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网首页 | 旧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西方戏剧通史

 

主讲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  宋宝珍 研究员

 

 

第三讲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

 

文艺复兴运动是发端于意大利,并旋即席卷整个欧洲的一场伟大的人文主义文化运动,它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结束了中世纪黑暗的教会统治,迎来了科学、民主、自由的新的历史时期,而且开创了欧洲文学艺术的复兴与全盛的崭新局面。

 

第一节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始于15世纪末,随着初级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显示了巨大威力,新兴的资产阶级得以出现,他们聚敛了大量财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不再隶属于教会的知识阶层。文学艺术不再是教会钳制下的产物,而是人的创造激情的体现。

16世纪中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一书出版,它提出的“太阳中心”说,无疑是对教会提出的“地球中心”说的勇敢挑战,不仅直接否定了流行于中世纪的愚昧的神学宇宙观,而且第一次以科学的姿态探讨自然世界的形态。随后,医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女人同男人的肋骨一样多,从而否定了上帝用男人的肋骨造女人的说法。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地理学的蓬勃发展,在科学的意义上颠覆了神权统治,迎来富于探索精神和民主思想的新时代。

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古学的发掘,使人们折服于古代社会所蕴藏的思想光芒和艺术成就,他们意欲“再生”一个这样的时代,让古典的文化精神再度复活,“文艺复兴运动”即由此而得名。

在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者们喜欢谈论的话题之一是,积极活跃的生活与沉思默想的生活孰优孰劣的问题,尽管答案各不相同,但是矛头却直指教会阶层的不劳而获;第二个话题是命运无常的问题,人们普遍认为,人只要有足够大的胆量是足够制服命运的;第三个话题是追求光荣与不朽,人们认为,只要不是懒惰成性或头脑迟钝的人,大自然就已经为他注入了追求光荣与不朽的愿望。

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人的才能、欲望和创造性,从而造就了一大批时代英雄,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灿烂的文化,产生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家蒙田、马基雅维里、路德等,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文学家薄伽丘、塞万提斯等,还产生了戏剧家莎士比亚、本·琼生、维迦、科尔德隆、马娄、塔索等。文艺复兴“所代表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和中心地位──用今天流行的拉丁文原文来说,即人的尊严──的坚持,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注:「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

文艺复兴运动之所以发端于意大利,是因为意大利原本就是孕育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地方,就恢复文化传统而言,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西欧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意大利的工业化、都市化的进程都早于其它一些区域。

早在14世纪,意大利就已经显现了人文主义文化的端倪,当时宗教剧的发展已经走到了顶点,此后便是渐渐滑入低谷。1453年,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之手,从此,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宣告开始。15世纪时,赞助戏剧事业的意大利富绅,显示了对古典戏剧的浓厚兴趣,在他们的推动下,发掘、改编、模仿古典戏剧,遂成一时之风气。

意大利的戏剧复兴是从上演古罗马的一些喜剧作品开始的,当时,人们对普劳图斯等人的喜剧大加赞赏,并刻意模仿。剧作家们从古代戏剧中汲取营养,以摆脱中世纪宗教剧的陈旧模式,探索戏剧发展新的道路。连为人们所熟知、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的哲学家布鲁诺,也曾揣摩古典风格,写过一部名为《烛台》的喜剧。而另外一些剧作家,则吸收古罗马喜剧雍容、机智、贵族化的习气,创作了一批适合宫廷欣赏趣味的田园剧。

 意大利喜剧具有一定的生活内容,主要表现个人主义的享乐思想和世俗情态。他们也曾试图建立起自己的悲剧形态,然而由于拘泥于模仿而不重视创造,因而使得悲剧创作中,缺乏重大的时代主题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弥漫着一股呆滞的学究气,没能产生充满生命力的优秀作品。

在当时的意大利,还创造了一种名叫假面舞剧的戏剧样式,这种戏往往在各种庆典仪式上演出,由宫廷诗人创作,布景、服装极尽豪华,场面宏大,情节简单,除专业演员参加演出外,贵族朝臣也参加客串。整个演出,仿佛是一次迎神赛会,也像是一场化装舞会,是贵族化的娱乐方式。假面舞剧也曾传入其它一些国家,豪华的场面、炫耀的服装、奢靡的布景是其必不可少的存在条件。以致于一个名叫威廉·普林的英国清教徒,对王室的假面舞剧大加谴责,认为这是“地狱中的娱乐”,参加演出的女演员是“邪恶的妓女”。然而不幸的是因为王后也曾参加过演出,故而威廉·普林遭到了割去耳朵、上枷示众的惩罚。

意大利人对古典戏剧理论是十分重视的,他们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戏剧理论著作译成意大利文,并加以整理、研究和阐释。意大利戏剧理论家卡斯特尔维屈罗(公元1505-公元1571)在研究亚里斯多德戏剧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剧本创作中,时间、地点和行动应当一致的论点,为后来古典主义“三一律”的戏剧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应当指出的是,意大利的戏剧家们,在传播了古代戏剧知识的同时,却又在自己设置的条条框框中,对自身的创造才能进行了束缚。总的说来,意大利的戏剧复兴,虽开风气之先,却未能取得突出成就,它的历史功绩不在于为人类的戏剧史增添了扛鼎之作,而在于它做出了剧场改革的重大举措,并将人文主义思想漫延开去,影响所及,遍及整个欧洲。

 

第二节   喜剧、田园剧和悲剧  

马基雅维里(公元1469-公元1527)是16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和剧作家,他出生于佛罗伦萨的贵族家庭。1494年他曾参加过反对独裁者梅迪契暴政的起义,在重新建立的佛罗伦萨共和国中,他担任过秘书、外交官等职,并代表这个城邦的执政者,多次出访意大利其它城邦和欧洲一些国家。1512年梅迪契家族复辟后,他被迫隐居乡村,靠写作度日。

有人说,马基雅维里是人文主义传统中既无法忽略又无法归类的人物。他是人文主义的尖锐批评者,而他的思想又植根于人文主义的土壤中。他相信自由和自治的价值,反对压迫和腐败,但是他又主张,只要目的是高尚的,人们就可以,而且必须使用最可谴责的手段来实现它,用他的一句著名隐喻来说,即是要有“狮子般的凶猛和狐狸般的狡猾。”

马基雅维里创作的《曼陀罗花》(1520年),是第一部用意大利语写成的喜剧,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所推崇的人的勇猛和智慧,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讽刺效果。

剧中,迂腐而富有的学者尼齐亚,娶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妻子,名叫卢克莱齐娅,因尼齐亚年老体弱,故而膝下无子,为此他十分着急。一位名叫卡利马科的年轻人,爱上了尼齐亚的妻子,不辞辛劳前来求爱。在一个寄生者的帮助下,他设下巧计:冒充医生,前去为尼齐亚的妻子诊治不孕之症。假冒的医生为卢克莱齐娅开列了奇怪的药方:曼陀罗花,并说,这是治疗不孕症的良药,但此药一经服用,第一次与之同床的人必死于药性,因此,尼齐亚若不想去死,就必须找一个人权充自己。结果,愚蠢而贪生的尼齐亚果然中计,乖乖地让出了自己的床榻,成全了妻子与卡利马科的好事。

马基雅维里揭露了教会道德的虚伪性,尼齐亚的妻子本来是纯正无邪的,但在教会人士和其信教母亲的劝诱下,她开始学会了欺骗丈夫的把戏。剧作者对人的智慧和爱情是予以充分肯定的,而对于资产阶级的金钱世界,则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尼齐亚以财富自我炫耀,并当成衡量自己成就的标尺,其实不过是一个老而无用、昏庸可笑的蠢材而已,他所建立的家庭,因为缺乏真实的感情基础,而显示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马基雅维里通过尼齐亚的上当受骗,否定了资产阶级家庭关系的合理性,在其戏剧中,显露出当时流行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特征。

马基雅维里的喜剧创作,构思巧妙、新奇,情节曲折、夸张,语言幽默、风趣,他继承和发展了古罗马时期的喜剧传统,展示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生活情景,抨击了社会陋习和封建观念。

田园剧的产生与田园诗的流行有关,它盛行于16世纪下半叶,是贵族阶级的消遣物。这种戏剧以美丽动人的诗的形式写成,演出时配以优美的音乐、华丽的服装和纷繁的布景,以表现情感的纯朴和美好为内容,以适合贵族阶层的审美趣味为宗旨。

著名的田园剧作家塔索(公元15441595),本身就是一位宫廷诗人,但他对于宫廷的腐朽生活感到不满,寄情于想象和憧憬中恬淡、清新的乡村生活,尽管他对真实的乡村生活情景缺乏了解,但是却不乏赞美的真诚。在他所写的田园剧《阿明塔》中,他塑造了一位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痴情者形象。牧人阿明塔爱上了美丽的村姑塞尔薇亚,从此一往情深。而塞尔薇亚却对这份爱情淡然视之,不放在心上。有一次,一个好色之徒纠缠、威胁塞尔薇亚,危急之时,阿明塔奋不顾身,将其解救。可是,塞尔薇亚并不因此而动情。得不到心上人的爱情,阿明塔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怀着没有爱、毋宁死的决心,阿明塔试图自杀,幸而获救。塞尔薇亚并非无情的姑娘,当她了解了阿明塔舍命不舍情的举动后,深受感动,于是报之以热烈的爱情。在好梦成真的结局中,此前所经历的一番痛苦折磨,顿时显出了曲折动人的美妙韵味。

意大利的悲剧创作成就不是很高,在所出现的悲剧中,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所谓流血悲剧,或曰塞内加式的悲剧,剧中充满了流血场面和复仇举动;二是歌颂自由的悲剧,表现市民为追求自由而付出的代价,显示了文艺复兴的思想光辉。在悲剧剧作家中,值得一提的是特里西诺。

特里西诺(公元1478-公元1515)出身于贵族家庭,他所写的悲剧《索福尼斯巴》,取材自古罗马历史,表现了主人公对于祖国和爱情的双重真诚,以及为反抗命运不惜自我牺牲的可贵品格。

索福尼斯巴是个美丽的迦太基女人,她曾与罗马一个城邦的王子马西尼萨定婚,但后来又由父亲做主,嫁给了努米迪亚的国王西法克斯。在一次战争中,西法克斯王不幸沦为俘虏,作为妻子的索福尼斯巴也一同被囚。然而,战胜他们的人居然是马西尼萨,此时他已经是罗马军队的大将。

马西尼萨依然钟情于索福尼斯巴,为她的美貌而倾倒,他们二人秘密成婚,马西尼萨恳请古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免除对索福尼斯巴的处罚,使其不必囚往罗马,而留在自己身边。这件事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最高统治者出于嫉妒,驳回了马西尼萨的请求,并宣布,索福尼斯巴永远是属于他的战利品,因而必须带回罗马。索福尼斯巴看到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但是她不愿就此屈服,为了保持尊严和名誉,她毅然服毒自尽。

特里西诺是古希腊悲剧的崇拜者,他对于古希腊的悲剧风格和表现手法非常看重,并严格仿效,在他的《索福尼斯巴》中,采用不分幕的演出方法,剧中还出现了歌队,报信人和心腹,悲剧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与总体事件,也颇能符合“三一律”的要求。他还是第一个采用无韵诗创作悲剧的诗人,为欧洲戏剧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三节    意大利的即兴喜剧  

即兴喜剧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剧种,关于即兴喜剧的来源,一直存有争论,有人说它来源于古希腊笑剧、古罗马阿特拉笑剧和罗马帝国时期的模拟剧,这些剧在充满世俗趣味、以滑稽见长和演员饰演固定角色等方面,与意大利即兴喜剧确有相似之处。但是也有人说它是由拜占廷的滑稽剧团传入的,君士坦丁堡陷落后,滑稽剧团来到意大利,并把这种戏剧演出带了过来。还有人认为,即兴喜剧起源于16世纪早期,意大利本土的闹剧表演。总之,即兴喜剧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意大利民间艺术的特点,在15501650年间,它进入了活跃期,显示了勃勃生机,广泛演出于意大利各地。

即兴喜剧往往没有以文字记录的剧本,“演员只是根据一个剧情大纲,临时别出心裁地编造台词,进行即兴表演。演这种戏,除了扮演青年男女爱人的演员以外,其他演员都戴面具,因此它又被称为假面喜剧。”(廖可兑:《西欧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它与假面舞剧有着本质的不同,假面舞剧是流行于宫廷的娱乐方式,讲究豪华的场面,而假面喜剧则是流行于民间的演出方式,追求简朴、清新、喜闹的风格。

即兴喜剧的成败与否主要取决于演员的即兴表演,演出时演员们将剧情“从基本规定情境向外延展,只要过后能够再收回到剧情的正题上来,他们愿意延展到什么程度就延展到什么程度。但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具有高超的技艺和随机应变的智慧的,根据我们对即兴喜剧的了解,当时的演员具有高超无比的技巧,可以说是集舞蹈艺术、声乐技巧、杂技、通俗喜剧以及模拟剧和哑剧表演于一身,头脑和身体都灵活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注:「英」菲利斯·哈特诺尔:《简明世界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据说,当时有一位蒂贝里奥·菲奥里利的演员,在他83岁时,不仅能照常上台表演,而且身体灵活到可以用脚打另一个演员的耳光。翻跟头也是舞台上经常出现的动作,技艺高超的演员,可以手端一只盛满酒的酒杯,翻了一串跟头之后,杯中的酒竟然一滴不洒。

可以说,无固定剧本,而由演员随意发挥,即兴表演,是即兴喜剧的一大特点。即兴喜剧大约存在了300多年,但是却没有一个完整的剧本流传下来,只有七、八百个幕表保存在意大利和列宁格勒的博物馆中,足见当时的演出之盛。

即兴喜剧以爱情和诡计为题材,大都表现一对相恋的男女,他们的爱情受到阻挠,这阻挠可能来自家庭,也可能来自第三者的求爱,他们接受仆人的帮助,可是却闹出了乱子,事情越来越麻烦,引出很多笑话,最后以计谋冲破阻力,成全美好的爱情。

在即兴喜剧的演出中,一些片段已经格式化了,如幕表上的“拉错”(lazzo),就是演员心领神会的表演套路,这是喜剧情节中有趣的穿插和垫场戏,种类很多,如“担忧拉错”,“帽子拉错”、“见面拉错”、“嫉妒拉错”、“恐惧拉错”等等,“拉错”的场面往往充满了滑稽,令人捧腹。如“拖尸拉错”:一演员上场,发现“尸体”后,试图将其拖走,在拖的过程中,他的佩剑掉在地上,当他去拾佩剑时,反被“尸体”踢了一脚,而“尸体”又回到了原地,他继续拉,累得气喘吁吁,可是每次都被“尸体”捉弄,徒劳无功。

即兴喜剧的另一特点,是剧中人物的定型化。如剧中经常出现的被讽刺人物有潘塔龙、博士、军人和仆人等,潘塔龙的身份是威尼斯商人,此人贪财好色、妄自尊大,实际上愚蠢透顶,常为聪明人捉弄。他穿红色紧身背心,红马裤和长袜,披黑色斗篷,戴无边软帽,有几绺乱发垂在额头,脸上的面具是棕色的,有巨大的鹰勾鼻子。人们把他当成资产阶级的代表加以攻击。

博士的身份是大学城里的法学博士,满口莫名其妙的拉丁语,为人古怪,自以为是,流露出陈腐的学究气。他常常在现实中卖弄书本知识,可是每次都用错了地方,他是个爱吃醋的丈夫,也常常被戴上绿帽子。他穿学士服,黑裤黑袜,露出白领口和白袖口,脸上有半个黑面具。人们把他当成依附于教会的落寞文人而加以嘲讽。

军人的身份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主战分子,他目空一切,常给自己取一些唬人的名字:如斯佩扎费罗,意为砍断武器的;斯巴凡托·达·瓦尔英费尔诺,意为地狱般可怕的;马塔摩罗斯,意为打死摩尔人等,滑稽演员常常拿他取乐,绊他的脚,以显示他虽气壮如牛,实际上胆小如鼠,不堪一击。他是个一厢情愿的求爱者,但常常被女人捉弄。他戴着歪鼻子面具,满脸胡须,服装会有些变化,但长剑是一定要挂在腰上的。人们把他当成西班牙侵略者或意大利国内的好战之徒,从而加以贬斥。

即兴喜剧里固定的仆人角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聪敏灵巧,一种愚蠢呆滞,两者往往在一出戏中同时出现,彼此对照,相映成趣。他们穿着花哩呼哨的服装,是小丑扮相。

在即兴喜剧中,除了扮演男女恋人的角色的名称会发生变化以外,其他角色的名称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演员一生只扮演一个固定角色,几乎不可能再去扮演其他的人物(除非扮演年轻恋人的人,到了年老色衰的时候,才不得不去扮演滑稽角色)。这使得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甚至使演员放弃了自己原来的名字,而以角色的名字见诸世人。

一个即兴喜剧的戏班,大致包括如下扮演角色的人物:一至二对恋人、一个使女、一个军人、两个男仆、潘塔龙和博士,总共不过1012人,他们携带简单的布景和道具,有时甚至带上自己的简易舞台,走遍乡镇,巡回演出,甚至一些精彩的演出,会被请进王宫。演员们常视剧团经营的好坏而跳槽,因此各剧团的成员经常变换。当时,著名的即兴喜剧表演团体有“羡慕”、“挚友”、“团结”、“忠诚”等,全盛时期,意大利即兴喜剧演员的足迹遍及欧洲。

即兴喜剧的强烈的演出效果,在戏剧史上都是无可再现的,它造就了很多颇富表演才华的戏剧人士,包括多才多艺的女演员,其中以“羡慕”剧团的伊萨贝拉·安德烈尼(公元15621604)最为著名,她因将恋爱中的少女表演得维妙维肖而红得发紫。

即兴喜剧发展到了晚期,那种粗犷、活跃的生命气息渐渐淡化,除了丑角之外,其他喜剧角色因不受欢迎,被迫离开意大利前往法国等地,谋求新的发展。而留在意大利的丑角的后裔,渐渐给角色赋予了新的含义,他们不再穿得破破烂烂,而改穿丝绸服装,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丑角,而显出矜持与造作的一面了。因此到了17世纪末,意大利的即兴喜剧已经完全退化了。

即兴喜剧对后世的喜剧发展深具影响,莎士比亚、莫里哀、哥尔多尼,甚至20世纪的一些喜剧作家,都有效地吸收了其精华成分,以加强喜剧效果。

 

第四节    透视布景与镜框式舞台  

在中世纪流行的宗教剧、以及文艺复兴初期流行的假面舞剧的演出中,已经出现过复杂的舞台机关、豪华的布景和绚丽的服装,这类戏的演出场地多是皇宫或广场,属露天型剧场,舞台向观众全面敞开,以便于演员与观众进行交流。

但是,随着古典戏剧作品的重新发现和演出,人们感到,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中世纪的舞台已很难适应演出要求。

后来,意大利的建筑家们发现了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师维特鲁维阿斯所写的《建筑学》一书,遂奉为剧场建筑的瑰宝。这本写于公元前1613年的书,附有插图,在1486年首次出版。意大利的建筑家将这本书中所述的建筑学原理,当成恢复古典剧场的依据,他们试图使当时的演出与古罗马时代相符,并从书中寻找舞台与观众厅的合理布局。

随着透视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在舞台上运用透视布景,会产生具有魔力的空间幻觉。于是,开始尽心竭力,要把透视学推广到舞台上去。塞尔里奥(公元14751554)在这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他在1545年依照维特鲁维阿斯的一段关于三棱布景的话,分别为悲剧、喜剧和羊人剧绘制了三副景片,每幅景片由四组画面组成,它们经过拼接之后,会构成完整的舞台场景,塞尔里奥认为,这三副景片可以适应一切戏剧的演出。

当时的观众乐意看到不断变换的布景,于是,人们恢复了在古罗马时期就曾采用的三棱柱景,每一个棱柱都绘有三面布景,利用其转动,形成场景的转换。由于这种换景方法很有局限,后来人们又发明了新的方法,如在舞台后面的景片前安上凹槽,用滑动的办法换景,或将景片叠合以后放到舞台后面,需要时像翻书一样翻开。在17世纪前期,布景的三个主要因素:侧片、背景和檐幕,都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而迅速变换了。

意大利现在还保持着16世纪80年代建造的一座剧场,它与古罗马剧场很相似,舞台的后部有远景,观众从舞台正面和两旁的门洞里,可以透视舞台,但是,它的缺点是,这些远景对演员的表演没有帮助。后来这种远景被前移,变成了可供表演的区域。

1619年,意大利帕尔玛的法尔利斯剧院建成,它的特点是,舞台上出现了三堵墙和镜框,并设有幕布。这种舞台主台面积较大,天顶较低,面向观众的台框接近于正方形,主台后设有附台,以加大布景的深度,这就是镜框式舞台。这个剧场被认为是现代剧场的开端。

舞台变化之后,原来古罗马式的半圆型的观众席,就很难适应观众的观赏要求,因此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马蹄型的观众席就产生了。到了1819世纪,欧洲的剧场,已基本采用了这种建筑格局。

随着室内演出的增多,舞台照明的问题日益突出,当时的照明用具主要是油灯和蜡烛,舞台台口还出现了“脚光”,人们开始利用光来营造舞台氛围,如让光源躲在水晶球后面并缓缓移动,形成月亮上升的景象;用锡纸包上锯成闪电状的木板,配合光影声响,形成电闪雷鸣的景观。人们还利用灯光的强弱,来表现戏剧情境,如认为悲剧的灯光应当比喜剧的灯光暗一些,台上的灯光应比台下的灯光亮一些。由于当时照明设施的简陋,因此,限制了人们大胆创造的自由。

 

练习题:

一、思考题

1、 意大利即兴喜剧具有哪些特点?

二、名词解释:

1、假面舞剧     2、即兴喜剧      3、镜框式舞台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05-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