蹈中衍生了新的结构形式与特点。目前,在壮族地区流传的民间歌舞教多,最具特点的有以下数种: 

1担舞

壮语叫“打鲁列”或“谷朗”,意为舂米。扁担舞主要流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马山和都安一带,为壮族青年男女的自娱性民间乐舞。扁担舞因以扁担作为道具和节拍乐器而得名,广泛用于平日的劳作休闲与假日的民俗表演等活动中。此外,德保县的“舂米舞”、宁明县的经砻舞、平梁县的“打砻舞”也都保留了一些舂堂舞的特点。

2.采

采茶舞是壮族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民间歌舞音乐形式,其内容多是对农民一年四季劳作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不乏对动动物形象的模仿。采茶舞教多采用“引子+歌曲+间奏+歌曲”的曲式结构。也有的则采用同一首民歌曲调,加上多段的歌词作为反复。 

3.手

壮语叫“形捏那”,主要流行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自治州的广南、富宁、砚山等县。手巾舞属稻作民族较为原始的祭祀乐舞,其最早可见注汉文史志的记载当中。时至今日,手巾舞的表现内容已多演变成了对收获谷物等过程的模拟,例如收割、捆晒、脱谷、扬风、偿新等等。手巾舞作为壮族妇女的自娱性乐舞,其最擅于表现平时的民俗活动,诸如春节的喜庆气氛和日常的劳作生活,例如做鞋、洗衣、舂米 、推磨等等。手巾舞的动作抒情柔和,通常使用的手法有手巾向前的平甩,向左右两侧的横甩,向前或向左右两侧的上下抖甩和斜线抛甩等。其最常用的步法有走转跳立和原地踏步等,据说,这些步法均是对打谷、劳作的模拟性表演或对金秋五谷丰登场面的艺术再现。也有一些壮族聚居区,例如云南文山的广南土锅寨一带,手巾舞却是用于民间丧葬仪式的祭祀性乐舞。据老人讲,此类丧葬乐舞通常只能用于寿终正寝的高寿老人。用于丧葬仪式中的手巾舞一般由二至三十名中年以上的男子表演:通常舞者在牛角和铜鼓的伴奏声中渐入高潮,舞蹈的男子也不时发出“得由——哩”等的呼喊声,并以两行队形相互交叉、对转、变圈等的变化烘托丧事的气氛,并配与两脚的跺步、双腿的高吸等动作,与此同时,舞者的双手还将手巾作向上的单手甩、向下的双手甩,以及搭肩、交叉等的动作予以全面、协调的配合,给人以铿锵有力的律动感。

 

(四)说唱音乐

壮族的民间说唱音乐结构自由、内容庞杂、冗长,是歌唱与民间故事叙述相结合的艺术形。通常由民间艺人手抱三弦或铜链串伴奏进行,深受壮族人民群众的欢爱。主要曲种有末伦(其中包括“北路”、“南路”、“上甲”、“下甲”)、蜂鼓等。

1.末

末伦,亦称巫伦,主要流传于南壮方言区,以德保为代表的(马隘、都安、那甲、多敬一带)“北路末伦”、以龙光为代表的“南路末伦”、以渠洋为代表的“上甲末伦”、以靖西为代表的“下甲末伦”等几种流派。其中又以北路末伦最具代表性。

例4-唱双声

2.

最早源于民间唱师音乐,以壮族蜂鼓为主要伴奏乐器,间或有小堂鼓、锣、钹、无膜笛加入。唱腔一般为“引子——正文——尾声”的形式,并且通用商调式。蜂鼓广泛流传于广西的河池一。在这一带的壮族群众中,蜂鼓的传唱一般用于祈祷、祝寿、驱邪、逐瘟等的民俗活动中。据传,蜂鼓舞的原始唱腔有数十种,演唱的传统曲目有《盘古王》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文龙与肖尼》、《武松打虎》等。此外,在壮族民间以及周边地区,此种曲艺形式还衍生出了著名的蜂鼓舞

此外,族民间较为著名的说唱音乐还有渔鼓、唐皇调、卜伢、万播笛等。

 

(五)戏曲音乐

壮族戏曲音乐是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说唱等艺术形式基础之上,并且广泛吸收粤剧、邕剧、彩调、木偶等汉族戏剧背景下创造的民间戏曲形式。主要有壮戏(南路、北路)、师公戏两种。

1.壮

南路壮戏——主要流传在(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宁明、龙丹等)南壮方言区以及越南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剧目大多取材于传统的历史小说,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穆桂英》等,但都是随编随唱,没有固定的剧本。其唱词均用壮族民歌的诗韵格律,多用腰脚韵形式,结构严谨,独具一格。唱词亦用壮语。唱腔主要有[平板]、[采花]、[喜调]等,器乐曲牌有[过场调]、[八音调]、[仙班调]等,音乐风格粗犷纯朴,音乐结构属于板腔体和联曲体相结合的形式。演唱时多用帮腔来烘托气氛,高亢热情。伴奏乐器有清胡、土胡、二胡、月琴、笛、木叶及锣、鼓、钹等。

北路壮戏——主要流传在(广西田林、隆林、西林、凌云、百色,云南富宁)北壮方言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唱腔有[正调]、[平调]、[叹调]、[哀调]、[武公调]、[丑角调]、[那劳调]、[哭板]等,音乐抒情、委婉。唱词用壮语。重要伴奏乐器有马骨胡、葫芦胡、笛子、三弦、二胡、唢呐、锣、钗、鼓等。

2.

主要流行在“广西来宾、象州、武宣、贵县、武鸣、上林、马山、河池、百色、田阳、钦州等县。唱腔多为当地民歌、巫调,为联曲体音乐。有清唱法、滚唱法、帮腔法等。各地的基本唱腔有高腔、平腔、数板、哭板、悲调、闹场调,以及当地山歌、小调,如壮欢、壮诗、勒脚歌等。伴奏乐器以蜂鼓、高边锣为主。有较定型的过场音乐和器乐曲牌。”最为常用的唱腔有[抒情腔]、[叙事腔]、[送花腔]、[饮酒腔]、[乐腔]、[老旦腔]、[花旦腔]、[尚腔]、[哭腔]、[悲腔]、[打水]、[三光]等多种。“原始的师公戏音乐很简单,只有上下句,歌词为七字或九字句,腰韵,一韵到底。师公戏音乐简单纯朴,旋律优美,音域不宽,演唱时多用帮腔形式。”转引自冯明洋等:《壮族音乐》,载《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第920页,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传统剧目有《英一大王》、《白马姑娘》等,均以蜂鼓击拍伴奏。

 

三、宗教音乐赏析

历史以来,壮族信仰佛教、道教、巫教。在壮族民间,佛教神职人员可分为和尚与花僧两类。前者操行、禁忌与汉族地区佛教僧人基本相同;后者则较为特殊-可以结婚、荤食。此类僧人作法事时穿袈裟,执法器,念佛经,同时悬挂如来佛或观世音画像。其主要职能是为人受戒、看命、安墓、驱鬼、作斋、超度亡魂等。其音乐多为诵经调之类。

壮族民间道公(道士)通常也可婚娶、荤食。其主要职能是为打醮作道场、为百姓选定婚嫁吉日、组织丧事念经作法等等。

例5-双声

巫教是壮族地区最为流行的宗教形式之一。在壮族民间,巫教神职人员也可分为师公与巫两类。前者主要为男性巫师,其主要职责是“古道”与“古赛”(意即做斋、打醮),目的是为民间乞雨、驱瘟,祈福、消灾。师公不仅神职人员,同时也是壮族原始宗教和传统文化的民间传人;后者主要为女性“禁婆”(类似巫婆)。巫婆一般在宗教仪式中迫使自己进入一种迷狂状态,以显示其神鬼附体、法术无边。平时则教多为人卜卦、算命,并且以歌唱的方式回答施主的询问。

 

四、创编作品《刘三姐》赏析

《什么节子高又高》是歌舞剧《刘三姐》当中的著名选曲。1960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首演于南宁。其中采用了柳州、宜山等地的民间歌曲和广西彩调戏的传统唱腔加工、创作而成。此歌以优美、爽朗的对歌形式,以及活泼、易记的歌词特点,使得该曲广为流传。

 

《什么子高又高》(实例赏析)

1创作景介绍

2.民间音乐素材寻根

3.不同演唱表演风格鉴赏

 

第十四讲掌握要点:

1八音”的传统曲目有那些

2.师公戏”最为常见的唱腔有那些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