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网首页 | 新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

 

主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  和云峰 副教授

 

 

第四讲  纳西族

 

纳西族的主体部分自古以来就世代居住在玉龙山下、金沙江边和泸沽湖畔的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其县府所在地──大研镇是中国首批被联合国科教文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城市之一。纳西人民有史以来就在西南边疆的开发和建设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创造和保留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这些传统的音乐文化至今仍然是了解和研究纳西族社会历史发展、哲学宗教文化、伦理道德观念和民族审美心理等的宝贵史料,也是纳西人民的精神财富与精神支柱,同时还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独放异彩的音乐奇葩。

 

一、        民族文化背景简述

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时期纳西先民就参与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开发与建设,并在期中起到过极为重要的作用;明清以后,纳西人在依托汉、藏文明创造独具本民族特色的“纳西文明”之同时,还保留了传统的、极富本民族特点的音乐文化。时至今日,这类“文教之明”仍不失为后人了解和研究纳西族社会、历史、哲学、宗教、文化,乃至伦理道德观念、民族审美心理等的宝贵史料,尤其是其中所遗留或传承的音乐文化,可谓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独放异彩的音乐奇葩。现将其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简述于后。

人口分布:纳西族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接壤部,人口约28万(1990年统计),但绝大部分聚居在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

民族称谓:历史上汉文文献曾将纳西先民记为“旄人”、“牦牛种”、“牦牛夷”、“牦牛羌”等;魏晋记为“摩沙”、“摩挲”;唐代被记为“磨些”;元代被记作“摩些”等;明代被记作“摩获”等;清代被记作“貘娑”、“麽些”等;20世纪50年代初统一定名为“纳西”。

宗教信仰:20世纪50年代前,纳西族普遍信仰本民族的东巴教,同时也信奉喇嘛教、道教、佛教,以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灵。20世纪初,基督教和天主教传入纳西族地区,并且开始拥有部分信仰者。

语言文字:纳西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依据语言学的分类,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其中又可分为东、西两个方言区。依据文字学的分类,纳西族的东巴文属于原始象形文字,其中又包括东巴文、哥巴文(即标音文字)两种,并且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

文学艺术:纳西族的民间文学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诗歌、寓言、童话、儿歌、谚语、谜语等。其中尤以分别被历朝收录于《列朝诗选》、《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等的“木氏文学”(诗词歌赋)最为著名;在绘画艺术中,尤以明代以来绘制的“白沙壁画”较为著名;此外,用东巴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舞谱》与唐代的《敦煌舞谱》、宋代的《德寿宫舞谱》一样具有着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与此同时,它也是世界上唯一存活于现实生活中的、用少数民族古代文字书写的原始舞谱。

    葬习俗:纳西族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历史进程极不平衡。自古以来,西部方言区就实行以父系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式婚姻家庭制度,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低下;迄今为止,东部方言区则仍然沿袭以母系为中心的“男不娶、女不嫁”的“阿肖”婚姻家庭形态;纳西族历史上实行火葬,现实行土葬(部分极少数山区居民仍然时兴火葬)。

衣食住行:纳西族男子的服饰与汉族相同,女子则由大褂、外坎肩、长裤、背饰、纱帕头饰、耳饰、手饰等组成;据史书记载,古代纳西族地区主要以荞麦、圆根、玉米等为主食,现以大米、小麦、玉米、大麦等为主食;纳西族古时以井干式“木楞房”为主要民居,宋末元初以后则以土木结构的民居为主,形成了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建筑精美的民居群落;纳西族古时以马代步,现今各地已修公路,交通便捷。

 

二、民间音乐赏析

纳西族的民间音乐可被细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歌舞音乐三种:

(一)民间歌曲

纳西族的民歌具有着悠远的历史和传统,可以说远在纳西先民游猎时期,与之相关的一些简单的民歌形式即已产生。随着纳西先民的迁徙以及民族间的不断融合与繁衍,纳西族的民歌产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进入农耕时期以后,民歌的种类与题材可以说逐渐丰富。唐宋以后,随着纳西族民族宗教东巴教的产生与发展,许多民歌以东巴象形文字为载体,被收入东巴经典中,从而形成了特有的东巴文学形式。反之,由东巴教所保留的许多带有原始痕迹的民歌,又对纳西族的民间歌曲的题材、内容与形式产生了影响,这种互动式的、双向的吸收、借鉴、保存与影响,形成了纳西族民间独特的宗教歌曲与民间歌曲相互混融的存在形式。依照纳西族民间对其民歌的传统分类,可分归为以下几类:

  1.“古凄”(山歌)类民歌

“古凄”,是纳西族中普遍流传的山歌名,也代表纳西族传统的民间唱法。“古凄”在纳西语中含有“悲痛吟唱”之意,在20世纪50年代前,常被纳西人民用来表达苦怨之情, 50年代后,纳西歌手用它来歌唱美好、幸福的生活。 “古凄”的节奏悠长、舒展,速度徐缓自由,旋律的开头往往在高音上(或由中低音跳至高音)作任意延长后,往下进行发展。歌词多为即兴创作,现编先唱,有时也引用叙事长诗,既有独唱,也有对唱,形式丰富,唱腔独特。

音响1—1《古凄》(男)

音响1—2《古凄》(女)

 2.“时授”(情歌)类民歌

“时授”,是纳西族情歌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歌曲体裁,常用于恋爱、媒妁以及婚嫁等场合。在民间,时授已成为男女恋爱时相互唱和的专用曲调。此类歌曲的旋律因地域的不同而略有差异,歌词多为即兴编唱,比喻生动,曲调轻松愉快、近似口语,演唱形式多为对唱或男女各为一方的集体对唱。

音响2——《时授

3.“牺开”(丧葬)类民歌

“牺开”,是纳西族丧葬歌曲中数量最多、寓意深刻、并且使用最为频繁的歌曲体裁。依死者去世的情况可分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两类歌曲。前一类常用于寿终正寝者的丧葬仪式中,有《窝热热》、《幕布》等,后一类用于意外死亡者的丧葬仪式中,有《核拉勒扣》等。此类歌曲曲调低沉,速度徐缓,节奏模糊,情绪压抑,给人以哀伤、沉重的感觉。

音响3——《幕布

 4.“小调”类民歌

“小调”,是纳西族民歌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体裁之一。歌词多采用五字句的形式,适合表现各种不同的内容,例如颂歌、时序、祝愿、祈祷等。其中有一部分专属于特定人群演唱,例如有小伙演唱的《哦仔》、姑娘演唱的《纳西小调》、妇女演唱的《阿丽丽》、儿童演唱的《阿老采叶子》、老人演唱的《耆老歌》等。

音响4——《阿丽丽

5.“儿歌”类民歌

纳西族的儿歌普遍旋律简单、近似口语,多由La Do Mi三音列构成,所唱内容多为日常生活知识,用词生动,反映出儿童特有的稚趣。有《盼天晴》、《月亮歌》、《唱云雀》、《牧童歌》、《放风歌》等。

音响5——《月亮歌

 

(二)民间器乐赏析

纳西族民间传统的器乐与乐曲又可依其演奏形式而分为独奏与合奏两类。  

1.独奏器乐

纳西族的器乐独奏大致有口簧、麦笛、笛子曲、葫芦笙曲等。在纳西族民间,口簧是一种极为普及的乐器,据东巴经的记载,此种乐器的弹奏大多是在男女青年或有情人之间进行的,从器乐音乐的发展历史看,纳西族口簧的演奏还停留在“乐器说话”这种较为原始的历史发展阶段。

音响6——口簧独奏

2.合奏器乐

《勃拾细哩》是迄今传承于纳西族民间并用于丧葬仪式的大型器乐、歌舞组曲。其渊源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曰“元人遗音”(即蒙古族音乐),一曰“创自民间”(即纳西族音乐)。《勃拾细哩》在纳西族民间俗称“别时谢礼”或“白沙细乐”,它包括舞曲、歌曲、器乐曲牌三个部分。

1)舞曲——有《跺蹉》、卡蹉》、老麻蹉》等。

跺蹉》汉语意为“赤足舞”。此种舞蹈最早源于纳西族“桑尼”巫师及其驱鬼、招魂、除病消灾和去邪活动中的巫舞。它通常是带有某种巫术行为和性质的跳舞。除赤足在尖锐的瓦砾或碎瓷片上跳跃外,有的桑尼巫师能口含被火烧红的犁铧,舌舔被火烧红的钢刀,能进行赤足登刀梯或在沸滚的油锅里捞东西等令人瞠目的表演,以示驱逐鬼怪的勇气与决心,用此来喻示为亡灵返归祖宗的道路扫清障碍。这也是为何在《勃拾细哩》中吸收并保留此种舞蹈的因由。

《抗蹉》汉意即“弓箭舞”。也有人将其译作“战争舞”。这种舞蹈最早源于东巴祭司在“美比”(祭天)、“核拉勒扣”(祭风)等道场仪式。东巴舞及《勃拾细哩》中均以此喻意射杀敌人的战争经历,并也借此缅怀祖先的“丰功伟绩”。此种仪式纳西语称为“靶达”(意即射靶子)。

老麻蹉》现在纳西族民间已经失传。

2)歌曲——《阿丽丽构吉徘》、《三思吉》、幕布》、《抗磋——挽歌》。 

阿丽丽构及泊汉语意为“规劝亡魂离去的歌”。如此释意还依据如下一些理由,如《勃拾细哩》的社会功用、纳西族的历史发展、丧葬活动的送魂仪式、纳西先民的远古宗教信仰等。实际上,此首歌曲想要表达的文化心理是:“徘徊于丽江上空的游(亡)魂,请回去吧!回到祖先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故此首歌曲的旋律能使人感受到伤感、凄凉、思念的离愁别绪。

音响7——《阿丽丽构吉徘

三思吉汉语意为“三思水”;另称“三思开”,汉意为“三思渠”。它是一首赞美源于丽江白沙、束河两乡,并给纳西人民带来好处的三条河流的歌曲。三思水是源于丽江白沙“三思开”(地名,至今犹存),并贯通白沙、束河两乡的三条河流的总称

幕布汉语意为“送尸(魂)”,或“挽歌”。这是一首无伴奏的齐唱曲,最早源于东巴丧葬仪式中的唱腔丧歌,与纳西民间流传的送魂调和哭丧调也有一定渊源关系。

3)器乐曲牌——《笃》、《美咪呜》、《一封书》等。

》是《勃拾细哩》最先演奏的曲子。对它的解释颇多(详表一),且各说均有其理。笔者认为,“笃”这个称谓及其功用还蕴含着更为宽泛的涵义。“笃”的演奏不仅预示着丧葬仪式的开始,也开宗明义地告诉前来悼丧的人们:悼念死者、送葬亡魂的仪式和音乐应从这里开始。同时,也借其悲哀凄惨的旋律感动前来参加丧葬活动的人,以此造成一种哀伤的氛围。难怪老人们都说,任何人只要一听到“笃”的音调,即使不想哭的人也难免低声抽泣。因此,笔者将其汉译作“开丧曲”。

音响8——《

《美咪呜》汉译应为“母女哭”,这样释意的理由有:第一,纳西族的“哭丧调”的演唱几乎全部由妇女承担,男子在丧葬活动中通常只担任“祭文冲”(念悼文)的工作。第二,从历史上看,办丧事第三天(开吊)的“鸡鸣祭”,一般只由丧家的亲戚中善于哭灵的妇女主祭,哭述死者生前的功德,表达亲友近邻的怀念之情,夸张开丧祭品的丰盛等。届时,“常有不少人会边听边劝”,甚至有的妇女还会对善祭者的“哭腔”发出啧啧赞叹。

汉语意为“长节子”。是现存“勃拾细哩”曲牌中保留较完整,且演奏难度最大,曲式结构最长的一首乐曲。纳西民间艺人亦称其为“三起三落”(指乐曲旋法起伏跌宕)和“三环扣”(意指乐曲中三个乐段首尾承接)。另外,清末丽江“仕学阶层”曾称其为“夜分手”(即“一封书”的纳西汉语音读)。此曲牌名最早见于宋末元初的汉文文献中,明清时为许多地方戏曲所吸收。当然,“勃拾细哩”中的《一封书》的音乐几乎已全部纳西化了。但从其命名及纳西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看,《一封书》之称谓的曲牌传入丽江的时期不会早于明中叶。

(三)舞蹈音乐

舞蹈音乐是纳西族整体音乐文化中表现形式最为古老的一种。时至今日,其还能在纳西族民间的娱尸舞蹈“窝热热”、用东巴象形文字记载的《东巴舞谱》,以及纳西族民间迄今留存的许多打跳类歌舞、乐舞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纳西族的舞蹈音乐大多具有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和以圈舞为特征的存在方式,同时还具有多民族舞蹈音乐文化相互借鉴、融合、演化的显著特征,例如纳西族的“勒儿巴”就是纳西族的传统舞蹈与藏族“热巴”相互融合的产物,再如广泛存在于纳西族中的“筚篥蹉”、“芦笙蹉”等,既是一种远古文化舞蹈音乐遗存,同时又是纳西族与彝族、傈僳族等相邻民族长期互相影响、借鉴的产物。

窝热热》,是广泛流行于纳西族民间,并被载录于东巴经中的丧葬歌舞,有的地区将其称为“热美蹉”。据民间约定俗成的规矩,它只能用于长辈过世后的丧葬仪式中。

音响9——《窝热热

 

三、    宗教音乐赏析

东巴音乐是迄今仍然保留、传承于中国云南纳西族民间宗教——东巴教(是中国大陆纳西族独有的、介于自然宗教与人为宗教之间的一种民族宗教。)之中的一整套民间宗教音乐;由东巴教保留、繁衍的一整套文化被成为东巴文化;时至今日,它们仍然在纳西人的社会生活、文化历史和传统观念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东巴音乐,纳西族民间俗称“东巴调”或“东巴唱腔”,它是迄今产生、保留并传承于纳西族古老的民族宗教东巴教法事仪式和道场仪式之中的、由东巴祭司(“东巴”是纳西人对本民族祭司类神职人员的传统称谓)传承的音乐,其中包含有唱腔音乐、器乐音乐,以及舞蹈音乐三个部分。

1.唱腔音乐——即东巴唱腔,它是东巴文化中的口碑(声音)文化,是东巴祭司吟诵、唱诵东巴经典的腔体,同时也是东巴音乐中的主体部分。唱词通常保留于东巴象形文字(纳西语称“森究鲁究”,汉译可为“木石之痕迹”,即纳西族民间所说的“见木画木,遇石刻石”。)书写的《东巴经》(纳西语称为“东巴究”,是东巴教和东巴文字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中。

音响10——《鲁般鲁饶

创世古歌是普遍流行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的一种歌唱形式。纳西族的创世古歌主要反映了纳西族的人类起源、部族战争、天文历法、哲学、文化、游牧、农耕,以及婚姻家庭等历史现象,是研究纳西族古代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口碑历史。

2.舞蹈音乐——即应用于东巴教各种法事仪式和道场仪式之中的舞蹈音乐,同时也是反映东巴祭司文化底蕴和音乐修养的一面镜子。  

东巴舞蹈(实例赏析)

东巴舞蹈纳西语称为“东巴蹉”,它属于祭祀类舞蹈,通常用于东巴跳神、作法和道场仪式中。东巴祭司常用的舞蹈有50余个(种),按功能可类归为神舞(如丁巴什罗、享英格空、享迪俄盘等)、禽兽舞(如金色大蛙、白海螺大鹏神鸟、绿松石青龙等)、法器舞(如金刚杵法器、降神杵法器等)三大类。其分别被载录于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舞谱》中。舞蹈的动作原始、质朴,在舞谱的限定、规范下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例如“郎久战神舞”在舞谱中记作“向前进三步,原地转三圈,向后退三步,原地转三圈,向左跨三步,原地转三圈,向右跨三步,原地转三圈。”但在实际法事仪式中,东巴祭司除将上述限定表现得舒展大方、柔韧有余之同时,还可以有少量的、在规范动作允许下的即兴发挥。因此,东巴舞蹈也就因东巴祭司的不同而风格各异、独具个性。时至今日,在纳西族地区流传的各种东巴舞蹈,仍可被看作是反映纳西人古代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在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100余种舞谱中,东巴舞谱可谓独具特色。

   3)器乐音乐——一般只用于东巴教道场仪式或诸如驱鬼、跳神、作法等以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法仪仪式之中。它通常不用于东巴祭司唱腔的伴奏,故民间素有“歌乐不同步”的说法。即“歌时不舞,舞时可歌;歌时不奏,不奏不舞”。

 

四、    文人音乐赏析

即丽江洞经古乐,纳西族民间俗称“古乐”或“洞经音乐”,它是明清以来渐次由汉族、白族地区传入纳西族地区,并至今仍然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组民间音乐(丽江洞经古乐,即现今学术界所称的洞经音乐)。

意即“调音曲”。它是谈演洞经音乐前用以谐调各种乐器音高并首先由竹笛演奏的乐曲。

大调》民间艺人特指谈演洞经活动中唱诵《大洞仙经》经文的乐曲(曲牌)。大调通常又可分作散文、韵文两个部分。丽江洞经音乐中目前保留的大调有五言、七言、杂言共12个曲牌。

音响11——《偈子

小调》是民间艺人们对(除云锣外)不含打击乐之曲牌音乐的俗称。据老艺人们说,小调原有曲牌30余个。

 音响12——《山坡羊

 杂曲民间艺人一般指洞经谈演仪式以外的,通常于闲暇时光或茶余饭后演奏的“细乐”曲牌。

打击乐曲牌》民间艺人指洞经谈演中用于大调(经腔)部分的打击乐曲。

已失传的曲牌笔者指民间艺人20世纪60年代前尚能演奏的乐曲。

纳西族的洞经音乐大致具有如下民族特色:

颤音的使用颇为频繁独特——这源于纳西族民间的民歌演唱方式。纳西族地区的全部器乐乐曲及民歌均深受古老的“古凄调”的影响,这种“下回式大幅度慢波音”正是纳西音乐的灵魂,它充分融入了纳西人的情感和气质。

独特的运弓方法——即乐队中擦弦乐器全部采用一拍一弓的运弓方法,使其有机地辅助并夸张了旋律中的颤音,构成一种十分奇特的音响效果。

特色乐器的使用——指苏古独在乐队中采用了特殊的演奏方法,即“每音必滑奏”,由此产生了特殊的音响效果。曲项琵琶、波波等在乐队中的使用及其所产生的音响效果,都与其它的乐种有明显的不同,使丽江洞经音乐揉进了纳西人的情感、气质及审美心理,最终形成了“纳西化了的汉族音乐”。

丝竹不同的乐器组合——是小调演奏中的另一特色。纳西人将不含竹笛但加入波波的演奏称作“丝弦”。“丝弦”最常演奏的曲牌有《浪淘沙》、《慢五言》、《到春来》、《水龙吟》四首,以及杂曲曲牌《步步娇》、《南极宫》、《小白梅》等。这种组合使得音乐如诉如吟、声调柔和,与有竹笛加入的演奏形式相比较,产生了一种情趣、音响均十分独特的效果。

打击乐器的频繁使用——尤其是诸如钹、铙等的引入,使得丽江洞经音乐充满了虔诚、肃穆、飘渺、脱俗等的神秘色彩。

 

五.创编音乐《白沙细乐》赏析

传统称谓为“勃拾细哩”,是纳西人对迄今仍然传承于民间的一组丧葬器乐、歌舞组曲的总称。该乐一传为“元人遗音”:即此音乐为元世主忽必烈1253年入滇时赉赠纳西土酋麦良并由纳西族艺人世代传承的“宫廷礼乐”。此传最早可见诸清乾隆八年(1743年)由丽江军民府知府管学宣、儒学教授万咸燕所纂修的《丽江府志略》一书中;一传为创自民间”:即该乐是为描写纳西族与异族间的一场战争,并也为祭奠双方阵亡将士之阴魂而由纳西族民间艺人集体创作的“安魂乐曲”。此传最早可见诸赵藩编撰《云南丛书》(1914年)集部之六十三《一笑先生诗文抄》一书中。此组音乐现存《笃》、《一封书》、《三思吉》、《阿丽丽构吉徘》、《幕布》、《美咪呜》、《跺蹉》、《抗蹉》8段;传统演奏乐器有“俗古独”(火不思)、波波(芦管)、12弦筝、曲颈琵琶(4相7品)、胡琴、二簧等。  

20世纪50年代前,白沙细乐为家族传承模式,迄今有名可寻的至少有六代人,他们分别是:阿普道——阿普玉——阿普知——和六祥——和锡典——和仕钧。目前,白沙细乐在纳西族地区的传承日趋普及。

 

第四讲掌握要点:

1.东巴舞蹈主要有那些类别

2.纳西族的洞经音乐具有什么样的民族特色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