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网首页 | 新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

 

主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  和云峰 副教授

 

 

第五讲  傈僳族

 

傈僳族是个跨界而居的民族,除其主体居住在中国外,还分布在缅甸克钦邦(约5万人)和泰国的清迈府(约3万人)等地(总人口约58万)。

 

一、        民族文化背景简述

人口分布:傈僳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四县,以及丽江、保山、大理、楚雄、德宏,四川省的盐边、盐源木里、西昌等地,并且多与汉、白、彝、纳西等民族交错杂居。

民族称谓:傈僳族属古氐羌后裔,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定居在今四川省一带。8世纪时,傈僳族的先民居住在金沙江两岸。12世纪以后隶属纳西族木氏统辖。16世纪中叶开始进入怒江地区。1718世纪中,大批傈僳族迁入云南德宏、临沧、耿马等地,有的则沿金沙江南下进入绿劝、大姚等地繁衍生息;傈僳族自称为“傈僳”,其称为最早见于唐代樊绰的《蛮书》,依据服饰特点又被其他民族称为“黑傈僳”、“白傈僳”、“花傈僳”等;地方志史中多将其记为“傈蛮”等。

宗教信仰:傈僳族过去实行多神崇拜、图腾崇拜,并且坚信万物有灵,其主要神职人员被称为“尼帕”。19世纪后,随着基督教、天主教的传入而有较多的人皈依西方宗教。

语言文字: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各地方言区有所差异。傈僳族曾先后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傈僳人自己创制的音节文字(约500余个),以及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拉丁文字(即新文字)三种不同的文字系统(现较为通行)。

文学艺术:傈僳族文学艺术中以诗歌、故事、寓言、谚语等为主,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长篇叙事古歌《莫卦吉》等。

婚丧习俗:20世纪50年代以前,傈僳族社会仍然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保留着许多不同的血缘亲属关系。但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婚姻家庭制度,但仍然延续姑舅表优先婚制的习俗;傈僳族历史上普遍时兴火葬,清代以后有的地区实行土葬,垒土坟,有氏族墓葬场。

衣食住行:过去,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筒裙,喜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傈僳族喜好茶、酒,并以玉米、荞麦为食。间或补以采集、狩猎;怒江流域是傈僳族聚居中心,其住房多为“干栏式”(俗称“千脚落地”)的木板房或竹蔑笆房。20世纪50年代以前傈僳族地区交通不便,而今交通便捷。

 

二、民间音乐赏析

傈僳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喜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活动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例如其谈情说爱、节日聚会、结婚庆典、起房盖屋、丧祭祭祀等都要唱歌跳舞,甚至调解民事纠纷也可通过歌唱来完成。因此在傈僳人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傈僳族的传统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两大类别。

(一)民间歌曲

傈僳族的民间歌曲可依据其表现形式分为单声与多声歌唱两种:单声民歌中较有代表性的歌种有《莫卦吉》(是一种多由中老年人唱颂的叙事歌曲)、《狩猎歌》、《情歌调》、《骂龙调》以及《过年调》、《生产调》、《盖房调》等;多声部歌曲则以流行于贡山、福贡等县的《悠叶调》,以及流行在泸水县一带的《摆时》最为著名。傈僳族民歌的演唱方式主要有独唱、对唱、合唱等。

1.《莫卦吉》(创世古歌)

人类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当人类逐步脱离狩猎生活后,便开始了较为稳定的游牧生活或农耕生活。傈僳族的社会发展也不另外,进入农耕社会以后,傈僳人中开始产生并传承一些关于创世传说的叙事古歌,它们分别记述了傈僳族天地与人类起源、洪水与图腾神话,这在《莫卦吉》(傈僳语,意为“古歌、古调”)中也有所表现,例如其中就提到了兄妹开亲这一原始血缘婚的历史史实,以及人由古猿演变而来的这一神话。  

音响1——《莫卦吉·结婚调

2.《情歌调》

据相关史书的记载,1549年以后,迁居怒江一带的傈僳人先后沦为了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农奴和奴隶。此时期,他们不但要充当木氏土司的兵丁,同时还需交付繁重的赋税。一方面,与纳西族相毗邻或居住在坝区的傈僳人开始进入较为稳定的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发展阶段。在此部分傈僳人中流传着与恋爱婚嫁有关的《情歌调》、《逃婚调》、《求婚调》、《订婚调》、《送嫁调》、《娶亲调》,反映其它风土人情的《访友调》、《生日调》、《串亲调》、《做梦调》、《火把节调》等,以及与坝区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种麦调》、《种瓜调》、《盖房调》。

音响2——《情歌调

3.《摆时

《摆时》是傈僳族民间歌曲中较为著名的歌种之一,也有人将其称做“摆时摆”或“摆时摆哦”。摆时早期较多出现在傈僳族的“刮木热”(意即赛歌会)当中,因而其在傈僳族民俗生活具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

音响3——《摆时

1)《摆时》的传统称谓与来源

20世纪50年代以前,《摆时》一般只能在山郊野外或青年男女社交聚会的“公房”中演唱,其歌词大多也与谈情说爱、寻求伴侣等相关。50年代以后,此类禁忌被逐渐打破,《摆时》独特的演唱方式与技巧目前已逐步成为傈僳族传统民间音乐的代表性曲目。

2)《摆时》的民间音乐特点

《摆时》是傈僳民族自古以来最为喜爱的民间歌种之一,因而其在民间具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和深邃的社会背景,同时也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品种之一。 

A.《摆时》曲式结构

 《摆时》的曲式结构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为均为领唱,因此可被看作是“领唱乐段”(因为《摆时》的演唱往往从领唱部分开始),此乐段的结构通常较为自由、疏散,常见的句式有上下句与自由句两种,所谓“自由句”就是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三句,甚至是几十句。这一是取决于领唱者即兴编词的能力,二是要看合唱者对领唱者所唱内容的记忆与归纳能力。但就一般的情况而言(由于需要顾及合唱者或合唱群体记忆的方便),此乐段通常以上下句结构或四句体结构为最多;后部分均为合唱,因此又可被看作是“合唱乐段”。合唱的内容一般为领唱者唱词中的最后一句(群体合唱形式)或对领唱部分总的归纳、演绎,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延伸(个体合唱形式)。 

B.调式与音阶

从目前所收集到的《摆时》的音响情况分析,其绝大部分为五声音阶徴调式,其中又以徴、宫、商三音为主音,相对而言较少使用羽、角两音。值得注意的是《摆时》对宫音的强调(即首尾两段“连接音”)无形中减弱了徴调式的调式色彩,但也在无形中将前后两个乐段连接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3)《摆时》的传统演唱风格

  《摆时》演唱中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喉颤音的频繁使用。此种“大波动喉颤音”的使用技巧,不仅是衡量一个歌手功力的标准,同时是否掌握此种演唱技巧也在无形中成了傈僳人民族认同的象征。对于此种特殊演唱方式的成因,学术界尚未取得统一的共实,待进一步探考与研究。  

时至今日,居住在怒江两岸的傈僳人仍然会在行路途中、闲暇聚会、劳作之余、民间节日中集体演唱《摆时》,他们三五成群、手拉手地聚集在一起,当一人领唱完一句或一段之后,其余人员集体加入合唱,并且回与领唱声部构成支声复调的织体关系。

(二)民间器乐

傈僳族民间器乐主要有“其布”、“玛果”、“吉自”、“决列”,以及“地里吐”(小竖笛)、唢呐、葫芦笙、大鼓、大镲、大芒锣等。其中又以下列几种乐器最具特色。

1.其布

汉语直译为琵琶,现因其与琵琶在形制、定弦等方面的差异而被称为“傈僳琵琶”(现较为流行的有腰子状、瓢状两种)。据史料记载,其布原张两弦(羊肠弦),现在为四弦(金属弦)。其布的定弦较为自由,民间相传有40余种(目前使用最多的有g1 f1 a1 d1a c1 g1 a1a1 c2 a1 d2a e1 a1 e2等几种),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其布一般用于独奏或弹跳。独奏时音质清晰、悦耳,弹跳时节奏鲜明。其布的演奏姿势较为独特,除一般的抱弹外,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还常使用头顶反弹,以及卧弹、侧身弹等。

音响4——《其布弹跳

关于期布的来源,在傈僳人中流行着一则古老的传说:期布是从前一个以打柴为生的孤儿在山林里有感于“阿谷尼吃”雀、“国夺罗”雀和“阿窝罗”雀的凄哀叫声而创造的,因而期布的头象国夺罗雀,腹象阿谷尼吃雀尾象阿窝罗雀,期布所张的四根琴弦分别代表着上述三种鸟所发出的声音及孤儿的心声。

2.决列

是傈僳族对无膜七孔(前61)笛的传统称谓。决列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常用于傈僳人自娱自乐的活动中,也较多与其布等乐器一道用于民间集体舞蹈的伴奏或合奏之中。较常演奏的曲目有《娱乐调》、《念门尼调》、《高山调》等。

音响5——《娱乐调

3传统丝竹合奏

主要流行在维西一带的李傈僳人中,所用乐器通常有曲曲(口弦)、决列(无膜7孔笛)、其布(傈僳琵琶)、吉支(二胡)等。有时也可加小型的打击乐器。此类乐曲一般用于民间歌舞伴奏,曲调较为文雅、含蓄。最常演奏的曲目为《木刮布》、《体土光》(一步舞)等。  

音响6——《木刮布

(三)舞蹈音乐

直到民国末年前,一些生活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傈僳族仍然还处于采集、狩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正如光绪《永昌府志》卷27所说:“傈僳,居高山极冷之地,……善使弩,发无虚矢,其箭有毒,中之即死。种火麻以为衣,猎野兽以为食。有夷话,无夷字。凡江外深山之间皆有。”在这部分傈僳人中除叙事歌以外,同时还流传有许多三位一体的民俗歌曲与舞蹈,例如《鸟王舞》、《乌鸦舞》、《猴子舞》、《狩猎舞》等,以及最为流行的《狩猎调》。其中独具特色的有“夸克”、“切麻”、“夸且”面具图腾舞最富有民族特点。

1.夸克(亦称“夸克克”)

汉语意为“欢乐的跳舞”,是傈僳族民间最为流行的乐舞之一。夸克舞的伴奏乐器通常为“期布”,为此大多数傈僳人认为,期布与夸克自古以来就是不分家的,因而他们往往形象地将此种乐舞合称为“期布夸克克”(意即“弹着琵琶所跳的欢乐之舞”)。

音响7——(双人)《其布调

夸克舞通常在傈僳人的所有民俗节日,诸如刀竿节、火把节、尝新节、拉歌节、甚至驱鬼节中弹跳,但更为常见的弹跳场合却是在傈僳人平日的闲暇时光或劳作间隙之际。傈僳人通常采用此种“不失时机”的办法,既向下一代传述着祖先的公德和族源的迁徙等历史,同时又以此赞颂着他们的爱情生活,并传授着诸如开垦、播种、收获、打粮、狩猎等的生产知识。与别的民族所不同的是,傈僳族一般均采用乐舞中的各种形体符号和舞姿的变化代替语言的交流。夸克舞为男女老少皆适宜的乐舞种类,其主要步法有平、移、跺、跳、踢等几种。舞蹈时,男子怀抱期布或三弦,上身随脚下的各种步法作相应的变化;女子却以双手叉腰、相互拉手、甩手和击掌等动作向前后不同的方向跳出活泼、轻盈的舞姿。夸克舞的伴奏音量虽然较小,但舞者踏出的舞步的声音却很大,此种用脚掌踏出的“点子”(节拍)很多,具有着踏踢类舞蹈的某些特征,能给人以热烈、亲切之感。

2.夸且(亦称为“跳戛”)

汉语意为“祝福的舞蹈”,主要流行在云南省德宏州和保山地区的傈僳人中。跳戛通常用于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因而民间也按不同的使用功能将其分为过年戛、结婚戛、丧事戛、尼帕戛(即傈僳族巫师尼帕作法——诸如上刀山、下火海、入油锅等巫术仪式前跳的舞)等几类。就总体的表演形式看,跳戛属于一种民俗性较强的集体圈舞。通常人们相互牵拉,在男子怀抱的小三弦的伴奏下,围着烧着水酒的火堆,一边聆听领舞者(一般是长者或有威信的人)唱叙的史歌,一边喝同心酒(傈僳族同胞表示亲情和友谊的一种特殊方式),与此同时,以高八度的声音与领唱者的末句相互唱和,具有原始娱乐舞蹈的形态特征。因此,跳戛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乐舞形式,其间还融汇了傈僳人太多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民俗奇趣,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除以上所介绍的三种乐舞外,傈僳族的图腾乐舞也较多流传,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乌鸦喝水》、《公雀鸣叫》,以及《猴子调》、《斗羊舞》、《鸟王舞》、《鸡扒食》和《乌鸦喝水》等。

总的看,傈僳族的乐舞大多是舞者怀抱期布(即傈僳琵琶)自弹自跳的形式,但带有浓郁的地域性特征:例如怒江傈僳族舞蹈舞时男弹期布、女吹四孔竹笛,需男女各站一排,男进女退、或反之。舞步轻盈、整齐,常跳的有一步舞、二步舞、三步舞、抖草舞、舂米舞、乌鸦喝水舞等;维西傈僳族的“阿尺目刮”则是边跳边讲述鸟氏族、鱼氏族等的形成过程;临沧傈僳族的“直歌”动作变化较小、速度徐缓,而“花花歌”的动作变化较大、热烈欢快;大理傈僳族的“打歌”是男女相间站成一排,以葫芦笙伴奏;楚雄傈僳族的舞蹈则具有着变化多端的舞步,常用的动作有双腿屈膝俯身、脚掌弹性颤动等,使舞者的上身显得起伏跳跃……,反映出了傈僳族长期从事游牧、狩猎等的生活特点。

 

三、宗教音乐赏析

傈僳族的宗教音乐可分为原始宗教音乐与人为宗教音乐两部分。  

1.原始宗教音乐

从流传至今的《尼莫祭歌》中我们也可证实,傈僳族的叙事古歌与神话传说不仅在傈僳人中有着广泛的民众根基。与此同时,此类歌曲的音调也是傈僳族民间宗教神职人员常常使用的祭祀歌曲。  

《尼莫祭歌》是傈僳族民间宗教神职人员“尼帕”用以驱鬼、辟邪的古代祭祀歌曲,此类歌曲的内容冗长、对仗要求相对严谨,通常为一字一拍、显得铿锵有力,必要时尼帕可根据具体的作法需求在任意小节加入剁板。总之,《尼莫祭歌》是一种唱颂与吟颂结合紧密的宗教歌曲。

2.基督教音乐

19世纪下半叶,天主教、基督教相距传人傈僳族地区后便展开了一系列的传教活动,他们建立教会、传播福音,并且创制了一套以拉丁文字母体系为基础的傈僳文字,还用此种文字印制了大量的《圣经》、《圣诗》和学校课本。与此同时,英国、美国、加拿大、瑞士、德国在当地的教会还先后建立了医院、学校和其它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的福利设施,以便吸引人们皈依其教。至20世纪50年代,仅怒江地区就建立了教堂213所,教徒几乎站了当时该地区傈僳族人口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强,并且有大小神职人员近千人。亦就是在此种社会背景下,在傈僳族地区西方圣歌的流传及其广泛。

谱例——圣歌

 

四.创编作品《摆时》赏析

20世纪50年代以后,傈僳族许多传统的民间音乐受到了专业音乐工作者的重视,经多方面的抢救整理,先后以文字的形式出版了《生产调》、《牧羊调》、《打猎歌》、《丧葬歌》、《骂龙调》等一大批在傈僳人中喜闻乐见的歌曲。此外,在传统音乐之基础上,民间艺人还创作了一批新的民间歌曲,例如摆时》《优叶越唱越快活》、《哦勒哦秀》等,从而使傈僳族的传统音乐得到了良好的继承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傈僳族的传统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更是逐步走出峡谷、走向世界,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与传扬,如多声部民歌、一些民间器乐与舞蹈形式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同行的关注。此时期,傈僳族的许多民俗文化活动也得到了政府大力的扶持,从而使得许多民间歌曲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扬与传承。特别是一整套与此类民俗活动密切相关的民间音乐舞蹈形式,例如只有在“阔时节”、“收获节”、“刀杆节”、“火把节”、“收获节”中才能唱跳的摆时》《阔时》、《跳嘎》、《切克》、《夸克》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整理、再创作与提高,如《磨刀调》等。

随着傈僳族地区专业文艺院团的相继成立,一大批优秀的传统音乐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调查、整理与研究,在此基础上也创造了一大批至今仍广受傈僳人欢迎的音乐舞蹈形式,例如《摆时》、《斗羊舞》、《欢乐的傈僳》、《傈僳姑娘的歌声》等。

《摆时》是傈僳族男女(尤其是青年)间一种“一领群和”、集体对唱的民俗歌曲,演唱通常是以男女各为一方相互牵拉或搭肩站成一排,或围成圆圈,有节奏地前后摇摆着身体缓缓移动而歌。通常每一段由男方或女方一边选出的既能出口成章,声音又较好的人领唱,每唱一段后由相和者(不分双方)和最后2句。如此循环往返,直至通宵达旦。《摆时》的演唱有可分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几种。演唱中歌唱者大多喜爱强调并夸张其独特的喉颤音技巧。

《摆时》所唱颂的内容一般可分为“朵哦”与“辖哦”两类,前一类多为叙事类的歌曲,其主要内容为傈僳族民间流传久远的历史典故等。后一类则以情歌为主要内容,因此最受青年男女的喜爱,也是流行较广的一种演唱形式;《摆时》一般可在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民间聚会,甚至劳动之余集体演唱,届时人们将在米酒的助兴下,边饮边唱。由于领唱者会将一些人们喜闻乐见、妙趣横生的内容作为歌唱的主题,因而《摆时》的演唱往往能吸引人们的关注与兴趣。

 

第五讲掌握要点:

1.请简述《摆时》的曲式结构特点

2.请简述夸克(亦称“夸克克”)的社会、民俗背景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