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网首页 | 旧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西方戏剧通史

 

主讲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  宋宝珍 研究员

 

 

第二讲  欧洲中世纪戏剧

 

中世纪是西方社会的历史概念,它的时间跨度为一千年,即从罗马帝国衰亡(公元476年)开始,截止到十五世纪末期,通常人们认为这是欧洲历史上黑暗的时期。无论是多达8次、屠城掠地的十字军东征,还是残害精英、禁锢思想的宗教裁判所,都存在于这段历史时期。

 

第一节 中世纪的社会状况 

中世纪开始时,西方社会的奴隶制随着罗马帝国的覆灭而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剧,基督教在意识形态的垄断地位渐趋巩固。

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基督教,起初是下层群众摆脱苦难、寻求帮助的互助团体。人们传说,在一个偏远的城市拿撒勒,一位未婚少女玛丽亚,从圣灵而怀孕,在马棚里生下一个男孩,这就是上帝之子耶稣·基督。成年后,耶稣·基督开始向人们传播基督教,后被罗马总督彼拉多判处死刑,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上帝之子当然不会就此杳无踪迹,他还要继续救赎那些苦难者的灵魂,因此,人们又创造了耶稣复活、显灵的神话。

《圣经》是基督教教义,它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组成,《旧约》是希伯来人(以色列和犹太部落)古代文献的汇编,内容包括历史、诗歌、先知言行、宗教戒规等,是犹太教的经典,用希伯来文写成;《新约》是耶稣诞生之后,有关耶稣及其信徒的传说,用希腊文和希伯来文写成。在罗马帝国后期,统治阶级看到了它可资利用的价值,遂将其定为国教。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的势力不断扩大,靠统治者的支持,信徒的捐献,以及对异教徒财产的剥夺,教会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在中世纪,最能代表欧洲建筑成就的,往往是一座座哥特式教堂,它们被建造得富丽堂皇,高高的尖顶插入云空,显示着无可比拟的威严和崇高,彩色玻璃装饰的门窗,透露出迷幻的神秘色彩。许多画家耗尽毕生的才华,为教堂绘制精美的壁画;雕塑家竭尽心力,为上帝及其信徒塑造形象;音乐家用动人的乐曲,讴歌圣母和上帝;而戏剧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传播教义的工具。  

恩格斯指出:“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都从头做起。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的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其结果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中的情形一样,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政治和法律都掌握在僧侣手中,也和其它一切科学一样成了神学的分支,一切按照神学中通行的原则来处理。”(注: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00页,人民出版社,1959年。

中世纪戏剧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戏剧,就表现形态来讲有着很大的不同。曾经有一段时期,戏剧受到教会的排挤,皈依前喜欢看戏的人,像神父圣奥古斯丁,在皈依后则极力贬斥戏剧,把它说成是使魔鬼高兴的“破坏力极大的瘟疫”;教会历来反对教徒参与戏剧活动,甚至规定凡参加戏剧演出的人,将不予施洗,革除教籍。教会对戏剧的诋毁,确实对古典戏剧的衰落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人类所具有的表现欲和模仿力,以及戏剧艺术一脉相承的顽强生命力,使得这一艺术形式不会灭绝,反而如原上野草,漫延开去。

 总的来说,在中世纪,古典戏剧关于命运、人生、社会的思索,以及艺术表现上的多元格局,渐渐让位于对基督教教义的宣扬和解释,这是当时戏剧发展的主流。但是,主流之外,代表了市民阶层欣赏趣味的喜剧,一直在潜滋暗长,显示着它特有的生机。

 

第二节 宗教剧:真实的迷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教会排斥戏剧,但中世纪的戏剧恰恰是从基督教的中心地带发展起来的。像古希腊的戏剧是从酒神祭典中发展起来的一样,中世纪的宗教剧也是从复活节庆典仪式中发展起来的,宗教剧的第一个演员是教堂的牧师。

早期的基督教庆典中,往往穿插一些歌咏的成分,在复活节歌咏中,包含着简短的问答,穿白色长袍、扮演天使角色的牧师问:“你们在找谁?”唱诗班的孩子们回答:“我们在寻找上帝,受难的拿撒勒基督。”牧师说:“他不在这里,他已如他所预言的升到了天上。去吧,去向所有的人宣布,他已经复活。”接着钟鼓齐鸣,欢声雷动,教堂里响起欢乐的复活节圣歌。这俨然已是戏剧的雏形。

为了让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明白教义,仅仅由神父宣读艰涩难懂的教条显然是不够的,还有必要加以形象的阐释,演绎《圣经》故事。最早的有史料记载的宗教剧,大致开始于1011世纪,圣诞节时,牧师往往扮演圣奥古斯督,向教徒宣传耶稣的圣迹。在这样的宣讲中,逐渐增加了口语话的对白。

    教堂中随后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儿童唱诗班的孩子们穿着洁白的衣服,由一头绵羊做前导,在教堂内周转,扮演军士的人在后面追逐。这些军士是奉了希律之命,来寻找刚诞生的耶稣的,为了杀害耶稣他们不惜屠戮满城婴儿。于是天使出现了,将孩子们引向歌坛,意即他们已获得拯救,来到了天国。

大致说来,宗教剧具有共同的主题,均以演出者和观众对宗教的虔诚和信仰为前提。包罗万有的《圣经》,为宗教剧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耶稣受难、复活、诺亚造方舟、约拿和鲸鱼、狮穴里的但以理,这类故事成为宗教剧热衷表现的素材。起初,人们将教堂的正厅当作演戏的场所,圣坛周围的环境形成多面布景。大约到了12世纪,或许由于看戏的人多了起来,教堂容纳不下;或许由于戏剧中世俗味的加重,令教会感到不满;总之,宗教剧渐渐离开了威严的圣地,先是在教堂的门廊外演出,而后就走出了教堂的围墙。

12世纪时著名的宗教剧《亚当剧》,就是在教堂外面演出的。这出戏用法文写成,剧作者的名字已不可考,实际上是个三联剧,内容包括亚当、夏娃因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亚当之子该隐因杀害亚伯而坠入地狱,先知上场向观众解说教义。演出时,教堂的大门成了演员出入的背景,魔鬼在前台跑来跑去。在中世纪,上帝的服装比较普通,用粗麻布制成,头上有镀金的光环;天使穿白衣,背上伸出两个小翅膀;而魔鬼则穿象征地狱的红黑相间的服装,或扮成恶兽的样子,面目狰狞可怖。

    到了13世纪,教会对戏剧的控制渐趋松弛,市民的戏剧演出成为可能,这时,单纯解释教义的宗教剧中,渗透了一些平民的欣赏趣味。那种以表现神的巨大威力和神奇作用来吸引观众的戏,被称为奇迹剧;它的主要特点是每当人们处境艰厄之时,只要心向上帝,上帝或者圣母就会奇迹般的出现,使人们获得拯救。其代表作有《德奥菲勒的奇迹》等。

    还有一类剧,专门表现上帝复活、传播教义、信徒们的奇异经历等,人们把它叫神秘剧。在法国,曾演出过包括《旧约神秘剧》、《新约神秘剧》、《使徒行传》在内的系列剧,由于剧本内容很多,竟然分作20次,才能把它演完。意大利流行的圣剧,德语国家出现的鬼神剧,皆属神秘剧的范畴。

宗教剧中,还有专门表现上帝及其信徒遭受种种苦难的戏剧,人们就叫它受难剧,这类戏剧主要角色是耶酥、圣母及其他基督教的圣者。受难剧的剧本大多已经失传,仅从一些绘画中,我们才可了解当时演出的情形。法国画家让·富勒(约14251480)在他的一幅画中,再现了《圣阿波罗尼受难剧》的演出实情。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戏的舞台设计非常复杂,演出场面也很宏大。舞台最左边是天堂,设有悬梯,供圣母上下,她的周围有小天使糜集;右边有张着血喷大口的龙头,此乃地狱的入口。舞台中央是圣女阿波罗尼被绑缚着的受刑场面,她的背后站着皇帝、侍从和法官。

宗教剧到后来,又发展出了新的变种──道德剧,这是一种以寓意的手法,宣扬宗教道德或世俗道德的戏剧,剧中人往往是某种概念的化身,是演绎道德教条的工具。法国的道德剧《坚忍堡》演出时,法王亨利四世就曾指示:“仁慈”穿白衣,“残忍”穿红衣,“真理”穿绿衣,“和平”穿黑衣,用明显的颜色对比来区分人物,引发象征性寓意。在西班牙流行的劝世短剧,实际上也是道德剧的一种表现形式。

虽然到了15世纪,欧洲已经出现了专业演员,但是,在宗教剧的演出中,参与其中的人们都不是专业演员,他们也并不把这样的演出活动当成娱乐,而是当成一种严肃的宗教活动。牧师们喜欢扮演上帝、圣母、圣者等带有神圣色彩的角色,地方官员、社会上层人物也来参加,而一些下层民众,如小手工业者和商人则充当陪衬角色,甚至扮演剧中带有世俗意味的滑稽甚至反面角色。

    针对宗教剧结构松散、人物众多、场景变化繁多的特点,宗教剧的演出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在固定场所的演出,将景屋排成半圆或直线,观众席设在舞台对面,当时也曾有过圆型剧场,舞台设在中间,观众围在四周;二是流动性演出,往往在盛大庆祝活动中举行;如在16世纪的英国,人们发明了一种流动“彩车”,这种车四面敞开,分上下两层,下层是化装间,上层就是舞台,一辆彩车相当于一个布景点,多辆彩车组合成场景变化多端的舞台,在各地巡回演出。受彩车设计的影响,又有人发明了供宗教剧演出之用的三层舞台,使天堂、人间、地狱的情景更容易表现。

随着机械设备的不断发展,演出时的机关布景日益增多。宗教剧在表现内容方面限制了人们才智的发挥,因此,他们就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创造新奇。1501年在蒙斯有一次规模空前的演出:为了显示天堂的美好,人们将奇花异草、鸟兽动物,移到演出场地;水池中放养了活鱼,真驴真牛被牵上舞台;人们在台上宰杀活羊,当作献祭;从临近舞台的屋顶上泄下大量的水,以表现洪水泛滥;上帝乘坐有滑轮的装置,上天落地;演员靠了地板上的活门,时隐时现。这样的演出规模,在今天来讲,也实属罕见。

在后来的一些演出中,神秘主义的宗教内容中,融入了血腥的自然主义的舞台处理,靠细节的模仿,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演出《使徒行传》时,为了表现马太双眼被挖,就在其面部做出两个洞眼,造成血淋淋的效果;为了表现巴拿巴被烧,就制作假的人体,在其中塞满骨头、肠子,投入火中,让焚尸的气味四处漫延。中世纪戏剧演出中,经常要有电光雷火出现,因此,使用烟火的场面很多,地狱之火喷发时,魔鬼要从中进出,这时扮演魔鬼的演员就身受其害,有时甚至会发生意外。中世纪剧场弥漫的嗜血的味道,是既不人道,也不美妙的,实际上它已经走向了艺术的、美学的反面。

       

第三节   世俗剧:笑对人世

 

很难想象,所有的人都长久地沉浸在宗教性的悲悯之中,严肃地缅怀上帝及其信徒的苦难和圣迹,不再有任何排遣个人世俗情感的机会,这即使是在中世纪,也是现实中的不可能。

实际上,当宗教剧越来越远地离开教堂,越来越近地走向民间的时候,已经渐渐地融入了一些世俗趣味。如在表现耶稣复活的戏剧中,三个玛利亚去购买为耶稣涂身用的香油,那个卖油给她们的商人,就显示了喜剧人物的特色;在另一个表现耶稣圣迹的戏剧中,希律要杀死幼年的耶稣,但他的阴谋未能得逞,他为此而大发雷霆的样子也显得滑稽可笑;此外,撒旦和其它的魔鬼也常常是宗教剧中用来调节气氛的人物,尤其是在圣诞节的演出中,无论是他们欢快地将亡灵铲入地狱时的神色,还是他们不时插科打诨的滑稽表演,都带有了嬉闹的成分。

道德剧在发展中,由对宗教道德的歌颂,逐渐转向对丧失社会道德的人物和不合理现实的批判,有些道德剧不再描写善恶冲突,而开始表现聪明与愚蠢的矛盾,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戏剧样式──笑剧。从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上半叶,笑剧在西欧,尤其是法国十分流行,它适应着中下层人民的审美需求,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取材广泛,生动活泼,集诙谐、笑闹、讽刺于一体,那些假仁假义的神父、吹牛说谎的骑士、骄横愚蠢的官吏、贪婪自私的财主,常常成为笑剧里揶揄、嘲笑的对象。

笑剧的审美趋向,与中世纪一部民间文学作品《列那狐传奇》颇为一致,都是对中世纪宗教中反人性观念的一种反叛,以嬉笑怒骂的方式,以反映灵敏、行为狡猾、天性乐观的世俗人物,反抗和颠覆宗教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

在中世纪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剧作是《巴特林的笑剧》(1470)。剧中主人公巴特林是个穷困的律师,他为人狡猾、颇多诡计,为了得到一块布,给自己和老婆做衣服,他跑到布商那里,百般花言巧语,对布商进行吹捧,布商在晕晕乎乎之中,便将一大块布料赊给了巴特林。临走时,巴特林一本正经地告诉布商,一定要到他家中来取欠款,届时,他还要奉送一只烤鸭。

布商来到巴特林家的时候,这对夫妻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好好地戏弄他。巴特林假称生病躺在床上,而他妻子则声称几周之内,他根本不曾出过家门,哪有赊布这回事?布商被他们委屈的样子搞糊涂了,等他回去查证,明确了赊布的人就是巴特林之后,他又来催帐。这一回,巴特林干脆装疯卖傻,把他赶了出来。

倒霉的布商不久又遇到了麻烦,他的牧童偷吃了他的几只羊,为此他要将其送上法庭。牧童来找律师巴特林寻求帮助,这位狡猾之人想出一个绝妙办法,让牧童用学羊叫的办法来回答一切提问。法庭上,布商本来要状告牧童,可是看到巴特林在场,就向他索要布料,二人吵得不可开交。站在一旁无所事事的牧童,不时地发出羊叫之声。于是,整个法庭被搞得一团糟,气急败坏的法官只得宣布退庭。

聪明的巴特林非常得意,觉得自己的诡计又获胜了。他向牧童走去,让他交出应付给律师的酬劳,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聪明的牧童照样只用羊叫之声,回报他的帮助。

在中世纪,由于长时期的宗教统治,被压抑过久的人性寻求复苏的可能,以致狡黠的聪慧、滑稽的行为、广施的诡计、计谋的得逞,都被看成是值得肯定的人的才智。因此,尽管巴特林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让牧童以他所想出的诡计制裁了他本人,但他仍然是人们眼中世俗意义上的英雄,在当时,人们对他是给予赞赏和同情的。

这个剧在当时很有名,主人公巴特林也成了巧言惑众、足智多谋的律师的代名词。后来产生了许多与巴特林有关的笑剧,如《新巴特林》、《巴特林的遗嘱》、《真正的巴特林的笑剧》等等。

    中世纪另一个著名笑剧是《洗衣桶》,它写一个受欺负的丈夫,不得不向妻子立下契约,终日忙碌于所有的家务。后来,他施展滑稽的诡计,让妻子落入洗衣桶中,在她请求帮助时,则声称此事不在契约之中。直到妻子自行撕毁了逼他干活的契约,他才施以援助之手。运用智慧反抗压迫,是这个戏的主题。

    对狡猾人物的歌颂,实际上是对宗教意义上道德人物的不屑,笑剧中所流露的乐观豁达的人生观,以及对人的自由精神的肯定,对后来兴起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练习题:

一、思考题

1、中世纪的宗教剧是怎样兴起的?

2、中世纪的宗教剧是如何演出的?

二、名词解释:

1、 神秘剧   2、奇迹剧   3、道德剧   4、 笑剧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05-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