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网首页 | 新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

 

主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  和云峰 副教授

 

 

第八讲  

 

侗族源于古“百越”族系,由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而来。

 

一、民族文化背景简述

人口分布: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湖南省的新晃、靖县,广西的三江、龙胜,以及湖北的鄂西等地,人口约251万(1990年统计)。

民族称谓:侗族自称为“甘”,秦汉时侗族属古百越的一支,魏晋以后被称为“僚”,唐宋以后先后被称为“峒”或“溪洞”,明清以后被称为“峒人”、“峒僚”、“峒蛮”、“峒苗”、“洞家”等。20世纪50年代后统称侗族。民间仍然多自称为“侗家”。

教信仰:侗族信仰鬼神、崇拜祖先、万物有灵,特别尊崇“圣母”,因而许多村寨都设圣母神坛或圣母祠。

语言文字: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但没有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侗文,但现在大部分地区通汉文。侗语以贵州锦屏的多民族杂居地带为界,分成南北两个方言区(其中各自有包括三个土语区),但方言区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

文学艺术侗族的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有神话、传说、故事、诗歌、戏曲、谚语等,其中以诗歌最为著名。侗族诗歌韵律严谨,题材多样,较为著名的有《珠郎娘妹》、《莽岁》等。

葬习俗:侗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并以姑舅表婚为先。历史上侗族曾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族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较低,但婚后可享受父母分给自己的少量的“姑娘地”;侗族历史以来实行火葬。

衣食住行:侗族人通常穿著用青、紫、蓝、白色的侗布缝制的衣服,配以挑花刺绣,好戴银饰。其中的侗锦、侗布、挑花、刺绣以及银饰工艺品等,都充分表现了侗族多彩多姿的传统文化特色。侗族人以谷物为主食。侗族历来素以建楼搭桥的精湛技艺而闻名于世,其建筑精美、设计独特,尤以风雨(花)桥和鼓楼最为著名。历史上侗族地区的交通较为落后,如今交通便捷。

 

二、传统音乐赏析

侗族的传统音乐只有民间音乐一个类别。自1953年贵州黎平的侗族吴氏(此指吴沛新、吴惜花、吴秀美、吴花四位侗族女歌手。)女歌手出席“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直至文化大革命以前,侗族的多声部音乐、侗戏,以及侗族的琵琶歌、笛子歌等频繁地登上了首都及国内外的大雅之堂(详见普虹《侗族音乐史》P549-552载《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后,侗族的传统音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民间歌曲

由于侗族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变革,原有的诸如“同姓不婚”的婚姻制度逐步遭到摈弃。侗族民歌随其与汉族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以及其与汉族的相互通婚等的因素,初步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具体表现为:受汉族影响较深的北部地区的民歌几乎都用汉语演唱,而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小的南部地区则保留了例如侗族大歌这类多声部的、传统的音乐表现形式。

 

第一部分  南部方言区的音乐

侗族南部方言区的传统音乐分为民间民歌,其中包括大歌、小歌(如琵琶歌、牛腿琴歌、笛子歌、河歌、山歌)、习俗歌(如拦路歌、采堂歌、酒歌、赖油歌)三类 。此仅介绍习俗歌(大歌与小歌详见第三部分) 

1《拦路歌》

《拦路歌》最常用于侗族的婚嫁、节日、宴请及迎接客人等仪式中。通常在演唱以前,男女歌队就会各自列于自己的寨前,用各种杂物将路堵塞,然后互相唱诵《拦路歌》与《开路歌》等,以歌声来问答。在现存的拦路歌中有一些属于支声复调性质的歌曲。 

2.《踩堂歌》

即在踩笙堂活动中演唱的歌曲。踩笙堂是一种广泛传承于侗族村寨内的、举寨老少都必须参加的歌舞仪式。此种仪式通常于旧历的初二至初四在社堂(又称“圣母堂”或“社稷堂”)内举行,内容多为赞颂祖先(圣母)、乞求丰收、祈祷人畜平安等的内容。 

3.《酒歌》

即为客人祝酒时演唱的歌曲。

音响1——《酒歌》 

第二部分  北部方言区的音乐

据文献记载,侗族北部地区“自明开设语言,服习大类中州”(详见《玉屏县志》)。另据《永定风规碑》中说“嗣后凡讨亲者,不拘舅家外性,必须以礼相求,不得以还娘头。……所穿之服,亦宜汉形。尔等速行改革,倘有不遵守,即提案,决不姑宽。”随着统治阶层这种强制性的改俗手段,使得汉族传统的文化观念,特别是婚丧嫁娶等礼俗文化逐渐被北部地区的侗族所接受,因此“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等已成时尚,从而使得侗族传统的文化形式,例如行歌坐夜这种男女青年的娱乐社交活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此后,北部地区的民歌几乎都用汉语演唱;二是产生了诸如《伴嫁歌》、《玩山歌》、《送嫁歌》等歌曲。在音乐形态方面,产生了七言四句为一段或一首的“长句歌”,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二句体、五句体、六句体等歌曲。 

1.《玩山歌》

既远古侗族男女青年“玩山”社交活动中产生或使用的歌曲。传统的玩山歌一般可依据“玩山”的规矩分为初会歌、试探歌、相思歌、失恋歌等一系列的民间歌曲。是一种可独唱、对唱、齐唱的歌曲,一般每个地区的玩山歌曲调各有不同。

音响2——《玩山歌》 

2.《伴嫁歌》

即姑娘出嫁前与女友对唱的歌曲,亦有的侗族地区将其称为“妹妹歌”。此类歌曲音调欢快、平和舒畅、节奏工整,各地的曲调有较微弱的差异。

音响3——《伴嫁歌 

3.《送嫁歌》

即欢送姑娘出嫁时演唱的歌曲。此类歌曲一般由新娘最要好的朋友演唱。

音响4——《送嫁歌 

4.《留客歌》

顾名思义是以挽留客人为主旨的民间歌曲。此类歌曲一般均为男女各为一方的对唱,歌词大意多为真诚挽留客人的客套之词。

音响5——《留客歌 

(二)民间器乐

    侗族的民间乐器可分为弹拨乐器、弓弦乐器和管乐乐器三类。弹拨乐中最为著名的是侗琵琶,此种琵琶又有小、中、大三种形制。弓弦类乐器主要有(高音、中音)牛腿琴及二胡等。管乐乐器主要有六管葫芦笙、八音葫芦笙、侗笛等。 

1.侗笛

侗语为“己”,主要流行在贵州黎平县六、七区及广西三江一带。其管身为竹制,竖吹,身开六孔,音色清亮、华丽,演奏方法变化多样,一般作为情歌的伴奏乐器。 

2.侗琵琶

侗族古语称之为“言”,近代借用汉语谐音称为“比巴”,是侗族民间最为普及的乐器,其流行地域较广,最为侗族人民所喜爱。侗琵琶依据地区及伴奏曲调的不同,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形状类似汉族的三弦,多用整木制作,分为盆(音箱)、头、颈三个部分,通常用就角和竹制的拨片弹奏。三弦类侗琵琶的定音通常为f1、g1、d2或c1、d1、a1,四弦类的为c1、d1、d1、a1,五弦类的为c1、d1、d1、a1、a1等。

音响6——《琵琶歌

 

3.牛腿琴

侗语为“果吉”,因其外形酷似水牛腿而被今人译作牛腿琴。侗族民间根据定弦与形制的不同,而将其分为高音、中音两种。

高音牛腿琴——主要流行在贵州的榕江、车江一带,一般长1尺2寸,宽3寸5分,琴弓一般用鬃毛和马尾制作而成,定弦为G、d。

中音牛腿琴——主要流行在贵州黎平、从江一带,一般长1尺5寸,宽5至6寸,琴弓用细竹或鬃毛、马尾制作而成,定弦为G、d或D、A。 

(三)舞蹈音乐

较之侗族丰富多采的音乐形式而言,其舞蹈音乐则显得相对单一。在侗族人聚居的地区,除了在中国西南部诸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的芦笙舞、祭祀舞(祭祀老祖母)之外,还有游乐歌舞、“多耶”。 

1.芦笙舞

侗语叫“多伦”。一般用在八月十五的“芦笙会”和一切重大的民俗活动中。侗族的芦笙舞大致被分为以下两种:

1)娱乐性芦笙舞——即每逢双年举行的“芦笙会”,一般在农历六月初六至八月底这两个月中间歇举行。除了苗族的芦笙舞以外,侗族的芦笙会可谓规模最为宏大,每个芦笙乐队需要有50把左右不同型号的芦笙,其曲调十分丰富。

音响7——《芦笙舞》 

 

2)表演性芦笙舞——用于某种竞技场合的芦笙舞,通常只允许在每年农历的正月至谷雨期间奏跳。其形式为单人舞、双人舞、多人舞和集体舞四种,所用乐曲大致有天神乐、地神乐、日神乐、邀请乐、进堂乐等十几种。舞者需穿著华丽的芦笙服饰并手持器械。表演性的芦笙舞一般要求舞者掌握较多的技巧,因而其难度也较大,但舞蹈造型十分优美独特,使人过目难忘。 

2.游乐舞

是广泛流行于侗族民间的(歌)乐舞形式,多见于侗族民间的节日庆典和民俗活动中,是最富生命力和民族特色的民间乐舞活动之一。依其在不同场合的唱(奏)跳方式,侗族民间又将其分为抬官人、也享年和游炮三类。

综观上述介绍可得知,侗族的民间乐舞大多具有着浓郁的祭祀色彩,并且与侗族的民俗活动相联系,它是我们了解和研究侗族整体文化的极好材料,也是我们研究古代百越民族乐舞文化遗存的“鲜活”史料。 

3.“多耶”

亦称“耶”(意思与汉语中的“集体唱”较为接近)是一种依附于侗族民俗活动“踩笙堂”中的多声部歌曲,因其演唱中多出现衬词“多耶”和“耶”(即“唱耶、跳耶”之意)而得名。“多耶”一般由歌师即兴编唱,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神话故事、生产知识,甚至花鸟鱼虫等。 

(四)戏剧音乐

侗语称为“唆戏”,现通称为“侗戏”,以往也有人译为“胡琴腔”和“平腔”。侗戏的唱腔多为上下句结构,曲调平稳流畅,多用二胡伴奏。

1.声腔——侗戏主要由以下几种声腔构成:

哭腔,也叫悲腔,侗语为“唆内”或“唆实”,其旋律多由民间的丧葬歌曲演变而来,在剧中主要用于痛苦和悲伤的场合,一般没有乐器伴奏。

歌腔,侗语为“唆嘎”,民间也将其称为“仙腔”。实际上,这种腔体是由民间叙事大歌演变而成的,主要用于戏曲开场、收场和仙人、官人等出现的场合。

客家腔,侗语为“唆客”,其唱腔多源于汉族地区的山歌或小调,并常用于与汉族传统剧目相关的侗戏当中。

2.曲牌——侗戏中运用的传统曲牌可分为以下几种:

闹台调,侗语为“诘讷台”。此种曲牌通常用于侗戏的开始、戏剧动作和冷场部分,以二胡为主奏乐器。

转台调,侗语为“诘旋台”。其通常用于演员的进出场和过场。各地的转台调在调式上有较大的区别。

锣鼓调,一般可分为开台锣鼓和尾声锣鼓。开台锣鼓有固定的锣鼓经,尾声锣鼓则大多为即兴的音乐演奏形式。

三、创编作品《大歌与小歌》赏析

1.大歌

大歌,侗语叫“嘎老”或“嘎玛”(“老”和“玛”在侗语里均有“大”的含义),是一种集体演唱的、结构庞大的民间多声部歌曲。

 

1)大歌的传统称谓与流布——大歌一般均以不同的地域而命名,例如“滴洞男声大歌”、“六洞女声大歌”,以及“三龙大歌”、“九洞大歌”等。大歌流行于侗族南部方言区的(贵州)从江、榕江、黎平和(广西)三江、龙胜,以及(湖南)信道等县。

2)大歌的民间分类——侗族大歌一般可依据其声部组合形式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三大类;民间也依据演唱场合、唱叙内容、表现方式等的不同而命名。例如,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礼俗大歌、戏曲大歌等。

音响8——《处处蝉歌不见蝉儿面》(六洞女声大歌) 

 

侗语叫“嘎的楼”,即在鼓楼中演唱的歌曲。也有的地区鼓楼大歌是以村寨的名字而命名的,例如《坑洞大歌》、《高僧大歌》,有的是以歌词的韵脚而命名的,例如《嘎景行》等。

3)大歌的演唱特点——侗族大歌的演唱多属支声复调和持续音类型,其具体表现在声部派生、相互应和、相互模仿,以及对主句的装饰、变奏等方面。

就一般而言,其主旋律均在第二声部,此声部由侗歌班大多数成员演唱,在此基础上产生出第一声部,此部分由侗歌班领唱者轮流交替领唱。其原因主要有如后两点:第一,侗族大歌班齐唱大歌时,通常演唱的是第二声部。第二,声部通常由富有经验的歌师根据二声部的旋律附加派生,因而需要具有较为高超的演唱技巧。

4)大歌的形态特征——侗族大歌无论其曲式结构、和声变化、转调手法、歌词运用等方面,均具有较为独特的个性特征。总的态度大致归纳如下。

5)大歌的曲式结构:侗族大歌是一种多段体的合唱歌曲,一般包括有歌头、主体、尾声三个既独立又相连的段落。图示大致为:

 

歌头——具有独立性质,类似于乐段的单元。

主体——则是包括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相对独立的段落,其中的每一曲又可分为领唱、中心部和尾声三个小的单元。

尾声——则是全曲情绪的高潮与结束。

60年代初,侗族地区打破了以往男女不混合编队的传统习惯,形成了新的大歌品种)

音响9——《天地人间充满爱》(男女混声大歌) 

2.小歌

小歌,侗语叫“嘎拉”,是南侗地区对单声部民歌的总称,其具体指山歌、琵琶歌、笛子歌(笛子歌》侗语为“嘎笛”。其主要流行在三省坡周围的侗族地区。)、牛腿琴歌、河歌等。现仅选如下两种予以介绍:

1)山歌

山歌侗语叫“嘎摆进”,直译为“上坡的歌”或“在野外唱的歌”。此类歌曲结构短小,一般均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节奏较为自由,演唱时一般采用大小嗓两种方式,具有浓郁的山野气息。

音响10——《山歌》 

2)琵琶歌

琵琶歌》侗语为“嘎比巴”,此种歌曲因用侗族琵琶伴奏而得名。琵琶歌与牛腿琴歌是侗族青年男女“行歌坐月”时最常使用的歌曲。

“行歌坐月”即谈情说爱,一般盛行于农闲季节。时至今日,在许多侗族村寨还有专门的“月堂”(即吊脚楼)供年轻人聚会,多数是小伙子到姑娘家去与姑娘对歌交游。

音响11——《琵琶歌》 

时至今日,由于各地区琵琶歌演唱风格的不同而大致形成了三宝琵琶歌、平架琵琶歌、寻江琵琶歌、六洞琵琶歌、四十八寨琵琶歌和溶江琵琶歌等不同的地域流派与风格。琵琶歌的演唱内容大都以叙述侗族民间故事和传说为主。

 

第八讲掌握要点:

1.侗族小歌与大歌的重要区别有那些

2.简述大歌的曲式结构特点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