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网首页 | 旧网首页教学大纲 | 相关下载 |

 

西方戏剧通史

 

主讲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  宋宝珍 研究员

 

第十四讲  美国戏剧的发展

 

第一节  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

 

尤金·奥尼尔(18881953),被誉为美国戏剧之父。他一生共三次获得美国戏剧的最高奖──普利策奖,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有人说他是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缔造者。主要剧作有:《天边外》、《琼斯皇》、《安娜·桂丝蒂》、《毛猿》、《榆树下的欲望》、《悲悼》、《进入黑夜的漫长路程》等。

他一生的经历颇为曲折坎坷。父亲是一个演员,母亲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手。童年时代,他常常跟随父母旅行演出。他在普林斯顿才读了一年大学,就因闹事被开除了。之后,便是长期的颠簸流离的生活,他当过工人,也做过杂役,做过职员,去过南美的洪都拉斯和布宜诺斯艾里斯讨生活。他也做过海员,到过阿拉斯加、日本,以及中国。他得过肺病,这使他身体衰弱下来,而在养病中,他又得以咀嚼痛苦的人生,并开始了剧本创作。1914年,他到哈佛大学选修著名的贝克教授所开设的戏剧技巧课程。

他的婚姻也是不幸的,第一次婚姻破裂了,第二次,也曾走到崩溃的边缘。他在晚年得了帕金森氏综合症,而他的子女又使他陷入痛苦之中。他的大儿子自杀,二儿子死于吸食毒品,而他最疼爱的小女儿却不听他的意见嫁给了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奥尼尔于19531027日逝世。 

有人说他是现实主义的剧作家,但也有人说他是表现主义的戏剧大师。易卜生、契诃夫和斯特林堡都对他的剧作有过深刻的影响。但他是一个不拘陈规的戏剧革新家,是他把现实主义同表现主义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我国的戏剧大师曹禺,就深受奥尼尔戏剧的启迪。

 19131920年,他主要从事独幕剧的创作,其题材多取自海员生活。《东航卡迪夫》是其首演的独幕剧,还有《鲸油》、《加勒比的月亮》等。 

1920年创作的多幕剧《天边外》,在纽约百老汇上演并获得成功,获得当年美国戏剧的最高奖──普利策奖,标志着奥尼尔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充满诗意的憧憬和人生中理想同现实的矛盾所带来的痛苦,构成这部剧作的深刻而动人的魅力。哥哥安德鲁和弟弟罗伯特都爱上了鲁思,安德鲁安于务农,眷恋乡土,而罗伯特富于幻想,老是憧憬着“天边外”的世界。但是,鲁思偏偏爱上了罗伯特。这样,安德鲁就只好离乡背井代替弟弟去当海员。罗伯特虽然获得了爱情,但却束缚在他不情愿为之献身的土地上;尽管他的农场发展了,但他却为理想的不得实现而苦闷,并得了肺病。鲁思对他也失望了,他们的女儿也死去了。八年过去了,安德鲁发了财,但是,他也因为不能实现他的理想,精神变得十分空虚。兄弟二人都成为“最彻底的失败者”。此剧,透露出奥尼尔的戏剧对人的深层心理的探索。由于他自己痛苦的人生遭际及其所经历的心灵痛苦,这种悲剧的感受深深地穿透在他的剧作之中。奥尼尔是一位最能体现现代人心灵痛苦的剧作家。

从《琼斯皇》(1920)起,他开始了更大胆的戏剧探索,或是以象征主义,或是以表现主义的戏剧手法,都意在深入人的灵魂世界。这个戏的故事是十分简单的,黑人琼斯,原是美国的罪犯,但在白人施密塞的引诱下,在西印度群岛上的一个小岛上做了土著人的皇帝。这些土著人终于起来反抗他了,他逃到漆黑的森林之中,最后,被打死。全剧八场,除了第一场和第八场有极少的人物对话,全剧几乎都是琼斯的表演。透过琼斯的一系列的动作,展示了这个黑人的灵魂走向崩溃的悲剧过程。剧作家把一个人的心理,他的内心的激烈的搏斗,以及他的潜意识都外化为戏剧的呈现,这正是奥尼尔对现代戏剧的贡献,也是人们称之为表现主义的戏剧创作方法。首先,是琼斯逃进森林后,产生了种种幻觉,他陷入极端的恐怖,舞台再现了他杀人的情景。继之,是他在神思混乱中痛苦的自责和忏悔的场面。特别是他在幻觉中出现的他当年被拍卖给白种人的痛苦场景,以及黑人的祖先赤身裸体,带着铁锁链,被装船运往美洲的历史遭遇……在奥尼尔看来,琼斯和土著人本是一样的,但是,他却为白人的文化所“异化”而成为统治者。进入原始森林后,可以说是琼斯被异化了的灵魂重新苏醒的过程。于此,剧作家十分深入地揭示了琼斯的痛苦心灵。 

其后,奥尼尔于1920年到1929年期间完成了十余部剧作,其中较重要的有《安娜·桂丝蒂》(1920,第二次获得普利策奖)、《毛猿》(1921)、《榆树下的欲望》(1924)、《大神布朗》(1925)、《奇妙的插曲》(1927)、《悲悼》三部曲等。 

《奇异的插曲》使剧作家第三次获得普利策奖。此剧,是他对人的心灵探索的继续。如果说,在以前的剧作中,他采用外景、面具、音响等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而《奇异的插曲》则主要运用独白和旁白来揭示人物的意识流动。主人公尼娜·李斯特是一个具有强烈的贪欲和情欲的女人。她的未婚夫在战场上死去,因此给她的人生和心灵带来重创。她艰难地平息了心灵的伤痕,同善良的萨姆相爱结婚;但是她发现萨姆却有着遗传病。她想做母亲的天性并没有完全破灭,她和萨姆的朋友达勒尔博士偷情,生了一个儿子。当她决心同丈夫离婚和达勒尔结婚时,达勒尔却离她而去。最后,只留下一个垂死的老人伴随着她。此剧,表达的是人的本能和潜意识是一种建设性和摧毁性并存的力量。尼娜虽然得到了他本能所要得到的,但最后还是本能摧毁了她。奥尼尔说:“说到《奇异的插曲》,这是我在上边讨论过的新型假面心理剧中不用面具的一种尝试。”(1)此剧,以独白和旁白来揭示人物的意识流。 

随着奥尼尔创作逐渐走向成熟,他的戏剧内涵更为深刻,广阔,不仅是对人的思考,而且是对人类的历史命运的思考。写于19291931,历时三年完成的《悲悼》三部曲,看来是借用了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俄瑞斯忒亚》的故事,但却是在创作一出现代的悲剧,实现他对现代人的命运的探索。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位叫孟南的上校从战场上归来,而他的妻子克莉斯丁已经同她的表哥卜兰特私通,他们杀害了孟南。这一切,都被女儿莱维妮亚亲眼看见,她决心为父亲报仇,说服了弟弟奥林,先是杀死了卜兰特,继之,又逼死了母亲。莱维妮亚唯恐暴露,又逼迫弟弟奥林自杀,她自己也陷入比死亡更痛苦的境地。此剧,对美国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影响的清教徒主义作了批判,而其悲剧的原因却是出自弗洛伊德关于人的心理动机的理论。有人认为此剧是奥尼尔剧作的高峰,但也有人认为不能同古希腊的悲剧媲美,不过是“不错的、老式的、使人背上直冒冷汗的情节剧而已”。(2 

1939年到1943年,是奥尼尔的戏剧创作走向更加成熟的阶段,他着有多幕剧《送冰的人来了》(1939)、《诗人的气质》(1947)、《进入黑夜的漫长路程》(19391941)等。 

《进入黑夜的漫长路程》,是奥尼尔饱含血泪,将自己的家庭秘密公之于众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剧作。剧本是环绕着蒂龙一家的命运展开的。蒂龙是一个演员,妻子玛丽也是一个知识女性。蒂龙原是农民出身,生性吝啬,他渴望发财,于是下海经商。待他有了钱,却像一个守财奴,连妻子和儿子看病都舍不得掏钱。玛丽嫁给蒂龙就有委屈,丈夫又是如此待她,加之亲戚朋友的冷漠,生活孤独,就吸毒麻醉自己。蒂龙带给儿子的命运也不好,大儿子失去生活的自信,沉迷酒色,小儿子也成为浪子,身染沉疴。白天,这一家人仿佛都戴上了面具,而一到黑夜就露出本来面目,相互争吵不休,怨恨交加;但是,又相互的致歉。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懊恼的家庭,笼罩着这个家庭的是不尽的感伤、无穷的忧虑和悲观的情绪。这里的悲剧,就是一个看不见,纠缠不清的链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深渊。似乎一旦厄运临头,那就永远也不能摆脱它。剧中展示着神秘的宿命和不可知的力量。而黑夜,则是一种神秘的象征。人的命运犹如黑夜漫漫。 

《进入黑夜的漫长路程》写出后,奥尼尔在其遗嘱中说,此剧在他死后二十五年后才能上演,但1956年,也就是说死后三年就被搬上舞台,并使他第四次获得普利策奖。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

 

田纳西·威廉斯(19141983),美国剧作家,出生于密西西比州,曾经在衣阿华大学受教育,早年他生活艰难,从事各种劳务,甚至做过鞋厂的工人。他擅长于描写美国南方的生活,并且塑造成功的女性形象,表现两性冲突。美国评论界一直把他看成是继奥尼尔之后最杰出的剧作家。他的主要剧作有:《玻璃动物园》(1944)、《欲望号街车》(1947)、《大路》(1953)、《热铁皮屋顶上的猫》(1955)、《琴神下地狱》(1957)、《东京旅馆酒吧间》(1973)等等。  

《玻璃动物园》,是一个带有表现主义特点的剧作,剧中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内心细微的感受,以及他们灵魂深处的茫然,被具象化为话语的交锋和情绪激荡的生活情景。正如田纳西·维廉斯引用美国意象派诗人和画家卡明斯的诗句,为本剧所写的题记:“没有人,甚至没有雨点,有这么小的手。”但是,生活恰恰被这看不见的“小手”所控制。主人公汤姆的身份是一名仓库保管员,他的内心充满年轻的激情和冒险的天性,这令他对人生际遇和生活氛围感到极不适应,他讨厌单调的工作和无奈的生活,开始偷偷写诗,甚至夜晚在电影院打发光景。他的母亲被不负责任的丈夫抛弃之后,生活窘迫,精神孤寂,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她喋喋不休地向儿女讲述年轻时被多位富有的少年追求的浪漫往事,在潜意识中,靠罗织幻想和自我麻痹支撑灵魂,对抗现实的不幸。儿子汤姆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但母亲已经预感到这支柱的不牢靠,她寄希望于女儿劳拉的未来,但劳拉却因身有小疾而逃避社会,靠老唱片和一套玻璃动物自娱,灵魂沉浸在玻璃世界的晶莹剔透里。母亲渴望有人能给他们单调的生活带来一点亮色,盼望把女儿劳拉嫁出去。儿子引领自己的同事吉姆来家中做客,没想到此人恰是劳拉中学时代暗恋的男友,事情似乎是在向着母亲希望的方向发展,羞怯的劳拉也难得地展露了笑容。但是,吉姆已经有了自己的女友,他无法娶劳拉为妻,还不小心碰坏了劳拉最喜欢的玻璃动物。玻璃的世界虽然晶莹如故,但外来的力量已经破坏了它自在的圆满。 

《欲望号街车》是威廉斯创作的一个剧本,后来被改编为电影,由著名演员费雯丽和马龙·白兰度主演。剧中的布兰琪女士从乡下来到城里,寻找她的妹妹史黛拉。当她寻着通信的地址,坐上“欲望号街车”来到妹妹家的时候,才发现妹妹史黛拉和她的丈夫史坦利,其实居住在一条肮脏拥挤的贫困街区。布兰琪不愿一个人住到旅馆里去,只好挤住在妹妹的屋角里。妹妹史黛拉叮嘱丈夫史坦利对布兰琪态度好一点,而史坦利却背着布兰琪打开了她的箱子,结果发现了不少的漂亮衣物和女性首饰,因此他怀疑布兰琪卖掉了乡下的祖产,并独吞了钱财,布兰琪拿出了大量的借据,证明乡下的家中早已一贫如洗。当一些信件撒落在地时,布兰琪嚎叫着说那是爱慕者写给她的诗,并神经质地紧紧抓在手里。史坦利并不相信,他觉得妻子的财产也是丈夫的财产,因此他要追查清楚。 

史坦利性格粗暴,落拓不羁,已经怀孕的妻子史黛拉,知道他晚上会约一写朋友来家中打牌,使家里越发混乱嘈杂,便拉上姐姐去逛街。可是等她们深夜回来,家中牌局仍在继续,史黛拉略表不满,便招致了丈夫的殴打。她们俩只好躲到邻居家,可是在史坦利的哀号下,软弱的史黛拉又扑回到丈夫的怀抱,姐姐布兰琪对此很不理解,她与史坦利的关系也越发尴尬。米屈是史坦利的同事和牌友,他遇到布兰琪后很快就爱上了她,布兰琪对米屈的追求,显得保守而小心。米屈告诉布兰琪,说自己的母亲病得很重,他很想在母亲的有生之年解决自己的婚姻大事。布兰琪则告诉米屈,说自己曾经爱上了一个男孩子,可是这个人总是失业,一次他们吵嘴之后,那个男孩子竟吞枪自杀。正当米屈和布兰琪谈婚论嫁之时,史坦利却告诉米屈,说布兰琪早已声名狼藉,她曾与一个17岁的男孩子鬼混,还曾在他死后在旅馆过着放荡的日子。布兰琪盼望着能嫁给憨厚、老实的米屈,可是米屈却再也不出现了。在她生日那天,史坦利不仅粗暴地对待她,甚至给了她一张离开的车票。米屈终于来找布兰琪了,可是他怒吼着骂她,说她骗了她,布兰琪说自己说的都是真话,她的心是真的,并且愿意嫁给米屈,而米屈却只想占有她而不想娶她,布兰琪愤怒异常,她赶走了米屈并且变得歇斯底里,在房间里嚎叫、乱窜并引来了警察。过去生活情况的暴露,使布兰琪的精神受到沉重打击,而在史黛拉去医院待产之夜,粗鲁放纵的史坦利不仅揭开了布兰琪心底的秘密,而且还凶暴地强奸了她。 

她要离开妹妹的家,为此她编造了一个百万富翁约她去海上旅行的假话。布兰琪开始幻视幻听,她每天都在等那个百万富翁的电话。史坦利通知了精神病院,凶神似的看护副妇要抓她走,她痛苦的挣扎,妹妹史黛拉看在眼里,泪如雨下。布兰琪终于被精神病院的人带走了,米屈痛苦地冲着史坦利叫喊:都是你害了她!史黛拉对丈夫的冷酷与凶暴已经忍无可忍,她抱起刚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决心要离开这个家。 

田纳西·威廉斯在《欲望号街车》中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也表现了两性之间伤害与被伤害的关系。布兰琪是因为家境衰落和情感失意,才走到了放荡堕落的岔路上去,她想摆脱这样的境遇,她来投靠自己的妹妹史黛拉,可是她与他们粗鲁放肆的生活格格不入,并且成为妹夫史坦利厌烦、伤害的对象。布兰琪的出现,她故作高雅的举止,漂亮的容貌和讲究的衣饰,甚至她重新安排过的屋子,都让史坦利感觉到不自在,他打老婆和爱老婆的方式,在多了一个旁观者之后,都显得别扭起来,因此,他要揭开她的伤疤,伤害她并且赶她出去。布兰琪的精神崩溃了,这是一个可怜的女性的悲剧,如果说她自己行为上的过失开启了悲剧的大门,那么史坦利则以自己的伤害性行为,把她推进了毁灭的地狱。

  

第三节               阿瑟·米勒及其戏剧

阿瑟·米勒(19152005),美国二战后出现的著名剧作家。他原是波兰犹太人后裔,他的父亲从奥地利移民到了美国,19151017日米勒出生在美国的曼哈顿,他的父亲经营一家女式服装店,生意做得不错,但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他的父亲生意失败,他们全家被迫搬到当时生活环境较差的布鲁克林。米勒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工作,他当过推销员、货车司机、货仓搬运工、餐厅应等,也在电台唱过歌。早年艰苦的生活经历,养成了米勒顽强的生命力和勤劳的习惯,他的动手能力很强,甚至刻意自己做木匠,打家具。1934年,米勒靠勤工俭学进入密歇根大学学习,1936年他在大学期间参加戏剧创作比赛,以《黎明的荣誉》获得比赛冠军,并获得250美元的奖金,这在当时是不小的数目,第二年他再度参赛,以《没有坏人》再度胜出,又获得了250美元的奖金。1938年,米勒毕业后到美国联邦剧团担任驻团编剧。1940年他与第一任妻子结婚。离婚后于1956年和玛丽莲·梦露结婚,当时全美国都认为这是一对才子佳人式的绝配,但是好经部长,他没在一起生活了6年之后就离婚了。 

米勒认为普通人和国王一样,都是适合于悲剧描写的对象。米勒是一个有社会良知和道义感的戏剧家,他关心社会现实和弱势群体。因此,有人认为他所写的剧本是社会问题剧。他一生创作了很多剧本,如《吉星高照的人》(1944)、《全是我的儿子》(1947)、《推销员之死》(1949)、《萨勒姆的女巫》(1953)、《桥头眺望》(1955)、《维希事件》(1964)、《堕落之后》(1964)、《代价》(1968)、《创世记及其它》(1972)、《美国时钟》(1980)、《克拉克》(1991)、《碎玻璃》(1994)等。米勒对美国社会流行的价值和道德观念表示怀疑,常常在戏剧中抨击美国人的狂妄和虚伪。在1950年代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之时,米勒曾经因为拒绝招供参加聚会的同伴,而以“藐视国会罪”受到起诉,后来罪名被消除。1984年,他获得了美国政府颁发的“肯尼迪荣誉奖”,他还曾连续两届出任国际笔会主席一职。 

阿瑟·米勒创作的《推销员之死》,是一部糅合了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戏剧,虽然米勒并不刻意创新,但是它着重探讨个人的生活地位和处境,力求发掘和表现人物的内心,因此代表了美国反映社会现实的戏剧的创作高峰。 

《推销员之死》写威利·罗曼老境堪,他已经疲惫不堪,神思恍惚,面临失业的危险。年轻时他开车整天在路上奔波,到处兜售货品,也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推销员。他的大儿子比夫少年时期是学校橄榄球队的主力队员,是同龄人羡慕的对象,也是父亲的骄傲。但是成年之后,他却不务正业,一事无成,还养成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成了一个到处游荡却找不到生活方向的人。他的小儿子哈皮虽然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却漫不经心,热衷于和闲散的女孩子们胡闹。罗曼的妻子琳达理解丈夫的苦处,甚至发现了他想要自杀的企图,但是她害怕伤了他的面子,因此总是悄悄的呵护他。 

威利·罗曼一家4口人聚在一起,早已没有幸福温馨的气息,虽然彼此都想压住火气,但是总是忍不住争吵个没完没了。罗曼总是给孩子们讲述他们的叔叔本的发财故事,他希望在孩子们身上,能实现了不起的美国梦。儿子比夫本来有希望被保送上大学,但是在高中毕业的前夕,因为一个偶然事件让这个孩子的心灵彻底扭曲:他因为数学不及格,到爸爸推销货品的地方去找他想办法,却无意当中发现爸爸正与一个女子私通。从此,一腔怨气毁掉了比夫的人生,他变得既不相信爸爸,也不相信爸爸的美国梦。 

威利·罗曼虽然不满儿子们的现状,但他仍旧望子成龙,一厢情愿地认为儿子前途无量。因此他鼓励比夫出去找他的阔同学,谋一份体面的工作或借钱开一家体育用品商店,比夫也踌躇满志。为庆贺生活的转机,威利·罗曼和他的两个儿子还准备当晚一同出去吃饭。在饭店里,爸爸追问比夫的情况,结果是比夫根本找不到工作,却偷了人家老板一支笔,在爸爸的谴责下他负气出走;而小儿子哈皮在看到一个轻浮的女子后,竟追随而去。他们把老爸一个人扔在了饭店里。罗曼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在外奔波的生活,他自以为自己很有面子,是原来老板的红人,因此请求年轻的老板看在他曾经抱过他的份上,把他调回城里,可是老板却乘机解雇了他。罗曼很无奈,但是他不愿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妻子,而家里贷款买的房子和家电等,却要月月付费。罗曼不得不向老邻居查理借钱,却蒙骗妻子说这钱是自己赚来的。查理想给罗曼一份工作,可是罗曼又放不下面子,去给他一向看不起的查理打工。他一次又一次地盘算着自杀的事,总在自言自语,后来在差不多付清了房贷之后,果然因车祸而死。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故事,也是一个美国梦破灭的故事。 

《撒勒姆的女巫》,又名《严峻的考验》、《熔炉》,剧中的撒勒小镇是一个清教徒聚集的地方,在人们的意识中,宗教被极端化和教条化了,于是它不再是人们渴求善良、寻找心灵平静的途径,却逐渐成为压抑人的天性、囚禁人的生命的樊笼。意念无形,但是它却可以无处不在;也许正因为它无形,因此,种种的非人道、非理性的戒律才可以假其名而行。 

当一群女孩子避开世人,冒着触犯戒律的危险,跑到树林里去跳舞、撒欢、祈祷爱情的时候,一个牧师走了过来,这对于女孩子们来说,就有了秘密被窥的惊悚,而女孩子中有一个人,她比别人要惊悚得多,因为走过来的牧师恰是她的父亲帕里斯。于是,这个女孩子吓得晕倒在地,从此一病不起。联想到那是一个清教徒的意念统治一切的环境,联想到那个时代的男人很轻易地就会向女人挥鞭子,联想到一个女孩子从此将名誉扫地,联想到虚伪自私的牧师父亲很可能采取“大义灭亲”的惩罚措施,那么,一个女孩子惊吓到这般地步,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她赖床不起,不过是她为逃脱严重时刻而采取的本能的自我保护措施。 

序幕中这短暂的一景,却引发了沉重地令人惊恐的内容:这就是追查女巫。没有人注意到女孩子晕倒的心理背景,却简单地判定她是中邪了。她的父亲为保住自己的宗教席位,宁愿女儿担上中邪的罪名,也不忍正视她曾经有过违背教规的言行。因为中邪是魔鬼的恶作剧,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所必经的考验,这无损女儿的声名,而违背教规,责任就只能归咎于他管教的失度和对宗教的不敬。 

帕里斯牧师请来了黑尔牧师,因为后者具有识别女巫之类的知识。在规劝和诱导之下,女孩子们开始叙述她们在林中的闹剧,一个实施魔咒的女孩艾比盖尔被供认出来,她为了保全自己,掩饰更多的秘密,慌忙中把一个走进屋来的女奴指认为女巫,在严刑拷打之下,女奴受不了皮肉之苦,只好承认自己是和魔鬼在一起的人。 

巨大的宗教压力,神秘的惩戒气息,内心的惊恐不安,很快摧毁了女孩子们的正常心智,而陷入到精神迷狂的境地之后,她们便拼命指认女巫,致使镇上人心惟危,似乎无处不在,而人却被逼得走投无路。一连死了几个孩子的老妇人,相信夺去她孩子性命的正是扮成了接生婆的女巫;而一位年老的乡绅仅仅因为承认自己的老婆爱看书,结果老婆就被当成了女巫;丽贝卡老太太一直是受人尊敬的最虔诚的基督徒,却在别人的指控中也变成了女巫。 

镇上的农夫普罗克托不相信女巫的存在,这样的认识基于他淳朴诚实的天性,更由于到处指认别人是女巫的艾比盖尔是什么人,他心理非常清楚。他曾经与这位在自己家中做佣工的女人有过私情,后来妻子伊丽莎白发觉了此事,就把她赶出了家门。艾比盖尔不甘心就艾比盖尔不甘心就此失去普罗克托,在树林里,她实施魔法要诅咒的人,正是她爱情的绊脚石伊丽莎白,她希望她死去,这样普罗克托就会回到自己的手中。普罗克托深信,让艾比盖尔这样的人去捉拿女巫,到头来肯定是一场狂热情绪支配下的胡闹。 

捉拿女巫的事件闹得越来越凶,甚至惊动了上层统治机构,连副总督大人也亲临审案,而判决几乎不需要过程。整个撒勒顷刻间就变成了一个大法庭,恐怖的阴霾笼罩了人们的心灵,而绞索就在人们的眼前晃动。只要有人指认,不需要任何证据,被指认者也不可能有机会进行自我辩解,更不可能请求律师辩护,只要那倒霉的“巫”字被别人扣到了某人头上,谁都有可能被剥夺性命。而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可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因此只能在被动地等待中陷入更大的惊恐。普罗克托毕竟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妻子的危难处境让他灵魂不安。他不忍心让她在受到情感打击之后,又承受由于丈夫的过失所导致的仇杀,因此,他要拯救她。他说服家中的女佣玛丽,让她讲出事情的真相,推翻整个案子的审判,免除那些无辜者的死刑。 

女巫案不断升级、转换的过程中,撒勒小镇被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中,镇上的人们所受到的心灵戕害和身体迫害是如此严重,以至让最早开始捉行动的黑尔牧师惊恐了,因为,经他亲手签定的死刑令已有70多个,连最虔诚、善良的基督徒、老太太丽贝卡都不能幸免于难,这让他良心不安。他身上慈爱的宗教意识开始苏醒,这使他反思,传说中到处肆虐的女巫并没有夺走谁的性命,而捉的结果却使很多人丧生,难道真正害人的魔鬼不正是自己吗?他要劝那些人向法庭妥协,承认自己曾经属于魔鬼,并且从此改悔,这样他们就能苟全性命。没有人放弃基督徒的清白和真诚,他们从来不曾属于魔鬼,因此也决不肯违背教义承认魔鬼的存在。在巨大的心灵打击和灵魂的迷惘中,黑尔牧师声称,我是魔鬼派来的,为的是让这些基督徒说谎、认罪,以求得生命。 

在法庭和被诬为“巫”的人们之间,形成了这样的意志较量,要么是这些人决不承认有罪,像个基督徒慨然受难一样坦然赴死,以死证明自身的清白;要么是法庭迫使一些人甚至一个人忏悔,承认自己曾经属于魔鬼,这样就从反面证明了审判的所谓“公正性”。被法庭遴选出来的“悔罪者”是普罗克托,之所以选中他,大概是他们觉得他既然已经犯过奸淫罪,就不再有灵魂的纯洁可言了,更不配再像基督徒那样去死了,何况他的妻子已经怀孕,可以暂缓死刑的执行,他怎么可能贪恋人生呢?在某一时刻,他也的确想要活下去,因为人世间毕竟还有许多活下去的理由和乐趣,但是,当他违背良心在悔罪书上签名之后,法官们的得意和继续侮辱他的企图让他感到震惊,原来,他自己一时的软弱,竟可以充当这些施暴者草菅人命的依据!他警醒了,愤怒了,他们太低估了他捍卫自己灵魂的毅力,也太小瞧了他在生死关头自我抉择的勇气,普罗克托撕毁了悔罪书,他不再试图苟全性命,他甚至渴望像其它基督徒一样,在绞刑架上证明自己灵魂的纯洁和虔诚。高高的绞索悬在半空,生,固然有很多内容,但死,却能证明人类牢不可破的性灵。 

《撒勒姆的女巫》是阿瑟·米勒根据美国历史上真实的事件写成的悲剧,1692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撒勒小镇,发生了女孩痉挛、吵闹、学狗叫的奇怪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惊恐,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他们判定这些女孩子是中邪了,而导致女孩中邪的正是女巫放出的邪恶魂灵。于是在牧师的诱导下,先是一个女奴被诬为“巫”,进而就导致了大规模的追查和捉拿女巫的行动,“巫”既然是一种神秘莫测的存在,那么指控女巫的行为也就不需要任何实际的证明,只要人们认为哪个地方出了妖异的事情,就可以说是某个女巫放出了魂灵造成的。于是乎,某人的怪异举动,某个意外的结果,马厩的突然失火,甚至牛群的突然惊奔,都在女巫的存在里找原因。这就让人们猜忌和夸大的联想发挥了潜能,而事物的本来面貌却在以讹传讹中越发扭曲变形。在撒勒的捉案中,被送上绞刑架的就有19人,其中大部分是女性。可以说,这些人可悲的死亡,正是其它人灵魂深处无知的冲动所凝聚的集体无意识的邪恶“巫”性造成的。 

1953年,阿瑟·米勒有感于美国右翼势力对左翼人士的迫害,截取一段史实创作了他的著名剧作《撒勒姆的女巫》,他以画龙点睛之笔,在活化了历史事件的同时,渗透了敏锐的现实反思意识,并且提醒人们注意,一旦社会造就了带有迷信性质的群体冲动的土壤,让所有人的灵魂都处在狂热和惊恐的躁动之中,那么一种冲决正常理性堤岸的集体暴力就极有可能发生。阿瑟·米勒对于现实始终抱有关注的热情,但是他却始终保持着意识的清醒,而不让历史与现实的浮沫蒙蔽自己的眼睛。他说:“我不能想象,不以是非问题为基础,如何能够写出任何有意义的东西。” 

完成了《撒勒姆的女巫》之后的第三年,剧中所正视和揭示的“严重的考验”也摆在了阿瑟·米勒面前:他要么说出与他一起开会的左翼人员名单,要么等待法庭对他的审判。这几乎就是当年的捉案的审判场面经过改装之后,在他生活中的复排和重新上演。因他拒绝说出名单,保持了个性的自由和灵魂的真诚,他被以“蔑视国会”罪起诉,判处罚金和一年徒刑,直到1958年这一罪名才被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解除。

据说阿瑟·米勒在他的戏剧生涯中一直思考着罪恶的属性问题,他对那些所谓随着人类的进步罪恶就会消失的说法嗤之以鼻,今天看来,这的确有点形而上的乐观和幼稚。犯罪的意念是否与人类的基因有关?罪孽本身是否是人与情境互动的结果?人类在追求圣洁的时候是否一直受着堕落的诱惑?这是些难以说清的问题。但是,在某些时候,来自人们自身的无意识的破坏力,确实要比来自大自然的灾害要强大得多,其对于人类心灵的戕害也要深入得多。《撒勒姆的女巫》所要告诫于世人的,也许正是那些存在于人们自身的意念的错讹,因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它会不断膨胀并恶性发作,直至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

  

 --------------------

注释

(1)    《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第21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    转引自斯泰恩:《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三)》第11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

 

练习题

一、思考题

为什么说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反映了美国梦的破灭?

二、名词解释

     尤金·奥尼尔      田纳西·威廉斯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05-2007  All Rights Reserved.