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网首页 | 旧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中外美术史

(中国部分)

 

主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李起敏 教授

 

 

第一讲 原始美术

 

美术,或称造型艺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而欧洲十七世纪开始用这一名词时,则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以别于具有实际用途的工艺美术。这样看来,美术就是创造有关美与审美的技艺。

中国的美术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从远古的原始文身和服饰面具之源的图腾,到繁盛的彩陶、岩画与青铜器;以致后来占据着美术领域主流地位历久不衰的绘画与雕塑,经历了辉煌灿烂的发展史。其中上古美术的理性精神、秦汉美术的宏大气魄、楚地美术的浪漫情怀,魏晋南北朝美术的风流韵致,唐宋美术的鼎盛气象,元明清美术的文人意境,直到现代的多元共进,革故鼎新;美术是一座精神的宝库,又是一个美的渊薮。中国美术史所展示的更是中华文明古国的智慧与心灵的历史,人文的历史,创造的历史。

中国的文明史,习惯号称五千年,其实是个不确的概念。我们的史前文明至少应该上溯到八千年之久,河姆渡、磁山、新郑、密县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陆续发现,以及红山文化、良渚等全国各地无数文化器物的出土,都是明证。

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时代,中国远古人类就进行着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苍颉造文字,史皇作图画;御鬼的神荼、郁垒;还有蚩尤画像,禹铸九鼎,雕饰鬼神百物,虽带有浓郁的“助人伦,成教化”的色彩,属于礼乐统制下的整合性艺术,那毕竟显示出中国原始美术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原始社会至战国时代

 

一、原始器物与雕塑

1、石器

文明不仅仅书写在文字上,也昭示在文字之前的华光四射的器物中。当人学会使用石器之时,也就与猿分道扬镳。原始时代的石器制作,可视为最古老的石雕。

原始社会文化的考古发现,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1927年在北京附近周口店地方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猿人”(又名“北京猿人”)的头骨化石。中国猿人的时期距今约为四五十万年。中国猿人是由猿到人的中间类型。在这一震动世界的发现前后,也曾发现其他一些中国猿人的骨骸化石。在他们居住过的洞穴中并发现了猎获的兽骨化石和其它文化遗存。由此可知,中国猿人已会制造粗石器,会把兽骨做成骨器,会利用火,懂得熟食。那些中国的普罗米修斯——燧人氏们,早已把火种带进了生活。

周口店地方并曾发现比中国猿人使用的石器更为原始的石器——一块燧石制的石核石器和几片曾经人工打击的石英石片。中国猿人使用的石器多半是从河床上拣来的砾石(鹅卵石)打击而成。或者把砾石的边沿,加以敲打,现出厚刃,可为敲砸之用。或者是从石英砾石上打下一层一层石片,成为一种薄刃的刮割用具。中国猿人的石器,可以看出是不加选择地采用能得到的任何石质原料,无论打石片或打砾石,都没有固定的方式,也不是打成一定的形状,不进行第二步加工,任选一片,即行使用。因之石器形状,不能分成有意义的类型。

195411月在山西襄汾县丁村发现了二、三十万年以前的“丁村人”的三枚牙齿化石和他们的大量石器(相当于周口店第十五地点,旧石器时代中期),襄汾丁村发现的石器中,石片石器大部分也是没有一定的打击方法,打出的石片,没有一定的形状,不加修理,即行使用。但可以看出打击方法与中国猿人根本不同。在一部分石片上有第二步加工的痕迹,并有一定的石器类型;

内蒙河套以南的加拉苏克曾发现“河套人”门牙和他们的石器(大约廿万年以前),河套人的打制石器就比较进步。有较薄的和长形的石英石片,都是技术精巧的证明。石器都是按照不同的使用目的,进行了加工,使之成为各种不同形状的刮削器等。这就是在长时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们对于造型样式,从劳动角度,开始有所认识。

在周口店山顶洞发现“山顶洞人”的化石和他们的石器及较发达的骨器。周口店山顶洞人的石器打制技术的进步很不显著。但磨制和钻孔的技术是山顶洞人文化发展的突出表现,已接近新石器时代的水平。山顶洞人(大约十万年以前)的遗物中,除石器外,最值得注意的是有磨得表面非常光亮,上面刻有纹饰的鹿角短棒和磨制得很精致的有孔骨针,制作技术最高的是一些穿孔的石珠、兽齿、砾石和蚶壳等装饰品。另外也发现一些作染料的赤铁矿的碎块和粉粒,一些用赤铁矿染红的椭圆形砾石。这些东西体现着一定程度的装饰意图,或与涂绘图腾举行巫术活动有关。

1951年在四川资阳发现“资阳人”头骨化石,“资阳人”在体质上可以看出与“山顶洞人”有一定关系。1956年初在广西来宾县山洞内,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在云南、甘肃各地也都所发现。

旧石器时代以后为中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文化中已出现了形状细小的石器。这种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通常称为“细石器”。中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在我国东北和广西武鸣都曾发现。哈尔滨附近的顾乡屯遗址被认为是中石器时代的;黑龙江满洲里附近的扎赉诺尔,曾发现一、二万年以前的人头骨化石和石器、骨器。扎赉诺尔的细石器可以认为是中国境内最古者,石器形式的重要的进步表现在扎赉诺尔等地的中石器时代的石器及其以后的细石器上。特别是细石器(雕刻器、石旋、尖形器、石叶、石钻等)有完全对称的形式,经过很精细的加工剥制。选用的材料,特别是细石器,有石英、玛瑙、碧玉、黑烁石等,都是颜色美丽,有光泽,半透明的矿物。这种精细的加工,完整的对称的形式和美丽的色泽等特点,都使细石器有审美的价值。

齐齐哈尔的昂昂溪,也曾发现细石器。此外,在内蒙古的林西、赤峰和长城附近地区,都曾发现和陶器伴随出土的细石器,时间已经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并且和中原地区的以彩陶为特征的文化相混合了。此一时期的细石器遍布在内蒙古、长城地带,沿着弋壁的边沿,直达新疆。在黄河中游的三门峡地区的陕西朝邑、大荔的砂丘地带,也发现细石器文化的遗址,河南辉县曾在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中发现一片细石器……

磨制石器在中石器时代开始应用,在新石器时代非常普遍,新石器时代并且发明了陶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居住地和墓葬地,在中国各地分布很广。西到新疆,东到吉林、山东、江浙和台湾,北到内蒙古北部,南到广东海滨区域。现在所知较重要的遗址,在黄河流域分布比较密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时常按伴随出土的陶器的特点而加以区别,例如彩陶遗址、黑陶遗址等等。

在石器时代,人们过着群居生活,建立了原始公社式制度,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大家合力劳动,生产资料和生产品公有。新石器时代已经定居并从事农业生产,积累了劳动经验,创造了语言,进一步发展了脑和思维能力。并不断地改变生产和生存方式,古代石器的发展同时也是人类对于造型样式的认识的发展。

继打制石器之后的磨光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以磨和钻孔的技术和极整齐对称的形式成为石器工具发展的高级阶段。

古代石器制作和形式的发展过程,由不固定的形式进步为固定的,由不整齐的进步为整齐的,由非对称的进步为对称的,由随意拾来的原料进步为特别采择的原料,都是经过悠久的岁月和在不断的劳动生活中发生的。石器的演进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反映了人的手的进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古代石器在经过长时期的劳动实践之后,产生了“美”的形式,这一点可以在玉石工艺中得到进一步的说明。下一章我们将专章论述。

2、陶器

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都有陶器发现。陶器无疑成为新石器时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原始彩陶大批的出现,根据考古发现其时间可从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到约3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其空间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中原地区(黄河中游、渭河流域及汾河流域),西北地区(黄河上游、洮河流域及湟河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黄河下游、汉水流域、大运河流域、山东半岛及长江中下游、杭嘉湘区域)。在器皿造型上,有摹拟植物造型,摹拟动物造型,摹拟人物造型,摹拟器物造型等,但最常见的还是符合陶器功能需要的碗、钵、罐、盆、壶、豆、瓶、鼎等10余种。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在造型美术方面遗留下来的主要创作。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较重要的有泥质灰陶、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陶四种。

泥质灰陶是古代最普遍的陶器,表面上有绳纹、席纹等编织纹的装饰。灰色陶器的代表性的器形是“鬲”(三空足的煮器)。这种陶器最初大概发生在陕、晋、豫交界一带,然后传播到各种不同的新石器文化中,在西北、中原、东北和东部滨海地带,都有发现。在时代上,一直延续到今天。但陶鬲的形式在汉代就已完全绝迹,陶器表面的绳、席纹装饰,在汉代以后也不多见。

绳席纹陶鬲的形式与装饰方法都表现了陶器与编织物(或皮革器)的密切关系。古代陶器的起源,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测,是由于用粘土涂在编制或木制的器皿上而产生的,目的在使其能耐火。人们逐渐便发现,成了形的粘土,脱离曾赖以成形的器皿,也可以适用于这个目的。这样,由编织或缝制技术所产生的形式,便成了陶器最初在制作中所获得的形式。因长时期的应用而成为工艺造型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陶器上的绳纹装饰,后来长时期保存着,也不再是制作时的必然结果,而是有意施加的一种装饰。

彩陶是中国原始社会中卓越的工艺创造。

彩陶发现的地点:河南安阳后冈等地,豫西(渑池县仰韶村、广武县秦王寨),淮河上游,晋南(夏县西阴村,万全县荆村及汾水流域各地),陕甘渭河流域,洮河流域,河北、辽、内蒙古长城地带及新疆,湖北京山、天门,也有发现。其中最早发现,而又有代表性的遗址是仰韶村。仰韶村及其他性质相同的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称为“仰韶文化”。彩陶是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存,但也出现在其他文化遗址上。西安半坡村发现的全部村落遗址,其遗址的完整性与丰富性都是空前的,提供了了解这一文化时代人民生活的完整的图景。

仰韶文化距离现在大约为四五千年以上。仰韶文化是中国先民所创造的重要文化之一。根据这些遗址上的发现可以知道当时人们过着长期定居的生活,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手工业除了陶器外,纺织与缝纫已很普遍。武器中发展了弓箭,而且可能已经有了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在中原地区陕、晋、豫等地发现的大致类似,然而也可以分为早晚不同的数期,器形完整的彩陶发现不多。器形完整而数量丰富的发现,主要是在甘肃、青海一带。

甘肃的仰韶文化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半山型”以甘肃临洮县马家窑遗址和半山遗址为代表,“马厂型”以青海乐都县马厂沿遗址为代表。甘肃的辛店文化遗物中也有彩陶,虽继承了仰韶文化,但已比较退化。

彩陶的原料即普通的黄土(不含钙质和钾质),加细沙及含镁的石粉末,材料虽普通,但制作技术精良。陶土经过精细的澄洗,以手工制作,或经过慢轮修整,表面砑光。可能有了鼓风的工具,窑火温度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由于陶土中含铁量很高,所以陶器烧成后呈黄色或红色。彩绘装饰的原料多用天然的赭石、红土或锰土。有的器物表面也涂红色或白色的陶衣。

仰韶文化彩陶的完整标本是半山类型。半山型彩陶的代表形式是大敞口的盆和敛口的(有颈或无颈)的罐。盆和罐都是宽度超过高度,小底,整个器形侧影是柔和的曲线,平底无足。所以造成的印象是腹部极为膨胀,粗矮坚实。

黑陶是中国古代工艺的另一光辉成就。

黑陶发现的地点主要在东部沿海一带,北至辽东半岛,南至浙江。但河南中部及西部也有。其最重要的是山东济南附近龙山镇的城子崖的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是稍晚于仰韶文化的独特类型,发展于中国东部沿海一带的另一重要文化,可以看出已有商代文化的先驱的意义。龙山文化中除了农业和畜牧业外,纺织业也较仰韶文化进步。有卜骨发现。

龙山文化中最重要的遗物是一种较彩陶的烧制技术更进步的黑陶。其特点是:“黑、光、薄、棱、鼻”。——色泽乌黑(也有灰色的和粉黄色的);表面光滑闪亮;极薄,一般厚度为三毫米,最薄不足一毫米,薄如蛋壳;轮制,外形上有转折清晰整齐的棱角;器上多附有牵绳或手执的鼻。黑陶造型丰富,以平底圈足和三足器为多。陶鬹是黑陶的独特的造型。黑陶很多接近后来青铜器的样式,如豆及鼎、鬲等。黑陶的造型有自己简洁爽利的风格特点,不以装饰而以造型的权衡适当取胜。它和古代的玉器同样达到相当的艺术水平。

古代的彩陶和黑陶,代表中国古代美术创造上的第一个高峰。在技术上、造型上均为青铜工艺的发展作了准备。

古代陶器的长期发展和演变,逐步形成民族艺术的形式,一方面也培养了东方人的审美好尚。

3、陶雕

彩陶与黑陶是古代工艺中的杰出的作品。它们在造型上各部分有一定的比例,如高度和宽度,腹径和底径的比例,使之有助于柔和优美的外轮廓线的形成,是在中国工艺史上为最成功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造型样式,在某种意义上说,具有雕塑的意味。

红山文化的陶制女裸神像已为人们熟知;三星堆的陶塑尚蒙在面纱中。

仰韶文化中曾发现半身人形的陶器盖状物,人脑后有发辫呈现蛇形。从造型的富于幻想神话的风格可知有宗教意义,具体内容尚不可知。

一些风格滑稽幽默的陶质人头塑像,那才是工匠们真正的创造:在一块泥巴上,随意用指头点上两个洞,就成了眼睛,两手一勒出来鼻子,顺手一抹划出嘴巴,生动自然,充满生机。可以想见,那定然是陶工们休息时的游戏所为,你仿佛还会听到面对这些作品的喧笑声。应该意识到,这就是中国艺术大写意的源头,这就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祖源!

湖北天门石家河和彩陶一同发现的有泥质黄陶和红陶的小型的羊、狗、鸭、鹅、龟、鱼和其他鸟类的形象,都是捏制的,单纯而富有特征。

马厂彩陶制作比较粗糙,装饰纹样中第一次出现符号式的动物形(狗?)。此种符号式的动物形,甚至人形,也在制作更为粗糙的辛店彩陶上出现。这些符号式的形象代表了朴素的认识现实的能力。

 

二、原始绘画(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000年)

本节主要涉及陶上绘画与岩画。 

1陶上绘画

彩陶绘画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因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几何形装饰花纹的组成,或疏或密,都结合了形体的变化。这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一项重要传统手法的滥觞。几何形装饰花纹以波状弧线效果最鲜明。装饰图案虚实相间,黑白互相衬托成为“双关图案”。这是中国图案传统的一种卓有成效的组织方法。

彩陶的造型和装饰,也可以认为尚保留了来自编织技艺的若干特点。彩陶上的几何纹样,曾有人试图予以宗教的解释,尚难证实。西安半坡墓葬出土的彩陶中有人面和鱼形图案,造型很简洁有力。含义尚不明了,或许是与图腾有关。

细分装饰图案类型,有人物纹样(人面纹、舞蹈纹、蛙纹等);动物纹样(鱼、鸟、蛙、鹿、猪、晰蜴、壁虎等);植物纹样(花瓣纹、叶纹、树纹、谷纹等),几何纹样(方格纹、网纹、波纹、三角纹、涡纹等),其中最多的是几何纹。

彩陶作为饮食器具,除了始终符合功能需要的造型外,如果说其藻绘与图腾和神话观念相关连,从统计数量看,这些非陶器功能的造型,或许体现了意识形态演化的特点,如与后来的实用理性、道法自然相类似的观念的萌动、扩大、演变,但这从彩陶器形本身已无从考察。不过彩陶纹饰却透出了一些蕴涵在现象后面的东西。为什么中国彩陶最多的图案是几何纹样?从艺术类型与材料的适合上讲,最适合陶器器形的纹样是一种抽象图案类的东西。但为什么古希腊彩陶瓶却充斥着人物画?可见,陶器纹样以什么形式出现,向什么方向发展,又不是完全由器物的功能和描绘彩陶过程等自然的和工艺的因素决定的。中国彩陶图案明显地透出一种强大的由具体形象到抽象图案的演化历程。这历程预示了中国美术的两种特征与走向,一种是重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把自然景物作为精神与情感的载体;一方面,对于具像与写实的兴趣远不如抽象与写意的兴趣浓烈。明显而有迹可寻的有半坡型中鱼的抽象化:一条完整的鱼的形象慢慢地变形,头尾缩小,消灭身躯线条慢慢转为纯粹的几何图型;庙底沟型鸟的抽象化;一只丰腴的鸟逐渐变细,最后成为两条线,一边一个圆点的抽象图案;马家窑型的蛙的抽象化:一只完整的蛙变为只剩头部,身体完全几何曲线化,到只剩双眼,到双眼分开成为曲线中的两个多圈圆形;半坡型人型的抽象化:一个有头有四肢的人型,一方面变化是头部消失,只剩四肢,最后四肢完全变成大的折线,另一方面的变化是头部增大,变为圆圈形,四肢慢慢分离,转为相连的折线或不相连的折线;庙底沟植物纹的抽象化:从规则的植物花瓣到花瓣以各种形状弯曲,变为各种流动的似花非花的几何图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说彩陶图案起源于工艺技术原因的编织纹,那么初期的简陋纹样与原始的意识形态无甚关涉。而一旦彩陶图案以成熟的样式出现,原始观念就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成熟期的彩陶图案是由具体形象向抽象图案的演化,而且从半坡到马厂,甚至到大汶口,各个时期,不同地域都共同显出了这一演化过程,那么它内蕴的应是中国原始文化意识形态的演化轨迹。

中国上古意识形态从原始到理性的演化一方面是神话的理性化,即各色各样的诸神变为上古的帝王。神的各种感性特征都在朝廷冕服里得到容纳、变形、定位和理性化。神,人化了,神的社会政治功能为帝王所接管,但帝王是人,它继承不了神所掌管的宇宙功能。因此,神在社会层面转为上古帝王的同时,在宇宙层面也在进行形而上的转化。其起点和终点就是由神转为气,神的宇宙变为气的宇宙。气的观念在春秋战国才完成。总之,文献显示了中国文化从原始向理性的演化在宇宙论方面有一个从神到风到气的过程。这恰好是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由质实到虚灵的过程。彩陶的普遍的由实到虚的现象正好对应了宇宙观上的转化。哲学的和艺术上的演化大概正是由同一思维方式所生成。彩陶图案所表现的心灵不是一个西方几何式的逻辑的心灵,而是一个活跃生动的心灵,它正如后来中国宇宙之气,“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因此彩陶的抽象化活动,无论是鱼、鸟、人、蛙,还是植物的抽象化,都不是一种抽象方式、一种抽象结果,而是多方面多结果的,如上面所举的鱼与人等。彩陶抽象演化不应该僵化地、逻辑死板地说成什么什么的抽象化,它虽然有时候也显为某物(如鱼、鸟)的直线演化,但从根本来说,它不在于这种直线演化的形式本身,而在于由这种直线演化所内含的活跃的内在倾向。只有理解了这种抽象化本身的鲜活性质,才能理解某一具象演化方向的多样性;多种具象的自然交融为一图,如仰韶文化的鱼鸟复合,庙底沟凤鸟纹与花纹的融合。

彩陶多彩多姿的抽象演化,从观念依据讲,在于对宇宙的统一互渗、事物的对立转化、现象的流动变化有一种哲学的体悟。在庙底沟,可以看到蛙的从始至终的发展演变。“1、始成形的蝌蚪的点。2、脱尾生脚的幼虫。3、幼虫在划水中成长。4、已经变成完整的蛙形。5、青蛙的写实图像。6、强调了蛙‘眼睛’特征的图像。7、变化了的蛙形图案。8、回复到水浪与蝌蚪。”这是对个体生命过程的全景把握,循环往复,生生不已。在半坡彩陶,可以看到一个物种——鱼,能表现出各种可能形态。一条鱼可以绘成各种形式,即有单体鱼,又有复体鱼,即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鱼纹构成一组,有多到四条鱼纹相连组成的,还有鱼与人面的融为一体。这是对个体生命外形表现多样性的一种把握。从鱼与蛙,可以体会出,这就是一个能够写出铺彩宏丽的汉赋的心灵。

然而,把鱼蛙的多姿与彩陶的抽象表现连在一起考虑,宇宙的统一,万物的互渗,阴阳的互转已成为彩陶的常态。庙底沟彩陶的花朵纹,由众多的花朵所组成,但每一朵花瓣都在是某一朵花的一部分的同时,又是另一朵花的一部分,正如半坡的一些鱼纹,头就是尾,尾亦是头。内含在这里的思维,也就是太极图阴阳鱼头尾互含在的思维,也就是古往今来回文诗的思维。回文诗中的每一个字,既是这一句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另一句的组成部分。彩陶在抽象化演化中运作方式的多姿多彩又未必没有透出从神的规律向阴阳五行规律演化的信息。

抽象化了的中国彩陶纹样,或从全球彩陶纹饰的分类称为“几何纹”。如果从中国彩陶的特殊性来看,中国彩陶几何纹的内在精神却不是几何的,它的抽象图案的绘制工具不是硬的西式画笔,而是软的毛笔。毛笔独能绘出的线条的浓淡枯湿粗细,最适于表现后来成为中国文化根本的“气”的性质,也最适于表现虽不可见但却可感的内心之“情”。 

3、岩画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并记录岩画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五世纪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已经记载了20多处岩画,其范围波及大半个中国,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近百年来已经有21个省、166个市县发现了岩画。

中国岩画可以大致分为北南两大系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岩画是我国岩画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其中包括内蒙古东南部以白岔河为中心的赤峰岩画、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内蒙古阿拉善左右旗岩画、宁夏贺兰山北部岩画、新疆天山南北岩画、新疆北部阿勒泰岩画等。我国绝大部分岩画集中分布在这一区域。岩画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游牧、狩猎、战争、舞蹈,还有日月星辰、手印、脚印及各种原始符号。依题材划分,北方岩画主要分为类人面像(图腾?)岩画、狩猎岩画、生殖岩画。

类人面像岩画,以其数量的丰富,风格的多样,在世界岩画中占有突出位置。研究者将类人面像岩画分为无轮廓型、半轮廓型、全轮廓型、头饰型四种类型,其中头饰型是指除凿刻眼睛、纹面之外还包括带有头饰的人面像。

岩画中的类人面像与各地出土的彩陶、陶塑和骨雕中的类人面像得以相互印证。我们从整体特征上可分列它们相似的轮廓型、相似的年代,又从相似的特征中考证人类远古文化的滋生、衍化过程及制作原始艺术品的文化动机。例如大量分布在原始艺术品之中的鸮型类人面像,经过比较研究得出:它在原始时代首先是历法冬至日标志,后来衍化为商族祖先崇拜的标志;而内蒙古阴山岩画中的类人面像面部或额头之上刻划的直道,还有着古代先民“嫠面”的习俗。运用民俗学、原始宗教方面的知识,我们看到隐匿在类人面像岩画背后的原始文化的奥秘。

类人面像是岩画中的研究重点,大约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也是我国岩画中出现最早的题材。我们现在还不能对所有类人面像岩画作出较为符合客观的分析。

狩猎岩画,它所表现的动物既是被猎杀的对象,又是受敬畏的对象。狩猎岩画是狩猎者的艺术,其目的是为了狩猎的成功和动物的繁殖,这与欧洲原始洞穴壁画异曲同工。在我国北方阴山乌拉特旗中旗发现的“猎鹿”岩画,充分显露出创作者的心理动机。整幅画面突出野鹿的地位,它虽身中数箭,却依然屹立不动,体现出远古先民对野鹿存有的巫术意图。新疆新源县岩画中,狩猎者手中的箭,已被意化为长长的一根线,表现出狩猎者对动物的占有欲。这种实例在我国北方岩画中有很多。

生殖岩画 的产生与人类自身的繁衍有关,生殖是最令原始人类感到神秘的主题。种的繁衍,是人类最古老而持久的渴望。在北方岩画中经常有这样的画面:鼓胀的肚子上画着小动物,这些动物往往是马或鹿,好像它们“怀孕”了一样;有些成对的动物被解释为与交配有关;有些直接画出人类或动物交媾的场面;新疆呼图壁岩画则直接表现了人类极度夸张的勃起阳具。今天我们能否想到这些奇怪的岩画曾经是我们古老文化的源泉?

北方最早的岩画是属于新石器时期的类人面像岩画,这些岩画一般来说风蚀的程度厉害,刻痕宽而深,大都是磨制而成。它们最早大约有6000年的历史。北方岩画最发达的时代,应在战国至西汉,即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一世纪左右。

中国南方民族的情况更为复杂。西南地区古代的族群有“百濮”,商周时期在汉江流域以南分布,与“僚”常相混称,他们散居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这些人与当地岩画的制作有关。曾与楚国有着渊源关系的百越文化的创造者越人,绘制了左江流域的岩画。

南方岩画主要包括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地区的岩画。在云南发现了31个岩画点分布在14个县里。其中沧源岩画最为集中,发现也最早,在大约750800个图形中,内容可归纳为人物、动物、狩猎、放牧、战争、房屋、符号、手印、神巫、器物、舞蹈、杂技等。以广西宁明花山为代表的左江流域及右江三县境内共90处岩画点,是我国岩画点最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岩画时代一致,风格相同,表现大型舞蹈、战争及神祭活动,被统称为“花山岩画”。

南方岩画以表现人物的活动为主要特征,人物形象程式化。其中以上举双臂、屈蹲双腿犹如蛙式的“蹲形”人物最为突出。不仅在南方出现成千上百个图形,而且在北部岩画、原始彩陶甚至环太平洋地区的原始艺术品中都出现过这一形象。如果单一地就造型需要而言,似乎过于简化了先民的创作本意。它应该有更深层的文化内涵,需要找到大量可以用来支持这一观点的史料。

南方岩画的年代分析是可信的,与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凿刻为手段而制作的岩画不同,南方岩画大部分采用动植物颜料涂绘的制作方法,这样为用碳14测定年代的方法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它与岩画学者用当地出土文物花纹比较的结果是一致的,即成画的年代在春秋战国至西汉。

中国岩画除了南北二大系统外,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安徽、福建、广州、香港、澳门、台湾的岩画也自成体系,它们都是抽象性的符号,用磨刻的方法制成。江苏连云港岩画的制作时间较早,与6000年以前的东夷族有关。

世界范围内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很多内容丰富、具有“海洋特色”的岩画点分布在大洋岸边。其中,“杯状形”、“同心圆”、“蹲形”人物及抽象线性符号都是这些岩画点所共有的。这些岩画是否可以帮助我们穿越时间、空间的隧道,掘开历史之谜?

    最后我们还要介绍西北高原的岩画,包括甘肃、西藏、青海三个省区。由于它们具有自然环境、经济形态、文化面貌和居民生活状态的一致性,所以岩画的文化内涵和特点也是相近的。          

    西藏的十几个县份,在甘肃的六个县、青海省的五个县也都发现了岩画。其中西藏当雄“纳木错”岩画是彩绘的,而西北其它所有岩画都采用凿刻的方法制作。西藏与北方系统的岩画相比二者颇为接近,尤其是部分动物身上出现的装饰性纹样,可以作为与北方其他地区岩画进行比较研究的根据。同时,也反映在岩画的题材、制作技法、岩画中出现的动物群种等方面。西藏岩画大致可以分为早、晚二期,早期大致为吐蕃王朝之前早期青铜和铁器时代,主要分布在西藏的西北包括阿里地区和藏北部分地区;晚期岩画大致为吐蕃及以后时期,主要分布于包括藏北的大部分地区及藏南、藏东南地区。西北高原岩画的作者很有可能是古代羌人,羌人在强盛以后,进入甘、青、河西走廊一带,后来到了西藏高原。对西北高原的岩画做深入研究或许可以画出古代民族的迁徙图。

中国岩画是远古历史的一面镜子,从中我们看到人类早期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

岩画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原始美术这一领域里,它融合了原始文化的各个方面,是原始社会的大百科全书。它之所以被称为边缘交叉学科,就因为是各种学科的内容交织。岩画为诸多学科提供了翔实而形象的图形资料。

例如,丰富多彩的宁夏贺兰山岩画,是我国古代民族文化艺术园地中的一枝耀眼夺目的奇葩,也是世界岩画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绵延数百公里,跨越十余个世纪,分布几十个地点,书画数千幅,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经历了漫长岁月而创造的多民族艺术画廊。它包括动物、人物、类人首、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建筑、文字题刻等图案和狩猎、放牧、征战、交媾、舞蹈等书画内容,运用写实和抽象的雕刻艺术手法,忠实地记录了古代贺兰山的自然生态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生活,为我们研究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艺术、宗教、民俗等,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

补充图片:

 

 

 

Copyright © 2003 Mdme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