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网首页 | 旧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西方戏剧通史

 

主讲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  宋宝珍 研究员

 

 

第四讲  莎士比亚与英国戏剧(上)

 

当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花朵濒于枯萎之时,它的种子开始在欧洲大地上散播。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英国封建制度开始解体,整个社会进入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人接过人文主义的光辉旗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而这一成就的标志,就是产生了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

有人说,“很难想象,在西班牙总督的统治下,或者在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旁边,或者甚至在几十年以后莎士比亚自己的国家里,英国革命时期,能产生一个莎士比亚。达到完美地步的戏剧是每一个文明的晚期的产物,它必须等待它自己的时代和运会的到来。”“全欧洲只产生了一个莎士比亚,而这样的人是不世出的天赋奇才。”(注:「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然而,这样的天赋奇才并不是横空出世的。

 

        第一节  孕育着伟人的历史时期 

15世纪末,亦即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刚刚开始的阶段,人们的戏剧观念中,不可避免地留存着中世纪的社会意识的阴影。这在道德剧和幕间剧中有所反映。但是,人文主义者们已经无法认同于教会所宣扬的道德模式,而力图运用戏剧的手段,表达新的思想内容。

在英国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戏剧、古希腊、古罗马戏剧,都曾对英国的戏剧发展产生过影响。到了16世纪末期,英国出现了一批职业剧作家,英国戏剧的繁荣局面开始显现,在新一代作家群中,涌现了所谓“大学才子”派,其代表人物有:约翰·利里(公元1554?-1606?),此人在宫廷戏剧创作方面很有成就,他的戏剧语言优美生动、情节曲折动人,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浪漫的情调。他的戏剧风格曾经对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产生过重要影响。此外,“大学才子”中还有基德和马洛,他们是大众戏剧的代表作家,剧作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独到反映,对戏剧形象的成功塑造,无疑对莎士比亚戏剧美学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作用。

基德(公元15581594)出身贫寒,不曾上过大学,但因为他在戏剧创作方面显露了过人才华,因此,人们也将其划入“大学才子”之列。他与马洛交往密切,生性耿直,不合流俗,后被指控为无神论者,并因此下狱,死于贫困之中。

据说,在莎士比亚之前,基德曾写过一部《哈姆莱特》,可惜早已失传。他写的一部悲剧《西班牙的悲剧》,是现存的他的唯一剧本。这是一部复仇悲剧,写西班牙贵族唐·安德利在格斗中被葡萄牙王子巴塞拉杀死,之后安德利的未婚妻与另一青年贺拉旭相爱,但不久,贺拉旭也残遭巴塞拉杀害,贺拉旭的父亲在丧子之痛的沉重打击下,精神迷乱,近乎疯狂,他寻找杀子凶手,并巧借看戏之际,将其杀死,随后自杀。

在这出戏剧当中,唐·安德利的鬼魂与复仇精灵一道,在序幕中就已出现,剧中的情景,如寻找凶手,装疯卖傻,戏中有戏,鬼魂出没等,我们似乎可以从中看到《哈姆莱特》的影子,可是这部戏还不够完美,与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应当承认,莎士比亚确实受过基德悲剧风格的影响。

另一位对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剧作家是马洛。

克里斯托弗·马洛(公元15641593),是英国激进的人文主义者,他出身于坎特伯雷一个皮匠家庭,受过高等教育,取得过剑桥大学的硕士学位,是名副其实的“大学才子”。他热衷于民众戏剧活动,创作过《帖木儿大帝》、《浮士德博士的悲剧》、《马耳他的犹太人》等,由于马洛思想激进、蔑视权贵,因此屡遭陷害,在他年仅29岁之时,在伦敦附近的一家小酒馆中被人刺杀,一位戏剧天才被毁灭了。

马洛与莎士比亚同一年出生,在戏剧界却比莎士比亚成名还早,如果他活着,说不定会与莎士比亚在剧坛上一决雌雄,或者二人可能会并驾齐驱,成为英国戏剧史上的双璧。但这样的事情谁能说得清呢?人们为他的早逝感到惋惜,因为死亡结束了他发挥才智、创造更大成就的可能。

《帖木儿大帝》(1587)是马洛在学生时代创作的剧本,全剧分上、下两部,按编年史的顺序,描写了14世纪蒙古可汗帖木儿骁勇善战,横扫欧亚数国的英雄气魄和惊人壮举。

马洛将帖木儿塑造成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形象,他雄心勃勃,能征善战,对于权力和财富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他勇猛地攻城掠地,以实现霸业;为了巩固王权,他不惜处死儿子。同时,在他心里,又充满着爱与美的渴望,他美丽的妻子死去之后,在极端悲痛之中,他焚毁了妻子殒命于斯的城市,带上她的尸体,像战神一样四处出击。死神可以夺去他的生命,但却无法消泯他的意志,弥留之际,他告诫儿子们,要继续奋斗,以成就大业。

如果说,在《帖木儿大帝》中显露着马洛征服世界的雄心,那么,在《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中,则显示了他为实现这种雄心所作的幻想。浮士德博士也是一位悲剧英雄,尽管他学识渊博,智慧超群,但仍郁郁寡欢,心有不甘,为了实现其社会理想,他开始研究魔术,并与魔鬼靡菲斯特签下契约,将灵魂作抵押,以求在他的帮助下畅游世界,探索未知。具有魔力之后,浮士德博士愚弄德意志皇帝和诸侯,痛打罗马教皇的耳光,解决了很多人类的疑难问题,并最终获得了他所渴慕的美人海伦的爱情。然而他的内心却并不因此而欢娱,而是充满了矛盾和困惑。契约期满后,他被魔鬼押往地狱。《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对人与世界的求索,以及在求索过程中形成的深刻的心理矛盾。

《马耳他的犹太人》以犹太人巴拉巴斯为主角,写他在马耳他受到土耳其人的威胁时,为保全财产施展诡计,既向敌人献媚,又暗中帮助马耳他军队。因此,战事结束之后,巴拉巴斯不仅财产无损,反而得到了总督之位。可是,对土耳其人他也是心存怨恨的,为消除隐患,心狠手辣的巴拉巴斯又施恶计,他准备了一大锅开水,要谋害土耳其人的军事领袖,没想到他“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落得个自烹的结局。  

《马耳他的犹太人》批判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以及为巧取豪夺而不择手段的作法。马洛第一次将一个反面人物当成戏剧主角,并将其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后来,在莎士比亚创作《威尼斯商人》时,显然深受此剧影响并从中汲取了宝贵经验。

在马洛的戏剧中,已经显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可贵品质,即不拘泥于古典戏剧的框架和“三一律”的要求,以刻画戏剧人物的复杂性格和心理矛盾为主,戏剧情节的设置与人物形象塑造密切相关,既要表现人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也要同时表现他们内心的冲突,从而使戏剧的表现内容拥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节  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创作   

历史似乎已经为戏剧巨人莎士比亚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15世纪末,英国结束了持续多年的内战,创立了全国统一的局面。在戏剧创作方面,基德、马洛等人激进的人文主义思想,已经将封建意识的堡垒轰毁殆尽,无韵体诗作为戏剧语言已经被广泛运用,幕间剧的戏班为英国培养了大批的职业演员,而帷幕剧院、玫瑰剧院、天鹅剧院、幸运剧院、希望剧院等一批公众或私人剧院的修建,也为大规模的戏剧演出,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于是,莎士比亚应运而生。

威廉·莎士比亚(公元15641616),出生于英国中部艾汶河畔的斯特拉福镇,他的父亲是一个手套和羊毛批发商,家境优裕,娶了乡下有钱人家的女儿为妻,他本人还曾做过市参议会委员和乡镇镇长。然而,在莎士比亚14岁的时候,这个家庭却濒于破产,以致于不得不抵押财产。莎士比亚被迫中途辍学,以辅助父亲的商务,但是,家道中兴谈何容易,困窘之时,他也曾举杯浇愁,喝得酩酊大醉,以致无法回家,躺卧于苹果树下。

这个时期莎士比亚开始写诗,在十四行诗里倾诉内心的万千思绪和豪情壮志。在他年轻的血液中,充满了异教徒的骚动,他追随当时的时尚,热衷于到贵族林苑去冒险偷猎。路西爵士的林苑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那里有奔跑着的麋鹿和野兔,为此,他曾遭到过路西爵士的鞭打和禁闭,但却乐此不疲。在他后来的剧作中,路西成了一个受人嘲笑的愚蠢的法官。莎士比亚运用他的戏剧之笔,排遣了瘀积在胸口的不平之气。

在情感方面,莎士比亚敏感、早熟而轻率,18岁时,已经与一位大他8岁的富裕的自耕农的女儿结婚,并很快让她做了母亲。此后,莎士比亚的家境每况愈下,父亲被关进了监狱,经济陷入了绝境,而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的莎士比亚却一筹莫展。

为了生存,莎士比亚来到伦敦,在剧团中从最下等的马夫、仆役做起,后来成为一个喜剧演员,这是一种卑贱的职业,是血泪凝成的屈辱人生。因为当时的观众十分蛮横,常用石子袭击演员,而官吏一旦发现表演中有忤逆他们的举动,就会对演员动用割耳之刑。可以想见,在当时,莎士比亚根本没有任何的荣耀感,而只有屈辱、凄惨、苦恼、厌倦等人生的深刻体验。

但是,莎士比亚却以自己非凡的创作才华,以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戏剧名篇,改变了自己的惨淡处境,并令世人刮目相看。他在戏剧界的地位迅速攀升,咄咄逼人,以致于受到同行的嫉妒,“大学才子”派剧作家罗伯特·格林在其剧作《千懊万悔不长智》里,借剧中人之口,讽刺莎士比亚是“一只自命不凡的乌鸦”。

1594年开始,莎士比亚所在的剧团受到内侍大臣的赏识和庇护,被称为“宫廷大臣剧团”,大约到了1598年,他作为股东,与别人合作修建了环球剧场,这个剧场成为他专门上演自己剧本的地方。他的戏剧成就为他带来越来越多的荣耀,后来,他不仅拥有了“绅士”称号和家族的纹章,而且他和他剧团中的演员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

1612年,莎士比亚告老还乡。在1616423日,即他出生的同月同日病逝,葬于圣三一教堂。

据说,莎士比亚一生创作的剧本不计其数,得以传世的就有37部。其主要作品有喜剧《错误的喜剧》(1592)、《仲夏夜之梦》(15951596)、《威尼斯商人》(15961597)、《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1601)、《第十二夜》(15991600)等,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哈姆莱特》(1601)、《奥赛罗》(1604)、《李尔王》(1605)、《麦克白》(1606)、《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1607)等,此外,还有历史剧《理查三世》(15921593)《亨利四世》(15961597)等等。

人们往往把莎士比亚的创作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590年至1601年,这一时期能够代表莎士比亚创作成就的是多部历史剧和喜剧,剧中表现了这位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最初步入剧坛时,对社会人生所抱的进取态度和理想憧憬。

第二阶段,1601年至1608年,这一时期莎士比亚创作了一系列著名悲剧,剧中不仅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人生矛盾,而且显示了他戏剧思想的深化和创作手法的成熟。

第三阶段,从1608年始,至其逝世止,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晚期阶段,以悲喜剧和传奇剧为主,显示了他对世界的清醒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莎士比亚的戏剧成就是非凡的,以致于所有研究他的人,常常会被他的超拔的智慧、充沛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无尽的才思所震慑,他确实是人类戏剧史上杰出的巨人。法国文学史家泰纳在论及莎士比亚时说:

“我要论述的是一个为所有法国式的分析头脑和推理头脑所迷惑不解的非凡心灵,一个既能描写庄严又能描写卑贱的才气横溢的全能大师;这是在准确地表现真实生活细节方面,在千变万化地运用幻想方面,在深刻复杂地刻画出类拔萃的激情方面最伟大的创造力;他有着诗人的气质,放荡不羁,灵感焕发,由于一种先知式的入神状态的突然启示而超越在理性之上;他的悲观是这样趋于极端,他的步伐是这样唐突奇特,他的迷恋是这样凶猛强烈,只有这个伟大的时代才能诞生这样一个婴孩。”(注:「法」泰纳:《莎士比亚论》,《莎剧解读》,张可、元化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第三节   魅力永存的悲剧 

莎士比亚的戏剧成就是多方面的,但犹以悲剧见长。他的悲剧,形象突出,情节曲折,矛盾冲突强烈。主人公尽管人生多艰,命运多舜,甚至蹈入死地,自身也不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性弱点或性格缺陷,但往往具有高贵的灵魂,显示出卓而不群的品格,因此,莎士比亚的悲剧,雄浑悲壮、大气滂沱,与他置身其中的时代氛围,非常吻合。

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

在莎士比亚的早期悲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其中的佼佼者,它通过一对青年恋人生死相依的爱情,表现了人性的美好和高贵,尽管世俗的偏见,可以毁灭他们的生命,但是他们的真情却可以超越现实,而显示出隽永无穷的魅力。

在这部悲剧里,莎士比亚以意大利民间传说为素材,揭露了封建贵族之间的世仇,给正常的生活和人的本性蒙上的阴影。蒙太古家族与凯普莱特家族互相敌视,世代为仇,两个家族的人相遇之时,不是怒目而视,便是拔剑相向。一天,凯普莱特家举办舞会,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为音乐吸引,乔装打扮,潜入舞厅。在此,他遇到了凯普莱特的女儿、美丽动人的朱丽叶,二人在携手翩翩起舞中,顿生相互爱慕之情。尽管他们知道,两个相互仇恨的家族之间,要缔结起爱的纽带是多么困难,但仍抑制不住心头热烈的爱情。乘着夜色的覆盖,罗密欧来到朱丽叶的窗前,他表白,与其得不到爱情而在这世界上苟活,“还不如在仇人的刀剑下丧生。”而朱丽叶则表示,“告诉我你愿意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举行婚礼,我就会把我的整个命运交托给你。”

两个年轻人在牧师的帮助下秘密举行了婚礼,可是不久,因为朱丽叶的表兄寻衅滋事,杀死了罗密欧的挚友,致使罗密欧一怒之下举剑还击,置其于死地。为此,他不得不离开家园。朱丽叶的父母开始强逼女儿与别人成婚,对此,朱丽叶宁死不从,牧师为她的真情所感动,给了她一瓶致人昏睡的药水,以诈死逃婚,并等待罗密欧的归来。

凯普莱特家族不知有假,以为朱丽叶已死,便把她放入了家族的墓地。罗密欧赶来,见此情景,肝肠寸断,自杀身亡。而药性消失、苏醒过来的朱丽叶,见到了倒在身边的爱人,心中充满悲愤,决然一死去追随爱人的芳魂。

血的教训终于使两个家族的人清醒过来,他们捐弃前嫌,言归于好。

尽管剧中有争吵、有死亡,但却并不给人阴森可怖之感,而洋溢着一种浪漫抒情的韵致。这是一部令人心醉也令人心碎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用青春的热血,酿造了爱与美的真醇。死神不再可怕,他仿佛在轻轻扇动着翅膀,为一对年轻恋人开启了天国之门;却把那巨大的暗影,留给自以为是、盲目奔突着的世人,让他们在悚然之中,在令人深深遗憾的死亡面前,有可能兀立片刻,反思自身的荒谬与愚蠢。

 

二、《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悲剧创作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作品,它本身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以及对人性的复杂性所作的透彻揭示,昭示着古今中外的文学史家,对其进行不断地分析和阐释。人们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之论,也有人说,在一千个研究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这个悲剧故事,取材于一个古老的丹麦传说,他留传到了英国之后,被变成了一部复仇悲剧,据说基德就曾写过一部同名剧作。但是,在莎士比亚笔下,这一复仇故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融入了特定时代的人文背景,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剧中,从国外归来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刚刚承受了失去父亲的打击之后,又面临着新的尴尬处境:他那登上王位的叔叔居然迎娶了他的母亲。而此时,哈姆莱特之父、已故的丹麦老王阴魂不散,他的鬼魂向儿子哈姆莱特诉说,自己正是被现在的国王克劳狄斯置于死地的,并要儿子为他报仇雪恨。

哈姆莱特本来是一个满怀崇高理想,心地善良单纯的青年,对于人,他向来抱有信心和美好想象,他的一段台词,向来被人们当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的推崇与赞美: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然而,丑陋的现实却给他纯真的心灵以沉重打击,他开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和迷惘之中。

弑兄篡位、娶嫂为妻的克劳狄斯,在王位之上并不能安枕无忧,他害怕丑行暴露,也担心哈姆莱特向他复仇,在大臣波洛涅斯的建议下,他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波洛涅斯的女儿奥菲利娅,以及哈姆莱特的朋友去试探他,想要弄清他心中的真实想法。哈姆莱特识破了克劳狄斯的诡计,他既想承担起铲除邪恶,重整乾坤的重任,又怀疑鬼魂所言不实,使自己的行动丧失合理动机,因而终日忧心忡忡,迟迟未采取复仇行动。在内心的极端痛苦和深重矛盾中,他变得亦疯亦痴。

哈姆莱特借助一个剧团到宫廷来演戏的机会,让伶人们把鬼魂所言之遇害情景,演绎在舞台上,克劳狄斯顿时方寸大乱,恼羞成怒。这证实了鬼魂的话,哈姆莱特准备行动,可是,他不忍在克劳狄斯暗自祈祷时将其杀死,因而错失良机。他劝母亲疏远杀害父亲的凶手,却又发现帷幕之外有人在窥视自己,他举剑刺杀,杀死的却是自己深爱的姑娘奥菲利娅的父亲。奥菲利娅经受不住接踵而至的打击,于精神迷乱中溺水而死。

克劳迪斯试图假别人之手害死哈姆莱特,但阴谋未能得逞。他又挑唆奥菲利娅的哥哥与哈姆莱特以剑决斗,并备下毒酒,让哈姆莱特必死无疑。结果,国王、王后、哈姆莱特与决斗对手,或死于毒剑,或死于鸠毒,死神将一切都统统带走。

哈姆莱特短暂的一生,是孤独、愤世、忧郁、苦恼的一生,是与命运抗争的一生,也是不断思考、不断求索的一生。

他的恋人奥菲利娅曾经为他的不幸遭遇而痛惜: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就这样无可挽回的陨落了!……”

哈姆莱特本来是皇室的宠儿,娇嫩而高贵,在国王的荫庇下长大,他的父王就是他关于理想国王的典范,在他年轻的心中,正义和尊严,善良和纯正,早已成为人之为人的信念,他仪表非凡,天性聪慧,心地诚恳,命运赋予他以治国安邦的重任,他也确有一番雄心,让世道人心向着善良与美好的方向前进。

然而父亲莫名其妙的死去,对他已是一个沉重打击,而在父亲尸骨未寒之时,母亲的再嫁,对他来讲是更沉重的打击,他愤慨地说出,“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认为自己不幸处在了颠倒混乱的时代,必须承担他所不胜任的重任。

也许,哈姆莱特应当具备马基亚维里所标榜的“狮子般的凶猛和狐狸般的狡猾”,但可惜如果是那样,这个人物就不会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了。存在于哈姆莱特身上的弱点,导致他滑向悲剧结局的因素,都是令人心潮激荡、唏嘘叹惜的。作为一个复仇者,他也许少了一些勇猛,但是却多了一份优雅的高贵,他不会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他再三再四考虑的是,自己的复仇动机是否合理,采取的手段是否符合正义,潜意识当中,对流血牺牲的结局心存畏惧,这种畏惧不是出于对自己生命的保全,而是出于对别人生命的珍视。大有宁叫别人卑鄙无耻,而我固然要做一个正人君子的风范。他不是一个负气使性的人,也不崇尚争强斗狠,即使在他的宫廷里,他也保持儒雅、端庄、沉稳的学者态度,由于他品格的脱俗和精神的超拔,他与周围的世俗世界显得格格不入,于是只好借助装疯卖傻的方法自说自话,将自己闭锁在一个孤独的空间里,寻找灵魂的归宿。

哈姆莱特的毁灭,是邪恶对美好的毁灭,也是野心对纯真的毁灭。克劳狄亚这个丧心病狂的家伙固然难逃一死,可是他处心积虑所制造的罪恶事件,却连带着毁灭了代表了人类的正义和良心的哈姆莱特,这说明,在人类社会,真、善、美的理想人生的确立是多么不容易,它总是要在与邪恶的搏斗中,付出惨痛的代价,但是,人类的希望也许就在于此,人,永远不会甘心做命运的奴仆,做邪恶的俘虏,他们总是在理想的憧憬中,追求着尽善尽美的人生。

继《哈姆莱特》之后,莎士比亚又创作了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对于人类出于邪恶的野心,采取不良行动所造成的悲剧多有揭示。有人将这四部悲剧合称“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其中,《奥赛罗》写正直纯朴的摩尔人、将军奥赛罗与威尼斯贵族少女苔斯德蒙娜相爱结婚,但是,他们纯真的爱情,却受到了奸佞之徒依阿古的破坏,他搬弄是非,造谣生事,致使奥赛罗怀疑妻子对自己不贞,愤而将其扼死。真相大白之后,奥赛罗愧悔不已,自杀身亡。

《麦克白》写原本善良的苏格兰英雄麦克白,在其阴险狡诈的妻子的怂恿和女巫的蛊惑下,犯下了弑君篡位的罪行,可是深重的罪孽又搅得他日夜不得安宁,恐惧和忧患,使得他不由自主地从血腥走向血腥,直到在被讨伐的战争中丧生。

莎士比亚在悲剧中通过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引发人们的深刻反思和道德质询,通过邪恶之徒在犯下罪恶之后,惶惶不可终日的处境和最终美梦成灰的结局,昭示人们对世俗功利应当保持必要的清醒,大可不必以盲目的追求去毁灭尊贵的人性。

 

三、《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晚期的代表作,它取材于古罗马的历史,写罗马大将与埃及女王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当时的罗马社会正处在动荡不安之中,在庞贝纠集兵力逼近罗马之时,作为罗马三个执政官之一、能征善战的安东尼,却远在埃及,沉湎于女王克莉奥佩特拉的温柔富贵之乡。他好不容易才战胜自我的缠绵恋情,回到罗马,却又面临着执政官凯撒的训斥和二人分道扬镳的结局。为了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庞贝,狡猾的凯撒将其娴淑的妹妹许配给安东尼为妻,企图靠亲缘的纽带,将安东尼束缚在自己的手里。

凯撒与安东尼联合后的强大势力,吓退了庞贝的猖狂进攻,他们按照凯撒的意志,订立了休战的盟约。而在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却终日沉浸在对于安东尼的思恋中,她不停地派人给安东尼送信,或打探有关他的消息。在她的殷殷企盼中,安东尼又回到埃及,而凯撒却以自己的妹妹受了委屈的名义,兴兵讨伐安东尼。战斗正酣之际,克莉奥佩特拉扬帆远逃,这样的举动,一下子摧毁了安东尼的斗志,因为他整个的心思都放在这个女人身上,意乱情迷之时,安东尼放弃了对敌人的追击,竟然不顾一切地追随克莉奥佩特拉而去。

失去锐气之后,安东尼在战局中陷于被动,而凯撒在剿灭了罗马三个执政者之一的莱必多斯之后,长驱直入,逼近埃及,以求降服安东尼,永绝心头之患。见安东尼大势已去,他的部下纷纷倒戈,最后连最忠于他的大将爱诺巴勃斯,也投向凯撒的营地。

危难之时,安东尼显示了冷静、宽容、高贵之心,他决心像个勇士一样,到战场上去,与凯撒一比高低。而对待那些背叛他的人,却不存报复之欲,以宽忍之心待之,他把大将爱诺巴勃斯的财物交还于他,感动得此人以自杀的方式,显示了对背叛行为的愧悔。           

战场失利后,安东尼不愿做凯撒的俘虏,恳请卫士将自己杀死,而深爱他的卫士却情愿自杀,也不肯用自己的手,去结束安东尼的生命,最后,安东尼只得自裁,倒在了心中挚爱的克莉奥佩特拉的身边。

作为胜利者,凯撒为了显示他的气度,亲自来探望女王克莉奥佩特拉,告诉她,她不必忧虑,她必将受到尊重和宽待。而克莉奥佩特拉,这个在别人看来,风流成性、水性杨花、妖媚惑人、巧言令色的女王,对于安东尼却存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为了表示对这位英雄的忠诚,她毅然与凯撒斗智斗勇,最后以绝然一死的举动,让自己摆脱了作为凯撒战利品的命运,也让凯撒炫耀胜利的美梦彻底落空。

在这部写于晚年的悲剧中,足见莎士比亚雄风犹在,笔力不减,他于酣畅淋漓的描写中,将人物的心理刻画得婉约细腻,真实动人,悲剧风格深沉浓郁,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

 

练习题:

一、思考题

1、简述莎士比亚的主要生平及主要创作活动。

2、简述《哈姆莱特》的故事情节对分析主人公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

二、名词解释:

1、马洛    2、《奥塞罗》     3、《李尔王》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05-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