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网首页 | 新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

 

主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  和云峰 副教授

 

 

第十讲  回  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由中国国内及国外的多种民族成分在长时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回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

 

一、    民族文化背景述略

人口分布:回族是一个广泛跨界而居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河北、河南、云南、山东等也,其余散居在全国几乎每一个县城,形成了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并且擅长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为主。回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人口总数为8602978人(1900年)。

民族称谓: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和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中,亦泛指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纥(回鹘)人。其先民主要是唐宋时期侨居中国东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以及13世纪蒙古人3次西征后大批东迁的“回回”人,他们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并吸收了汉、蒙古、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

宗教信仰:回族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因而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迄今仍然浸透在回族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

语言文字:回族的语言有多种来源,早期多操中国境内的回鹘语、蒙古语、汉语,以及中亚的波斯语、阿拉伯语。中后期,由于愈来愈分散杂居在汉族之中,明代以后,汉语逐渐成为回族的共同语言。今天则是“那里的回族,说那里的话”但是,在日常交往或宗教活动中,均保留了一些阿位伯语、波斯语的词汇;部分地区(人)使用阿位伯文。

文化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回族在文化、艺术各个方面都做出过巨大贡献,也出现过不少杰出人物。例如自元、明以来的诗人萨都汗、山水画家高克恭、学者瞻思、诗人丁鹤年、戏剧家马锦、画家改琦等人,他们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出独特风格的作品,为丰富中国历史文化自作出了贡献。

婚葬习俗: 历史以来,回族人从出生时开始,就要请阿訇起回回名字,结婚时请阿訇证婚,死亡后请阿訇主持殡葬,各方面均受伊斯兰教的强烈影响。

衣食住行: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黑色或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则多戴盖头(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女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色或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按《古兰经》的规定:在饮食上,回民忌吃猪肉和任何动物的血,这已成为千百年来回族的风俗习惯。回族较为著名的饮食有“油香”、“馓子”以及各种清真食品等;回族聚居地(除西北以外)以往交通相对通畅,如今交通便捷。

 

二、    民间音乐赏析

按目前的研究结果,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与民间器乐两类。从音乐形态上分析,回族宗教音乐的某些特点较为近似,民间音乐则基本形成了“哪里的回回唱哪里的歌”的特点。

 

(一)民间歌曲

由于以“大分散、小聚居”方式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回族,从来没有存在过统一的民间歌种和民间乐器,因而本讲拟在民间音乐方面只赏析(中国回族最为集中)的西北地区;在宗教音乐部分,则将在西北、西南各采一点的进行赏析。

西北回族民歌较为丰富,依其功能大致可以分为“花儿”(山歌)、小调、劳动歌等几类。

1.“花儿”(山歌)

“花儿”通常安地区划分为“青海花儿”、“河州(今甘肃临夏)花儿”、“宁夏花儿”等几类,大多为情歌性质的山歌,也有表现回族人民生活方面的内容;花儿的曲调民间俗称“令”,令一般与地区(例如“河州令”、“湟源令”)、民族(例如“土族令”、“撒拉令”)、花名(例如“白牡丹令”、“马莲花令”)、衬词命名(例如“三三六令”、“绕三绕令”)、人物特征(例如“大眼睛令”、“巧嘴嘴令”)或身(例如“长工令”、“脚户令”)等命名(参见安妮、刘同生:《回族音乐》,《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第286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音响1——《白牡丹令》  

 “花儿”一般多为四句、六句,歌词也多是即兴创作,因而富有较强的口语化痕迹,且不避俚语俗词。但文字优美、格律谨严、生动活泼,据说它的主调“令”多达100余种,旋律、节奏、唱腔都有着独特的风格。

在回族聚居的临夏地区,几百年以来,在春夏之交,树木葱绿,山花烂漫时,歌手就会聚集在山青水秀、风景秀丽的山间举行传统的“花儿”会,盛况空前。

“花儿”这种山歌形式在西北许多民族中均流传广泛,但又各具特色。回族花儿除具有一般花儿所具有的特征外,还具如下民族特色:“上行时多用商、徵二音的连续四度上行跳进,造成较大的起伏,下行时用五声音阶式的迂回进行加以缓冲,段末的主音多作自由下滑。这种商徵型花儿,音调高亢豪壮,又带有一些悠长、缠绵的韵味;从调式上说,这类花儿因强调音不同,形成三种不同的音列,具有不同的调式色彩。其一为re-sol-la-do-re-sol式的商徵型音列;其二为sol-la-do-re-mi-sol式的徵调音列;其三则用清角音代替角音,形成sol-la-do-re-fa-sol式的徵变型音列,它和秦腔中的苦音唱腔在调式上极为近似。花儿的歌词是一种格式较为固定的民间格律诗,一般是两段四句式的,前两句比兴,后两句写意,上句为三、二、三(二、四),句尾较自由,下句为三、三、二,句尾一定要顿双字尾。句中和句尾常习惯加‘啊、吧、者、嘛’等虚词或‘哎嗨哟’等语气词。”(转引自刘同生:《回族传统音乐》,载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第304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

音响2——《撒拉令》 

2.小调

回族小调品种繁多,内容广泛。民间一般将其分为:风俗、抒情、游艺(包括游戏歌、诙谐歌、儿歌)等几类。

1)风俗类小调——民间俗称“宴席曲”(也叫“家曲”)。通常只在婚礼、节庆民间间聚会活动中由“唱家子”(即歌手)演唱。此类歌曲包括散曲、叙事曲、酒曲、打歌等多种。

谱例1——《四姑娘》

宴席曲的内容主要以民间传说、故事为主线,同时不乏有搞笑或诙谐的成分,期间不时穿插有歌舞表演。一般认为,此种曲调来源于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但时至今日,其又反过来影响到了其他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譬如撒拉、保安、东乡等,并在其间流传甚广。

2)抒情类小调——以社会、历史、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倾吐人们憧憬与爱憎的回族民间歌曲。有受回族传统音调影响,并且具有鲜明的伊斯兰风味的。也有与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流传的。

谱例2——《吆骡子》

3.劳动歌

由于回族居住地域的广泛,在他们中流传有曲调各异的劳动歌曲,例如西北回族的夯歌、场歌,沿海一带回族的渔民号子、江河一带回族富浓郁西北风味的船夫号子,以及全国各地回族的叫卖调,其中尤以夯歌和叫卖调在各地回族中最为流行。

谱例3——《黄河船夫曲》 

生活在西北诸省区黄河、湟水沿岸的回族,由于自古以来都以木船、羊皮筏子为航运工具,因而在此部分回族中广泛流行着一种音调高亢、豪壮。

 

(二)民间器乐

由于历史的原因,回族的传统的民间器乐较少。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发现过本民族独有的乐器形式。因为,目前在回族中保留的乐器在其他少数民族中仍然有较完整的保留。就西北回族民间乐器而言,现在最为常见的有泥瓦呜(埙)、口琴子(口弦)、咪咪子(管子)、角笛(牛角号)、果核(口笛)、芦笛(筚篥)、羊头弦子(阮类)等10余种。均以演奏民间小调为主。现仅择选以下两种。

1. 泥哇呜(埙)

又称“泥箫”(中国古代最为普及的一种土制乐器之一),自己的形制特点,如秤锤形、牛头形、蝴蝶形等,均用黄胶泥捏制而成。直径约9厘米、腹径8厘米,通常在顶端设一圆形吹孔,正面开四个音孔。

“泥哇呜”音色古朴、幽怨,是回族牧童最为喜爱的欢吹奏乐器之一。泥哇呜除演奏一些常见的民歌、小调外,还常常吹奏一些带有伊斯兰风味的即兴曲调(下例就是一首由牛头型泥哇呜吹奏的乐曲)。

谱例4——《小乔哭周瑜》

2.口噙子(口弦)

西北地区回族又称为“口衔子”(即“衔”在口中演奏之意)。口弦也是一种较为古老、并且滥觞于世界绝大多数民族之中的吹管汽鸣乐器。“回族口弦分为竹胎竹簧、金胎金簧两种形制。竹制口弦长约10厘米左右,像一把带柄的短剑,在竹片中间削出其薄如纸的竹簧,簧端系有长线,演奏时左手执柄,口含簧片,用右手扯线使簧片振动发音。铁制口弦长约7公分,像一把尖端带钩的音叉,演奏时用嘴含住铁叉,用手拨动尖端的钩簧发音。在西北一些回族聚居地区,妇女几乎人手一个,在平日还喜欢把系有彩穗的口弦挂在胸前作饰物。她们不但能用口弦唱歌奏曲,还能用来对话斗嘴。”(转引自刘同生:《回族传统音乐》,载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第314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

 

三、宗教音乐赏析

从近现代的音乐历史分析,我国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宗教音乐,以新疆地区部分民族中保存较为完整、繁衍发展较快。而在散居全国各地的回族中,宗教音乐除“叫拜调”以外,似乎较难找到相对近似的音乐。

1.云南回族宗教音乐

从目前我们所收集到的音乐素材分析,云南回族的宗教音乐主要是伊斯兰教传统的歌曲音调。例如“叫拜调”(全省大同小异)、“礼拜调”(可分为不同腔调)、“赞主调”(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赞圣调”(主要集中在滇南)以及“劝告调”等。这些音调通常按《古兰经》的具体内容和其所使用的场合而各具特色。

云南回族的宗教音乐相传是云南历代阿訇到国内外朝觐时学来的,因而迄今云南的回民仍然将从西北地区传入的宗教歌曲称为“陕腔”,将从伊朗传入宗教歌曲称为“波斯腔”、从沙特阿拉伯传入则称为“阿拉伯腔”、从印度传入的宗教歌曲称为“印度腔”,从巴基斯坦传入则被称为“满克腔”等。但实际上,此类音调已在传唱中熔融云南方言,并且有了较大的变化。例如,几乎每一首宗教歌曲都被分成了“高吟”(即高腔)、“平吟”(即“平腔”)以及“慢腔”和“快腔”以适应不同年龄的教徒。

总的看,云南回族的宗教歌曲除“叫拜调”以外,均为对《古兰经》不同章节的吟诵(每节音调均略有不同)形成云南伊斯兰音乐丰富多彩的特色。

2.西北回族宗教音乐

西北回族的宗教音乐,包括寺院仪式性与民间仪式性的两类,前一类包括“招祷歌调”(召唤教民到寺礼拜时吆喝的歌调,俗称宣礼词、班克或班歌)、“双节歌调”(即在“开斋”和“宰性”两大节日之盛大庆祝活动中集体咏唱、赞美真主的歌调)、“礼拜歌调”(包括每天五次礼拜和一些民俗活动中念诵经文的音调);后一类则包括弘扬教义,赞美真主以及为部分民俗活动而创编的各种“民俗歌调”。“有的教派不认为这四种歌调为音乐,尤其是经文和赞主诗词,只能称为‘念’或‘赞’,不能称作‘歌’或‘唱’。因而,‘伊斯兰教禁止音乐’、‘回族无音乐’的说法极为流行。事实上,伊斯兰教在各种场合使用的极为丰富的吟咏和歌调都属于音乐的范畴。”(转引自刘同生:《回族传统音乐》,载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第289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

以下回族宗教音乐全部参考、转引自刘同生:《回族传统音乐》载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第314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

1)招祷歌调

招祷歌,又称宣礼调,或称喝礼叫拜班歌,阿拉伯语称为阿赞,是召唤教民到寺院礼拜时吆喝的歌调。据笔者在各地考察,虽属不完全的统计,曲调已得10余种。

谱例5——《宣礼词》 

译意:安拉至大,安拉至大!我作证:安拉是惟一的主!我作证:穆罕默 德是主的钦差!快来礼拜呀,快来礼拜呀,快来把一天的功课完成,快来吧,天的功课完成! 真主至大,安拉是惟一的主!

2)双节歌调

双节歌调极为丰富,常用的有“大赞”、“完赞”、“呼图白”、“安乃比呀”、“特里维赫”等,这类歌调有的有领有合,有的是同声齐唱。节奏一般较规整,音调宏伟昂扬。也有一些则是庄严肃穆的领歌风味或铿锵有力的进行曲风味。

谱例6——《特里维赫》 

译意:赞颂掌握主权和王权的主超绝万物。赞颂尊贵的、至大的、万能的、伟大的、制服万物的主超绝万物。真主是超绝万物的、清洁的、养育天仙和精神的主,真主是应受崇拜 的主。真主啊!我们向你求赦宥,我们向你祈祷天国,我们向真主从火狱中求护佑!

谱例7——《先知赞》

译意:祝福先知,祝在布驼哈地方给人们说情的先知穆罕默德圣人平安!哎!出席会场的人们啊,先知是人们的最强者——月亮临近了他,伞立目,尔来嘿的主言为他而降了。哎! 众穆斯林啊!你们必须知道世界的养主已经决定:你们必须祝福他。先知是最优秀的人 ,他说的话是真言。主所下降给他的《古兰经》是最珍贵的宝物。他的劝化能复活一切的灵魂。正因为这样,基督教徒和拜火教徒们通过他的劝化,皈依了伊斯兰教。

3)礼拜歌调

礼拜歌调则更为丰富,一本《古兰经》共114章,6059节,都用不同的音调吟咏。音乐 丰富多彩,保存了纯正的阿拉伯音乐,是伊斯兰音调的宝库。今举作礼拜时诵念的《古兰经首章》的《法谛海》为例。

谱例8——《法谛海》 

译意: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赞颂全归真主。至仁至慈的主持报应日的主,我们只崇拜您,只求您佑助,求您引导我们走正道吧。您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 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请允许吧)!

回族民俗宗教歌调则更为繁杂丰盛,其中有一些是用我国传统曲调或民歌填词的,这说明了伊斯兰教为适应中国的国情和当地群众的爱好,也采用了佛教、道教常用的手法,借用当地群众熟悉的民间曲调,填入宣传教义的文词。法特玛是穆罕默德的女儿,传说此曲是她纺线时唱的赞歌。

 

四、创编作品《花儿与少年》赏析

“花儿”又称“少年”,主要流传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回族地区。此种山歌因对唱中男方通将女方称为“花儿”,女方亦通将男方称为“少年”而得名。民间普遍认为,“花儿”最早产生于山间田野(因此也叫“野歌”),歌手们在空旷幽美的环境中无拘无束,放声高歌,所以它的曲调多高昂、奔放、粗犷、悠扬,表现了回族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纯真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花儿”产生的渊源、年代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其产生于明代;有人认为它是在蒙藏民歌影响下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民歌;也有人认为它是从外地迁来的回族“思乡曲”演化而成的;亦有人认为此种民歌是明初从南京迁往洮州地区的移民以花卉为比兴的一种徒歌。总之,“花儿”自近代以来成为回族人民传唱的一种主要民间歌曲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花儿与少年》(实例赏析)

1.创作背景介绍

2.民间音乐素材寻根

3.不同演唱、表演风格鉴赏

 

第十讲掌握要点:

1.西北“花儿”的分类与特点

2.西北回族宗教歌曲的类分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